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541010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8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085948.5

申请日:

20180118

公开号:

CN208096083U

公开日:

2018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1D13/12,A41D27/00,A41D27/12

主分类号:

A41D13/12,A41D27/00,A41D27/12

申请人:

华北理工大学

发明人:

范亚霞

地址:

063210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湾生态城渤海大道21号

优先权:

CN201820085948U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包括前衫布、后衫布、袖子和遮挡部,其中:所述后衫布上设有条形的带有充放气口的充气气囊,与病员脊椎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麻醉开口,所述麻醉开口的边缘位置固定设有盖布,所述盖布用于遮盖麻醉开口;所述遮挡部包括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其中:所述前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前衫布的底端,所述前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后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后衫布的底端,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穿脱、防褥疮、便于手术、可保护病患隐私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衫布、后衫布、袖子和遮挡部,其中:所述后衫布上设有条形的带有充放气口的充气气囊,中部设有麻醉开口,所述麻醉开口的边缘位置固定设有用于遮盖麻醉开口的盖布;所述遮挡部包括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其中:所述前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前衫布的底端,所述前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后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后衫布的底端,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衫布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外侧圆弧边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匹配的第二固定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均呈半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采用为对应的粘扣式、挂扣式或按扣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多个竖直方向的竖直段和一个将所有竖直段相连通的水平段,所述充放气口设置在水平段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段对称设置在麻醉开口的左右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气囊设置在后衫布的内侧或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麻醉开口的边缘位置设有用于固定盖布的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衫布包括左前襟和右前襟;所述前圆弧形布包括第一遮挡布和第二遮挡布,其中:第一遮挡布:固定设置在左前襟的底端,外侧与所述左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固定连接;第二遮挡布:固定设置在右前襟的底端,外侧与所述右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固定连接,边缘位置与所述第一遮挡布可分离式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遮挡布和第二遮挡布形成前圆弧形布,所述第一遮挡布或第二遮挡布的内侧与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内侧可分离式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式固定连接为魔术粘扣式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神经重症患者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病人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神经功能障碍、偏瘫、躁动等的重症患者,在穿脱病号服时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仅费时费力,还不便于护理上的观察及操作。

比如:对于长期卧床的病患,如果不能及时翻身擦拭,由于背部空气不通畅,很容易长褥疮,另外,当病患需要手术时,或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促进背部血液循环时,都需要借助外力刺激背部肌肉,其中受力不均匀是一种有效的促进背部血液流通的方式,除此之外,由于要插接导尿管,不便穿病号裤,导致不能良好的保护病患的隐私,另一方面,由于病员服的背部为一片式结构,手术需要脊椎麻醉时,也不能穿着病员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即具有防止生褥疮,又能保护病人下体隐私,便于插接导尿管,便于进行脊椎麻醉。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包括前衫布、后衫布、袖子和遮挡部,其中:

所述后衫布上设有条形的带有充放气口的充气气囊,中部设有麻醉开口,所述麻醉开口的边缘位置固定设有用于遮盖麻醉开口的盖布;

所述遮挡部包括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其中:

所述前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前衫布的底端,所述前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第一定位部;

所述后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后衫布的底端,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衫布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一固定件,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外侧圆弧边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匹配的第二固定件。如此当不需要后圆弧形布时,可将其翻折向上固定在后衫布上,缩短病员服的长度,更加干净利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均呈半圆形。半圆形的结构可使得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三角裤的结构,简单利落,并可有效保护病人的隐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采用为对应的粘扣式、挂扣式或按扣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多个竖直方向的竖直段和一个将所有竖直段相连通的水平段,所述充放气口设置在水平段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竖直段对称设置在麻醉开口的左右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气囊设置在后衫布的内侧或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麻醉开口的边缘位置设有用于固定盖布的连接部。如此使得盖布和后衫布成一体机构,避免麻醉开口处透风,造成病员服不保温的问题。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衫布包括左前襟和右前襟;所述左前襟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一定位件,所述右前襟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三定位件;

所述前圆弧形布包括第一遮挡布和第二遮挡布,其中:

第一遮挡布:固定设置在左前襟的底端,外侧与所述左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固定连接;

