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651387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84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610162808.5

申请日:

2006.11.23

公开号:

CN1971670A

公开日:

2007.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9F 9/313公开日:20070530|||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9F9/313(2006.01); H01J17/49(2006.01); G09G3/28(2006.01)

主分类号:

G09F9/313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崔正泌

地址:

韩国首尔

优先权:

2005.11.23 KR 10-2005-011256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夏凯;钟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能量回收电路,其利用一个电感器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并利用多个电感器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用于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中的电感小于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中的电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
能量回收电路,其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并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
其中,用于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中的电感小于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中的电感。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电路包括:
源电容器,其被充电到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的能量;
能量提供控制器,其形成用于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
能量回收控制器,其形成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
第一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回收控制器和源电容器之间;以及
第二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提供控制器和能量回收控制器的公共端与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提供路径经过源电容器、能量提供控制器以及第二电感器。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回收路径经过第二电感器、能量回收控制器、第一电感器和源电容器。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和能量提供控制器的公共端与维持电压源之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二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和能量提供控制器的公共端与地电平电压源之间。

7.
  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显示面板;
源电容器,其被充电到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的能量;
能量提供控制器,其形成用于将能量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
能量回收控制器,其形成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
第一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回收控制器和源电容器之间;以及
第二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提供控制器和能量回收控制器的公共端与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提供控制器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二极管,而能量回收控制器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二二极管。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提供路径经过源电容器、能量提供控制器和第二电感器。

10.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回收路径经过第二电感器、能量回收控制器、第一电感器和源电容器。

11.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和能量提供控制器的公共端与维持电压源之间。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和能量提供控制器的公共端与地电平电压源之间。

13.
  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
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
能量回收电路,其利用一个电感器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并利用多个电感器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而用于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包括第二电感器。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一端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而
该能量回收电路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和维持电压源之间。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能量回收电路进一步包括:第二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该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和地电平电压源之间。

