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及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雾化器及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45898.3 (22)申请日 2018.07.09 (71)申请人 深圳市优维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 道草围社区第一工业区龟山路13号2、 3、 4、 7 (600平方米) 楼 (72)发明人 肖玉成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金信启明知识产权代 理有限公司 44484 代理人 邹蓝 (51)Int.Cl. A24F 4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
2、种雾化器, 包括储油仓组件、 底座组件和雾化芯组件。 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本 体, 底座本体设有容纳室和进气孔, 雾化芯组件 包括雾化部和分流部, 雾化部包括雾化室, 分流 部安装于雾化部并设有气流分离室, 气流分离室 包括旋流区域和直流区域, 旋流区域设有第一中 心孔, 直流区域设有第一气流孔和第一导流板, 第一中心孔、 第一气流孔与雾化室连通, 储油仓 组件设有第二中心孔, 其中, 一部分气体以旋流 的方式通过雾化器的中心区域, 另一部分气体以 直流的方式通过雾化器的边缘区域。 本发明还揭 示了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 本发明的雾化器和 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 利用边缘区域的直流气 流保持了烟雾。
3、口感的稳定性, 中心区域的旋流气 流提高了散热性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 CN 108741232 A 2018.11.06 CN 108741232 A 1.一种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器包括储油仓组件、 底座组件和雾化芯组件, 所 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本体, 所述底座本体设有容纳室和进气孔, 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容纳室 连通, 所述雾化芯组件安装于所述储油仓组件和所述底座组件之间, 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 雾化部和分流部, 所述雾化部包括雾化室, 所述分流部安装于所述雾化部并设有气流分离 室, 所述气流分离室包括旋流区域和与所述旋流区域连通的直流区域, 所述旋流区域设有 第。
4、一中心孔, 所述直流区域设有第一气流孔和第一导流板, 所述第一中心孔、 所述第一气流 孔与所述雾化室连通, 所述储油仓组件设有第二中心孔, 其中, 从所述进气孔进入的气体, 一部分气体以旋流的方式通过第一中心孔、 雾化室和第二中心孔, 以在所述雾化器的中心 区域形成旋流气流, 另一部分气体以直流的方式通过第一气流孔、 雾化室和第二中心孔, 以 在所述雾化器的边缘区域形成直流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流孔和所述第一导流板为若 干个, 所述第一导流板径向分布于所述气流分离室的内壁并从所述气流分离室的内壁朝所 述第一中心孔凸出, 每两个所述第一气流孔之间设有一。
5、个所述第一导流板, 以帮助另一部 分气体以直流的方式通过所述边缘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流部还包括消声环, 所述消声环 位于所述分流部的末端并位于所述旋流区域和所述直流区域的分界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截面围成一个圆, 所 述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中心轴线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流孔的截面为一个开口缩小 的U形, 每一个第一气流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中心轴线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本体设有旋流生成结构, 所述 旋流。
6、生成结构将从所述进气孔进入的气流形成旋流气流并以旋流的方式通过所述中心区 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板用于将所述旋流生产结 构生成的旋流气流变为直流气流并以直流的方式通过所述边缘区域, 所述第一导流板截面 的面积从靠近所述底座本体慢慢朝向所述雾化部扩张, 使得旋流气流变为直流气流更为缓 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流生成结构为若干个弧形的导流 叶片, 所述导流叶片沿径向分布于所述容纳室的内壁并从所述容纳室的内壁朝所述容纳室 的中心弯曲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油仓组件包括上盖, 所述第二。