第二遮挡布:固定设置在右前襟的底端,外侧与所述右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固定连接,边缘位置与所述第一遮挡布的边缘位置可分离式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遮挡布和第二遮挡布形成前圆弧形布,所述第一遮挡布或第二遮挡布的内侧与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内侧可分离式固定连接。所述左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可分离式固定连接为魔术粘扣式连接,如此当病患采用卧姿时,柔软的结构不会造成不适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充气气囊的设置,适用于长期卧床的病患,使得病患的背部与床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便于空气流通,不会引起褥疮。麻醉开口的设置,便于手术时进行脊椎注射,不用穿脱病员服。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的设置,既便于插接导尿管,又可有效保护病患隐私。

2、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可折叠,缩短病员服的长度,干净利索。

3、充气气囊的分布方式,可使得背部保持多个气流通道。

4、左前襟、右前襟以及第一遮挡布和第二遮挡布分体式设计,更加便于穿脱。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后视图,其中后圆弧形布折叠。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后视图,其中后圆弧形布展开。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前视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2的前视图,其中第一遮挡布展开,第二遮挡布折叠。

图5所示为实施例2的前视图,其中第一遮挡布、第二遮挡布折叠。

图6所示为实施例2的前视图,其中第一遮挡布、第二遮挡布展开。

其中:

1-后衫布,2-袖子,3-麻醉开口,4-盖布,5-连接部,6-后圆弧形布,7-第二定位部, 8-第一固定件,9-第二固定件,10-充气气囊,11-充放气口,12-第二固定件,13-右前襟, 14-第一遮挡布,15-第一定位件,16-第二定位件,17-第二遮挡布,18-第一连接件,19-第二连接件,20-第三定位件,21-第四定位件,22-第一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包括前衫布、后衫布1、袖子2和遮挡部,其中:

所述后衫布1的内侧或外侧设有条形的带有充放气口11的充气气囊10,与脊椎对应的位置设有麻醉开口3,所述麻醉开口3的边缘位置设有盖布4,所述盖布4用于遮挡麻醉开口 3;

所述遮挡部包括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6,其中:

所述前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前衫布的底端,所述前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第一定位部22

所述后圆弧形布6固定设置在后衫布1的底端,所述后圆弧形布6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22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7。

工作方式:

利用本装置护理长期卧床的重症患者时,可通过充放气口11向充气气囊10内充气,如此,病患的背部被条形的充气气囊10支撑起来,当病患处于躺姿时,背部与床之间留存有空隙,便于空气流动。可有效防止褥疮的生成。

除此之外,当背部填充气囊时,背部在气囊和病床接触的位置接收到的信号不同,由此背部肌肉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促进血液流通,此病员服可与普通病员服交替使用,在需要的时候穿着。

当穿着本病员服进行手术时,需要进行脊椎麻醉时,只需将盖布4打开,麻醉开口3对应的脊椎部就可暴露出来,便于手术操作。

当手术需要插接导尿管时,医护人员在操作完毕后,将第一定位部22、第二定位部7固定在一起,这时第一定位部22、第二定位部7位于病患的两腿之间,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可有效保护病患的隐私,两边开口的结构,便于导尿管伸出。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后衫布1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一固定件8,所述后圆弧形布6的外侧圆弧边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8相匹配的第二固定件9。如此当不需要后圆弧形布6时,可将其翻折向上固定在后衫布1上,缩短病员服的长度,更加干净利落。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6均呈半圆形。半圆形的结构可使得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6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三角裤的结构,简单利落,并可有效保护病人的隐私。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定位部22、第二定位部7采用粘扣、挂扣或按扣。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充气气囊10包括多个竖直方向的竖直段和一个将所有竖直段相连通的水平段,所述充放气口11设置在水平段上。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麻醉开口3的边缘位置设有用于固定盖布4的连接部5。如此使得盖布4和后衫布1成一体机构,避免麻醉开口3处透风,造成病员服不保温的问题。

实施例2

为了病员服更加方便的穿脱,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前衫布包括左前襟12、右前襟13;所述左前襟12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一定位件15,所述右前襟13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三定位件20;

所述前圆弧形布包括第一遮挡布14和第二遮挡布17,其中:

第一遮挡布14:固定设置在左前襟12的底端,外侧设有与第一定位件15相匹配的第二定位件16,边缘位置设有第一连接件18;

第二遮挡布17:固定设置在右前襟17的底端,外侧设有与第三定位件20相匹配的第四定位件21,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8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19,所述第一连接件18 和第二连接件19相连接,使得第一遮挡布14和第二遮挡布17形成前圆弧形布,所述第一遮挡布14或第二遮挡布17的背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部7相匹配的第一定位部22。