说明书

等离子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更具体的,涉及等离子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和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器。
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形成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的阻挡条形成单位放电单元。每一放电单元填充有包含主要放电气体如氖(Ne)、氦(He)和Ne与He的混合气,以及少量的氙(Xe)。
多个放电单元形成一个像素。例如,红(R)放电单元、绿(G)放电单元以及蓝(B)放电单元形成一个像素。
当等离子显示面板由于高频电压而放电时,惰性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从而使得形成在阻挡条之间的荧光体发光,因而显示图像。由于等离子显示面板可以制造得既薄且轻,故而其作为下一代显示设备而备受关注。
现有技术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在产生寻址放电和维持放电中需要高达几百伏的高压。因此,需要降低驱动电压。为此,驱动电路通常采用能量回收电路。
能量回收电路回收积累在扫描电极线和维持电极线上的电荷以及积累在寻址电极线上的电荷,从而在下一次放电中再次使用所回收的电荷。
然而,由于在现有技术的能量回收电路的能量回收操作和能量提供操作中,现有技术的能量回收电路使用相同的电感器,因而降低了放电效率。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能量回收电路,其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并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其中用于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中的电感小于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中的电感。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源电容器,其被充电到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的能量;能量提供控制器,其形成用于将能量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能量回收控制器,其形成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第一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回收控制器和源电容器之间;以及第二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提供控制器和能量回收控制器的公共端与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
在本发明又一方面,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能量回收电路,其利用一个电感器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并利用多个电感器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
附图说明
本申请包括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其被结合进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中每一电极线和放电单元的布置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所产生的驱动波形;
图5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
图6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所产生的驱动波形;
图7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以及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所产生的驱动波形。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示出了其示例。
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能量回收电路,其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并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其中,用于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中的电感小于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中的电感。
该能量回收电路可以包括:源电容器,其被充电到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的能量;能量提供控制器,其形成用于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能量回收控制器,其形成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第一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回收控制器和源电容器之间;以及第二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提供控制器和能量回收控制器的公共端与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
该能量提供路径可以经过源电容器、能量提供控制器以及第二电感器。
该能量回收路径可以经过第二电感器、能量回收控制器、第一电感器以及源电容器。
该能量回收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和能量提供控制器的公共端与维持电压源之间。
该能量回收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和能量提供控制器的公共端与地电平电压源之间。
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源电容器,其被充电到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的能量;能量提供控制器,其形成用于将能量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能量回收控制器,其形成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第一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回收控制器和源电容器之间;以及第二电感器,其连接在能量提供控制器和能量回收控制器的公共端与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
该能量提供控制器可以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一二极管,而能量回收控制器可以包括第二开关和第二二极管。
该能量提供路径可以经过源电容器、能量提供控制器和第二电感器。
该能量回收路径可以经过第二电感器、能量回收控制器、第一电感器和源电容器。
等离子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和能量提供控制器的公共端与维持电压源之间。
等离子显示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和能量提供控制器的公共端与地电平电压源之间。
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能量回收电路,其利用一个电感器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并利用多个电感器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
