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南方特有的常绿小乔木,盛花期满树银花,素洁淡雅,芳香馥郁,极具观赏性,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它集产油、观赏、美化绿化环境于一体,适应性强,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经济树种。茶油是一种具有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功效的食用油,另外,还是凡士林、生发油、机械润滑油以及医药上制作青链霉素油剂的原料。
油茶繁殖可用播种繁殖,也可用无性繁殖。油茶无性繁殖方法包括芽苗砧嫁接、小苗嫁接、扦插及组织培养等,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繁殖系数高,苗木生长快等优点,是目前油茶主要采用的育苗方法。冬春季节芽苗砧嫁接育苗病虫害少,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长整齐,质量好;但由于冬春季温度过低,采用传统的沙床催芽砧木生长缓慢,砧苗规格达不到嫁接的要求,因而砧苗的培育是制约油茶冬春芽苗砧嫁接关键因素。
业内对砧苗的培育进行了很多探究,如授权公告号是CN 103283446 B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包括选种、种子消毒、催芽、培育芽砧、沙床管理、起砧等工序,采用中草药液对种子先进行浸泡,为油茶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保障。培育油茶芽砧,出芽率、生长速度均有提高,芽苗健壮,嫁接成活率高,无病虫害发生,培育过程环保,无污染,但这种培育方法中沙床需保持湿润,由于沙床保湿性不好,必须经常浇水,过程繁琐,且采用这种培育方法培育的芽砧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经常会出现移栽后成活率不高的情况。
因此,寻求一种操作简便、培育油茶芽砧的出芽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芽苗更健壮,嫁接成活率更高,发病率更低,培育过程更环保的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是为满足茶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必然要求,具有广泛的市场价值和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该培育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对培育条件要求不高,所需试剂和器材易得,可以有效缩短缓苗期,培育的油茶芽砧的出芽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芽苗更健壮,嫁接成活率更高,发病率更低,培育过程更环保,补栽率很低,可以大大降低了人的工作量及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油茶种子筛选:将人工晒出来的油茶鲜果,人工除霉烂籽,后进行分级,用50-100目铁筛选籽粒饱满的茶油种子;
Ⅱ浸种:将经过步骤Ⅰ筛选出的油茶种子放入清水中先浸泡1-2小时,捞去飘浮籽,然后放入催芽液中在温度为30-35℃下浸种2-3小时,取出,晾至表面干燥;
Ⅲ锯末的改性:从带锯厂拉回锯末用50-100目铁筛筛掉杂质,将其加入盛有乙醇的三口瓶中,在机械搅拌下,加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小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壳聚糖,在70-80℃下搅拌反应6-8小时,然后取出将锯末晾晒4-5天,依据天气的晴好程度,确保干度达到90%以上,再在一层锯末上用喷雾器喷入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锯末,再一层锯末,浇透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如此三次;
Ⅳ催芽:用喷雾器将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在经过步骤Ⅱ得到的浸种后的油茶种子上,边喷洒边翻动,直至种子表面湿润且不滴水为止,再将其放入催芽室内催芽50-80小时;
Ⅴ培育芽砧:手抓起锯末的然后自然松开,将锯末撒在育苗床上,锯末稍散开为宜,平整后,将经过步骤Ⅳ催芽后的油茶种子紧挨着排在在锯末上,再在上面放10cm的锯末,然后在锯末上面覆盖细沙混合物,压紧,让种子与沙紧密结合,后喷施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细沙混合物,盖上保湿材料。
优选地,所述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通过均匀混合后制成:聚天冬氨酸3-5份、甲基托布津0.005-0.01份、聚季铵赤霉酸盐0.2-0.5份、水100-105份。
优选地,所述聚季铵赤霉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季铵盐-10溶于乙醇中形成溶液,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赤霉酸,在50-60℃下搅拌反应4-6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较佳地,所述聚季铵盐-10、乙醇、赤霉酸的质量比为(2-3):(8-12):1。
