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菌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用菌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048450.2 (22)申请日 2015.01.3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466324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06.03 (73)专利权人 丽水市瑞芝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2300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五宅底2 号 (72)发明人 毛可红 陈俏彪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 公司 33241 代理人 周涌贺 (51)Int.Cl. A01G 1/04(2006.01) C05G 3/00(200。
2、6.01) (56)对比文件 CN 101147449 A,2008.03.26, 审查员 班洁静 (54)发明名称 采用菌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57)摘要 一种包括呈长条状的袋体, 袋体一端封闭、 另一端敞开, 袋体由左部分为遮光膜、 右部分为 透光膜相互压合而成。 种采用上述菌袋的食用菌 栽培方法, 其步骤如下: (1)调制培养基质: 将配 置好的培养基质倒在一起搅拌均匀; (2)装袋灭 菌: 将培养基质装入菌袋中密封, 并经过灭菌处 理; (3)接种: 在无菌的环境中, 将菌种植入透光 膜区域的菌棒中; (4)培养: 在适宜生长的温度条 件下培养菌丝, 有透光膜一面成熟, 而遮光一面 处。
3、于不成熟状态, 使菌丝形成成熟度的差异; (5) 将菌袋脱袋后, 菌棒平放在畦田表面上, 成熟面 向上, 淋水后长菇, 而不成熟面不长菇; (6)食用 菌采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04663244 B 2017.04.12 CN 104663244 B 1.一种采用菌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菌袋包括呈长条状的袋体(1), 袋体(1)一端封闭、 另一端敞开, 所述袋体(1)包括左部分的遮光膜(1-1)和右部分的透光膜(1-2); 所述遮光膜 (1-1)和透光膜(1-2)相互压合而成; 所述透光膜(1-2)上开有间隔分布的微孔(1-3); 所述 遮光膜(1-1)选用透光率。
4、不超过20的材质; 其特征是: 食用菌栽培步骤如下: (1)调制培养基质: 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质倒在一起搅拌均匀; (2)装袋灭菌: 将培养基质装入菌袋中密封, 并经过灭菌处理; (3)接种: 在无菌的环境中, 将菌种植入透光膜区域的菌棒中; (4)培养: 在适宜生长的温度条件下培养菌丝, 有透光膜一面成熟, 而遮光一面处于不 成熟状态, 使菌丝形成成熟度的差异; (5)将菌袋脱袋后, 菌棒平放在畦田表面上, 成熟面向上, 淋水后长菇, 而不成熟面不长 菇; (6)食用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其特征是: 在层架花菇栽培过程中, 步骤(5) 中仅脱去透光膜, 保留遮光膜。
5、。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663244 B 2 采用菌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菌袋、 采用该菌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及培养基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对食用菌进行栽培的过程中, 大多是采用菌袋装料, 然后进行杀菌、 接种、 培养,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反季节夏菇栽培过程中, 有几个非常麻烦的问题: 一、 覆土栽培, 覆土是指将菌棒平放在畦田表面上, 将菌棒左部分菌棒之间的空隙用土覆盖住, 达到密封 绝氧和遮光, 防止菌棒左部分长菇, 菌棒上部也要覆盖少量泥土, 以不使菌棒间隙长菇。 覆 土需要人工进行填土操作,。
