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收获机.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6486529 上传时间:2019-08-3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767053.X

申请日:

20170831

公开号:

CN107360780A

公开日:

201711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29/00,A01D33/08

主分类号:

A01D29/00,A01D33/08

申请人:

正阳县豫丰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国浩,秦旭东,蒋庆臣,王玉香,杨贺全,余辉

地址:

463600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真阳镇顺河街237号

优先权:

CN20171076705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机架前端上部设有牵引架和变速箱,牵引架下方设有定深辊,定深辊后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下部的铲刀,铲刀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分秧辊,机架上设有输送装置,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辊,铲刀前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楔形头,各个楔形头后端分别一体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在铲刀上,输送装置后部上方设有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压辊和两个导秧辊,压辊位于两个导秧辊之间,每个导秧辊上间隔设置有拨秧杆,相邻两根拨秧杆交错设置,机架后端设置有尾筛。本发明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行进稳定、花生秧及花生果的输送顺畅、操作便捷、作业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机架前端上部设有牵引架和变速箱,牵引架下方设有定深辊,定深辊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定深辊后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下部的铲刀,铲刀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分秧辊,分秧辊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传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前低后高的输送装置,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辊,行走辊两端与机架转动连接,铲刀前低后高倾斜设置,铲刀前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楔形头,各个楔形头后端分别一体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在铲刀上,输送装置后部上方设有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压辊和两个导秧辊,压辊位于两个导秧辊之间,每个导秧辊上间隔设置有拨秧杆,相邻两根拨秧杆交错设置,机架后端设置有尾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条输送链,两条输送链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杆,所有横杆绕两条输送链一圈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机架上设有位于输送装置和尾筛之间的导秧篦子,导秧篦子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导秧篦子前端与输送装置后端相衔接,导秧篦子后端与尾筛前端相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秧篦子底部侧面设有振动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辊呈圆筒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刀呈八字形结构,铲刀中部向后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秧杆分别通过沉头螺丝固定连接在导秧辊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两端分别设有液压缸,定深辊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液压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花生收获机。

背景技术

花生种植在亚洲地区最为普遍,花生在成熟后的收获工作较为繁重,目前最常用的手段是农民工手工劳作,工作量大,收获效率低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农业机械也逐渐增多,花生收获机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的设备,人们开始逐渐采用花生收获机进行大批量的花生收获,但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花生收获机由于设计不合理,技术不成熟,导致生产出的设备体积较大、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以及收获效率低;并且现有的花生收获机大都采用地轮,在花生收获机行进的过程中,地轮容易下陷导致铲刀无法正常收获;现有的花生收获机在作业中,花生秧及花生果的输送容易造成拥堵,收获的花生果往往粘附大量的泥土,给后续的收集及摘果带来不便,增加了二次收获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行进稳定、花生秧及花生果的输送顺畅、操作便捷、作业效率高的花生收获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机架前端上部设有牵引架和变速箱,牵引架下方设有定深辊,定深辊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定深辊后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下部的铲刀,铲刀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分秧辊,分秧辊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传动连接,机架上设有前低后高的输送装置,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辊,行走辊两端与机架转动连接,铲刀前低后高倾斜设置,铲刀前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楔形头,各个楔形头后端分别一体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在铲刀上,输送装置后部上方设有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压辊和两个导秧辊,压辊位于两个导秧辊之间,每个导秧辊上间隔设置有拨秧杆,相邻两根拨秧杆交错设置,机架后端设置有尾筛。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条输送链,两条输送链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杆,所有横杆绕两条输送链一圈均匀分布。

机架上设有位于输送装置和尾筛之间的导秧篦子,导秧篦子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导秧篦子前端与输送装置后端相衔接,导秧篦子后端与尾筛前端相衔接。

所述导秧篦子底部侧面设有振动电机。

所述行走辊呈圆筒形结构。

所述铲刀呈八字形结构,铲刀中部向后凸出。

所述拨秧杆分别通过沉头螺丝固定连接在导秧辊上。

所述支架两端分别设有液压缸,定深辊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液压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机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辊,行走辊呈圆筒形结构,在本发明行进的过程中,避免整机在松软的土壤中下陷,导致铲刀无法正常收获,同时可对地上包裹有花生果的大土块进行碾压,使得花生果和土壤分离,便于捡拾收获。

