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能型鞋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功能型鞋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847316.X (22)申请日 2017.12.26 (73)专利权人 惠东县润隆鞋材有限公司 地址 516321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大岭镇 新安社区洪湖村委马屎涵地段 (72)发明人 叶启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代理人 陈文福 (51)Int.Cl. A43B 13/12(2006.01) A43B 13/22(2006.01) A43B 13/18(2006.01) B32B 3/08(2006.01) 。
2、B32B 27/30(2006.01) B32B 27/12(2006.01) B32B 9/00(2006.01) B32B 9/02(2006.01) B32B 9/04(2006.01) B32B 3/1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功能型鞋底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 于, 所述鞋底底面从鞋头至鞋跟依次设有耐磨 区、 缓冲区、 弯折区、 第一减震区, 所述第一减震 区内部设有第二减震区; 所述耐磨区为聚氨基甲 酸酯区; 所述缓冲层为乙酰丁酸纤维素区; 所述 弯折区为聚氯乙烯弯折区; 所述第一减震区为热 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区, 所述第二减。
3、震区为苯 乙烯橡胶区。 通过本实用新型各部分结构的协效 配合, 极大提高鞋底的减震性和穿着的舒适性, 使鞋体整体造型更简单、 美观, 易满足大众需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8114092 U 2018.11.20 CN 208114092 U 1.一种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 透气层、 缓冲层、 固定层、 底层; 所述缓冲层包括相向设置的V字形弹性件、 以及位于弹性件内部的弹性体; 所 述弹性件为聚异戊二烯弹性件, 所述弹性体为氢化丁腈橡胶弹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层为大豆蛋白纤维层, 所。
4、述 透气层为乌拉草纤维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层具有三维网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层为玄武岩纤维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层为聚氯乙烯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层、 透气层、 缓冲层、 固定层、 底层的厚度比为1:2:3: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底面从鞋头至鞋跟依次设 有耐磨区、 缓冲区、 弯折区、 第一减震区, 所述第一减震区内部设有第二减震区; 所述耐磨区为聚氨基甲酸酯区; 所述缓冲。
5、层为乙酰丁酸纤维素区; 所述弯折区为聚氯 乙烯弯折区; 所述第一减震区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区, 所述第二减震区为苯乙烯橡 胶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冲区表面设有防滑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块为热塑性橡胶防滑块。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14092 U 2 一种功能型鞋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的部件, 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功能型鞋底, 其可广泛应用 于篮球鞋、 跑步鞋、 登山鞋、 网球鞋等运动鞋、 商务男鞋、 女鞋当中。 背景技术 0002 鞋是人们穿着的一个重要组成。
6、部分, 而鞋的一般受力部分为鞋底, 所以鞋底的构 造直接影响到鞋的性能本身。 0003 鞋底的最初结构是一片胶底即为鞋底, 但因鞋底比较厚, 所以一般重量不轻, 为了 减少重量, 出现了内部空心上表面开口的结构, 中间有一些杠格作为支撑点的鞋底。 这样的 鞋底虽然减轻了, 却也没有助力功能和明显的减震效果, 不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要求。 因人 的每次行走, 都会使全身骨关节经历一次冲击, 人在跑步或者跳跃时受到的冲击更大, 几乎 有三倍于自身体重的压力, 这样就会很容易造成伤害, 尤其是腰腿部、 脚部, 受损更大。 随着 0004 年龄的增长, 骨关节自身的减震、 润滑功能减弱, 使之受到的冲击。
7、更大, 并引起腰 腿疼痛, 其它敏感部位如大脑、 内脏亦受到伤害。 0005 现在市场上存在一些产品, 鞋底只由单层的发泡体构成, 这样的产品具备质轻、 较 好的弹性, 其主要是在鞋底中加入了较厚的弹性发泡体, 但这种发泡体使用时会显得偏厚, 使得鞋底的比例不住, 不利于行走或运动。 为此, 一种具备优异减震性能的鞋底以克服现有 产品的不足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型鞋底, 以克服现有产品中存在的重量大、 防 滑减震效果差等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依次 设置的面层、 透气层、 缓。
8、冲层、 固定层、 底层; 所述缓冲层包括相向设置的V字形弹性件、 以及 位于弹性件内部的弹性体; 所述弹性件为聚异戊二烯弹性件, 所述弹性体为氢化丁腈橡胶 弹性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聚异戊二烯弹性件, 其具有弹性佳、 耐磨耗、 机械性能佳的优点; 所采用氢化丁腈橡胶弹性体, 具有机械强度和耐磨性高的优点。 通过相向设置的V字形弹性 件的作用, 其弓形部能够承受一定的弹性形变, 再通过内部弹性体的作用, 进一步强化其承 受的外力的范围, 达到有效弹性减震缓冲的效果。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面层为大豆蛋白纤维层, 所述透气层为乌拉草纤维层。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透气层具有三维网状结构。 。
9、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层为玄武岩纤维层。 0011 进一步的, 所述底层为聚氯乙烯层。 0012 进一步的, 所述鞋底底面从鞋头至鞋跟依次设有耐磨区、 缓冲区、 弯折区、 第一减 震区, 所述第一减震区内部设有第二减震区; 所述耐磨区为聚氨基甲酸酯区; 所述缓冲层为 乙酰丁酸纤维素区; 所述弯折区为聚氯乙烯弯折区; 所述第一减震区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114092 U 3 体橡胶区, 所述第二减震区为苯乙烯橡胶区。 0013 进一步的, 所述缓冲区表面设有防滑块。 0014 进一步的, 所述防滑块为热塑性橡胶防滑块。 0015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热。