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而用于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包括第二电感器。
第二电感器的一端可以连接到等离子显示面板,而能量回收电路可以包括第一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和维持电压源之间。
能量回收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钳位二极管,其连接在第二电感器的另一端和地电平电压源之间。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结构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中所示,每一放电单元包括形成在前基片1上的扫描电极2Y和维持电极2Z,以及形成在后基片2上的寻址电极2A。
扫描电极2Y和维持电极2Z通常由铟锡氧化物材料(ITO)制成。在扫描电极2Y和维持电极2Z上形成由金属比如Cr制成的总线电极3,以降低由于ITO材料的高阻抗而引起的电压降。
在其上平行形成了扫描电极2Y和维持电极2Z的前基片上,堆叠上介质层4和保护层5。该保护层5通常由MgO制成,以防止由于在产生等离子放电时所产生的溅射对上介质层4的损害,并增加二次电子发射效率。
在其上形成了寻址电极2A的后基片9上,形成下介质层8和阻挡条6。荧光体7覆盖在下介质层8的表面和阻挡条6的表面上。与扫描电极2Y和维持电极2Z垂直地形成寻址电极2A。该阻挡条6被形成为与寻址电极2A平行。阻挡条6防止由于进行等离子放电而产生的紫外线和可见光泄漏到相邻的放电单元中。
在等离子放电中产生的紫外线激发荧光体7,使得产生红色(R)可见光、绿色(G)可见光或蓝色(B)可见光中的一种。由前基片1、后基片9以及阻挡条6所限定的多个放电单元的每一个都填充有Ne和Xe的混合气以及用于气体放电的彭宁(penning)气,等等。
通过进行在寻址电极2A和扫描电极2Y之间产生的相对放电(opposite discharge),从具有上述结构的多个放电单元中选择要放电的放电单元。然后,通过在扫描电极2Y和维持电极2Z之间产生的表面放电,维持所选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的放电。
通过进行维持放电而产生的紫外线激发放电单元内的荧光体7,使得可见光从放电单元发射到外部。其结果是,放电单元控制放电维持周期的持续时间,从而实现灰度级。在具有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放电单元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
图2是图1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中的每一电极线和放电单元的布置结构。
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21、扫描驱动电路22、维持驱动电路23、寻址驱动电路24以及控制电路25。在等离子显示面板21中,m×n个放电单元20以矩阵形式排列,其中在该m×n个放电单元20内扫描电极线Y1至Ym、维持电极线Z1至Zm以及寻址电极线X1至Xn彼此连接。扫描驱动电路22驱动扫描电极线Y1至Ym。维持驱动电路23驱动维持电极线Z1至Zm。寻址驱动电路24驱动寻址电极线X1至Xn。控制电路25基于从外部输入的显示数据(D)、水平同步信号(H)、垂直同步信号(V)、时钟信号等等,提供驱动信号给每一驱动电路22、23和24。
扫描驱动电路22顺序地提供复位脉冲、扫描脉冲(或寻址脉冲)以及维持脉冲到扫描电极线Y1至Ym,使得对于每一扫描电极线顺序地扫描该m×n个放电单元,并且维持这m×n个放电单元的每一个中的放电。复位脉冲使所有放电单元的初始状态均匀一致,扫描脉冲(或寻址脉冲)选择要放电的单元,而维持脉冲根据放电的数目显示灰度级。
维持驱动电路23将维持脉冲提供到所有的维持电极线Z1至Zm,从而在通过提供扫描脉冲而选择的放电单元中产生维持放电。扫描驱动电路22和维持驱动电路23交替地提供维持脉冲。
寻址驱动电路24将与提供扫描电极线Y1至Ym的扫描脉冲同步的寻址脉冲提供到寻址电极线X1至Xn,从而选择要放电的单元。
如此驱动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在产生寻址放电和维持放电中要求几百伏的高压。
因此,有必要降低驱动电压。为此,每一扫描驱动电路22和维持驱动电路23通常采用能量回收电路。此外,寻址驱动电路24通常采用能量回收电路。
能量回收电路回收在扫描电极线Y1至Ym和维持电极线Z1至Zm上积累的电荷以及在寻址电极线X1至Xn上积累的电荷,从而在下一次放电中再次使用所回收的电荷。下面将详细说明能量回收电路的操作。
图3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
如图3中所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包括源电容器(Css)30、能量回收/提供控制器31、第一电感器34、第二电感器35以及维持脉冲提供控制器36。
源电容器(Css)30的一端连接到地电平电压源VGND,而另一端公共地连接到第一电感器34的一端和能量提供控制器32的一端,使得源电容器(Css)30被充电到从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回收的能量。
能量回收/提供控制器31包括能量提供控制器32和能量回收控制器33。
能量提供控制器32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一二极管D1。第一开关S1导通来进行能量提供操作,使得能量提供控制器32形成能量提供路径。
能量回收控制器33包括第二开关S2和第二二极管D2。第二开关S1导通以进行能量回收操作,使得能量回收控制器33形成能量回收路径。
第一电感器(L1)34连接在源电容器30和能量回收控制器33之间。第二电感器(L2)35连接在能量提供控制器32和能量回收控制器33的公共端与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之间。
维持脉冲提供控制器36包括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分别连接到维持电压源(未示出)和地电平电压源(未示出)。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导通以将维持电压Vcc和地电平电压VGND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
尽管在附图中以开关的形式简单地示出了所述的开关,然而除非另有说明,附图中示出的开关表示包括体二极管的晶体管。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能量回收电路的操作包括四个阶段。
假设,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等于0V,并且到源电容器Css的充电电压等于Vcc/2。
在第一阶段,第一开关S1导通,而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关断。结果,形成经过源电容器Css、第一开关S1、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电感器L2的能量提供路径。
此时,第二电感器L2和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形成串联谐振电路。由于到源电容器Css的充电电压等于Vcc/2,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上升到等于该源电容器Css的充电电压两倍的电压Vcc。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能量回收电路在将源电容器Css的充电电压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时使用一个电感器,即,第二电感器L2。因此,在将能量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情况下的电感较小,使得产生强烈的放电。
在第二阶段,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导通,而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关断。