2、本发明的铲刀上设置有楔形头,铲刀可通过楔形头进入地下,将地下的花生果铲出,楔形头的设置极大地降低了铲刀所受到的阻力,从而增加了铲刀的使用寿命,同时铲刀呈八字形结构,在铲刀铲起花生果时,将花生秧及花生果向铲刀中部有一个收拢的作用,避免花生秧从两侧跑出,并且铲刀两侧设置的分秧辊对花生秧有一个导向的作用,便于输送装置对花生秧进行输送。

3、各个楔形头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在铲刀上,各个拨秧杆分别通过沉头螺丝固定连接在导秧辊上,易于维修更换。

4、机架前端设置的牵引架可与拖拉机连接,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箱分别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分秧辊及输送装置,通过支架上的液压缸调整定深辊的高度,通过定深辊的高度确定铲刀的收获深度。

5、拖拉机带动本发明向前行进的过程中,铲刀将地下的花生果连同花生秧挖出并向后推进输送,花生秧及花生果经输送装置由前向后输送,花生秧及花生果在经过导秧辊时,在导秧辊上的拨秧杆的作用下,输送至压辊下方,在压辊的作用下,将花生秧上粘附的土块压碎,压碎的土块从横杆之间的间隙落掉,经过压辊作用后的花生秧输送至位于后方的导秧辊,在导秧辊上的拨秧杆的作用下,花生秧及花生果被拨秧杆拨动至导秧篦子,导秧篦子通过振动电机上下振动,落在导秧篦子上的花生秧及花生果跟随导秧篦子一起上下振动,从而进一步将粘附在花生果上的土抖落掉,并下落至尾筛,经尾筛的收拢将花生秧及花生果摆放在地面上,完成收获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导秧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铲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铲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花生收获机,包括机架1,机架1前端上部设有牵引架2和变速箱3,牵引架2下方设有定深辊4,定深辊4通过支架5固定在机架1上,定深辊4后方设有固定在机架1下部的铲刀6,铲刀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分秧辊7,分秧辊7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3传动连接,机架1上设有前低后高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3传动连接,输送装置前端与铲刀6后端相衔接,机架1底部设有行走辊8,行走辊8两端与机架1转动连接,铲刀6前低后高倾斜设置,铲刀6前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楔形头9,各个楔形头9后端分别一体设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通过沉头螺栓11固定连接在铲刀6上,楔形头9上表面与铲刀6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输送装置后部上方设有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压辊12和两个导秧辊13,压辊12位于两个导秧辊13之间,每个导秧辊13上间隔设置有拨秧杆14,相邻两根拨秧杆14交错设置,机架1后端设置有尾筛15。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条输送链16,两条输送链16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杆17,相邻两根横杆17之间的间隙小于花生秧的间隙,所有横杆17绕两条输送链16一圈均匀分布。

机架1上设有位于输送装置和尾筛15之间的导秧篦子18,导秧篦子18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导秧篦子18前端与输送装置后端相衔接,导秧篦子18后端与尾筛15前端相衔接。

所述导秧篦子18底部侧面设有振动电机19。

所述行走辊8呈圆筒形结构。

所述铲刀6呈八字形结构,铲刀6中部向后凸出。

所述拨秧杆14分别通过沉头螺丝20固定连接在导秧辊13上。

所述支架5两端分别设有液压缸21,定深辊4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液压缸21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本发明在工作使用时,机架1前端设置的牵引架2可与拖拉机连接,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箱3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变速箱3分别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分秧辊7及输送装置,通过支架5上的液压缸21调整定深辊4的高度,通过定深辊4的高度确定铲刀6的收获深度,拖拉机带动本发明向前行进的过程中,铲刀6将地下的花生果连同花生秧挖出并向后推进输送,花生秧及花生果经输送装置由前向后输送,花生秧及花生果在经过导秧辊13时,在导秧辊13上的拨秧杆14的作用下,输送至压辊12下方,在压辊12的作用下,将花生秧上粘附的土块压碎,压碎的土块从横杆17之间的间隙落掉,经过压辊12作用后的花生秧输送至位于后方的导秧辊13,在导秧辊13上的拨秧杆14的作用下,花生秧及花生果被拨秧杆14拨动至导秧篦子18,导秧篦子18通过振动电机19上下振动,落在导秧篦子18上的花生秧及花生果跟随导秧篦子18一起上下振动,从而进一步将粘附在花生果上的土抖落掉,并下落至尾筛15,经尾筛15的收拢将花生秧及花生果摆放在地面上,完成收获作业。

