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528111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98248.1

申请日:

20130325

公开号:

CN103125416B

公开日:

2014070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正龙,刘慧,刘大勇,张巧云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中坝南路50号

优先权:

CN201310098248A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卢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生态产卵池;2)选择亲鱼;3)生态产卵池处理;4)生态产卵池水质管理;5)繁育管理。本发明的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人为模拟长江刀鱼生殖洄游规律,给亲本创造一个生态工厂化培育的洄游环境,通过人为控制水流、水温、光照强度和周期、渗透压等外界条件,加强鲜活饵料强化,使其亲本从体成熟达到性成熟,年年可以保存亲鱼,实现了刀鱼生态工厂化繁育的可持续发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生态产卵池建立一个生态产卵池,深1.5m,宽28m,长100m,用20目的柔软栏网隔出其中1/4面积作为亲鱼培育池,其中一角安装有射流泵,用于向其中一边冲流水,控制水流速度为1m/s;亲鱼培育池中设有一个产卵床,所述的产卵床包括一个生物浮床,所述的生物浮床悬浮离水面0.8-1.0m,生物浮床下面铺垫有10cm厚的细泥沙,上面栽培有水生植物;生态产卵池中余下的3/4面积作为鱼苗培育池;所述的生态产卵池为沙质底水泥池壁,池上建双层保温大棚,水温设在10—25℃;    2)选择亲鱼    选择3-5龄体质健壮,体表无损伤,鳍条完整,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的亲鱼,雌鱼体重大于150g,雄鱼体重大于100g,于10—11月份选择同谱系,品质纯正,健康的亲鱼1500尾,雌、雄比为1:2;3)生态产卵池处理    9月底~10月初对培育池进行消毒,用生石灰75g/m~100g/m或含有效氯27%~30%的漂白粉10g/m~15g/m全池泼洒消毒,浸泡一周,排干池塘水后再加注新水,水深1.5m,投放小球藻和有益菌群,并视藻类生长状况施用氮肥,促进藻类生长,培育5~7天,向水体投放轮虫、枝角类,培育5~7天,再向亲鱼培育池内投放长江青虾或糠虾,保证亲鱼有足够鲜活饵料捕捉,发现生物饵料不足时应及时增投鲜活小虾;4)生态产卵池水质管理    每3天定时监测溶氧、pH值、温度、氨氮、亚硝基氮,保持培育用水各项水质指标符合培育条件要求,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5d~6d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0%~20%; 温度调控:从20℃降至15℃,保持一个多月,在繁殖季节再从15℃,逐渐升至20℃,每周升温2—4℃;    盐度调控:10月底从室外的淡水转入室内海水中培育,盐度由5‰逐步升高,每2天升高1‰,将盐度逐步调整到15‰,稳定盐度20天,以后逐步淡化,每2天下降0.5‰,逐步过渡到淡水;    溶氧调控:保持在7-9mg/L;    pH值调控:保持在7.5~8.5;    氨氮调控:保持在<0.5 mg/L;    亚硝基氮调控:保持在<0.05 mg/L;流速调控:保持在1m/s,催产前2个月开始刺激,每天冲水5h,催产前20天每天冲水18h;5)繁育管理    定期检查亲鱼培育情况和病害情况,发现病鱼应及时捞出,转池护养,不再用作亲鱼,亲鱼开始产卵3-7天后,利用灯光将鱼苗引诱到鱼苗培育池,防止被亲鱼误食,当亲鱼开始产卵一个月后将产卵床中的亲鱼转移到亲鱼培育池进行产后培育,将亲鱼培育池与鱼苗培育池中的栏网撤除,完成刀鱼生态工厂化繁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亲鱼培育采用室外土池培育,亲鱼培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 环境,很难做到繁育的可控性,不利于培育出健康优质的种鱼,另外人工繁育后 亲鱼会很快受伤死亡,在如今长江刀鱼野生资源极度濒危的情况下,这种长江刀 鱼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方法不利于长江刀鱼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一种既可以控制 亲鱼培育性腺成熟度,又能使亲鱼人工繁殖后仍能存活,用于下一周期的人工繁 育,因此需要研究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技术,以避免现有技术的问题和缺 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 繁育方法。

