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与个人计算机通讯的显示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与个人计算机(PC)通讯的显示器。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与PC机通讯的显示器,其中控制显示器图像显示状态的数据可以用PC机通过其与显示器内存储器的接口写入该显示器内存储器中或是从该显示器内存里读出。
一般而言,在调节或控制显示器的对比度,亮度,水平和垂直脉冲时,使用的是可变电阻。最近,一种具有内置微机以控制显示器图像显示状态的显示器已经投入商业使用。在这种显示器中,图像显示状态是用显示器外部所提供的控制按键来控制的。另外在显示器外部还接有一个发光二极管(LED)或液晶显示(LCD)面板,这样用来控制显示器的对比度,亮度,水平和垂直脉冲的控制信号以及由该控制信号控制的图像显示状态就显示在面板上以便于使用。
同时,公开了一种显示器,这种显示器内微机与PC机之间具有接口。对于这种显示器,它的图像显示状态受到微机的控制,可以用PC机的键盘操作使之直接显示在该显示器的屏幕上。因此不需要在显示器的外部再加装LCD或LED面板和控制按键。
但是,可与PC机通讯的常规显示器有缺陷,即对图像显示状态不能进行调节和控制,而是只能在屏幕上显示有关显示状态的信息以让用户知道被调节的显示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相关技术中涉及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可与PC机通讯地显示器,其中储存在显示器里内存中的数据用PC机通过在该内存与PC机之间的接口读出或写入该内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可以与PC机通讯的显示器,其优选具有串行外部接口(SPI)通讯类型存储器,这种显示器包括一在PC机和显示器之间并具有时钟线和数据线的接口,其中PC机将数据通过该接口将数据写入内存中,或是从内存中读出数据。
本发明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的特征和优点通过参考附图对其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可与PC机通讯的显示器的方框图。
图2A和2B是根据本发明用于SPI通讯的时钟线和数据线上时钟信号与数据的波形图。
图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读/写操作的流程图。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可与PC机通讯的显示器的方框图。参考图1,一采用SPI通讯的存储器1被置于显示器内部,一具有时钟线和数据线耦连于I/O端口(如PC机中控制器3的打印机端口)和显示器中内存1之间的接口部分2。PC机中的控制器3通过时钟线和数据线根据键入部分4的通讯模式确定键和数据读/写键的输入读出显示器内存中所存的数据或将数据写入存储器1中。
具体地说,接口部分2包括一第一反相器NT1,与控制器3的打印机端口P2管脚相连,以将打印机端口P2管脚输出的时钟信号反相,用于其时钟线的控制;一第二反相器NT2,将通过反相器NT1传送给存储器1的时钟信号反馈至控制器3的打印机端口管脚P15,这样控制器3就可以据此检查时钟线的状态;一第三反相器NT3连到控制器3的打印机端口管脚P3上,以将打印机端口管脚P3输出的数据反相,从而控制其数据线;以及一第四反相器NT4,用来将通过反相器NT3传送给存储器1的数据反馈到控制器3的打印机端口管脚P10上,控制器3可由此检查数据线的状态。
在图1中,标号R1到R4表示提拉电阻。
现在参考图1,2A,2B和图3说明根据本发明上述结构的可与PC机通讯的显示器的操作。根据本发明,显示器图像调节的数据是用PC机的SPI通讯写入显示器的存储器1或是从存储器1中读出。写入或读出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器的屏幕上。
参考图1,为了通过接口部分2的时钟线和数据线读出存储器1中的数据或将数据写入存储器1,显示器中的存储器1与PC机中的控制器3耦连。具体地说,打印机端口管脚P2和P3通过接口部分2与显示器中的存储器1耦连。
图2A和2B是要写入存储器或从存储器读出的时钟信号和数据的波形图,而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读/写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为了在PC机和显示器之间进行通讯,PC机中的控制器3将接口部分2的数据线和时钟线初始化,即根据由键入部分4输入的通讯模式键信号将它们置为逻辑‘高’电平(图3中的步骤S1),并等待数据读/写的键入(图3中的步骤S2)。
其后,如果输入了将数据写入存储器1或将存储器1中数据读出的键信号(图3中步骤S3),控制器3就确定是否输入的键信号与数据读命令或是数据写命令相一致(图3中的步骤S4),并产生一个数据通讯的初始条件,以分别执行相应的程序。
开始条件是以如下方式给出,控制器3首先将时钟线置为逻辑‘低’状态,经过预定时间后,例如超过了10μS后,控制器3将数据线置为逻辑‘低’电平,如图2A和图2B中期间“A”内所示的那样。
如果输入了将数据写入存储器1中的键信号,控制器3将时钟信号和数据信号通过接口部分2的反相器NT1和NT3写入存储器1中(图3中的步骤S8和S9)。这时,通过反相器NT1和NT3输出的时钟信号和数据也分别通过反相器NT2和NT4反馈到控制器3,这样控制器3检查时钟信号和数据是否通过时钟线和数据线正常地输出。然后,控制器3将数据写入存储器1中,并将写入存储器1的数据内容显示在显示器的屏幕上(图3中的步骤S10)。
同时,如果输入了用来读出存储器1中数据的键信号,控制器3通过反相器NT1将时钟信号输出到存储器1中,然后接收响应时钟信号通过反相器从存储器1中读出的数据(图3中的步骤S5),这时,控制器3还在显示器的屏幕上显示从存储器1中读出的数据内容(图3中的步骤S6)。
如果在PC机的控制器3与显示器的存储器1之间进行如上所述的数据通讯时,通过时钟线输入或输出了第9个时钟脉冲,也就是说,如果在产生了启动条件后时钟信号9次变为高电平时,控制器3知道完成了如图2A和2B所示中期间“B”内所示的一字节数据的发送/接收。通过重复上述操作,在控制器3和存储器1之间就一字节一字节地进行数据发送/接收。这时,从存储器1中读出或向存储器1写入的数据就由控制器3显示在显示器的屏幕上。可以理解本发明能够使用户方便地通过个入计算机控制显示器的显示状态,而不必去操作显示器的外部控制开关和按键。
如果完成上述的数据读/写操作,控制器3就产生一个停止条件,以终止数据读/写操作,如图2A和2B中的期间“C”所示。
例如,在PC机的控制器3向显示器的存储器1中写入数据的情况下,控制器3为了通过SPI通讯发送数据而控制其打印机端口管脚P2和P3的状态,以便通过时钟线和数据线提供图2A和2B所示的信号。
具体地说,如果时钟线要成为逻辑‘低’状态,打印机端口管脚2的输出就变为逻辑‘高’,而如果时钟线要成为逻辑‘高’状态时,打印机端口管脚2的输出就变为逻辑‘低’。数据线状态的控制方式与时钟线控制方式一样。
这样,用户就可以用PC机向显示器的存储器1中写入数据或读出存储器1中所存的数据。读出或写入的数据还显示在显示器的屏幕上以方便使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PC机和显示器之间通过构造PC机与显示器之间的接口用SPI类型的存储器实现了PI通讯。数据可以由此读出或写入存储器,而不需要将存储器与显示器的印刷电路板分开。
尽管本发明已经在此就其优选实施例作了说明,熟练的技术入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形式上和细节上的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