机架1底部设置有行走辊8,行走辊8呈圆筒形结构,在本发明行进的过程中,避免整机在松软的土壤中下陷,导致铲刀6无法正常收获,同时可对地上包裹有花生果的大土块进行碾压,使得花生果和土壤分离,便于捡拾收获。本发明的铲刀6上设置有楔形头9,铲刀6可通过楔形头9进入地下,将地下的花生果铲出,楔形头9的设置极大地降低了铲刀6所受到的阻力,从而增加了铲刀6的使用寿命,同时铲刀6呈八字形结构,在铲刀6铲起花生果时,将花生秧及花生果向铲刀6中部有一个收拢的作用,避免花生秧从两侧跑出,并且铲刀6两侧设置的分秧辊7对花生秧有一个导向的作用,便于输送装置对花生秧进行输送。各个楔形头9分别通过沉头螺栓11固定连接在铲刀6上,各个拨秧杆14分别通过沉头螺丝20固定连接在导秧辊13上,易于维修更换。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一种花生收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花生收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花生收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花生收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花生收获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67053.X (22)申请日 2017.08.31 (71)申请人 正阳县豫丰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463600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真阳 镇顺河街237号 (72)发明人 张国浩 秦旭东 蒋庆臣 王玉香 杨贺全 余辉 (51)Int.Cl. A01D 29/00(2006.01) A01D 33/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花生收获机 (57)摘要 一种花生收获机, 包括机架, 机架前端上部 设有牵引架和变速箱, 牵引架下方设有定深辊, 定深辊后。

2、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下部的铲刀, 铲刀左 右两侧分别设有分秧辊, 机架上设有输送装置, 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辊, 铲刀前端沿其长度方向间 隔设置有楔形头, 各个楔形头后端分别一体设有 安装板, 安装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在铲刀 上, 输送装置后部上方设有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 上的压辊和两个导秧辊, 压辊位于两个导秧辊之 间, 每个导秧辊上间隔设置有拨秧杆, 相邻两根 拨秧杆交错设置, 机架后端设置有尾筛。 本发明 结构紧凑、 工作可靠、 行进稳定、 花生秧及花生果 的输送顺畅、 操作便捷、 作业效率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7360780 A 2017.11.21 CN 10。

3、7360780 A 1.一种花生收获机, 包括机架, 机架前端上部设有牵引架和变速箱, 牵引架下方设有定 深辊, 定深辊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 定深辊后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下部的铲刀, 铲刀左右两 侧分别设有分秧辊, 分秧辊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传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 机架上设有前低 后高的输送装置, 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辊, 行走辊两端与机架转动连接, 铲刀前低后高倾斜设 置, 铲刀前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楔形头, 各个楔形头后端分别一体设有安装板, 安装 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在铲刀上, 输送装置后部上方设有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压辊 和两个导秧辊, 压辊位于两个导秧辊之间, 每个导秧辊上间隔设。

4、置有拨秧杆, 相邻两根拨秧 杆交错设置, 机架后端设置有尾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条输送链, 两 条输送链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杆, 所有横杆绕两条输送链一圈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生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机架上设有位于输送装置和尾 筛之间的导秧篦子, 导秧篦子前高后低倾斜设置, 导秧篦子前端与输送装置后端相衔接, 导 秧篦子后端与尾筛前端相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花生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秧篦子底部侧面设有振动电 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行走辊呈圆筒形结构。 6.根据权。

5、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铲刀呈八字形结构, 铲刀中部 向后凸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拨秧杆分别通过沉头螺丝固定 连接在导秧辊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生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两端分别设有液压缸, 定 深辊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液压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360780 A 2 一种花生收获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花生收获机。 背景技术 0002 花生种植在亚洲地区最为普遍, 花生在成熟后的收获工作较为繁重, 目前最常用 的手段是农民工手工。

6、劳作, 工作量大, 收获效率低是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农业机械的 快速发展, 市场上的农业机械也逐渐增多, 花生收获机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的设备, 人们 开始逐渐采用花生收获机进行大批量的花生收获, 但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花生收获机由于 设计不合理, 技术不成熟, 导致生产出的设备体积较大、 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以及收获效率 低; 并且现有的花生收获机大都采用地轮, 在花生收获机行进的过程中, 地轮容易下陷导致 铲刀无法正常收获; 现有的花生收获机在作业中, 花生秧及花生果的输送容易造成拥堵, 收 获的花生果往往粘附大量的泥土, 给后续的收集及摘果带来不便, 增加了二次收获的劳动 强度。 发。