优选地,步骤Ⅲ中所述锯末、乙醇、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壳聚糖的质量比为(8-10):(25-30):0.5:1。
优选地,步骤Ⅳ中所述高锰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8%。
优选地,所述催芽室温度控制在25-35℃,湿度控制在85-95%。
进一步地,所述锯末优选为除了松树锯末以外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保湿材料选自渗水海绵或湿布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一层锯末的厚度为10-13cm。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操作简便易行,对培育条件要求不高,所需试剂和器材易得,可以有效缩短缓苗期。
(2)本发明提供的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由于冬春季温度过低,采用传统的沙床催芽砧木生长缓慢,砧苗规格达不到嫁接的要求的技术问题,采用此方法培育的油茶芽砧的出芽率更高、生长速度更快,芽苗更健壮,嫁接成活率更高,发病率更低,培育过程更环保,补栽率很低,可以大大降低了人的工作量及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本发明提供的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通过催芽液的浸渍,为油茶的快速繁殖提供了保障。催芽液中加入的聚天冬氨酸能为砧苗的生产提高营养,且与聚季铵赤霉酸盐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种子的保水能力,抗菌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催芽效果。
(4)本发明提供的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催芽液各成分协同作用,使得其催芽效果显著,用锯末保湿培育,能有效促进萌芽和生长;通过在其表面改性,加入壳聚糖,进一步提高其抗菌性,为植株提高营养,提高锯末表面润湿性,提高保湿能力,从而提高出芽率,加快生产速度,减少病虫害,使用安全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实施例1
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油茶种子筛选:将人工晒出来的油茶鲜果,人工除霉烂籽,后进行分级,用50目铁筛选籽粒饱满的茶油种子;
Ⅱ浸种:将经过步骤Ⅰ筛选出的油茶种子放入清水中先浸泡1小时,捞去飘浮籽,然后放入催芽液中在温度为30℃下浸种2小时,取出,晾至表面干燥;
Ⅲ锯末的改性:从带锯厂拉回锯末800g用50目铁筛筛掉杂质,将其加入盛有乙醇2500g的三口瓶中,在机械搅拌下,加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0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小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壳聚糖100g,在70℃下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取出将锯末晾晒4天,依据天气的晴好程度,确保干度达到90%以上,再在一层厚度为10cm的锯末上用喷雾器喷入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锯末,再一层锯末,浇透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如此三次;
Ⅳ催芽:用喷雾器将质量分数为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在经过步骤Ⅱ得到的浸种后的油茶种子上,边喷洒边翻动,直至种子表面湿润且不滴水为止,再将其放入催芽室内催芽50小时;所述催芽室温度控制在25℃,湿度控制在85%;
Ⅴ培育芽砧:手抓起锯末的然后自然松开,将锯末撒在育苗床上,锯末稍散开为宜,平整后,将经过步骤Ⅳ催芽后的油茶种子紧挨着排在在锯末上,再在上面放10cm的锯末,然后在锯末上面覆盖细沙混合物,压紧,让种子与沙紧密结合,后喷施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细沙混合物,盖上渗水海绵。
所述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通过均匀混合后制成:聚天冬氨酸3份、甲基托布津0.005份、聚季铵赤霉酸盐0.2份、水100份。
所述聚季铵赤霉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季铵盐-10 20g溶于乙醇80g中形成溶液,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赤霉酸10g,在50℃下搅拌反应4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实施例2
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油茶种子筛选:将人工晒出来的油茶鲜果,人工除霉烂籽,后进行分级,用70目铁筛选籽粒饱满的茶油种子;
Ⅱ浸种:将经过步骤Ⅰ筛选出的油茶种子放入清水中先浸泡1.2小时,捞去飘浮籽,然后放入催芽液中在温度为32℃下浸种2.3小时,取出,晾至表面干燥;
