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物袋的承接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秽物袋的承接管.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9671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0.05 CN 201996710 U *CN201996710U* (21)申请号 201120048059.X (22)申请日 2011.02.25 A61F 5/451(2006.01) (73)专利权人 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北投区大业路160号4 楼 (72)发明人 锺仁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8 代理人 程殿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秽物袋的承接管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秽物袋的承接管, 用 以插入人体肛门内, 承接管包括 。
2、: 软性管体、 导管 及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 ; 软性管体具有插入人体 肛门内的第一端、 及相反于第一端并连接至秽物 袋的第二端 ; 导管穿接软性管体并延伸至第一 端, 防沾粘凸条成型于软性管体的内壁, 借此, 能 够防止承接管的内壁发生沾粘, 以确保承接管的 畅通, 而顺利将人体排泄秽物引导至秽物袋内。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 CN 201996714 U1/1 页 2 1. 一种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插入人体肛门内, 其特征在于, 该承接管包括 : 软性管体, 其具有插入所述人体肛门内。
3、的第一端、 及相反于该第一端并连接至所述秽 物袋的第二端 ; 导管, 其穿接所述软性管体并延伸至所述第一端 ; 以及 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 其成型于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软性管体为塑料或橡胶材 料所制成, 所述第一端具有可膨胀式气囊, 该可膨胀式气囊经充气后抵紧所述人体肛门内 壁, 所述第二端设有用以在该第二端插入所述秽物袋之后使该第二端与所述秽物袋产生固 接的连接部。 3.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设有用以密封所述 第二端的密封盖。 4. 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特征在于。
4、, 所述导管的个数为二个, 分别是 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 该第一导管与该第二导管一体成型于所述软性管体内壁。 5.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 一端相通, 而另一端则连接至用以将外界空气打入所述第一导管内并对所述可膨胀式气囊 进行充气的充气元件。 6. 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 一端相通, 而另一端则设有注入部, 流体填入所述注入部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导管输入所述 人体肛门内。 7.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的剖断 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 8.如。
5、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平行 于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9.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环绕 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成型, 这些防沾粘凸条沿着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相互隔开而形成 多圈状结构。 10. 如权利要求 1 或 4 所述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连 续环绕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成型, 这些防沾粘凸条沿着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构成螺旋 状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996710 U CN 201996714 U1/4 页 3 秽物袋的承接管 技术领域 00。
6、01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医疗器材, 尤指一种秽物袋的承接管, 用以插入人体肛门 内以承接人体的排泄秽物。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 医学设备与器材也大幅进步, 许多病人会长期躺卧在医院 或居家的病床上疗养, 特别是大便失禁的病人, 必须在其肛门处插入一承接管, 以便将该病 人的排泄秽物引导至一秽物袋内。 0003 然而, 公知承接管的内壁均为平滑内壁, 所以外部的大气压力、 秽物中流体成分的 表面张力、 以及承接管被弯折卷绕, 均可能会使承接管的内壁相互沾粘而阻碍承接管的畅 通性, 导致秽物无法顺利流过承接管。 为了使承接管再度保持畅通, 可能必须将承接管从人 体肛门内拔出,。