7、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提供一种结构紧凑、 工作可靠、 行进稳 定、 花生秧及花生果的输送顺畅、 操作便捷、 作业效率高的花生收获机。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生收获机, 包括机架, 机 架前端上部设有牵引架和变速箱, 牵引架下方设有定深辊, 定深辊通过支架固定在机架上, 定深辊后方设有固定在机架下部的铲刀, 铲刀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分秧辊, 分秧辊通过传动 机构与变速箱传动连接, 机架上设有前低后高的输送装置, 机架底部设有行走辊, 行走辊两 端与机架转动连接, 铲刀前低后高倾斜设置, 铲刀前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楔形头,。

8、 各 个楔形头后端分别一体设有安装板, 安装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在铲刀上, 输送装置后 部上方设有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压辊和两个导秧辊, 压辊位于两个导秧辊之间, 每个 导秧辊上间隔设置有拨秧杆, 相邻两根拨秧杆交错设置, 机架后端设置有尾筛。 0005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条输送链, 两条输送链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杆, 所有横杆 绕两条输送链一圈均匀分布。 0006 机架上设有位于输送装置和尾筛之间的导秧篦子, 导秧篦子前高后低倾斜设置, 导秧篦子前端与输送装置后端相衔接, 导秧篦子后端与尾筛前端相衔接。 0007 所述导秧篦子底部侧面设有振动电机。 0008 所述行走辊呈圆筒形结构。 0。

9、009 所述铲刀呈八字形结构, 铲刀中部向后凸出。 0010 所述拨秧杆分别通过沉头螺丝固定连接在导秧辊上。 0011 所述支架两端分别设有液压缸, 定深辊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液压缸的活塞杆转动 连接。 0012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360780 A 3 1、 本发明在机架底部设置有行走辊, 行走辊呈圆筒形结构, 在本发明行进的过程中, 避 免整机在松软的土壤中下陷, 导致铲刀无法正常收获, 同时可对地上包裹有花生果的大土 块进行碾压, 使得花生果和土壤分离, 便于捡拾收获。 0013 2、 本发明的铲刀上设置有楔形头, 铲刀可通过楔。

10、形头进入地下, 将地下的花生果 铲出, 楔形头的设置极大地降低了铲刀所受到的阻力, 从而增加了铲刀的使用寿命, 同时铲 刀呈八字形结构, 在铲刀铲起花生果时, 将花生秧及花生果向铲刀中部有一个收拢的作用, 避免花生秧从两侧跑出, 并且铲刀两侧设置的分秧辊对花生秧有一个导向的作用, 便于输 送装置对花生秧进行输送。 0014 3、 各个楔形头分别通过沉头螺栓固定连接在铲刀上, 各个拨秧杆分别通过沉头螺 丝固定连接在导秧辊上, 易于维修更换。 0015 4、 机架前端设置的牵引架可与拖拉机连接, 拖拉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变速箱的动力 输入端传动连接, 变速箱分别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分秧辊及输送装置。

11、, 通过支架上 的液压缸调整定深辊的高度, 通过定深辊的高度确定铲刀的收获深度。 0016 5、 拖拉机带动本发明向前行进的过程中, 铲刀将地下的花生果连同花生秧挖出并 向后推进输送, 花生秧及花生果经输送装置由前向后输送, 花生秧及花生果在经过导秧辊 时, 在导秧辊上的拨秧杆的作用下, 输送至压辊下方, 在压辊的作用下, 将花生秧上粘附的 土块压碎, 压碎的土块从横杆之间的间隙落掉, 经过压辊作用后的花生秧输送至位于后方 的导秧辊, 在导秧辊上的拨秧杆的作用下, 花生秧及花生果被拨秧杆拨动至导秧篦子, 导秧 篦子通过振动电机上下振动, 落在导秧篦子上的花生秧及花生果跟随导秧篦子一起上下振 动。

12、, 从而进一步将粘附在花生果上的土抖落掉, 并下落至尾筛, 经尾筛的收拢将花生秧及花 生果摆放在地面上, 完成收获作业。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导秧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铲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铲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如图1-4所示, 本发明的一种花生收获机, 包括机架1, 机架1前端上部设有牵引架2 和变速箱3, 牵引架2下方设有定深辊4, 定深辊4通过支架5固定在机架1上, 定深辊4后方设 有固定在机架1下部的铲刀6, 铲刀6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分秧辊7, 分秧辊7通过传动机构与变 速箱3传动连接, 机架1。