本发明的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生态产卵池

建立一个生态产卵池,深1.5m,宽28m,长100m,用20目的柔软栏网隔 出其中1/4面积作为亲鱼培育池,其中一角安装有射流泵,用于向其中一边冲流 水,控制水流速度为1m/s;亲鱼培育池中设有一个产卵床,所述的产卵床包括 一个生物浮床,所述的生物浮床悬浮离水面0.8-1.0m,生物浮床下面铺垫有10cm 厚的细泥沙,上面栽培有水生植物;生态产卵池中余下的3/4面积作为鱼苗培育 池;所述的生态产卵池为沙质底水泥池壁,池上建双层保温大棚,水温设在10 —25℃。

2)选择亲鱼

选择3-5龄体质健壮,体表无损伤,鳍条完整,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的亲鱼, 雌鱼体重大于150g,雄鱼体重大于100g,于10—11月份选择同谱系,品质纯正, 健康的亲鱼1500尾,雌、雄比为1:2。

3)生态产卵池处理

9月底~10月初对培育池进行消毒,用生石灰(75g/m2~100g/m2)或含有 效氯27%~30%的漂白粉(10g/m2~15g/m2)全池泼洒消毒,浸泡一周,排干池 塘水后再加注新水,水深1.5m,投放小球藻和有益菌群,并视藻类生长状况施 用氮肥,促进藻类生长,培育5~7天,向水体投放轮虫、枝角类,培育5~7 天,再向亲鱼培育池内投放长江青虾、糠虾等,保证亲鱼有足够鲜活饵料捕捉, 发现生物饵料不足时应及时增投鲜活小虾。

4)生态产卵池水质管理

每3天定时监测溶氧、pH值、温度、氨氮、亚硝基氮,保持培育用水各项 水质指标符合培育条件要求,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5d~6d换水一次,换水量 为10%~20%。

温度调控:从20℃降至15℃,保持一个多月,在繁殖季节再从15℃,逐渐 升至20℃,每周升温2—4℃;

盐度调控:10月底从室外的淡水转入室内海水中培育,盐度由5‰逐步升高, 每2天升高1‰,将盐度逐步调整到15‰,稳定盐度20天,以后逐步淡化,每 2天下降0.5‰,逐步过渡到淡水;

溶氧调控:保持在7-9mg/L;

pH值调控:保持在7.5~8.5;

氨氮调控:保持在<0.5mg/L;

亚硝基氮调控:保持在<0.05mg/L;

流速调控:保持在1m/s,催产前2个月开始刺激,每天冲水5h,催产前20 天每天冲水18h。

5)繁育管理

定期检查亲鱼培育情况和病害情况,发现病鱼应及时捞出,转池护养,不再 用作亲鱼,亲鱼开始产卵3-7天后,利用灯光将鱼苗引诱到鱼苗培育池,防止被 亲鱼误食,当亲鱼开始产卵一个月后将产卵床中的亲鱼转移到亲鱼培育池进行产 后培育,将亲鱼培育池与鱼苗培育池中的栏网撤除,完成刀鱼生态工厂化繁育。

本发明的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人为模拟长江刀鱼生殖洄游规 律,给亲本创造一个生态工厂化培育的洄游环境,通过人为控制水流、水温、光 照强度和周期、渗透压等外界条件,加强鲜活饵料强化,使其亲本从体成熟达到 性成熟,年年可以保存亲鱼,实现了刀鱼生态工厂化繁育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生态产卵池的剖面图。

其中,1为亲鱼培育池,2为鱼苗培育池,3为射流泵,4为生物产卵床,5 为20目的柔软栏网,6为细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

