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管夹持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651246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0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58922.4

申请日:

2004.07.21

公开号:

CN1588205A

公开日:

2005.03.0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57; G02F1/133

主分类号:

G02F1/13357; G02F1/133

申请人: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重德; 赖冠州; 赖清坤

地址:

台湾省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新竹市力行二路一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灯管夹持装置,使用于背光组件中。灯管夹持装置包括支撑部、固定部以及U型夹持部。支撑部用以将背光组件的扩散板与灯管隔开一固定距离。固定部用以固定于背光组件的背板上。U型夹持部用以夹持灯管且U型夹持部的开口宽度等于灯管的直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灯管夹持装置,用于一背光组件,该背光组件包括一背板、一扩散板及数个灯管,该灯管夹持装置包括:
一支撑部,用以将该扩散板与该灯管隔开一固定距离;
一固定部,用以将该支撑部固定于该背板相对于该扩散板的一内面;以及
数个U型夹持部,耦接于该固定部,用以分别夹持该灯管,其中该U型夹持部的开口宽度等于各该灯管的直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灯管夹持装置夹持该灯管时,该U型夹持部的开口是朝向该背板的该内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U型夹持部是以固定部相互连接,以形成为串接的态样。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钩型夹持部,接设于该串接态样U型夹持部216的一端。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包括一U型孔,用以夹持另一灯管,该U型孔的开口宽度等于该灯管的直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U型夹持部的开口是朝向平行该背板的方向。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管夹持装置还包括数个第二U型夹持部,用以同时夹持该灯管,且该第二U型夹持部的开口方向与该U型夹持部的开口方向相反。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灯管夹持装置夹持该灯管时,该U型夹持部的开口是背向该背板的该内面。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U型夹持部与该支撑部分别连接于该固定部上。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置于对应的该U型夹持部的一端,且该U型夹持部连接该固定部。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各该U型夹持部的两内侧壁各包括一弹性凸点,用以卡住对应的该灯管。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管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管夹持装置是由透明材质或白色材质制成。