7、中 心孔位于所述上盖的中间, 所述上盖包括稳流板, 所述稳流板沿径向分布于所述第二中心 孔的内壁并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内壁朝所述第二中心孔的中心凸出, 以保持所述直流气流 的强度稳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沉积室, 所述沉积室 位于所述上盖和所述雾化芯组件之间。 11.一种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 包括主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 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所述主机和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741232 A 2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
8、发明涉及香烟替代品, 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市场上的雾化器只有直流气流结构或旋流气流结构, 不能在保持良好的口感 稳定性的同时, 又加强雾化器散热。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提供一种既能保持良好的口感稳 定性又能加强散热的雾化器。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方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雾化器, 包括储油仓组件、 底座组件和雾化芯组件, 所 述底座组件包括底座本体, 所述底座本体设有容纳室和进气孔, 所述进气孔和所述容纳室 连通, 所述雾化芯组件安装于所述储油仓组件和所述底。
9、座组件之间, 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 雾化部和分流部, 所述雾化部包括雾化室, 所述分流部安装于所述雾化部并设有气流分离 室, 所述气流分离室包括旋流区域和与所述旋流区域连通的直流区域, 所述旋流区域设有 第一中心孔, 所述直流区域设有第一气流孔和第一导流板, 所述第一中心孔、 所述第一气流 孔与所述雾化室连通, 所述储油仓组件设有第二中心孔, 其中, 从所述进气孔进入的气体, 一部分以旋流的方式通过第一中心孔、 雾化室和第二中心孔, 以在所述雾化器的中心区域 形成旋流气流, 另一部分气体以直流的方式通过第一气流孔、 雾化室和第二中心孔, 以在所 述雾化器的边缘区域形成直流气流。 0006 其中,。
10、 所述第一气流孔和所述第一导流板为若干个, 所述第一导流板径向分布于 所述气流分离室的内壁并从所述气流分离室的内壁朝所述第一中心孔凸出, 每两个所述第 一气流孔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导流板, 以帮助另一部分气体以直流的方式通过所述边缘 区域。 0007 其中, 所述分流部还包括消声环, 所述消声环位于所述分流部的末端并位于所述 旋流区域和所述直流区域的分界处。 0008 其中, 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截面围成一个圆, 所述圆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孔 的中心轴线相同。 0009 其中, 所述第一气流孔的截面为一个开口缩小的U形, 每一个第一气流孔的中心轴 线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的中心轴线平行。 0010 。
11、其中, 所述底座本体设有旋流生成结构, 所述旋流生成结构将从所述进气孔进入 的气体形成旋流气流并以旋流的方式通过所述中心区域。 0011 其中, 所述第一导流板用于将所述旋流生产结构生成的旋流气流变为直流气流并 以直流的方式通过所述边缘区域, 所述第一导流板截面的面积从靠近所述底座本体慢慢朝 向所述雾化部扩张, 使得旋流气流变为直流气流更为缓慢。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8741232 A 3 0012 其中, 所述旋流生成结构为进气孔的内壁与所述容纳室的内壁相切或进气孔的内 壁与所述容纳室的内壁的切线平行。 0013 其中, 所述旋流生成结构为若干个弧形的导流叶片, 所述导流叶。
12、片沿径向分布于 所述容纳室的内壁并从所述容纳室的内壁朝所述容纳室的中心弯曲延伸。 0014 其中, 所述储油仓组件包括上盖, 所述第二中心孔位于所述上盖的中间, 所述上盖 包括若干个稳流板, 所述稳流板沿径向分布于所述第二中心孔的内壁并从所述第二中心孔 的内壁朝所述第二中心孔凸出, 以保持所述直流气流的强度稳定。 0015 另一方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 其包括主机和上述, 雾化 器, 所述主机和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 0016 本发明的雾化器和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 利用边缘区域的直流气流保持了烟雾 口感的稳定性, 中心区域的旋流气流提高了散热性能。 同时, 利用直流气流。