Ⅲ锯末的改性:从带锯厂拉回锯末850g用65目铁筛筛掉杂质,将其加入盛有乙醇2600g的三口瓶中,在机械搅拌下,加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0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2小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壳聚糖100g,在73℃下搅拌反应6.5小时,然后取出将锯末晾晒4.3天,依据天气的晴好程度,确保干度达到90%以上,再在一层厚度为11cm锯末上用喷雾器喷入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锯末,再一层锯末,浇透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如此三次;
Ⅳ催芽:用喷雾器将质量分数为6%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在经过步骤Ⅱ得到的浸种后的油茶种子上,边喷洒边翻动,直至种子表面湿润且不滴水为止,再将其放入催芽室内催芽60小时;所述催芽室温度控制在28℃,湿度控制在88%;
Ⅴ培育芽砧:手抓起锯末的然后自然松开,将锯末撒在育苗床上,锯末稍散开为宜,平整后,将经过步骤Ⅳ催芽后的油茶种子紧挨着排在在锯末上,再在上面放10cm的锯末,然后在锯末上面覆盖细沙混合物,压紧,让种子与沙紧密结合,后喷施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细沙混合物,盖上湿布。
所述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通过均匀混合后制成:聚天冬氨酸3.5份、甲基托布津0.007份、聚季铵赤霉酸盐0.3份、水102份。
所述聚季铵赤霉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季铵盐-10 23g溶于乙醇95g中形成溶液,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赤霉酸10g,在53℃下搅拌反应5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实施例3
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油茶种子筛选:将人工晒出来的油茶鲜果,人工除霉烂籽,后进行分级,用75目铁筛选籽粒饱满的茶油种子;
Ⅱ浸种:将经过步骤Ⅰ筛选出的油茶种子放入清水中先浸泡1.5小时,捞去飘浮籽,然后放入催芽液中在温度为32℃下浸种2.5小时,取出,晾至表面干燥;
Ⅲ锯末的改性:从带锯厂拉回锯末900g用75目铁筛筛掉杂质,将其加入盛有乙醇2800g的三口瓶中,在机械搅拌下,加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0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5小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壳聚糖100g,在75℃下搅拌反应7小时,然后取出将锯末晾晒4.5天,依据天气的晴好程度,确保干度达到90%以上,再在一层厚度为12cm的锯末上用喷雾器喷入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锯末,再一层锯末,浇透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如此三次;
Ⅳ催芽:用喷雾器将质量分数为6.5%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在经过步骤Ⅱ得到的浸种后的油茶种子上,边喷洒边翻动,直至种子表面湿润且不滴水为止,再将其放入催芽室内催芽64小时;所述催芽室温度控制在31℃,湿度控制在90%;
Ⅴ培育芽砧:手抓起锯末的然后自然松开,将锯末撒在育苗床上,锯末稍散开为宜,平整后,将经过步骤Ⅳ催芽后的油茶种子紧挨着排在在锯末上,再在上面放10cm的锯末,然后在锯末上面覆盖细沙混合物,压紧,让种子与沙紧密结合,后喷施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细沙混合物,盖上渗水海绵。
优选地,所述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通过均匀混合后制成:聚天冬氨酸4份、甲基托布津0.008份、聚季铵赤霉酸盐0.4份、水102份。
所述聚季铵赤霉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季铵盐-10 25g溶于乙醇100g中形成溶液,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赤霉酸10g,在56℃下搅拌反应5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实施例4
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油茶种子筛选:将人工晒出来的油茶鲜果,人工除霉烂籽,后进行分级,用90目铁筛选籽粒饱满的茶油种子;
Ⅱ浸种:将经过步骤Ⅰ筛选出的油茶种子放入清水中先浸泡1.9小时,捞去飘浮籽,然后放入催芽液中在温度为34℃下浸种2.8小时,取出,晾至表面干燥;