本实施例的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生态产卵池

建立一个生态产卵池,如图1所示,深1.5m,宽28m,长100m,用20目 的柔软栏网隔出其中1/4面积作为亲鱼培育池,在其中一角安装一台0.75KW的 射流泵,用于向其中一边冲流水,通过角度调节控制水流速度为1m/s;亲鱼培 育池中设有一个产卵床,所述的产卵床包括一个生物浮床,所述的生物浮床悬浮 离水面0.8-1.0m,生物浮床下面铺垫有10cm厚的细泥沙,上面栽培有水生植物; 生态产卵池中余下的3/4面积作为鱼苗培育池;所述的生态产卵池为沙质底水泥 池壁,池上建双层保温大棚,水温设在10—25℃。

2)选择亲鱼

选择3-5龄体质健壮,体表无损伤,鳍条完整,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的亲鱼,雌 鱼体重大于150g,雄鱼体重大于100g,于10—11月份选择同谱系,品质纯正, 健康的亲鱼1500尾,雌、雄比为1:2。

3)生态产卵池处理

9月底~10月初对培育池进行消毒,用生石灰(75g/m2~100g/m2)或含有 效氯27%~30%的漂白粉(10g/m2~15g/m2)全池泼洒消毒,浸泡一周,排干池 塘水后再加注新水,水深1.5m,投放小球藻和有益菌群,并视藻类生长状况施 用氮肥,促进藻类生长,培育5~7天,向水体投放轮虫、枝角类,培育5~7 天。再向亲鱼培育池内投放长江青虾、糠虾等,保证亲鱼有足够鲜活饵料捕捉, 发现生物饵料不足时应及时增投鲜活小虾。

4)生态产卵池水质管理

每3天定时监测溶氧、pH值、温度、氨氮、亚硝基氮,保持培育用水各项 水质指标符合培育条件要求,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5d~6d换水一次,换水量 为10%~20%。

温度调控:从20℃降至15℃,保持一个多月,在繁殖季节再从15℃,逐渐 升至20℃,每周升温2—4℃;

盐度调控:10月底从室外的淡水转入室内海水中培育,盐度由5‰逐步升高, 每2天升高1‰,将盐度逐步调整到15‰,稳定盐度20天,以后逐步淡化,每 2天下降0.5‰,逐步过渡到淡水;

溶氧调控:保持在7-9mg/L;

pH值调控:保持在7.5~8.5;

氨氮调控:保持在<0.5mg/L;

亚硝基氮调控:保持在<0.05mg/L;

流速调控:保持在1m/s,催产前2个月开始刺激,每天冲水5h,催产前20 天每天冲水18h。

5)繁育管理

定期检查亲鱼培育情况和病害情况,发现病鱼应及时捞出,转池护养,不再 用作亲鱼,亲鱼开始产卵3-7天后,利用灯光将鱼苗引诱到鱼苗培育池,防止被 亲鱼误食,当亲鱼开始产卵一个月后将产卵床中的亲鱼转移到亲鱼培育池进行产 后培育,将亲鱼培育池与鱼苗培育池中的栏网撤除,完成刀鱼生态工厂化繁育。

效果分析: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500尾雌鱼和1000尾雄鱼,从中优选出100尾雌 鱼和150尾雄鱼进行催产,注射催产素后放入原池内产卵,加大水流刺激,30 小时后大量刀鱼开始逆流而上,48小时后开始产卵受精,在水温20℃左右,2 天后就可以出膜,由于每尾刀鱼产卵的数量不一致,在大水体内产卵率、受精率、 孵化率和出苗数量只能采用单位水体内的比例进行统计,统计的数量只能以局部 代表总体,统计数量见下表。