13、保持烟油的原生 口感, 利用旋流气流的沿壁冲涮, 将积油冲刷碎化, 分离到雾化器中进行二次雾化, 保持了 雾化器整体干爽清洁, 同时, 油滴在旋流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被甩到气道壁面而与气流分 离, 保持了烟雾的清洁度, 提高了用户的口感体验。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的组装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雾化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19 图3是图2中底座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20 图4是图2中雾化芯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21 图5是图2中储油仓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分流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0023 图7是图6的俯视。
14、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分流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0025 图9是图8的剖视示意图。 0026 图10是本发明底座本体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0027 图11是图10的剖视示意图。 0028 图12是本发明底座本体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0029 图13是图12的剖视示意图。 0030 图14是本发明雾化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视示意图。 0031 图15是本发明上盖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003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3 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100 主机10 雾化器20 储油仓组件30底座组件40 雾化芯 组件50 底座本体42 容纳室420 进。
15、气孔422雾化部52 分流部54、 54a 雾化室520 气流分离 室540 第一中心孔5410 第一气流孔5431 第一导流板5433 旋流区域541 直流区域543 第 二中心孔32 旋流生成结构424、 424a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的内容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保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8741232 A 4 护范围的限制。 0035 请参考图1, 揭示了发明的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100。 所述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 置100包括主机10和雾化器20, 所述主机10和雾化器20电性连接并为雾化器20供电。 0036 请参考图2至图。
16、7, 所述雾化器20包括储油仓组件30、 底座组件40和雾化芯组件50, 所述底座组件40包括底座本体42, 所述底座本体42设有容纳室420和若干个进气孔422, 所 述进气孔422和所述容纳室420连通, 所述雾化芯组件50安装于所述储油仓组件30和所述底 座组件40之间, 所述雾化芯组件50包括雾化部52和分流部54, 所述雾化部52包括雾化室 520, 所述分流部54安装于所述雾化部52并设有气流分离室540, 所述气流分离室540包括旋 流区域541和与所述旋流区域541连通的直流区域543, 所述旋流区域541设有第一中心孔 5410, 所述直流区域543设有若干个第一气流孔543。
17、1和若干个第一导流板5433, 所述第一中 心孔5410、 所述第一气流孔5431与所述雾化室520连通, 所述储油仓组件30设有第二中心孔 32, 其中, 从所述进气孔422进入的气体, 一部分以旋流的方式通过第一中心孔5410、 雾化室 520和第二中心孔32, 以在所述雾化器20的中心区域形成旋流气流, 另一部分气体以直流的 方式通过第一气流孔5431、 雾化室520和第二中心孔32, 以在所述雾化器20的边缘区域形成 直流气流; 且每两个所述第一气流孔5431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导流板5433, 以帮助另一 部分气体以直流的方式通过所述边缘区域。 0037 在本实施方式中, 旋流气流从。
18、雾化室520和第二中心孔32的中间通过, 直流气流从 靠近雾化室520、 和第二中心孔32的内壁的周围通过。 0038 在本实施方式中, 雾化器20的中心区域, 或者说旋流气流通过的区域, 就是第一中 心孔5410, 及雾化室520和第二中心孔32的中间区域; 所述雾化器20的边缘区域, 或者直流 气流通过的区域, 就是所述第一气流孔, 及靠近雾化室520、 和第二中心孔32的内壁的周围 区域。 0039 因本发明中, 从进气孔422进入的气体一部分以旋流的方式通过雾化器20的中心 区域并形成旋流气流, 另一部分以直流的方式通过雾化器20的边缘区域并形成直流气流, 而边缘区域的直流气流保持了烟。
