空调机的室内组件.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654124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3422.4

申请日:

1996.09.13

公开号:

CN1152692A

公开日:

1997.06.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F24F3/06; F24F13/30

主分类号:

F24F3/06; F24F13/30

申请人: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东千章; 杉尾孝; 酒井浩一

地址:

日本国大阪府

优先权:

1995.09.13 JP 234923/95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黄依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空调机的室内组件,包括本体框架;在顶部和前部有吸入口的前罩;具有叶轮的横流风扇;在横流风扇上游侧的送风道内独立配置于前侧和背侧的热交换器;在上侧连接两热交换器的长板;与横流风扇靠近配置的稳定件;及形成送风道的后导板,并使位于背侧的热交换器相对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α的值为25°≤α≤35°。因此,从吸入口流入的空气能通过背侧热交换器充分吸入,抑制噪声的增加,并使热交换器与横流风扇之间留有设置附加功能部件的空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空调机的室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框架;在顶部和前面部 有吸入口、在与本体框架之间向着下端的吹出口形成送风道的前罩;具有将多个 叶片配置成圆柱状的叶轮的横流风扇;在横流风扇上游侧的送风道内独立地位于 前侧和背侧的热交换器;在上部侧连接两个热交换器的长板;与横流风扇靠近相 对地配置的稳定件;以及,形成从横流风扇至吹出口的送风道的后导板,并且, 位于背侧的热交换器相对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α向横流风扇侧倾斜,其倾角α的 值为25°≤α≤3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于前侧的 热交换器做成弯折成两部分的形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框架与 所述前罩的接合部位于在上部侧连接两个热交换器的长板的上方。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热交换 器与背侧热交换器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之比约为9∶6。

说明书


空调机的室内组件

    本发明涉及横流送风机型空调机中的送风回路的结构,涉及空调机的室内组件。

    作为传统的横流送风机型空调机的室内组件,例如有一种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1992年第68921号所记载的装置,其构成如图7所示。在图7中,室内组件在上侧部有吸入口1,下侧部有吹出口2,在吸入口1和吹出口2之间形成送风道3。该送风道3的内部,配置有沿前罩4的内侧面伸入至本体框架5的顶侧位置处且可自由装卸的过滤器6、以弯折成3部分地状态配置的热交换器7、以及位于热交换器7内侧的风扇8。

    空气从吸入口1流入,4通过过滤器6并在热交换器7处进行热交换之后,由风扇8从吹出口2送入室内。吹往室内的风向由设于吹出口2的叶片9进行调节。泄水盘10接受从热交换器7各部分落下的除湿水,同时也是构成送风道3的壁的一部分。在从风扇8至吹出口2的送风道3内,位于背侧配置有后导板11。

    但是,如上所述结构的空调机的室内组件存在如下的问题。因为热交换器7的前侧部位、背侧部位与风扇8之间的空间窄小,故吸入的空气流相互碰撞容易引起紊流。若热交换器7背侧部分与垂直方向所取的倾角小,则通过顶面的吸入口1吸入热交换器7背侧部分的量减少,相反,若所述倾角大,则因为热交换器7的背侧部位靠近风扇8,故会导致噪声增加。因为本体框架5与前罩4的接合部没有吸入口,故妨碍热交换器7背侧部位的空气吸入而产生偏流,流速分布不均匀,故导致流量性能变差。使用简单弯成3部分的热交换器7,在空调机所限定的容积中,很难充分确保热交换器能力的增加,配置加热器等的附加功能部件的空间余地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空调机的室内组件,包括:本体框架;在顶部和前面部有吸入口、在与本体框架之间向着下端的吹出口形成送风道的前罩;具有将多个叶片配置成圆柱状的叶轮的横流风扇;在横流风扇上游侧的送风道内独立地位于前侧和背侧的热交换器;在上侧连接两热交换器的长板;与横流风扇靠近相对地配置的稳定件;以及,形成从横流风扇至吹出口的送风道的后导板,并且,位于背侧的热交换器相对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α向横流风扇侧倾斜,其倾角α的值为25°≤α≤ 35°。

    由于上述构成,从前罩顶部的吸入口流入的空气能通过背侧的热交换器充分吸入,另一方面,又能抑制因背侧的热交换器过分靠近横流风扇而引起的噪声增加。由于前侧和背侧的热交换器与横流风扇之间的空间增大,故存在设置加热器等附加功能部件的空间余地。

    作为较佳构成,通过使位于前侧的热交换器做成弯折为两部分的形状,能提高前侧热交换器的吸入性能。再有,设置加热器等的附加功能部件用的空间余地可以获得更大。

    作为较佳构成,通过使本体框架与前罩的接合部位于在上部侧连接两个热交换器的长板的上方,从而使本体框架与前罩的接合部即无开口部的部分与无吸入功能的长板部分重叠,能减少妨碍吸入的部分,提高流量性能。

    作为较佳构成,通过使前侧热交换器与背侧热交换器在高度方向的长度之比约为9∶6,在空调机的被限定的容积中,实现前侧热交换器与背侧热交换器的面积分配的最佳化,能确保热交换能力的提高。

    附图简介:

    图1:本发明空调机的室内组件第1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2:示出背侧热交换器28b相对垂直方向的倾角α与相同噪声下的风量比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3:本发明空调机的室内组件第2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4:本发明空调机的室内组件第3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5:本发明空调机的室内组件第4实施例的横剖视图。

    图6:示出前侧热交换器28a与背侧热交换器28b的热交换器级数之比率与相同噪声下的风量性能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7:现有空调机的室内组件的横剖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横剖视图。在图1中,室内组件20在其本体框架21与前罩22之间设有送风道23,送风道23在吸入口24和吹出口25处与室内空间相连通。该吸入口24开设在前罩22的前侧和顶侧,以及本体框架21的顶面上,吹出口25开设在前罩22的下端侧。