6、 非常麻烦; 如果不对菌棒覆土, 那么菌棒左部分和菌棒间隙处也 会长菇, 往地下长的俗称 “地雷菇” , 所长出来的菇不仅会撑在地面, 顶起菌棒, 破坏绝氧和 遮光的状况, 使更多的菇从下生长。 往地下生长的菇和菌棒间隙处长的菇多为畸形菇, 不仅 浪费培养基质中的营养, 而且因无法采收而导致菌棒腐烂。 二、 常规的菌袋在菌丝生长数量 增加后, 而要进行打孔增氧操作, 保持菌袋中有足够的空气。 打孔有手动打孔和机械打孔, 目前越来越多采用机械打孔, 主要是工作效率高, 然后机械打孔是对菌棒全面打孔。 而全面 打孔, 促使整个菌棒均匀成熟, 如果是覆土栽培, 这样反而增加 “地雷菇” 的生长数量。。
7、 三、 常 规的覆土栽培, 除了第一条引起 “地雷菇” 和畸形菇的弊端外, 还容易使菇体粘沾泥沙, 并引 发土传病害, 并大大增加农残和重金属残留的可能。 四、 有些菌类(如香菇中的花菇), 出菇 过程需环境相对干燥, 而在相对干燥条件下出菇, 则菌棒容易失去水分。 目前, 为了菌棒保 水, 菇农一般采用不脱袋的方法管理, 见蕾割口, 使菇不被塑料膜封闭在袋内。 但割袋操作 极其费工费力。 采用本发明产品, 仅脱去透明部分的袋膜, 保留遮光部分, 这样可以大大减 少菌棒蒸发量, 而菇都控制在透光透气的一面定向生长。 这样既可以避免见蕾割袋的繁重 操作, 又能使菇蕾自然长出。 发明内容 0003。
8、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菌袋、 采用该菌袋的食用菌栽 培方 法及培养基质, 对食用菌的栽培更加简单方便, 减少人工劳动力投入。 0004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 这种菌袋, 包括呈长条状的袋体, 袋体一 端封闭、 另一端敞开, 袋体包括左部分为遮光膜、 右部分为透光膜。 遮光膜可以遮挡阳光, 保 持菌丝处于营养生长状态, 而阻碍菌丝因光刺激而进入生殖生长阶段, 防止这个面的菌棒 出菇, 起到定向出菇的作用, 可以避免 “地雷菇” 生长。 遮光膜也可以采用局部着色而成。 0005 为了进一步完善, 遮光膜和透光膜相互压合而成。 或者也可以局部着色而成, 这样。
9、 使菌袋局部遮光, 使菌袋定向透光。 0006 进一步完善, 透光膜上开有间隔分布的微孔。 透光膜部分的菌棒是出菇的区域, 在 透光膜上开孔, 可以减少在菌棒上打孔放气的工序, 同时也有助于这个面的菌棒成熟出菇。 透光膜可以为普通聚乙烯膜的透气膜。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4663244 B 3 0007 进一步完善, 遮光膜选用透光率不超过20的材质。 遮光膜可以选用黑色, 因黑色 遮光性比较强, 优先选用黑色, 但也包括其它不透光的膜材料。 0008 这种采用上述菌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其步骤如下: 0009 (1)调制培养基质: 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质倒在一起搅拌均匀; 001。
10、0 (2)装袋灭菌: 将培养基质装入菌袋中密封, 并经过灭菌处理; 0011 (3)接种: 在无菌的环境中, 将菌种植入透光膜区域的菌棒中; 0012 (4)培养: 在适宜生长的温度条件下培养菌丝, 有透光膜一面成熟, 而遮光一面处 于不成熟状态, 使菌丝形成成熟度的差异; 0013 (5)将菌袋脱袋后, 菌棒平放在畦田表面上, 成熟面向上, 淋水后长菇, 而不成熟面 不长菇; 0014 (6)食用菌采收。 0015 该栽培方法中采用上述菌袋, 在培养阶段对菌棒左部分进行遮光, 遮光的方式选 用上述的菌袋, 遮光方便, 而且菌袋透光部分开有透气的微孔, 因此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无需 覆土和打孔, 。
11、使食用菌定向出菇, 避免 “地雷菇” 和畸形菇的生长。 同时也起到缩短栽培周 期、 增加食用菌产量的效果。 0016 其中在层架花菇栽培过程, 上述步骤(5)中仅脱去透光膜, 保留遮光膜。 在总体保 水 的同时, 使菇在已剥去塑料膜的成熟区域集中生长。 出菇过程需环境相对干燥的花菇, 仅脱去透明部分的袋膜, 保留遮光部分,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菌棒蒸发量, 而菇都控制在透光 透气的一面定向生长。 这样既可以避免见蕾割袋的繁重操作, 又能使菇蕾自然长出。 0017 这种食用菌栽培方法中所采用的培养基质, 由以下重量份组成: 木屑70份80份、 麦麸15份25份、 糖1份5份、 石膏1份5份。 菌棒左。