19、雾口感的稳定性, 中心区域的旋流气流旋转向边缘区域挤 压, 增强了直流气流的气流速度, 从而强化了雾化器20的整体散热性能。 换而言之, 本发明 的雾化器20, 利用直流气流保持了烟雾口感的稳定性和原生口感, 旋流气流增强了直流气 流的气流速度并提高了雾化器20的散热性能。 0040 同时, 旋流气流将容纳室420中的冷凝油冲涮碎化成细小油滴, 与旋流气流形成油 气混合物经过雾化部52进行二次雾化, 保持了容纳室420的整体干爽和清洁。 或者说, 利用 旋流气流的沿壁冲涮, 将积油冲刷碎化, 分离到雾化器20中进行二次雾化, 保持雾化器20整 体干爽清洁, 同时, 油滴在旋流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
20、被甩到气道壁面而与气流分离, 保持了 烟雾的清洁度, 提高了用户的口感体验。 0041 在本实施方式中, 雾化部52包括发热丝522, 油气混合物中的小油滴, 被中心区域 的旋流气流分离到发热丝522上进行二次雾化。 0042 请参考图6至图9, 其中, 图6和图7揭示了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分流部54, 图8和图9揭 示了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分流部54a。 0043 所述第一导流板5433从所述气流分离室540的内壁朝所述第一中心孔5410凸出, 所述第一气流孔5431的截面为一个开口缩小的U形。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8741232 A 5 0044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导流板。
21、5433的截面围成一个圆, 且该圆的中心轴线与 第一中心孔5410的中心轴线相同。 每个第一气流孔5431的中心轴线与第一中心孔5410的中 心轴线平行。 0045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导流板5433沿气流分离室540的内壁径向均匀分布, 从而第 一气流孔5431也沿气流分离室540的内壁径向均匀分布。 0046 因第一气流孔5431为若干个, 且均匀分布于直流区域543, 从而从直流区域543上 升的直流气流均匀地进入使用者的口中, 进一步保持了烟雾口感的稳定性。 0047 进一步, 因为第一气流孔5431的截面为一个开口缩小的U形, 即第一气流孔5431的 截面的面积从靠近气流分离室54。
22、0的内壁慢慢朝向第一中心孔5410收缩, 从而进入第一气 流孔5431中的气体不易进入第一中心孔5410, 从而直流气流和旋流气流形成明显的边界。 0048 进一步, 所述分流部54a还包括消声环545, 所述消声环545位于所述分流部54的末 端并位于所述旋流区域541和所述直流区域543的分界处。 0049 因本发明设有消声环545, 可以削弱气道共鸣噪音。 在本实施方式中, 旋流气流和 直流气流通过的区域为气道。 0050 在本实施方式中, 消声环545从第一导流板5433的前端面朝向雾化室520凸出。 0051 请参考图10至图13, 所述底座本体42设有旋流生成结构424, 所述旋流。
23、生成结构 424将从所述进气孔422进入的气体形成旋流气流并以旋流的方式进入中心区域。 0052 因为所述底座本体42的旋流生成结构424可以将从进气孔422进入的气体在容纳 室420形成旋流气流, 旋流气体将容纳室420底部积油冲刷成细小油滴, 并卷起与旋流气流 一起形成油气混合物进入雾化芯组件50, 由于离心力作用, 油滴将会被分离到发热丝522上 进行二次雾化, 保持了容纳室420底部的干爽, 防积油。 0053 进一步, 容纳室420中的旋流气流, 经过第一导流板5433后旋流气流被直流化, 从 而在直流区域543形成稳定的直流气流。 0054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第一导流板5433。
24、用于将所述旋流生产结构424生成的旋流 气流变为直流气流并以直流的方式通过所述边缘区域, 第一导流板5433的截面为八字形, 即第一导流板5433的截面的面积从靠近底座本体42慢慢朝向雾化部52扩张, 使得旋流气流 变为直流气流更为缓慢, 从而降低转变过程中产生的气流噪音。 0055 请参考图10和图11, 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旋流生成结构424。 所述旋流生成 结构424为进气孔422的内壁与所述容纳室420的内壁相切或进气孔422的内壁与所述容纳 室420的内壁的切线平行, 使得进气方向与所述容纳室420的内壁相切或者进气方向与所述 容纳室420的内圆壁的切线平行。 具体地, 气体从进。
25、气孔422进入, 沿旋流生成结构424进入 容纳室420, 形成旋流气流。 0056 请参考图12和图13, 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旋流生成结构424a, 所述旋流生 成结构424a为若干个弧形的导流叶片, 所述导流叶片沿径向分布于所述容纳室420的内壁。 具体地, 气体从进气孔422进入, 沿旋流生成结构424a进入容纳室420, 形成旋流气流。 0057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导流叶片类似于风机或压缩机的导流叶片, 将从进气孔422 进入的部分气体形成为旋流气流。 0058 在本实施方式中, 导流叶片为三个, 均匀分布并从容纳室420的内壁朝容纳室420 的中心弯曲延伸。 说 明 书 4。
26、/6 页 6 CN 108741232 A 6 0059 在本实施方式中, 所述导流叶片的截面的尖端在同一个平面, 且所述尖端形成一 个圆, 所述圆的中心轴线与容纳室的中心轴线相同。 0060 请参考图5, 所述储油仓组件30包括上盖34, 所述第二中心孔32位于所述上盖34的 中间。 0061 请参考图2、 图4和图5, 雾化器20还包括沉积室80, 所述沉积室80位于所述上盖34 和所述雾化芯组件50之间。 具体地, 所述沉积室80由所述上盖34的下端部分340和所述雾化 芯组件50的外罩56顶端部分560围成。 0062 发热丝522上的积碳在旋流气流的冲刷下会脱离成细小碳颗粒, 碳颗粒。
