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负压引流设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8370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4.03.19 CN 203483700 U (21)申请号 201320640277.1 (22)申请日 2013.10.17 A61M 1/00(2006.01) A61M 2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建蒲西路 234 号 (72)发明人 韩立涛 王峻岭 段书霞 程晓昱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负压引流设备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
2、开了一种负压引流设备, 由负 压吸引器和吸引导管组成, 负压吸引器包括弹性 负压瓶, 弹性负压瓶顶端设置有与弹性负压瓶内 腔导通的排出管, 排出管上设置有密封头, 所述的 弹性负压瓶顶端设置有多个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 通的引流连接管, 每个引流连接管内均设置有从 弹性负压瓶外部向内腔导通的第一单向阀, 每个 引流连接管的上开口内均插接有引流连接管密封 塞 ; 本实用新型能够当某个正在使用的引流连接 管或其内部设置的第一单向阀出现损坏时, 仅需 将吸引导管重新安装在另一个去掉了引流连接管 密封塞的引流连接管上, 即可继续进行引流, 避免 换掉整个负压吸引器, 能够降低医疗成本, 结构简 单, 使用。
3、方便。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483700 U CN 203483700 U 1/1 页 2 1. 一种负压引流设备, 由负压吸引器和吸引导管组成, 负压吸引器包括弹性负压瓶, 弹 性负压瓶顶端设置有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排出管, 排出管上设置有密封头,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顶端设置有多个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引流连接管, 每个引流连 接管内均设置有从弹性负压瓶外部向内腔导通的第一单向阀, 每个引流连。
4、接管的上开口内 均插接有引流连接管密封塞。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负压引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顶端还连接 与引流连接管外径匹配的弹性固定环。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负压引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顶端还设置 有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冲洗管, 冲洗管内设置有从弹性负压瓶内腔向外部导通的第二 单向阀, 冲洗管的上开口插接有冲洗管密封塞。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负压引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顶端通过软 橡胶连接弹性固定环。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负压引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内设置有刻 度。 6.。
5、 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5 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负压引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吸引导 管包括导管前端和导管中后端, 导管前端内部设置有十字形支撑机构, 十字形支撑机构将 吸引导管前端管壁均分为四部分, 每一部分管壁上均沿吸引导管前端到导管中后端方向设 置有开口 ; 吸引导管中后端为圆管形。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负压引流设备,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吸引导管管壁上设置有 显影线。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483700 U 2 1/3 页 3 一种负压引流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引流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6、 一些患者由于腹腔或盆腔局部病变及手术后, 腔内会产生许 多短期内无法自行吸收的积液。为了减轻患者痛苦, 医生往往通过引流设备排出积液。引 流设备主要包括负压吸引器和吸引导管, 负压吸引器用于产生负压, 通过植入患者体内的 吸引导管吸出积液。现有的负压吸引器主要包括弹性负压瓶, 弹性负压瓶顶端设置有与弹 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排出管和引流连接管, 排出管上设置有密封头, 引流连接管内设置有 从弹性负压瓶外部向内腔导通的单向阀。 使用时, 使用者打开排出管上设置的密封头, 并将 吸引导管安装在引流连接管上, 然后挤压弹性负压瓶, 使弹性负压瓶内的气体从内腔向外 排出 ; 再利用密封头重新密封排出管。。
7、 此时, 在负压的作用下, 积液将依次通过吸引导管、 引 流连接管、 单向阀进入到弹性负压瓶内腔中。 当积液到达一定体积, 可打开排出管上设置的 密封头将积液排出。 0003 现有的负压吸引器具有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操作简单的优点, 但也存在下列不 足 : 0004 1. 现有的负压吸引器中, 仅设置一个引流连接管。一旦引流连接管或其内部设置 的单向阀损坏, 将导致整个负压吸引器无法使用, 造成医疗成本的增加。 0005 2. 现有的负压吸引器中, 吸引导管套设在引流连接管外侧, 利用吸引导管的弹性 进行紧固。 当发生患者位置移动和其他误操作时, 极易造成吸引导管和引流连接管脱开, 导 致。