10、塑性橡胶防滑块, 采用的热塑性橡胶又称TPR, 是一种兼具 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特性之材料, 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多种可能的结构, 最根本的一条是需要 有至少两个互相分散的聚合物相, 在正常使用温度下, 一相为流体(使温度高于它的Tg玻 璃化温度), 另一相为固体(使温度低于它的Tg或等于Tg), 并且两相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即 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 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 具有类似于橡胶的力学性能 及使用性能、 又能按热塑性塑料进行加工和回收, 它在塑料和橡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本 实用新型的热塑性橡胶防滑块具有突出的防滑性能, 耐磨性和耐候性能。 0016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在鞋底。
11、设置耐磨区、 缓冲区、 弯折区、 第一减震区、 第二减震 区, 能够针对正常的行走特点进一步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 实现耐磨、 耐弯折、 减震缓冲的 作用。 0017 进一步的, 所述面层、 透气层、 缓冲层、 固定层、 底层的厚度比为1:2:3:1:2。 0018 本实用新型通过鞋底本体设置的面层、 透气层、 缓冲层、 固定层、 底层, 面层可直接 与足部接触, 无需添加鞋垫, 即可达到脚感舒适的效果; 透气层采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植 物纤维, 具有抗菌透气的功效; 缓冲层能够都与脚底的受力进行有效缓冲, 提高减震舒适 性; 固定层采用稳定结构, 保持鞋底的整体内部框架形状, 再通过底层的减震。
12、缓冲, 实现鞋 底的功能型。 0019 本实用新型在底部设置五个功能区域, 针对人体行走或运动的特点, 提供足够的 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鞋底以轻质材料的组合为主, 具有轻便、 弹性好、 柔韧好、 不易皱等优 点, 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要求; 通过本实用新型各部分结构的协效配合, 极大提高鞋底的减 震性和穿着的舒适性, 使鞋体整体造型更简单、 美观, 易满足大众需求。 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
13、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实施例1 0025 一种功能型鞋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1、 透气层2、 缓 冲层3、 固定层4、 底层5; 所述缓冲层包括相向设置的V字形弹性件31、 以及位于弹性件内部 的弹性体32; 所述弹性件为聚异戊二烯弹性件, 所述弹性体为氢化丁腈橡胶弹性体。 本实用 新型采用的聚异戊二烯弹性件, 其具有弹性佳、 耐磨耗、 机械。
14、性能佳的优点; 所采用氢化丁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114092 U 4 腈橡胶弹性体, 具有机械强度和耐磨性高的优点。 通过相向设置的V字形弹性件的作用, 其 弓形部能够承受一定的弹性形变, 再通过内部弹性体的作用, 进一步强化其承受的外力的 范围, 达到有效弹性减震缓冲的效果。 0026 进一步的, 所述面层为大豆蛋白纤维层, 所述透气层为乌拉草纤维层。 0027 进一步的, 所述透气层具有三维网状结构。 0028 进一步的, 所述固定层为玄武岩纤维层。 0029 进一步的, 所述底层为聚氯乙烯层。 0030 进一步的, 所述鞋底底面从鞋头至鞋跟依次设有耐磨区51、 缓冲。
15、区52、 弯折区53、 第一减震区54, 所述第一减震区内部设有第二减震区55; 所述耐磨区为聚氨基甲酸酯区; 所 述缓冲层为乙酰丁酸纤维素区; 所述弯折区为聚氯乙烯弯折区; 所述第一减震区为热塑性 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区, 所述第二减震区为苯乙烯橡胶区。 0031 进一步的, 所述缓冲区表面设有防滑块521。 0032 进一步的, 所述防滑块为热塑性橡胶防滑块。 0033 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热塑性橡胶防滑块, 采用的热塑性橡胶又称TPR, 是一种兼具 橡胶和热塑性塑料特性之材料, 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多种可能的结构, 最根本的一条是需要 有至少两个互相分散的聚合物相, 在正常使用温度下, 一相为流体。
16、(使温度高于它的Tg玻 璃化温度), 另一相为固体(使温度低于它的Tg或等于Tg), 并且两相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即 在常温下显示橡胶弹性, 高温下又能塑化成型的高分子材料, 具有类似于橡胶的力学性能 及使用性能、 又能按热塑性塑料进行加工和回收, 它在塑料和橡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本 实用新型的热塑性橡胶防滑块具有突出的防滑性能, 耐磨性和耐候性能。 0034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在鞋底设置耐磨区、 缓冲区、 弯折区、 第一减震区、 第二减震 区, 能够针对正常的行走特点进一步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 实现耐磨、 耐弯折、 减震缓冲的 作用。 0035 进一步的, 所述面层、 透气层、 缓冲层。
17、、 固定层、 底层的厚度比为1:2:3:1:2。 0036 本实用新型通过鞋底本体设置的面层、 透气层、 缓冲层、 固定层、 底层, 面层可直接 与足部接触, 无需添加鞋垫, 即可达到脚感舒适的效果; 透气层采用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植 物纤维, 具有抗菌透气的功效; 缓冲层能够都与脚底的受力进行有效缓冲, 提高减震舒适 性; 固定层采用稳定结构, 保持鞋底的整体内部框架形状, 再通过底层的减震缓冲, 实现鞋 底的功能型。 0037 本实用新型在底部设置五个功能区域, 针对人体行走或运动的特点, 提供足够的 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鞋底以轻质材料的组合为主, 具有轻便、 弹性好、 柔韧好、 不易皱等优。
18、 点, 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要求; 通过本实用新型各部分结构的协效配合, 极大提高鞋底的减 震性和穿着的舒适性, 使鞋体整体造型更简单、 美观, 易满足大众需求。 0038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
19、要求。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114092 U 5 0039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需注意的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未详细描述的技术特征, 均可以通 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114092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8114092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8114092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