27、与气流混 合, 经中心区域旋流气流分离后碳颗粒沉积到沉积室80, 保持了抽吸时烟雾的整体清洁, 保 障了用户的健康。 0063 进一步, 烟油随气流向上爬升时, 可以由上盖34的下端部分340阻挡住而到沉积室 80, 可以有效阻止爬油现象, 避免烟油直接到人嘴, 从而提高抽吸时的口感。 0064 请参考图14和图15, 图14为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雾化器20a的剖视图, 图15 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上盖34a的立体示意图。 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雾化器20a的结构类似于 第一种雾化器20的结构, 且功能相同, 其不同之处仅在于, 第二种雾化器20a使用了第二种 实施的分流器54a, 使用了第二种。
28、实施的上盖34a。 所述上盖34a包括若干个稳流板342, 所述 稳流板342沿径向分布于所述第二中心孔32的内壁, 以保持所述直流气流的强度稳定。 0065 在使用过程中, 因直流区域543靠近底座本体42, 经过一定距离, 直流气流的强度 会减弱, 设在上盖34的稳流板342起到保持直流强度稳定的作用。 0066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 如分流部54与上盖34之间的距离较短, 也可以没有稳流板 342。 0067 请参考图2, 在本实施方式中, 雾化器20还包括顶盖组件60和烟嘴70, 所述顶盖组 件60安装于烟嘴70和储油仓组件30之间。 0068 请参考图1至图15, 组装时, 分流部54。
29、安装雾化部52以组成雾化芯组件50, 接着雾 化芯组件50安装于底座本体42, 其次将储油仓组件30安装于底座组件40并将雾化芯组件50 收容于底座组件40和储油仓组件30之间, 最后将顶盖组件60安装于烟嘴70和储油仓组件30 之间, 便组装为雾化器20。 安装好的雾化器20与主体连接后, 就组装为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 置100。 0069 使用时, 从进气孔422进入的气体, 经底座组件40中的旋流生成结构424后, 形成旋 流气流, 该旋流气流经过分流部54后, 一部分气流以旋流气流的方式通过雾化器20的中西 区域到达烟嘴70, 另一部分气流以直流气流的方式通过雾化器20的边缘区域到达烟嘴。
30、70。 0070 因本发明的电子加热蒸发抽吸装置100, 可以形成旋流气流和直流气流, 不仅使烟 油口味还原度高, 并能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口感, 而且提高了散热性, 延长了电子加热蒸发抽 吸装置100的寿命, 降低了用户使用成本。 进一步, 可以保持雾化器20整体干爽, 防止漏油, 冷凝油等油渍污染, 保障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进一步, 通过消声环545消声降噪, 增强客户 体验感和听觉舒适性。 0071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 而并非是对本发明 的实施方式的限定。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 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
31、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8741232 A 7 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8741232 A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9 页 9 CN 108741232 A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9 页 10 CN 108741232 A 10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9 页 11 CN 108741232 A 11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9 页 12 CN 108741232 A 12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5/9 页 13 CN 108741232 A 13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6/9 页 14 CN 108741232 A 14 图1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7/9 页 15 CN 108741232 A 15 图13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 8/9 页 16 CN 108741232 A 16 图15 说 明 书 附 图 9/9 页 17 CN 108741232 A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