说明书

灯管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灯管夹持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一种利用U型夹持部夹持灯管的灯管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因应大型液晶显示屏的需求,直下式背光组件尺寸愈做愈大,使得其内部灯管也愈做愈长。当背光组件垂直放置时,灯管往往容易因重力而向下变形,因而导致显示屏画面有严重的明暗现象。为了避免灯管向下变形,一般是利用一种灯管夹持装置来夹持灯管靠近中间的部份。
请参考图1,其是传统直下式背光组件的部份剖面结构图。背光组件100包括背板110、扩散板120、灯管130以及灯管夹持装置140。背板110用以设置灯管130,且扩散板120用以将灯管130发出的光源平均扩散。灯管夹持装置140包括支撑部142、固定部144以及C型夹持部146。支撑部142用以将扩散板120与灯管130隔开一段固定距离。固定部144用以固定于背板110上。C型夹持部146则用以夹持灯管130,以避免使用中垂直放置时的灯管130向下变形。
然而,在利用灯管夹持装置140夹持灯管130时,必须将灯管130压入C型夹持部146中。由于C型夹持部的C型开口宽度小于灯管130的直径,使得灯管130容易受到压迫而破裂。而且,一个灯管夹持装置只能夹持一个灯管,使得单一背光组件需要许多个夹持装置,制造过程因而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可避免灯管破裂灯管夹持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灯管夹持装置,用于背光组件中。背光组件包括背板、扩散板及数个灯管。灯管夹持装置包括支撑部、固定部以及U型夹持部。支撑部用以将扩散板与灯管隔开一固定距离。固定部用以固定于背板上。U型夹持部则用以夹持灯管,且U型夹持部的开口宽度等于灯管的直径。
本发明灯管夹持装置的优点在于利用夹持部的开口与灯管的直径相当,使得灯管置入夹持部时,夹持部恰可衔住灯管,可避免于背光组件垂直置放时因重力而变形。另外,本发明的灯管夹持装置可以同时夹住多个灯管,可以简化背光组件的制造过程。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直下式背光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图2A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种背光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图2B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种背光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图2C是具有弹性凸点的夹持部剖面结构图;
图3A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种背光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图3B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背板组件立体结构图;
图4A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种背光组件的剖面结构图;
第4B图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背光组件剖面结构图;以及
图4C是具有凸点的U型夹持部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所揭示的灯管夹持装置是利用U型夹持部取代现有的C型夹持部以夹持灯管,避免导致灯管破裂。接下来就依照U型夹持部与背光组件的背板相对方向不同,分别以三个实施例来加以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2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一实施例背光组件剖面结构图。直下式背光组件200包括背板202、扩散板204及灯管夹持装置210。灯管夹持装置210包括支撑部212、固定部214以及数个U型与钩型夹持部。在此以四个U型夹持部216及两个钩型夹持部218为例。这些U型夹持部216是以固定部214相互连接,以形成为串接的态样,且该钩型夹持部218则分别接设于该串接态样U型夹持部216的二端。因位于灯管夹持装置210二末端的夹持部,可以不必为U型而仍可达成夹持的效果,故使用钩型夹持部218即可。而该支撑部212配置于固定部214上,于此例中是配置于串接态样U型夹持部216中段的固定部214,且该固定部214亦配合支撑部212的大小作适当的延伸方式,以便有足够空间可用以配设支撑部212。
支撑部212用以将扩散板204与灯管206隔开一段足够距离。固定部214用以将夹持装置210固定于背板202上。U型夹持部216及钩型夹持部218则用以夹持灯管206。于灯管夹持装置210夹持灯管206时,U型夹持部216及钩型夹持部218的开口是朝向背板202,且U型夹持部216及钩型夹持部218的开口宽度W1等于灯管206的直径D。利用U型夹持部216及钩型夹持部218衔住灯管206,使得背光组件垂直置放时,可以避免灯管206因重力而变形。而且,本实施例中一个灯管夹持装置及可以衔住多个灯管,因此也简化了背光组件的制造过程。
图2B及图2C是第一实施例的灯管夹持装置的变形示意图。在图2B中,背光组件250的灯管夹持装置220中的支撑部222包括一个U型孔224,用以夹持另一支灯管206。U型孔224的开口宽度W2等于灯管206的直径D。在图2C中,夹持部206的两内侧壁也可以各包括一个弹性凸点219,用以于灯管206置入夹持部216时卡住灯管206。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3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剖面结构图。直下式背光组件300包括背板302、扩散板304及灯管夹持装置310。灯管夹持装置310包括支撑部312、固定部314以及U型夹持部316。于灯管夹持装置310夹持灯管306时,U型夹持部316的开口是朝向平行背板302的方向,且U型夹持部316的开口宽度W3等于灯管306的直径D。而U型夹持部316与支撑部312连接于固定部314上。利用U型夹持部316衔住灯管306,可避免垂直置放时因压力而导致灯管306的变形。
图3B是第二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立体图。背光组件300包括两个灯管夹持装置310。此两个灯管夹持装置310的U型夹持部开口方向是为相反,因此可以交错地扣合灯管306。如此,在组装背光组件进行摇晃测试时,灯管306于任一方向皆可被限制住而不会产生移动。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4A,其是依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剖面结构图。直下式背光组件400包括背板402扩散板404及灯管夹持装置410。灯管夹持装置410包括支撑部412、固定部414以及U型夹持部416。于灯管夹持装置410夹持灯管406时,U型夹持部416的开口是背向背板402,且U型夹持部416的开口宽度W4等于灯管406的直径D。而U型夹持部416与支撑部412连接于固定部414上。利用U型夹持部416衔住灯管406,可避免垂直置放时,灯管406因重力而变形。
图4B所示是依第三实施例的背光组件的变形。背光组件450中的灯管夹持装置420包括U型夹持部426及固定部414。U型夹持部426地一端再延伸形成有一支撑部428,以支撑扩散板404。而且,如图4C所示,U型夹持部426的两内侧壁也可以各包括一个弹性凸点419,用以于灯管406置入U型夹持部426时卡住灯管406。
上述三个实施例中灯管夹持装置是由一种透明材质制成,以使灯管所发出的光可以不受阻碍,或可为白色材质,以不影响光源的颜色。而且其固定部414可以利用螺丝锁附于背板上,或者利用卡勾卡合于背板上。
根据上述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灯管夹持装置的优点在于利用夹持部的开口与灯管的直径相当,使得灯管置入夹持部时,夹持部恰可衔住灯管,可避免于背光组件垂直置放时因重力而变形。而且夹持部两侧内壁可以具有弹性凸点,使得夹持部可以更有效夹持灯管。另外,本发明的灯管夹持装置可以同时夹住多个灯管,可以简化背光组件的制造过程。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等效的更动与替换,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灯管夹持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灯管夹持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灯管夹持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灯管夹持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管夹持装置.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灯管夹持装置,使用于背光组件中。灯管夹持装置包括支撑部、固定部以及U型夹持部。支撑部用以将背光组件的扩散板与灯管隔开一固定距离。固定部用以固定于背光组件的背板上。U型夹持部用以夹持灯管且U型夹持部的开口宽度等于灯管的直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