13、上设有前低后高的输送装置, 输送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变速箱3传动 连接, 输送装置前端与铲刀6后端相衔接, 机架1底部设有行走辊8, 行走辊8两端与机架1转 动连接, 铲刀6前低后高倾斜设置, 铲刀6前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楔形头9, 各个楔形 头9后端分别一体设有安装板10, 安装板10通过沉头螺栓11固定连接在铲刀6上, 楔形头9上 表面与铲刀6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输送装置后部上方设有分别转动连接在机架1上的压辊 12和两个导秧辊13, 压辊12位于两个导秧辊13之间, 每个导秧辊13上间隔设置有拨秧杆14, 相邻两根拨秧杆14交错设置, 机架1后端设置有尾筛15。 说 明 书 2/3 。

14、页 4 CN 107360780 A 4 0019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两条输送链16, 两条输送链16之间间隔设置有若干横杆17, 相 邻两根横杆17之间的间隙小于花生秧的间隙, 所有横杆17绕两条输送链16一圈均匀分布。 0020 机架1上设有位于输送装置和尾筛15之间的导秧篦子18, 导秧篦子18前高后低倾 斜设置, 导秧篦子18前端与输送装置后端相衔接, 导秧篦子18后端与尾筛15前端相衔接。 0021 所述导秧篦子18底部侧面设有振动电机19。 0022 所述行走辊8呈圆筒形结构。 0023 所述铲刀6呈八字形结构, 铲刀6中部向后凸出。 0024 所述拨秧杆14分别通过沉头螺丝20固定。

15、连接在导秧辊13上。 0025 所述支架5两端分别设有液压缸21, 定深辊4两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液压缸21的活塞 杆转动连接。 0026 本发明在工作使用时, 机架1前端设置的牵引架2可与拖拉机连接, 拖拉机的动力 输出端与变速箱3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 变速箱3分别通过传动机构将动力传递给分秧辊 7及输送装置, 通过支架5上的液压缸21调整定深辊4的高度, 通过定深辊4的高度确定铲刀6 的收获深度, 拖拉机带动本发明向前行进的过程中, 铲刀6将地下的花生果连同花生秧挖出 并向后推进输送, 花生秧及花生果经输送装置由前向后输送, 花生秧及花生果在经过导秧 辊13时, 在导秧辊13上的拨秧杆14的。

16、作用下, 输送至压辊12下方, 在压辊12的作用下, 将花 生秧上粘附的土块压碎, 压碎的土块从横杆17之间的间隙落掉, 经过压辊12作用后的花生 秧输送至位于后方的导秧辊13, 在导秧辊13上的拨秧杆14的作用下, 花生秧及花生果被拨 秧杆14拨动至导秧篦子18, 导秧篦子18通过振动电机19上下振动, 落在导秧篦子18上的花 生秧及花生果跟随导秧篦子18一起上下振动, 从而进一步将粘附在花生果上的土抖落掉, 并下落至尾筛15, 经尾筛15的收拢将花生秧及花生果摆放在地面上, 完成收获作业。 0027 机架1底部设置有行走辊8, 行走辊8呈圆筒形结构, 在本发明行进的过程中, 避免 整机在松。

17、软的土壤中下陷, 导致铲刀6无法正常收获, 同时可对地上包裹有花生果的大土块 进行碾压, 使得花生果和土壤分离, 便于捡拾收获。 本发明的铲刀6上设置有楔形头9, 铲刀6 可通过楔形头9进入地下, 将地下的花生果铲出, 楔形头9的设置极大地降低了铲刀6所受到 的阻力, 从而增加了铲刀6的使用寿命, 同时铲刀6呈八字形结构, 在铲刀6铲起花生果时, 将 花生秧及花生果向铲刀6中部有一个收拢的作用, 避免花生秧从两侧跑出, 并且铲刀6两侧 设置的分秧辊7对花生秧有一个导向的作用, 便于输送装置对花生秧进行输送。 各个楔形头 9分别通过沉头螺栓11固定连接在铲刀6上, 各个拨秧杆14分别通过沉头螺丝20固定连接在 导秧辊13上, 易于维修更换。 0028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形状、 材料、 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发 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 案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360780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7360780 A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7360780 A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7360780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