8、积液外流。 0006 3. 现有的负压吸引器中仅设置有引流连接管。在进行引流操作前, 需要先对吸引 导管和弹性负压瓶进行冲洗。 现有的操作大多为利用注射器或其他设备分别向吸引导管和 弹性负压瓶中注入生理盐水进行清洗, 使用不便。 0007 现有的吸引导管多为圆管形, 吸引导管前段设置有若干个侧孔, 侧孔与吸引导管 内腔连通。 由于患者术后容易出现血液凝块, 仅设置有侧孔的吸引导管极易出现阻塞现象, 导致引流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8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引流设备, 能够在一个引流连接管或其内部设 置的单向阀出现损坏时, 使用此弹性负压瓶上的其它引流连接管继续进行引流, 避免浪费,。
9、 降低医疗成本, 同时具有成本低廉、 使用方便、 操作简单的优点。 0009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 0010 一种负压引流设备, 由负压吸引器和吸引导管组成, 负压吸引器包括弹性负压瓶, 弹性负压瓶顶端设置有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排出管, 排出管上设置有密封头, 其特征 在于 :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顶端设置有多个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引流连接管, 每个引流 说 明 书 CN 203483700 U 3 2/3 页 4 连接管内均设置有从弹性负压瓶外部向内腔导通的第一单向阀, 每个引流连接管的上开口 内均插接有引流连接管密封塞。 0011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顶端还连接与引流连接管外径匹配的。
10、弹性固定环。 0012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顶端还设置有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冲洗管, 冲洗管内设置 有从弹性负压瓶内腔向外部导通的第二单向阀, 冲洗管的上开口插接有冲洗管密封塞。 0013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顶端通过软橡胶连接弹性固定环。 0014 所述的弹性负压瓶内设置有刻度。 0015 所述的吸引导管包括导管前端和导管中后端, 导管前端内部设置有十字形支撑机 构, 十字形支撑机构将吸引导管前端管壁均分为四部分, 每一部分管壁上均沿吸引导管前 端到导管中后端方向设置有开口 ; 吸引导管中后端为圆管形。 0016 所述的吸引导管管壁上设置有显影线。 0017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性负压瓶顶端设置多个。
11、与弹性负压瓶内腔导通的引流连接 管, 每个引流连接管均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引流连接管密封塞, 能够当某个正在使用的引 流连接管或其内部设置的第一单向阀出现损坏时, 仅需将吸引导管重新安装在另一个去掉 了引流连接管密封塞的引流连接管上, 即可继续进行引流, 避免换掉整个负压吸引器, 能够 降低医疗成本,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负压瓶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 0020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引导管前端的 AA 向剖视图 ; 0021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吸引导管中后端的 BB 向剖视图。 具。
12、体实施方式 0022 本实用新型由负压吸引器和吸引导管组成, 负压吸引器包括弹性负压瓶 1, 如图 1 所示, 弹性负压瓶 1 顶端设置有与弹性负压瓶 1 内腔导通的排出管 2 和多个引流连接管 3, 排出管2上设置有密封头4, 每个引流连接管3内均设置有从弹性负压瓶1外部向内腔导通 的第一单向阀 5, 每个引流连接管 3 的上开口内均插接有引流连接管密封塞 6。本实用新型 设置多个结构功能相同的引流连接管 3, 当某个正在使用的引流连接管 3 或其内部设置的 第一单向阀 5 出现损坏时, 仅需使用引流连接管密封塞 6 将损坏的引流连接管 3 重新密封, 然后在将吸引导管重新安装在另一个去掉了。
13、引流连接管密封塞 6 的引流连接管 3 上, 即可 继续进行引流, 避免换掉整个负压吸引器, 能够降低医疗成本。 0023 由于患者的位置移动和其他误操作, 极易造成吸引导管和引流连接管 3 脱开, 导 致积液外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还在弹性负压瓶 1 顶端通过软橡胶 7 连接与引流连接管 3 外径匹配的弹性固定环 8。在进行首次吸引导管和引流连接管 3 的连 接时, 需要先将弹性固定环8套设在吸引导管外壁上, 当吸引导管和引流连接管3套装完成 后, 再利用弹性固定环8对吸引导管和引流连接管3连接部进行二次紧固, 利用弹性固定环 8 和吸引导管的弹性叠加, 保证连接效果。 0。
14、024 由于在进行引流操作前需要先对吸引导管和弹性负压瓶 1 进行冲洗, 本实用新型 说 明 书 CN 203483700 U 4 3/3 页 5 在弹性负压瓶1顶端还设置有与弹性负压瓶1内腔导通的冲洗管9, 冲洗管9内设置有从弹 性负压瓶 1 内腔向外部导通的第二单向阀 10, 冲洗管 9 的上开口插接有冲洗管密封塞 11。 这样, 在对吸引导管进行冲洗时, 可直接在弹性负压瓶 1 内注入生理盐水, 然后连接吸引导 管和去掉了冲洗管密封塞 11 的冲洗管 9, 通过挤压弹性负压瓶 1 向弹性负压瓶 1 注入生理 盐水进行清洗, 使用方便, 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0025 为了便于观察吸出的积液。
15、体积, 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负压瓶 1 内设置有刻度 12。 0026 如图 2 至图 4 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引导管包括导管前端 13 和导管中后端 14, 导管中后端 14 为圆管型 ; 导管前端 13 内部设置有十字形支撑机构 15, 十字形支撑机构 15 将吸引导管前端管壁均分为四部分, 每一部分管壁上均沿吸引导管前端 13 到导管中后 端 14 方向设置有开口 16。这样, 导管前端被十字形支撑机构 15 分为四个内管腔 17, 且每 个内管腔17的开口16都形成引流槽, 增大了吸引导管与人体内组织的接触面积, 通过负压 更容易引流出血液或其他液体, 能够防止血液凝块阻塞吸引导管。吸引导管管壁上设置有 显影线 18, 便于医生使用 X 光对患者体内的吸引导管进行观察。 说 明 书 CN 203483700 U 5 1/2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700 U 6 2/2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48370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