工作方式:

如此,当不需要前圆弧形布时,将第一遮挡布14翻折固定在左前襟12上,将第二遮挡布17翻折固定在右前襟13上,前衫布、前圆弧形布分体式的结构,更加便于穿脱,节约穿脱时间。

当需要前圆弧形布时,将第一遮挡布14和第二遮挡布17上的第一连接件18和第二连接件19相连接,使得第一遮挡布14和第二遮挡布17形成整体结构的前圆弧形布。再将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布固定在一起。

实施例3

为了提高实用的舒适度,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所述第一定位件15、第二定位件16、第一连接件18、第二连接件19、第三定位件20和第四定位件21均采用魔术粘扣,如此当病患采用卧姿时,柔软的结构不会造成不适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085948.5 (22)申请日 2018.01.18 (73)专利权人 华北理工大学 地址 063210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唐山 湾生态城渤海大道21号 (72)发明人 范亚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代理人 李薇 (51)Int.Cl. A41D 13/12(2006.01) A41D 27/00(2006.01) A41D 27/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5。

2、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 员服, 包括前衫布、 后衫布、 袖子和遮挡部, 其中: 所述后衫布上设有条形的带有充放气口的充气 气囊, 与病员脊椎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麻醉开口, 所述麻醉开口的边缘位置固定设有盖布, 所述盖 布用于遮盖麻醉开口; 所述遮挡部包括前圆弧形 布和后圆弧形布, 其中: 所述前圆弧形布固定设 置在前衫布的底端, 所述前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 边缘位置设有第一定位部; 所述后圆弧形布固定 设置在后衫布的底端, 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内侧底 端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匹配的第 二定位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穿脱、 防褥疮、 便 于手术、 可保护病患隐私的优点。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8096083 U 2018.11.16 CN 208096083 U 1.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包括前衫布、 后衫布、 袖子和遮挡部, 其 中: 所述后衫布上设有条形的带有充放气口的充气气囊, 中部设有麻醉开口, 所述麻醉开 口的边缘位置固定设有用于遮盖麻醉开口的盖布; 所述遮挡部包括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 其中: 所述前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前衫布的底端, 所述前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 第一定位部; 所述后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后衫布的底端, 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设有 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 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衫布的外侧底 端设有第一固定件, 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外侧圆弧边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匹 配的第二固定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圆弧形布和后 圆弧形布均呈半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 二定位部采用为对应的粘扣式、 挂扣式或按扣式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多 个竖直方向的竖直段和一个将所有竖直段相连通的水平段, 所述充放气口设置在水平段 上。 6.如权。

5、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直段对称设置 在麻醉开口的左右两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气囊设置在 后衫布的内侧或外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麻醉开口的边缘 位置设有用于固定盖布的连接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衫布包括左前 襟和右前襟; 所述前圆弧形布包括第一遮挡布和第二遮挡布, 其中: 第一遮挡布: 固定设置在左前襟的底端, 外侧与所述左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固定 连接; 第二遮挡布: 固定设置在右前襟的底端, 。

6、外侧与所述右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固定 连接, 边缘位置与所述第一遮挡布可分离式固定连接, 以使得第一遮挡布和第二遮挡布形 成前圆弧形布, 所述第一遮挡布或第二遮挡布的内侧与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内侧可分离式固 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分离式固定 连接为魔术粘扣式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096083 U 2 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神经重症患者护理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重症患者 用病员服。 背景技术 0002 神经外科病人尤其是伴有意识障碍、 神经功能障碍、 偏瘫。

7、、 躁动等的重症患者, 在 穿脱病号服时存在一定的难度, 不仅费时费力, 还不便于护理上的观察及操作。 0003 比如: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患, 如果不能及时翻身擦拭, 由于背部空气不通畅, 很容 易长褥疮, 另外, 当病患需要手术时, 或者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促进背部血液循环时, 都需要 借助外力刺激背部肌肉, 其中受力不均匀是一种有效的促进背部血液流通的方式, 除此之 外, 由于要插接导尿管, 不便穿病号裤, 导致不能良好的保护病患的隐私, 另一方面, 由于病 员服的背部为一片式结构, 手术需要脊椎麻醉时, 也不能穿着病员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