Ⅲ锯末的改性:从带锯厂拉回锯末950g用90目铁筛筛掉杂质,将其加入盛有乙醇2900g的三口瓶中,在机械搅拌下,加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0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1.9小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壳聚糖100g,在78℃下搅拌反应7.5小时,然后取出将锯末晾晒4.8天,依据天气的晴好程度,确保干度达到90%以上,再在一层厚度为12cm锯末上用喷雾器喷入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锯末,再一层锯末,浇透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如此三次;
Ⅳ催芽:用喷雾器将质量分数为7%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在经过步骤Ⅱ得到的浸种后的油茶种子上,边喷洒边翻动,直至种子表面湿润且不滴水为止,再将其放入催芽室内催芽76小时;所述催芽室温度控制在34℃,湿度控制在93%;
Ⅴ培育芽砧:手抓起锯末的然后自然松开,将锯末撒在育苗床上,锯末稍散开为宜,平整后,将经过步骤Ⅳ催芽后的油茶种子紧挨着排在在锯末上,再在上面放10cm的锯末,然后在锯末上面覆盖细沙混合物,压紧,让种子与沙紧密结合,后喷施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细沙混合物,盖上湿布。
所述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通过均匀混合后制成:聚天冬氨酸4.5份、甲基托布津0.009份、聚季铵赤霉酸盐0.4份、水104份。
所述聚季铵赤霉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季铵盐-10 29g溶于乙醇115g中形成溶液,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赤霉酸10g,在59℃下搅拌反应5.5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实施例5
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Ⅰ油茶种子筛选:将人工晒出来的油茶鲜果,人工除霉烂籽,后进行分级,用100目铁筛选籽粒饱满的茶油种子;
Ⅱ浸种:将经过步骤Ⅰ筛选出的油茶种子放入清水中先浸泡2小时,捞去飘浮籽,然后放入催芽液中在温度为35℃下浸种3小时,取出,晾至表面干燥;
Ⅲ锯末的改性:从带锯厂拉回锯末1000g用100目铁筛筛掉杂质,将其加入盛有乙醇3000g的三口瓶中,在机械搅拌下,加入3-(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50g,在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后继续向其中加入壳聚糖100g,在80℃下搅拌反应8小时,然后取出将锯末晾晒5天,依据天气的晴好程度,确保干度达到90%以上,再在一层厚度为13cm锯末上用喷雾器喷入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锯末,再一层锯末,浇透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如此三次;
Ⅳ催芽:用喷雾器将质量分数为8%高锰酸钾溶液喷洒在经过步骤Ⅱ得到的浸种后的油茶种子上,边喷洒边翻动,直至种子表面湿润且不滴水为止,再将其放入催芽室内催芽80小时;所述催芽室温度控制在35℃,湿度控制在95%;
Ⅴ培育芽砧:手抓起锯末的然后自然松开,将锯末撒在育苗床上,锯末稍散开为宜,平整后,将经过步骤Ⅳ催芽后的油茶种子紧挨着排在在锯末上,再在上面放10cm的锯末,然后在锯末上面覆盖细沙混合物,压紧,让种子与沙紧密结合,后喷施2000倍液的高锰酸钾水,浇透细沙混合物,盖上渗水海绵。
所述催芽液由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通过均匀混合后制成:聚天冬氨酸5份、甲基托布津0.01份、聚季铵赤霉酸盐0.5份、水105份。
所述聚季铵赤霉酸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季铵盐-10 30g溶于乙醇120g中形成溶液,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赤霉酸10g,在60℃下搅拌反应6小时,后旋蒸除去溶剂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
对比例1
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与实施例1类似,不同的是没有用催芽液浸渍。
对比例2
一种油茶芽砧的培育方法同CN 103283446 B。
对分别利用上述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2对同一批油茶种子进行芽砧的培育,出芽率、从浸种到芽苗砧生长到可以起砧所需时间、嫁接成活率见表1。
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培育油茶芽砧出芽率100%,嫁接成活率96-100%,从浸种到芽苗砧生长到可以起砧所需时间16-20天;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培育,出芽率90%,嫁接成活率92%,从浸种到芽苗砧生长到可以起砧所需时间25天,如果采用本实施例的培育方法,而不采用催芽液浸种,最终出芽率92%,嫁接成活率93%,从浸种到芽苗砧生长到可以起砧所需时间23天,可见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培育方法培育效果更好,效率更高,出芽率和嫁接成活率更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