7、 然后灌气到承接管内才能使相互沾粘的内壁彼此分离, 如此一来, 对于病患 与医护人员来说都相当麻烦不便, 着实有改进的必要性。 0004 因此, 如何解决上述的问题点, 即成为本实用新型所改良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内壁发生沾粘, 以确保 承接管畅通的秽物袋的承接管。 0006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秽物袋的承接管, 用以插入人体肛门 内, 该承接管包括 : 0007 软性管体, 其具有插入所述人体肛门内的第一端、 及相反于该第一端并连接至所 述秽物袋的第二端 ; 0008 导管, 其穿接该软性管体并延伸至该第。
8、一端 ; 以及 0009 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 其成型于该软性管体的内壁。 0010 所述软性管体为塑料或橡胶材料所制成, 所述第一端具有可膨胀式气囊, 该可膨 胀式气囊经充气后抵紧所述人体肛门内壁, 所述第二端设有用以在该第二端插入所述秽物 袋之后使该第二端与所述秽物袋产生固接的连接部。 0011 所述连接部设有用以密封所述第二端的密封盖。 0012 所述导管的个数为二个, 分别是第一导管及第二导管, 该第一导管与该第二导管 一体成型于所述软性管体内壁。 0013 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通, 而另一端则连接至用以将外界空气打入 所述第一导管内并对所述可膨胀式气囊进行充气的充气元件。。
9、 0014 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通, 而另一端则设有注入部, 流体填入所述 注入部内并通过所述第二导管输入所述人体肛门内。 0015 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的剖断面呈三角形或半圆形。 0016 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平行于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延伸。 说 明 书 CN 201996710 U CN 201996714 U2/4 页 4 0017 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环绕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成型, 这些防沾粘凸条沿着所述 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相互隔开而形成多圈状结构。 0018 每一所述防沾粘凸条是连续环绕所述软性管体的内壁成型, 这些防沾粘凸条沿着 所述软性管体的轴线方向构成螺旋状结构。 0。
10、019 相较于先前技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功效 :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承接管的软性管 体内壁上成型有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 这些防沾粘凸条突出于承接管的软性管体内壁上, 以防止软性管体内壁的平滑表面相互沾粘难以分离, 借此确保承接管的畅通, 且使人体秽 物的输送更为顺利。 附图说明 002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立体示意图 ; 0021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局部立体放大图 ; 0022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剖面图 ; 0023 图 4 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承接管受到挤压的剖面图 ; 0024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 。
11、0025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第三实施例沿着软性管体轴线方向所作的剖 面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 0027 1 承接管 0028 10 软性管体 0029 10a 第一端 0030 10b 第二端 0031 11 第一导管 0032 12 第二导管 0033 13 可膨胀式气囊 0034 14 连接部 0035 141 密封盖 0036 15 充气元件 0037 16 注入部 0038 20、 20、 20防沾粘凸条 0039 100 秽物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 将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然而所附附图仅 作为说明用途, 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