    在前罩22的内侧,可自由装卸地配置有空气过滤器26,空气过滤器26覆盖吸入口24。在送风道23的中途配置有横流风扇27。横流风扇27是通过把多个叶片配置成圆柱状而形成叶轮单体,并把多个叶轮单体沿转轴方向配置而形成的。

    在横流风扇27上游侧的送风道23内,独立地配置有前侧和背侧的热交换器28a、28b,两个热交换器28a、28b在上部侧用长板29相连接。位于背侧的热交换器28b相对垂直方向以倾角α向横流风扇27一侧倾斜,其倾角α的值为25°≤α≤35°较合适,在本实施例中,设定为30°。在两个热交换器28a、28b之间配置有加热器30之类的附加功能部件,附加功能部件是按需配置的,并非必需部件。  

    在横流风扇27下游侧的送风道23内,配置有位于与横流风扇27靠近、相对位置的稳定件31,以及形成从横流风扇27至吹出口25的送风道23的后导板32。后导板32和稳定件31的一部分形成接受从热交换器28a、28b落下的除湿水的泄水盘33。在吹出口25处,可自由转动地设有调节吹向室内的风向的叶片34。

    若采用该结构,室内的空气从设于前罩22和本体框架21的吸入口24吸入、通过过滤器26流入送风道23,横流风扇27吸入通过热交换器28a、28b后的空气。横流风扇27使吸入的空气通过由后导板32和稳定件31形成的送风道23,从吹出口25排出到室内空间。

    在此,图2示出了背侧热交换器28b相对垂直方向的倾角α与相同噪声下的风量比的关系。从图2可知,α<25°时,因为通过前罩22和本体框架21顶部被吸入背侧热交换器28b的空气流量减少,故风量性能降低,而当α>35°时,因为背侧热交换器28b过分靠近横流风扇27,故噪声增大,其结果,在相同噪声下比较的风量性能降低。即,从图可知,背侧热交换器28b相对垂直方向的倾角α的值为25°≤α≤35°时为最佳值。由于前侧和背侧热交换器28a、28b与横流风扇27之间的空间增大,故存在设置加热器等的附加功能部件的空间余地。

    图3是本发明空调机的室内组件第2实施例的横主视图。与图1所示部分起相同作用的部件标上相同的编号,省略对其的说明。在图3中,在两个独立的热交换器28a、28b之中,前侧热交换器28a呈弯折成两个部分U、D的形状。

    若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前侧热交换器28a的弯折后的上侧部分U,减少向横流风扇27流动的气流的弯曲损失,提高流量性能。此外,通过前侧热交换器28a的弯折,能确保热交换器28a、28b与横流风扇27之间有较宽的空间,能方便地在该空间设置加热器30等的附加功能部件。又,在本实施例中,前侧热交换器28a弯折成两个,但若弯折成3个以上也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图4是本发明空调机的室内组件第3实施例的横剖视图。与图1所示部分起相同作用的部件标上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在图4中,前罩22与本体框架21的接合部35位于在上部连接前侧热交换器28a与背侧热交换器28b的长板29的上部。

    若采用这样的结构,本体框架21与前罩22的接合部35即无开口的部分与无吸入功能的长板29的部分重叠,能减小妨碍吸入的部分,提高流量性能。

    图5是本发明空调机的室内组件第4实施例的横剖视图。与图1所示部分起相同作用的部件标上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在图5中,两个独立的热交换器28a、28b的热交换器级数之比(面积之比)为9∶6。该热交换器级数是以配管的1个间距为一个单位的,与面积成比例。附带提一下,在图5中,P相当于热交换器级数的1级。

    在此,图6示出了,在设配置热交换器28a、28b的空间为一定,且前侧热交换器28a和背侧热交换器28b的热交换器级数之和为一定(在本实施例中,总数为15)的情况下,前侧热交换器28a的热交换器级数和背侧热交换器28b的热交换器级数的比率,与在相同噪声下的风量性能的关系。在图6中,为方便起见,通过标明前侧热交换器28a的热交换器级数来表示两个热交换器28a、28b的热交换器级数的比率。在该场合,背侧热交换器28b的级数通过从15中减去前侧热交换器28a的级数即可求出。

    从图6可知,当前侧热交换器28a的热交换器级数为10时,即前述的比率为10∶5时,或前侧热交换器28a的热交换器级数为11时,即上述的比率为11∶4时,因为前侧热交换器28a相对垂直方向的倾角α增大,前侧热交换器28a靠近横流风扇27,故噪声增加,结果是风量性能下降。此外,在上述比率中,当前侧热交换器28a的分配大于12时,前侧热交换器28a有可能落下露水。与此相反,当上述比率为8∶7、7∶8时,由于与上述前侧热交换器28a时的相同原因,在背侧热交换器28b处其风量性能下降。因此,前侧热交换器28a与背侧热交换器28b的级数的比率,换言之,前侧热交换器28a与背侧热交换器28b的高度方向的长度之比约为9∶6时最佳。

空调机的室内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空调机的室内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空调机的室内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空调机的室内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空调机的室内组件.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空调机的室内组件,包括本体框架;在顶部和前部有吸入口的前罩;具有叶轮的横流风扇;在横流风扇上游侧的送风道内独立配置于前侧和背侧的热交换器;在上侧连接两热交换器的长板;与横流风扇靠近配置的稳定件;及形成送风道的后导板,并使位于背侧的热交换器相对垂直方向倾斜的角度的值为2535。因此,从吸入口流入的空气能通过背侧热交换器充分吸入,抑制噪声的增加,并使热交换器与横流风扇之间留有设置附加功能部件的空间。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