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线路插卡变压器沿面漏电和间隙障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话线连接装置,例如变压器,具体涉及一种电话线连接装置,例如设计成满足沿面漏电及间隙距离要求的变压器。
各种安全机构都要求在两个导体之间有一定的沿面漏电及间隙距离。沿面漏电及间隙距离定义为在两个导体例如变压器端子与铁芯之间分别穿过一材料或通过空气的距离。在一些情况下,对在印刷线路板或PC卡上使用的变压器来说,端子与铁芯之间的最小沿面漏电及间隙距离为2.5毫米。这些距离要求对通常在印刷线路板和PC卡上见到的密集程度颇有影响。
例如,如图1所示,在线耦合变压器的沿面漏电及间隙距离已通过将端子52与线圈框上的铁芯54实际分开所需距离D事先加以满足。然而,以这种方式将两个导体分开会增加线圈框50的尺寸并增加整个变压器的尺寸,从而在高度密集的PC板上占据宝贵的空间。
如图2所示,以前为满足沿面漏电及间隙距离要求的另一种方法是通过采用绝缘带66,即通过将该绝缘带66设置在铁芯62的层片上而在线圈框50的铁芯62与端子64之间形成一障壁。然而,用绝缘带形成障壁属于劳动密集型而十分昂贵。
因而希望提供一种变压器或其它电气装置,包括多层陶瓷装置,这些装置在两个导体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沿面漏电及间隙距离,以能满足所需沿面漏电及间隙距离而不在PC板上占据宝贵的空间,并不需要额外地劳动。
因此,本发明总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压器或其它电气装置,能以最小的空间满足所需沿面漏电及间隙距离、并减少为满足这些要求所需的劳动量。
一按照本发明原理的变压器的较佳实施例包括一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具有第一和第二端部的线圈框,其中一个端部为原级或线端,另一端部为次级端。一导电铁芯配置在该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线圈框上,至少一个传导端子在原级或线端处或在次级端处与该线圈框连接。该铁芯和端子系由一在芯体与端子之间的线圈框中形成的沟槽加以分离,从而限定了该铁芯与端子之间的一预定的沿面漏电距离。该沟槽最好为U形并通过一对与该线圈框一体的间隔壁将该沟槽限定在这些壁之间。这两个壁中的一个壁位于靠近端部中的一个端,如原级端,而另一壁则位于靠近铁芯处。在一具有这种结构的变压器中,沿面漏电距离被定义为沿沟槽一侧下行距离加上横跨沟槽底部的距离,再加上回升到沟槽另一侧的距离。因此,由于被定义为沟槽宽度加上壁厚的和的铁芯与端子之间的直线距离减少,使变压器尺寸减少,并满足了沿面漏电距离的要求。本发明也可在一电气装置中实施,该电气装置具有一绝缘支承底座件,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被配置在该支承底座件上并通过该支承底座件中形成的一沟槽隔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满足对于变压器装置的沿面漏电距离要求的方法。该变压器包括一线圈框,一导电铁芯,以及一导电端子。该方法要求在铁芯与端子之间的线圈框中形成一预定尺寸的沟槽以满足沿面漏电距离要求。该沟槽可通过在该线圈框上形成一对相互隔开的壁形成,以将该沟槽限定在其间。
在本文件所附并作为其一部分的权利要求书中
具体指出了这些及各种其它优点及作为本发明特征的新颖性方面的特点。然而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通过其使用得到的优点和目的,应参照形成本文件又一部分的附图和所附说明书,在该说明书中描述了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
附图简单说明:
图1示出满足沿面漏电距离要求的现有技术方法的一变压器的一端部的侧视图。
图2示出满足沿面漏电距离要求的另一现有技术方法的一变压器的一端部的俯视图。
图3示出本发明变压器的一原级端的侧视图。
图4示出图3所示变压器的一原级端的俯视图。
图3-4表示按照本发明的一变压器10。如图所示,变压器10为一线耦合变压器,然而本发明可被用于其它线耦合装置或与其它具有一对导体的电气装置一起使用,其中必须满足沿面漏电和间隙距离的要求。
如图3-4所示,变压器10包括一作为一导电铁芯14和导电端子16的一支承件的线圈框12。该线圈框12由绝缘材料制成并支承该铁芯14,如现有技术所知,该铁芯由多个层面或绕组组成。该端子16从该线圈框的端部延伸,以使该变压器与一附近的电气部件连接。图3-4所示变压器的端部较佳为变压器10的原级侧或线侧,该侧与一电话线连接。但应理解,这里揭示的本发明也可被用于该变压器的次级侧。由于这里描述的均为传统变压器,且其结构和工作在现有技术中均为众所周知,故不再具体描述。
本发明的变压器10与传统变压器的区别在于设有一对与铁芯14与端子16之间的线圈框12一体并由此向上延伸的壁或肋18、20。壁18、20最好在形成过程中与线圈框一体形成,但如需要,则可采用其它将壁与线圈框固定的方式。壁18、20相互隔开以限定一最好为U形并具有一宽度A的沟槽22,并由该线圈框向上延伸一距离B。虽然该沟槽22被图示和描述为U形,但也可采用一V形或其它形状的沟槽。壁18最好位于靠近线圈框端部,而壁20则位于紧靠铁芯14端部,从而使铁芯与端子之间的直线距离最小化。如图4所示,该两个壁从线圈框的一侧向另一侧相互平行地延伸,因此沟槽22也从一侧向另一侧延伸。
因此,沟槽22提供了为满足各种安全机构要求所需的最小沿面漏电距离。由于计算沿面漏电距离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宽度A是很关键的。例如,如宽度A小于1毫米,则沿面漏电距离是通过对该宽度直接进行桥接来计算或干脆就是距离A。但如宽度A等于或大于1毫米,则沿面漏电距离的计算为沟槽一侧向下的距离(B)加上横跨沟槽底部的距离(A),再加上另一侧向上的距离(B),换句话说为距离(B+A+B)。铁芯与端子之间的直线距离则简单地为宽度A加上两个壁的厚度。因此减少了变压器的整体尺寸,节省了PC板上的空间,从而使线路设计者能为其它电气部件腾出更多的空间。
典型地,一所需沿面漏电距离为2.5毫米,为满足各种机构的要求,每个壁18、20的宽度必须至少为0.40毫米。因此,为满足沿面漏电距离的要求,宽度A可为约1.02毫米,距离B可为约1.02毫米,而每个壁18、20的宽度约为0.41毫米。由于宽度A大于1.0毫米,沿面漏电距离计算为(B+A+B)或3.06毫米,因此满足所需距离2.5毫米的要求。而且,直线距离为1.84毫米,大大小于以前用于如图1所示变压器的直线距离D,为满足要求,这个距离D必须至少为2.5毫米。由这个实例可见,沟槽22可减少变压器的整体尺寸。采用本发明的沟槽可满足沿面漏电距离减少到约2.0毫米的要求。
应当理解,为了满足所需2.5毫米以外的沿面漏电距离要求,可采用这里描述的尺寸以外的尺寸以满足要求。
而且,为了满足变压器中的沿面漏电距离要求,必须首先确定实际距离要求是什麽。然后才能选择或确定沟槽的尺寸以满足该要求,再形成具有预定尺寸的沟槽。
应当理解,虽然以上已对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作了图示和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描述和图示的特定形式或零件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