12、新型。 0041 请参考图 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秽物袋 100 的承接管 1, 此秽物袋 100 是用以盛 装人体的排泄物 ( 例如粪便 ), 秽物袋 100 具有开口 ( 未显示 ) ; 承接管 1 的一端插入人体 肛门 ( 未显示 ) 内, 而另一端则连接到秽物袋 100, 借此使人体的排泄物通过该承接管 1 而 排放至秽物袋 100 内。 说 明 书 CN 201996710 U CN 201996714 U3/4 页 5 0042 承接管 1 包括 : 软性管体 10、 至少一个导管、 及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 20。 0043 软性管体 10 为塑料或橡胶材料所制成而具有挠性, 软性。
13、管体 10 具有插入人体肛 门内的第一端 10a、 及相反于第一端 10a 并连接至秽物袋 100 的第二端 10b。软性管体 10 的第一端 10a 具有可膨胀式气囊 13, 软性管体 10 的第二端 10b 设有连接部 14, 用以在软性 管体 10 的第二端 10b 插入秽物袋 100 的开口内之后使软性管体 10 的第二端 10b 与秽物袋 100 产生固接。 0044 连接部 14 另外设有密封盖 141, 用以密封该第二端 10b。当使用者欲倒出秽物袋 100内的秽物时, 使用者可以先将秽物袋100与软性管体10的第二端10b分离, 然后利用密 封盖141密封住软性管体10的第二端。
14、10b, 以防止软性管体10内的残余秽物漏出软性管体 10 外。 0045 导管穿接该软性管体 10 并延伸至该第一端 10a, 更明确地说, 该导管分别是第一 导管 11 及第二导管 12, 从图 2 可以看出, 第一导管 11 与第二导管 12 一体成型于软性管体 10 内壁。第一导管 11 的一端与第一端 10a 相通, 另一端则连接至充气元件 15, 借此结构, 使用者可以利用充气元件 15 而将外界空气打入第一导管 11 内并对该可膨胀式气囊 13 进 行充气。 第二导管12的一端与第一端10a相通, 另一端设有注入部16, 借此, 医护人员可以 将药液或冲洗液等流体填入该注入部 1。
15、6 内, 而通过第二导管 12 输入人体肛门内。 0046 使用时, 在软性管体 10 的第一端 10a 插入病患的肛门内且软性管体 10 的第二端 10b 连接秽物袋 100 之后, 使用者利用充气元件 15 对该可膨胀式气囊 13 进行充气 ; 由于可 膨胀式气囊 13 经充气后体积膨胀, 所以可膨胀式气囊 13 会抵紧肛门内壁而使软性管体 10 无法轻易从肛门中拔出, 也就是, 可膨胀式气囊 13 能够将软性管体 10 固定在肛门内。当医 护人员需要对该病患的直肠或大肠内壁注入液体时, 医护人员可以将药液或冲洗液等流体 填入该注入部 16 内, 而通过第二导管 12 输入人体肛门内。 0。
16、047 如图 2 及图 3 所示, 软性管体 10 的内壁成型有两个以上防沾粘凸条 20。防沾粘 凸条 20 的数量为六个, 每一防沾粘凸条 20 被制作成具有三角形的剖面。如图 4 所示, 当软 性管体 10 受到相向的挤压外力时, 软性管体 10 会因为受到挤压外力的缘故而使相向的两 个内壁彼此靠近 ; 但由于软性管体10的内壁成型有防沾粘凸条20的缘故, 这些防沾粘凸条 20 能够隔开软性管体 10 的两个相向内壁, 而使软性管体 10 的两相向内壁无法相互沾粘。 0048 虽然图 4 中显示两个防沾粘凸条 20 相互抵靠而使软性管体 10 的两相向内壁无法 相互沾粘, 但可想而知, 即。
17、使两个防沾粘凸条 20 并未相互抵靠而是分别抵靠到软性管体 10 的两个相向内壁, 软性管体10的两个相向内壁仍可借着两防沾粘凸条20而彼此隔开, 借此 防止软性管体 10 的两个相向内壁产生沾粘。 0049 参考图5, 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 施例的差异在于 : 第二实施例中的防沾粘凸条 20被制作成具有半圆形剖面, 而非如第一 实施例中所示具有三角形剖面。 0050 参考图 6, 其显示本实用新型秽物袋的承接管的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与先前实 施例的差异在于 : 先前二个实施例中的防沾粘凸条 20 与 20是平行于软性管体 10 的轴线 方向延伸。
18、, 而第三实施例中的防沾粘凸条 20则是环绕软性管体 10 的内壁成型, 防沾粘凸 条 20的环绕成型方式可以是 “间隔式环绕” 或 “连续式环绕” , 更明确地说, 在 “间隔式环 绕” 的情形中, 图 6 中所示的每一防沾粘凸条 20为一圈完整的防沾粘凸条, 这些多圈的防 说 明 书 CN 201996710 U CN 201996714 U4/4 页 6 沾粘凸条 20沿着软性管体 10 的轴线方向相互隔开而形成多圈状结构, 以防止软性管体 10 内壁沾粘。 0051 虽然并未显示于附图中, 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可以轻易想到, 防沾粘凸条 20也可 利用螺旋方式沿着软性管体 10 的内壁连续。
19、环绕而形成螺旋状结构。 0052 虽然在图 6 所示的实施例中, 防沾粘凸条 20的剖面为半圆形, 但熟悉此项技术 的人可以轻易想到, 防沾粘凸条 20的剖面可以被制作成三角形、 四边形、 或更多边形。 0053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 说 明 书 CN 201996710 U CN 201996714 U1/4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96710 U CN 201996714 U2/4 页 8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96710 U CN 201996714 U3/4 页 9 图 4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96710 U CN 201996714 U4/4 页 10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1996710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