表: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与人工繁殖技术的对比数据统计

结论:本发明的方法不直接通过人工挤卵采精方法迫使刀鱼亲鱼进行繁殖, 以减少刀鱼“离水即死”的操作过程,而是在拟自然生态环境下,用水流、温度、 溶氧、光照等水环境因子改变,用特定设施为亲鱼创造良好产卵环境,让亲鱼自 然产卵繁殖,尽管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及得苗数量都比人工繁殖略低,但是 应用该发明的长江刀鱼亲鱼存活率65%以上,存活亲鱼可在其性成熟期内进行 3-4次的繁殖,而人工繁育的亲鱼死亡率100%,在刀鱼亲鱼来源难和培育难等 诸多现实问题中,采用该发明对实现刀鱼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312541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7.02 CN 103125416 B (21)申请号 201310098248.1 (22)申请日 2013.03.25 A01K 6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中坝南路 50 号 (72)发明人 郭正龙 刘慧 刘大勇 张巧云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43 代理人 卢霞 (54) 发明名称 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 育方法, 包括如。

2、下步骤 : 1) 建立生态产卵池 ; 2) 选 择亲鱼 ; 3) 生态产卵池处理 ; 4) 生态产卵池水质 管理 ; 5) 繁育管理。本发明的刀鱼亲鱼的生态工 厂化繁育方法, 人为模拟长江刀鱼生殖洄游规律, 给亲本创造一个生态工厂化培育的洄游环境, 通 过人为控制水流、 水温、 光照强度和周期、 渗透压 等外界条件, 加强鲜活饵料强化, 使其亲本从体成 熟达到性成熟, 年年可以保存亲鱼, 实现了刀鱼生 态工厂化繁育的可持续发展。 (51)Int.Cl. 审查员 王霞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

3、4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3125416 B CN 103125416 B 1/1 页 2 1. 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 1) 建立生态产卵池 建立一个生态产卵池, 深 1.5m, 宽 28m, 长 100m, 用 20 目的柔软栏网隔出其中 1/4 面积 作为亲鱼培育池, 其中一角安装有射流泵, 用于向其中一边冲流水, 控制水流速度为 1m/s ; 亲鱼培育池中设有一个产卵床, 所述的产卵床包括一个生物浮床, 所述的生物浮床悬浮离 水面 0.8-1.0m, 生物浮床下面铺垫有 10cm 厚的细泥沙, 上面栽培有水生植物 ; 生态。

4、产卵池 中余下的 3/4 面积作为鱼苗培育池 ; 所述的生态产卵池为沙质底水泥池壁, 池上建双层保 温大棚, 水温设在 1025 ; 2) 选择亲鱼 选择 3-5 龄体质健壮, 体表无损伤, 鳍条完整, 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的亲鱼, 雌鱼体重 大于150g, 雄鱼体重大于100g, 于1011月份选择同谱系, 品质纯正, 健康的亲鱼1500尾, 雌、 雄比为 1:2 ; 3) 生态产卵池处理 9 月底 10 月初对培育池进行消毒, 用生石灰 75g/m2 100g/m2或含有效氯 27 30的漂白粉 10g/m2 15g/m2全池泼洒消毒, 浸泡一周, 排干池塘水后再加注新水, 水深 1.5m,。

5、 投放小球藻和有益菌群, 并视藻类生长状况施用氮肥, 促进藻类生长, 培育 5 7 天, 向水体投放轮虫、 枝角类, 培育57天, 再向亲鱼培育池内投放长江青虾或糠虾, 保证亲鱼 有足够鲜活饵料捕捉, 发现生物饵料不足时应及时增投鲜活小虾 ; 4) 生态产卵池水质管理 每 3 天定时监测溶氧、 pH 值、 温度、 氨氮、 亚硝基氮, 保持培育用水各项水质指标符合培 育条件要求, 根据水质变化情况, 每 5d 6d 换水一次, 换水量为 10 20 ; 温度调控 : 从20降至15, 保持一个多月, 在繁殖季节再从15, 逐渐升至20, 每 周升温 24 ; 盐度调控 : 10 月底从室外的淡水。

