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椎体支架.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6475704 上传时间:2019-08-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912615.X

申请日:

20180812

公开号:

CN109044513A

公开日:

2018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7/70,A61B17/56,A61M29/04

主分类号:

A61B17/70,A61B17/56,A61M29/04

申请人:

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云锋,戴军,王琪,赵耀,孙宇峰,方海峰

地址: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合兴安盛路2号爱得科技

优先权:

CN20181091261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体支架,包括第一管部,网状部以及第二管部;所述网状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部;所述网状部由多个第一条状部以及多个第二条状部交叉组成,相邻两个第一条状部以及相邻两个第二条状部围成网孔;所述椎体支架撑开前,所述网状部构成为圆柱状,该圆柱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管部以及所述第二管部的直径是相等的;所述椎体支架撑开后,所述网状部构成为椭圆球状。本发明的椎体支架采用网状结构,不但提高了稳固性,而且该椎体支架受力比较均匀,也提高了椎体恢复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椎体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部(11),网状部(12)以及第二管部(13);所述网状部(1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部(1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部(13);所述网状部(12)由多个第一条状部(121)以及多个第二条状部(122)交叉组成,相邻两个第一条状部(121)以及相邻两个第二条状部(122)围成网孔(123);所述椎体支架(1)撑开前,所述网状部(12)构成为圆柱状,该圆柱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管部(11)以及所述第二管部(13)的直径是相等的;所述椎体支架(1)撑开后,所述网状部(12)构成为椭圆球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支架,其特征在于:通过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撑开所述椎体支架(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椎体支架。

背景技术

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项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在压缩的肢体上钻孔,将一个特制的约15mm大小的气囊送入椎体中心,然后给气囊充气,膨胀的气囊逐渐撑起塌陷的椎体,等到椎体外形恢复到正常椎体时,去除球囊,再通过该孔向椎体中心的空腔注入骨水泥。骨水泥凝固后可增强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这就保证了复原的椎体不会被压缩,而脊柱的畸形也就被纠正了。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中使用的骨水泥是一种用于填充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固定可以保证术后假体的即时稳定。

现有的椎体支架的支撑条大多采用的是双支点的形式,稳固性一般,操作不当容易将扩张体压断,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椎体支架上设置多个小孔,椎体支架扩张时形成较多的金属支撑面,虽然提高了稳固性,但是该椎体支架受力不均匀,椎体恢复效果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固性好,受力均匀的椎体支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椎体支架,包括第一管部,网状部以及第二管部;所述网状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部,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部;所述网状部由多个第一条状部以及多个第二条状部交叉组成,相邻两个第一条状部以及相邻两个第二条状部围成网孔;所述椎体支架撑开前,所述网状部构成为圆柱状,该圆柱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管部以及所述第二管部的直径是相等的;所述椎体支架撑开后,所述网状部构成为椭圆球状。

进一步的,通过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撑开所述椎体支架。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和进步如下:

1、本发明的椎体支架撑开前,网状部构成为圆柱状,该圆柱的直径与第一管部以及第二管部的直径是相等的,这样设置使椎体支架整体轮廓无突兀,有利于椎体支架置入椎体。

2、本发明的椎体支架撑开后,网状部构成为椭圆球状,符合椎体的轮廓,保证撑开后的椎体上、下两面恢复到病变前的椎体高度。

3、本发明的椎体支架采用网状结构,不但提高了稳固性,而且该椎体支架受力比较均匀,也提高了椎体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椎体支架的结构图(撑开前);

图2:椎体支架的结构图(撑开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椎体支架1,包括第一管部11,网状部12以及第二管部13;网状部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管部11,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管部13;网状部12由多个第一条状部121以及多个第二条状部122交叉组成,相邻两个第一条状部121以及相邻两个第二条状部122围成网孔123;所述椎体支架1撑开前,网状部12构成为圆柱状,该圆柱的直径与第一管部11以及第二管部13的直径是相等的,这样设置使椎体支架整体轮廓无突兀,有利于椎体支架置入椎体;所述椎体支架1撑开后,网状部12构成为椭圆球状,符合椎体的轮廓,保证撑开后的椎体上、下两面恢复到病变前的椎体高度;所述椎体支架1采用网状结构,不但提高了稳固性,而且该椎体支架受力比较均匀,也提高了椎体恢复效果。本发明通过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撑开所述椎体支架1,并在所述椎体支架1填充人工骨。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一种椎体支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椎体支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椎体支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椎体支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椎体支架.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12615.X (22)申请日 2018.08.12 (71)申请人 苏州爱得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15625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 镇合兴安盛路2号爱得科技 (72)发明人 肖云锋 戴军 王琪 赵耀 孙宇峰 方海峰 (51)Int.Cl. A61B 17/70(2006.01) A61B 17/56(2006.01) A61M 29/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椎体支架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体支架, 包括第一管部, 网状部以。