12、部分受遮光膜的影响, 菌丝在菌棒内 发菌, 但是遮光部并不成熟, 这部分菌丝, 仅为透光面的长菇提供营养, 不能出菇。 因此减少 了在出菇阶段的营养消耗, 因此相比较而言, 采用上述菌袋所使用的培养基质可以更加简 单, 该培养基质重新配比, 提高发菌期所需营养, 并适当减少出菇期所需营养。 0018 本发明有益的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一面透光一面遮光的办法, 造成菌棒成熟度的 反差, 成熟一面正常出菇, 而不成熟的一面只为成熟一面输送营养, 并不出菇, 这样, 菇体都 向上生长, 实现定向出菇, 避免菇体向泥地生长而造成菇体沾粘泥沙并引发土传病害和大 大增加农残和重金属残留的可能。 另一方面, 。
13、采用透气膜的方法以及单面成熟的方法, 仅凭 接种口或微孔通入氧气, 可以避免刺孔增气的操作。 出菇过程需环境相对干燥的花菇, 仅脱 去透明部分的袋膜, 保留遮光部分,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菌棒蒸发量, 而菇都控制在透光透气 的一面定向生长。 这样既可以避免见蕾割袋的繁重操作, 又能使菇蕾自然长出。 附图说明 0019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 袋体1, 遮光膜1-1, 透光膜1-2, 微孔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2 本实施例中的菌袋, 包括呈长条状的袋体1, 袋体1一端封闭、 另一端敞开, 袋体1包 说 明 书 2/。
14、4 页 4 CN 104663244 B 4 括左部分的遮光膜1-1和右部分的透光膜1-2。 遮光膜1-1和透光膜1-2相互压合而成。 透光 膜1-2上开有间隔分布的微孔1-3。 遮光膜1-1选用透光率不超过20的材质。 0023 这种采用菌袋的食用菌栽培方法, 其步骤如下: 0024 (1)调制培养基质: 将配置好的培养基质倒在一起搅拌均匀; 0025 (2)装袋灭菌: 将培养基质装入菌袋中密封, 并经过灭菌处理; 0026 (3)接种: 在无菌的环境中, 将菌种植入透光膜区域的菌棒中; 0027 (4)培养: 在适宜生长的温度条件下培养菌丝, 有透光膜一面成熟, 而遮光一面处 于不成熟状态。
15、, 使菌丝形成成熟度的差异; 0028 (5)将菌袋脱袋后, 菌棒平放在畦田表面上, 成熟面向上, 淋水后长菇, 而不成熟面 不长菇; 0029 (6)食用菌采收。 0030 其中在层架花菇栽培过程, 上述步骤(5)中仅脱去透光膜, 保留遮光膜。 在总体保 水的同时, 使菇在已剥去塑料膜的成熟区域集中生长。 0031 这种食用菌栽培方法中所采用的培养基质, 由以下重量份组成: 木屑80千克、 麦麸 20千克、 糖5千克、 石膏5千克。 0032 采用本发明菌袋和栽培方法对一组食用菌进行栽培, 另外两组采用普通的菌袋, 并分别采用不覆土栽培和覆土栽培, 并在相同的环境下培养, 测试它们的栽培周期。
16、和产量。 0033 0034 采用本发明菌袋和栽培方法对与采用割袋花菇栽培, 并在相同的环境下培养, 测 试它们的栽培产量、 品质和人工投入进行比较。 0035 0036 本发明用于改变覆土栽培时, 增加了食用菌的产量和品质, 主要减少 “地雷菇” 的 生长, 减少 “地雷菇” 吸收营养及对菌棒的损坏, 食用菌出菇更加整齐, 而食用菌在营养集中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4663244 B 5 于一面, 使得单面成熟比全面成熟时间更短, 从而栽培周期也缩短。 0037 本发明用于适合在相对干燥条件下出菇的菌类(如香菇、 花菇)栽培时, 实施局部 脱袋、 单面定向出菇, 在菌棒保水的同时, 避免了繁重的割袋操作, 节省了劳动力, 不仅增加 了花菇的产量, 而且菇质大大提高。 0038 虽然本发明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但是, 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了解, 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4663244 B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104663244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