8、陷, 而提供一种神经重症患者 用病员服, 即具有防止生褥疮, 又能保护病人下体隐私, 便于插接导尿管, 便于进行脊椎麻 醉。 0005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包括前衫布、 后衫布、 袖子和遮挡部, 其中: 0007 所述后衫布上设有条形的带有充放气口的充气气囊, 中部设有麻醉开口, 所述麻 醉开口的边缘位置固定设有用于遮盖麻醉开口的盖布; 0008 所述遮挡部包括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 其中: 0009 所述前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前衫布的底端, 所述前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 设有第一定位部; 0010 所述后圆弧形布固。

9、定设置在后衫布的底端, 所述后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 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 001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后衫布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一固定件, 所述后圆弧形布的 外侧圆弧边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匹配的第二固定件。 如此当不需要后圆弧 形布时, 可将其翻折向上固定在后衫布上, 缩短病员服的长度, 更加干净利落。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均呈半圆形。 半圆形的结构可 使得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三角裤的结构, 简单利落, 并可有效 保护病人的隐私。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采用为对应。

10、的粘扣式、 挂扣式 或按扣式结构。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充气气囊包括多个竖直方向的竖直段和一个将所有竖直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096083 U 3 段相连通的水平段, 所述充放气口设置在水平段上。 00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竖直段对称设置在麻醉开口的左右两侧。 001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充气气囊设置在后衫布的内侧或外侧。 0017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麻醉开口的边缘位置设有用于固定盖布的连接部。 如此 使得盖布和后衫布成一体机构, 避免麻醉开口处透风, 造成病员服不保温的问题。 001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 所述前衫布包括左前襟和右前襟; 。

11、所述左前襟的外侧底端设 有第一定位件, 所述右前襟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三定位件; 0019 所述前圆弧形布包括第一遮挡布和第二遮挡布, 其中: 0020 第一遮挡布: 固定设置在左前襟的底端, 外侧与所述左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 固定连接; 0021 第二遮挡布: 固定设置在右前襟的底端, 外侧与所述右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 固定连接, 边缘位置与所述第一遮挡布的边缘位置可分离式固定连接, 以使得第一遮挡布 和第二遮挡布形成前圆弧形布, 所述第一遮挡布或第二遮挡布的内侧与所述后圆弧形布的 内侧可分离式固定连接。 所述左前襟的外侧底端可分离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 所述可分离式 固定连接为魔术粘扣式连。

12、接, 如此当病患采用卧姿时, 柔软的结构不会造成不适感。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23 1、 充气气囊的设置, 适用于长期卧床的病患, 使得病患的背部与床体之间保持一 定的间隙, 便于空气流通, 不会引起褥疮。 麻醉开口的设置, 便于手术时进行脊椎注射, 不用 穿脱病员服。 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的设置, 既便于插接导尿管, 又可有效保护病患隐 私。 0024 2、 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可折叠, 缩短病员服的长度, 干净利索。 0025 3、 充气气囊的分布方式, 可使得背部保持多个气流通道。 0026 4、 左前襟、 右前襟以及第一遮挡布和第二遮挡布分体式。

13、设计, 更加便于穿脱。 附图说明 0027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后视图, 其中后圆弧形布折叠。 0028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后视图, 其中后圆弧形布展开。 0029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前视图。 0030 图4所示为实施例2的前视图, 其中第一遮挡布展开, 第二遮挡布折叠。 0031 图5所示为实施例2的前视图, 其中第一遮挡布、 第二遮挡布折叠。 0032 图6所示为实施例2的前视图, 其中第一遮挡布、 第二遮挡布展开。 0033 其中: 0034 1-后衫布, 2-袖子, 3-麻醉开口, 4-盖布, 5-连接部, 6-后圆弧形布, 7-第二定位部, 8-第一。

14、固定件, 9-第二固定件, 10-充气气囊, 11-充放气口, 12-第二固定件, 13-右前襟, 14-第一遮挡布, 15-第一定位件, 16-第二定位件, 17-第二遮挡布, 18-第一连接件, 19-第二 连接件, 20-第三定位件, 21-第四定位件, 22-第一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096083 U 4 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 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6 实施例1 0037 如图1-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重症患者用病员服, 。