6、转入室内海水中培育, 盐度由 5逐步升高, 每 2 天升 高 1, 将盐度逐步调整到 15, 稳定盐度 20 天, 以后逐步淡化, 每 2 天下降 0.5, 逐步过 渡到淡水 ; 溶氧调控 : 保持在 7-9mg/L ; pH 值调控 : 保持在 7.5 8.5 ; 氨氮调控 : 保持在 0.5 mg/L ; 亚硝基氮调控 : 保持在 0.05 mg/L ; 流速调控 : 保持在 1m/s, 催产前 2 个月开始刺激, 每天冲水 5h, 催产前 20 天每天冲水 18h ; 5) 繁育管理 定期检查亲鱼培育情况和病害情况, 发现病鱼应及时捞出, 转池护养, 不再用作亲鱼, 亲鱼开始产卵 3-7。

7、 天后, 利用灯光将鱼苗引诱到鱼苗培育池, 防止被亲鱼误食, 当亲鱼开始 产卵一个月后将产卵床中的亲鱼转移到亲鱼培育池进行产后培育, 将亲鱼培育池与鱼苗培 育池中的栏网撤除, 完成刀鱼生态工厂化繁育。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125416 B 2 1/4 页 3 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 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亲鱼培育采用室外土池培育, 亲鱼培育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环 境, 很难做到繁育的可控性, 不利于培育出健康优质的种鱼, 另外人工繁育后亲鱼会很快受 伤死亡, 在如今长江刀鱼。

8、野生资源极度濒危的情况下, 这种长江刀鱼亲鱼培育及人工繁殖 方法不利于长江刀鱼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一种既可以控制亲鱼培育性腺成熟度, 又能使亲 鱼人工繁殖后仍能存活, 用于下一周期的人工繁育, 因此需要研究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 繁育技术, 以避免现有技术的问题和缺点。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 方法。 0004 本发明的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05 1) 建立生态产卵池 0006 建立一个生态产卵池, 深 1.5m, 宽 28m, 长 100m, 用 20 目的柔软栏网隔出其中 1/4 面积作为亲。

9、鱼培育池, 其中一角安装有射流泵, 用于向其中一边冲流水, 控制水流速度为 1m/s ; 亲鱼培育池中设有一个产卵床, 所述的产卵床包括一个生物浮床, 所述的生物浮床悬 浮离水面 0.8-1.0m, 生物浮床下面铺垫有 10cm 厚的细泥沙, 上面栽培有水生植物 ; 生态产 卵池中余下的 3/4 面积作为鱼苗培育池 ; 所述的生态产卵池为沙质底水泥池壁, 池上建双 层保温大棚, 水温设在 1025。 0007 2) 选择亲鱼 0008 选择 3-5 龄体质健壮, 体表无损伤, 鳍条完整, 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的亲鱼, 雌鱼 体重大于150g, 雄鱼体重大于100g, 于1011月份选择同谱系, 。

10、品质纯正, 健康的亲鱼1500 尾, 雌、 雄比为 1:2。 0009 3) 生态产卵池处理 0010 9 月底 10 月初对培育池进行消毒, 用生石灰 (75g/m2 100g/m2) 或含有效氯 27 30的漂白粉 (10g/m2 15g/m2) 全池泼洒消毒, 浸泡一周, 排干池塘水后再加注新 水, 水深 1.5m, 投放小球藻和有益菌群, 并视藻类生长状况施用氮肥, 促进藻类生长, 培育 5 7 天, 向水体投放轮虫、 枝角类, 培育 5 7 天, 再向亲鱼培育池内投放长江青虾、 糠虾 等, 保证亲鱼有足够鲜活饵料捕捉, 发现生物饵料不足时应及时增投鲜活小虾。 0011 4) 生态产卵。

