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通信装置.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650205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101230.8

申请日:

2005.11.09

公开号:

CN1964367A

公开日:

2007.05.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H04M 1/00公开日:20070516|||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M1/00(2006.01); H04M1/02(2006.01); G02F1/15(2006.01)

主分类号:

H04M1/0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庆州

地址:

518109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一本体、一导电薄膜层及一电致变色层。该导电薄膜层及电致变色层依次层叠设于该本体上,该电致变色层通过该导电薄膜层与本体电连接。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通过电致变色层的变色,以提示用户来电,从而增加该便携式通信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一本体,其特征在于,该便携式通信装置还包括一导电薄膜层及一电致变色层,该导电薄膜层及电致变色层依次层叠设于该本体上,该电致变色层通过该导电薄膜层与本体电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包括一显示部及一键盘。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薄膜层内含有铟锡氧化物,该导电薄膜层及电致变色层依次层叠设于键盘的按键间隙。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薄膜层内含有铟锡氧化物,该导电薄膜层及电致变色层依次层叠设于本体的部分外表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薄膜层内含有铟锡氧化物,该导电薄膜层及电致变色层依次层叠设于本体的全部外表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层内含有电致变色材料,该电致变色层通过喷涂方式附着于导电薄膜层上。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层内含有电致变色材料,该电致变色层通过热转印方式附着于导电薄膜层上。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层内含有电致变色材料,该电致变色层通过蒸镀方式附着于导电薄膜层上。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层上设有一薄膜。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致变色层在不同电压范围作用下具有不同颜色。

说明书

便携式通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颜色进行来电提示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便携式通信装置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使用者对便携式通信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外形美观,功能齐全等。在来电提示方面,现有的便携式通信装置主要通过铃声或振动,使用者听到铃声或感知到振动后可方便的接听电话,但是,在一些特殊环境下,此两种来电提示方式均不适宜,如在嘈杂环境内可能因听不到铃声而耽误接听电话,而在安静的公共场合,铃声也会影响他人,而振动在便携式通信装置离身的情形下又不便感知。此外,采用铃声或振动作为来电提示较为耗电,不利于节省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颜色进行来电提示的便携式通信装置。
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其包括一本体、一导电薄膜层及一电致变色层,该导电薄膜层及电致变色层依次层叠设于该本体上,该电致变色层通过该导电薄膜层与本体电连接。
相对现有技术,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通过电致变色层的变色,以提示用户来电,且该电致变色层可设于该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外表面,容易判别来电,从而增加该便携式通信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另外,该电致变色层可设于该便携式通信装置外表面的任何部位,甚至是一些组件间隙或组件表面,而不需要额外占用该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外表面空间,有利于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小型化设置。再次,该电致变色层变色时所需电流较小,从而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沿II-II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结合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便携式通信装置1,其包括一本体10、一导电薄膜层20及一电致变色层30,其中,该导电薄膜层20设于该本体10上,该电致变色层30设于该导电薄膜层20上。
本体10包括一显示部12及一键盘14,该键盘14设于该显示部12的下部,使用者可通过操作该键盘14实现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开启、关闭及输入等功能。该本体10内还设有一主电路(图未示)及一电压装置(图未示),该电压装置与主电路电连接。
导电薄膜层20内含有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铟锡氧化物为一种透明导电薄膜,使该导电薄膜层141具导电功能。该导电薄膜层20可设于本体10的部分外表面,如键盘14的按键间隙等,也可设于其全部外表面。
电致变色层30内含有电致变色材料,其可通过喷涂、热转印、蒸镀等方式附着于导电薄膜层20上,并通过该导电薄膜层20与本体10的电压装置电连接。当施加一微小电压在该电致变色层30上时,该电致变色层30通过微弱电流,其由原先的透明无色变为有色,且不同电压范围对应不同颜色,如加上1~2伏特电压时,该电致变色层30变成深蓝色。当有电话呼入时,本体10的主电路启动该电压装置,该电压装置给电致变色层30施加一电压,以使电致变色层30变色,使用者即可知道有电话呼入。使用者可根据不同来电设置不同组别,当不同组别的电话呼入时,该电压装置给电致变色层30施加不同的电压,该电致变色层30具不同的颜色。如A组电话呼入时,该电致变色层30为蓝色,B组电话呼入时,该电致变色层30为紫色。使用者可通过键盘14选择或关闭此来电变色功能。
可以理解,电致变色层30上也可覆盖一透明薄膜,以保护该电致变色层30。

便携式通信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便携式通信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便携式通信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通信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通信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便携式通信装置,包括一本体、一导电薄膜层及一电致变色层。该导电薄膜层及电致变色层依次层叠设于该本体上,该电致变色层通过该导电薄膜层与本体电连接。所述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其通过电致变色层的变色,以提示用户来电,从而增加该便携式通信装置的使用便利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