15、包括前衫布、 后衫布1、 袖子2和遮挡部, 其中: 0038 所述后衫布1的内侧或外侧设有条形的带有充放气口11的充气气囊10, 与脊椎对 应的位置设有麻醉开口3, 所述麻醉开口3的边缘位置设有盖布4, 所述盖布4用于遮挡麻醉 开口 3; 0039 所述遮挡部包括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6, 其中: 0040 所述前圆弧形布固定设置在前衫布的底端, 所述前圆弧形布的内侧底端边缘位置 设有第一定位部22 0041 所述后圆弧形布6固定设置在后衫布1的底端, 所述后圆弧形布6的内侧底端边缘 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22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7。 0042 工作方式: 0043 利用本装置护理长期卧床的重。

16、症患者时, 可通过充放气口11向充气气囊10内充 气, 如此, 病患的背部被条形的充气气囊10支撑起来, 当病患处于躺姿时, 背部与床之间留 存有空隙, 便于空气流动。 可有效防止褥疮的生成。 0044 除此之外, 当背部填充气囊时, 背部在气囊和病床接触的位置接收到的信号不同, 由此背部肌肉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 促进血液流通, 此病员服可与普通病员服交替使用, 在 需要的时候穿着。 0045 当穿着本病员服进行手术时, 需要进行脊椎麻醉时, 只需将盖布4打开, 麻醉开口3 对应的脊椎部就可暴露出来, 便于手术操作。 0046 当手术需要插接导尿管时, 医护人员在操作完毕后, 将第一定位部22。

17、、 第二定位部 7固定在一起, 这时第一定位部22、 第二定位部7位于病患的两腿之间, 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 形布可有效保护病患的隐私, 两边开口的结构, 便于导尿管伸出。 0047 作为优选方式, 所述后衫布1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一固定件8, 所述后圆弧形布6的外 侧圆弧边的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件8相匹配的第二固定件9。 如此当不需要后圆弧 形布6时, 可将其翻折向上固定在后衫布1上, 缩短病员服的长度, 更加干净利落。 0048 作为优选方式, 所述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6均呈半圆形。 半圆形的结构可使得 前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形布6固定在一起的时候形成三角裤的结构, 简单利落, 并可有效保护。

18、 病人的隐私。 0049 作为优选方式, 所述第一定位部22、 第二定位部7采用粘扣、 挂扣或按扣。 0050 作为优选方式, 所述充气气囊10包括多个竖直方向的竖直段和一个将所有竖直段 相连通的水平段, 所述充放气口11设置在水平段上。 0051 作为优选方式, 所述麻醉开口3的边缘位置设有用于固定盖布4的连接部5。 如此使 得盖布4和后衫布1成一体机构, 避免麻醉开口3处透风, 造成病员服不保温的问题。 0052 实施例2 0053 为了病员服更加方便的穿脱,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0054 作为优选方式, 所述前衫布包括左前襟12、 右前襟13; 所述左前襟12的外侧底端。

19、设 有第一定位件15, 所述右前襟13的外侧底端设有第三定位件20;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096083 U 5 0055 所述前圆弧形布包括第一遮挡布14和第二遮挡布17, 其中: 0056 第一遮挡布14: 固定设置在左前襟12的底端, 外侧设有与第一定位件15相匹配的 第二定位件16, 边缘位置设有第一连接件18; 0057 第二遮挡布17: 固定设置在右前襟17的底端, 外侧设有与第三定位件20相匹配的 第四定位件21, 边缘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8相匹配的第二连接件19, 所述第一连接 件18 和第二连接件19相连接, 使得第一遮挡布14和第二遮挡布17形成前圆。

20、弧形布, 所述第 一遮挡布14或第二遮挡布17的背部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部7相匹配的第一定位部22。 0058 工作方式: 0059 如此, 当不需要前圆弧形布时, 将第一遮挡布14翻折固定在左前襟12上, 将第二遮 挡布17翻折固定在右前襟13上, 前衫布、 前圆弧形布分体式的结构, 更加便于穿脱, 节约穿 脱时间。 0060 当需要前圆弧形布时, 将第一遮挡布14和第二遮挡布17上的第一连接件18和第二 连接件19相连接, 使得第一遮挡布14和第二遮挡布17形成整体结构的前圆弧形布。 再将前 圆弧形布和后圆弧布固定在一起。 0061 实施例3 0062 为了提高实用的舒适度, 本实施例在实施。

21、例2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所述第一定位件 15、 第二定位件16、 第一连接件18、 第二连接件19、 第三定位件20和第四定位件21均采用魔 术粘扣, 如此当病患采用卧姿时, 柔软的结构不会造成不适感。 0063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 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096083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7 CN 208096083 U 7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8 CN 208096083 U 8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9 CN 208096083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