结果,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等于维持电压Vcc。在第一阶段完成的瞬间(即,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利用LC谐振等于维持电压Vcc的瞬间),维持电压源将维持电压Vcc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并然后将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维持在维持电压Vcc一段预定的持续时间。
在第三阶段,第二开关S2导通,而第一开关S1、第三开关S3和第四开关S4关断。结果,源电容器Css被充电到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中所存储的能量,而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下降。
在第三阶段,形成了经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第二电感器L2、第二二极管D2、第二开关S2、第一电感器L1以及源电容器Css的能量回收路径。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能量回收电路在从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回收能量时使用多个电感器,即,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感器L2。因此,在从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回收能量的情况下的电感大于在将能量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情况下的电感,从而增加了能量回收效率。
举例来说,当第一电感器L1的电感等于第二电感器L2的电感时,能量回收操作中的电感是能量提供操作中电感的两倍。因而,降低了能量提供操作中使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上升到维持电压所需的时间,使得产生强烈的放电。此外,能量回收操作中电感增加,使得能量回收效率增加。当然,随着第二电感器L2中的电感增加到大于第一电感器L1中的电感,能量回收效率进一步增加。
在第四阶段,第二开关S2和第四开关S4导通,而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关断。结果,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等于地电平电压VGND。
在第三阶段完成的瞬间(即,利用谐振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等于地电平电压VGND的瞬间),地电平电压源将地电平电压VGND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并且然后将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维持在地电平电压一段预定的持续时间。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所产生的驱动波形。
如图4中所示,将能量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所需的时间,即上升时间tR,是短的,而从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回收能量所需的时间,即下降时间tF是该上升tR的两倍。换而言之,产生强烈的放电,并且增加了能量回收效率。
图5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
如图5中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能量回收电路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能量回收电路基本相同,除了第一钳位二极管DC1安装在第二电感器L2和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的公共端与维持电压Vcc的应用部(application part)之间。
该第一钳位二极管DC1防止在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达到维持电压Vcc并且然后第二电感器L2中的电流等于0时,由于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而在第二电感器L2的一端中产生第二电压VL2的非必要的谐振。
图6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所产生的驱动波形。
图6的驱动波形中的上面驱动波形表示在不存在第一钳位二极管DC1的情况下,在第二电感器L2的一端中电压VL2的不规则(irregular)状态。而图6的驱动波形中下面的驱动波形表示在存在该第一钳位二极管DC1的情况下第二电感器L2的一端中的电压VL2的规则状态。
如图6中所示,第一钳位二极管DC1极大地降低了在第三开关S3导通的情况下(即,在提供维持电压之后)可能产生的非必要的谐振。
图7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
如图7中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能量回收电路与第二实施例的能量回收电路基本相同,除了第二钳位二极管DC2安装在第二电感器L2和第一二极管D1(或第二二极管D2)的公共端与地电平电压的应用部之间。
第二钳位二极管DC2防止在等离子显示面板Cpanel的电压Vp达到地电平电压并且然后第二电感器L2中的电流等于0时,在第二电感器L2的一端中产生电压VL2的非必要的谐振。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的能量回收电路所产生的驱动波形。
图8的驱动波形中的上面的驱动波形表示在不存在第二钳位二极管DC2的情况下,在第二电感器L2的一端中电压VL2的不规则状态。而图8的驱动波形中的下面的驱动波形表示在存在该第二钳位二极管DC2的情况下第二电感器L2的一端中的电压VL2的规则状态。
如图8中所示,第二钳位二极管DC2极大地降低了在第四开关S4导通的情况下(即,在提供地电平电压之后)可能产生的非必要的谐振。
如上所述的,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装置中,由于在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情况下的电感大于在将能量提供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情况下的电感,因此有效地增加了能量回收效率,同时产生强烈的放电。
上述的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教导可以容易地应用到其他类型的装置上。上述实施例的说明意图是解释性的,而不是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各种替换、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在权利要求中,装置加功能的语句意图覆盖在此说明的执行所引述的功能的结构,以及不仅结构上的等效物还包括等效的结构。此外,除非在权利要求的限定中明确陈述了术语“装置(means)”,否则这些限定不应以35 USC112(6)来解释。

等离子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等离子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等离子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等离子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离子显示装置.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装置。该等离子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能量回收电路,其利用一个电感器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并利用多个电感器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用于提供能量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能量提供路径中的电感小于用于从等离子显示面板回收能量的能量回收路径中的电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