11、池水质管理 0012 每 3 天定时监测溶氧、 pH 值、 温度、 氨氮、 亚硝基氮, 保持培育用水各项水质指标符 合培育条件要求, 根据水质变化情况, 每 5d 6d 换水一次, 换水量为 10 20。 0013 温度调控 : 从 20降至 15, 保持一个多月, 在繁殖季节再从 15, 逐渐升至 说 明 书 CN 103125416 B 3 2/4 页 4 20, 每周升温 24 ; 0014 盐度调控 : 10 月底从室外的淡水转入室内海水中培育, 盐度由 5逐步升高, 每 2 天升高 1, 将盐度逐步调整到 15, 稳定盐度 20 天, 以后逐步淡化, 每 2 天下降 0.5, 逐 步。

12、过渡到淡水 ; 0015 溶氧调控 : 保持在 7-9mg/L ; 0016 pH 值调控 : 保持在 7.5 8.5 ; 0017 氨氮调控 : 保持在 0.5mg/L ; 0018 亚硝基氮调控 : 保持在 0.05mg/L ; 0019 流速调控 : 保持在1m/s, 催产前2个月开始刺激, 每天冲水5h, 催产前20天每天冲 水 18h。 0020 5) 繁育管理 0021 定期检查亲鱼培育情况和病害情况, 发现病鱼应及时捞出, 转池护养, 不再用作亲 鱼, 亲鱼开始产卵 3-7 天后, 利用灯光将鱼苗引诱到鱼苗培育池, 防止被亲鱼误食, 当亲鱼 开始产卵一个月后将产卵床中的亲鱼转移到。

13、亲鱼培育池进行产后培育, 将亲鱼培育池与鱼 苗培育池中的栏网撤除, 完成刀鱼生态工厂化繁育。 0022 本发明的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 人为模拟长江刀鱼生殖洄游规律, 给 亲本创造一个生态工厂化培育的洄游环境, 通过人为控制水流、 水温、 光照强度和周期、 渗 透压等外界条件, 加强鲜活饵料强化, 使其亲本从体成熟达到性成熟, 年年可以保存亲鱼, 实现了刀鱼生态工厂化繁育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0023 图 1 是生态产卵池的剖面图。 0024 其中, 1 为亲鱼培育池, 2 为鱼苗培育池, 3 为射流泵, 4 为生物产卵床, 5 为 20 目的 柔软栏网, 6 为细沙。 具体实施方。

14、式 0025 实施例 1 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 0026 本实施例的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 0027 1) 建立生态产卵池 0028 建立一个生态产卵池, 如图1所示, 深1.5m, 宽28m, 长100m, 用20目的柔软栏网隔 出其中 1/4 面积作为亲鱼培育池, 在其中一角安装一台 0.75KW 的射流泵, 用于向其中一边 冲流水, 通过角度调节控制水流速度为 1m/s ; 亲鱼培育池中设有一个产卵床, 所述的产卵 床包括一个生物浮床, 所述的生物浮床悬浮离水面 0.8-1.0m, 生物浮床下面铺垫有 10cm 厚 的细泥沙, 上面栽培有水生植物 ; 生。

15、态产卵池中余下的 3/4 面积作为鱼苗培育池 ; 所述的生 态产卵池为沙质底水泥池壁, 池上建双层保温大棚, 水温设在 1025。 0029 2) 选择亲鱼 0030 选择 3-5 龄体质健壮, 体表无损伤, 鳍条完整, 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的亲鱼, 雌鱼 体重大于150g, 雄鱼体重大于100g, 于1011月份选择同谱系, 品质纯正, 健康的亲鱼1500 尾, 雌、 雄比为 1:2。 说 明 书 CN 103125416 B 4 3/4 页 5 0031 3) 生态产卵池处理 0032 9 月底 10 月初对培育池进行消毒, 用生石灰 (75g/m2 100g/m2) 或含有效氯 27 30。

16、的漂白粉 (10g/m2 15g/m2) 全池泼洒消毒, 浸泡一周, 排干池塘水后再加注新 水, 水深 1.5m, 投放小球藻和有益菌群, 并视藻类生长状况施用氮肥, 促进藻类生长, 培育 5 7 天, 向水体投放轮虫、 枝角类, 培育 5 7 天。再向亲鱼培育池内投放长江青虾、 糠虾 等, 保证亲鱼有足够鲜活饵料捕捉, 发现生物饵料不足时应及时增投鲜活小虾。 0033 4) 生态产卵池水质管理 0034 每 3 天定时监测溶氧、 pH 值、 温度、 氨氮、 亚硝基氮, 保持培育用水各项水质指标符 合培育条件要求, 根据水质变化情况, 每 5d 6d 换水一次, 换水量为 10 20。 003。

17、5 温度调控 : 从 20降至 15, 保持一个多月, 在繁殖季节再从 15, 逐渐升至 20, 每周升温 24 ; 0036 盐度调控 : 10 月底从室外的淡水转入室内海水中培育, 盐度由 5逐步升高, 每 2 天升高 1, 将盐度逐步调整到 15, 稳定盐度 20 天, 以后逐步淡化, 每 2 天下降 0.5, 逐 步过渡到淡水 ; 0037 溶氧调控 : 保持在 7-9mg/L ; 0038 pH 值调控 : 保持在 7.5 8.5 ; 0039 氨氮调控 : 保持在 0.5mg/L ; 0040 亚硝基氮调控 : 保持在 0.05mg/L ; 0041 流速调控 : 保持在1m/s,。

18、 催产前2个月开始刺激, 每天冲水5h, 催产前20天每天冲 水 18h。 0042 5) 繁育管理 0043 定期检查亲鱼培育情况和病害情况, 发现病鱼应及时捞出, 转池护养, 不再用作亲 鱼, 亲鱼开始产卵 3-7 天后, 利用灯光将鱼苗引诱到鱼苗培育池, 防止被亲鱼误食, 当亲鱼 开始产卵一个月后将产卵床中的亲鱼转移到亲鱼培育池进行产后培育, 将亲鱼培育池与鱼 苗培育池中的栏网撤除, 完成刀鱼生态工厂化繁育。 0044 效果分析 : 0045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培育出 500 尾雌鱼和 1000 尾雄鱼, 从中优选出 100 尾雌鱼和 150 尾雄鱼进行催产, 注射催产素后放入原池内产卵,。

19、 加大水流刺激, 30 小时后大量刀鱼开 始逆流而上, 48 小时后开始产卵受精, 在水温 20左右, 2 天后就可以出膜, 由于每尾刀鱼 产卵的数量不一致, 在大水体内产卵率、 受精率、 孵化率和出苗数量只能采用单位水体内的 比例进行统计, 统计的数量只能以局部代表总体, 统计数量见下表。 0046 表 : 刀鱼亲鱼的生态工厂化繁育与人工繁殖技术的对比数据统计 0047 0048 说 明 书 CN 103125416 B 5 4/4 页 6 0049 结论 : 本发明的方法不直接通过人工挤卵采精方法迫使刀鱼亲鱼进行繁殖, 以减 少刀鱼 “离水即死” 的操作过程, 而是在拟自然生态环境下, 用水流、 温度、 溶氧、 光照等水 环境因子改变, 用特定设施为亲鱼创造良好产卵环境, 让亲鱼自然产卵繁殖, 尽管产卵率、 受精率、 孵化率及得苗数量都比人工繁殖略低, 但是应用该发明的长江刀鱼亲鱼存活率 65% 以上, 存活亲鱼可在其性成熟期内进行 3-4 次的繁殖, 而人工繁育的亲鱼死亡率 100%, 在刀 鱼亲鱼来源难和培育难等诸多现实问题中, 采用该发明对实现刀鱼产业可持续发展有非常 积极的意义。 说 明 书 CN 103125416 B 6 1/1 页 7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125416 B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