2、及第二管部; 所述网状部的一端连接于 所述第一管部,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部; 所 述网状部由多个第一条状部以及多个第二条状 部交叉组成, 相邻两个第一条状部以及相邻两个 第二条状部围成网孔; 所述椎体支架撑开前, 所 述网状部构成为圆柱状, 该圆柱的直径与所述第 一管部以及所述第二管部的直径是相等的; 所述 椎体支架撑开后, 所述网状部构成为椭圆球状。 本发明的椎体支架采用网状结构, 不但提高了稳 固性, 而且该椎体支架受力比较均匀, 也提高了 椎体恢复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109044513 A 2018.12.21 CN 109044513 A 1.一种椎。

3、体支架, 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管部 (11) , 网状部 (12) 以及第二管部 (13) ; 所 述网状部 (12) 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管部 (11) ,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部 (13) ; 所述网 状部 (12) 由多个第一条状部 (121) 以及多个第二条状部 (122) 交叉组成, 相邻两个第一条状 部 (121) 以及相邻两个第二条状部 (122) 围成网孔 (123) ; 所述椎体支架 (1) 撑开前, 所述网 状部 (12) 构成为圆柱状, 该圆柱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管部 (11) 以及所述第二管部 (13) 的直径 是相等的; 所述椎体支架 (1) 撑开后, 所述网状部 (。

4、12) 构成为椭圆球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支架, 其特征在于: 通过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撑开所述椎体 支架 (1)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044513 A 2 一种椎体支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尤其涉及到一种椎体支架。 背景技术 0002 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是一项微创脊柱外科手术, 在压缩的肢体上钻孔, 将一个特 制的约15mm大小的气囊送入椎体中心, 然后给气囊充气, 膨胀的气囊逐渐撑起塌陷的椎体, 等到椎体外形恢复到正常椎体时, 去除球囊, 再通过该孔向椎体中心的空腔注入骨水泥。 骨 水泥凝固后可增强椎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就。

5、保证了复原的椎体不会被压缩, 而脊柱的畸 形也就被纠正了。 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中使用的骨水泥是一种用于填充与植入物间隙或骨 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 主要成分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骨水泥固定可以保证术后 假体的即时稳定。 0003 现有的椎体支架的支撑条大多采用的是双支点的形式, 稳固性一般, 操作不当容 易将扩张体压断, 存在安全隐患; 或者椎体支架上设置多个小孔, 椎体支架扩张时形成较多 的金属支撑面, 虽然提高了稳固性, 但是该椎体支架受力不均匀, 椎体恢复效果还有待提 高。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固性好, 受力均匀的椎体 支架。 00。

6、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椎体支架, 包括第一管部, 网状部以及第二管部; 所述网状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 一管部,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管部; 所述网状部由多个第一条状部以及多个第二条状部 交叉组成, 相邻两个第一条状部以及相邻两个第二条状部围成网孔; 所述椎体支架撑开前, 所述网状部构成为圆柱状, 该圆柱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管部以及所述第二管部的直径是相等 的; 所述椎体支架撑开后, 所述网状部构成为椭圆球状。 0006 进一步的, 通过椎体扩张球囊导管撑开所述椎体支架。 0007 同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特点和进步如下: 1、 本发明的椎体支架撑开前, 网状部构成为。

7、圆柱状, 该圆柱的直径与第一管部以及第 二管部的直径是相等的, 这样设置使椎体支架整体轮廓无突兀, 有利于椎体支架置入椎体。 0008 2、 本发明的椎体支架撑开后, 网状部构成为椭圆球状, 符合椎体的轮廓, 保证撑开 后的椎体上、 下两面恢复到病变前的椎体高度。 0009 3、 本发明的椎体支架采用网状结构, 不但提高了稳固性, 而且该椎体支架受力比 较均匀, 也提高了椎体恢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0 图1: 椎体支架的结构图 (撑开前) ;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9044513 A 3 图2: 椎体支架的结构图 (撑开后) 。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8、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2 如图1-2所示, 一种椎体支架1, 包括第一管部11, 网状部12以及第二管部13; 网状 部12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管部11, 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管部13; 网状部12由多个第一条状部121 以及多个第二条状部122交叉组成, 相邻两个第一条状部121以及相邻两个第二条状部122 围成网孔123; 所述椎体支架1撑开前, 网状部12构成为圆柱状, 该圆柱的直径与第一管部11 以及第二管部13的直径是相等的, 这样设置使椎体支架整体轮廓无突兀, 有利于椎体支架 置入椎体; 所述椎体支架1撑开后, 网状部12构成为椭圆球状, 符合椎体的轮廓, 保证撑开后 的椎体上、。

9、 下两面恢复到病变前的椎体高度; 所述椎体支架1采用网状结构, 不但提高了稳 固性, 而且该椎体支架受力比较均匀, 也提高了椎体恢复效果。 本发明通过椎体扩张球囊导 管撑开所述椎体支架1, 并在所述椎体支架1填充人工骨。 0013 但是,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 发明,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 对以上所述实施例 的变化、 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9044513 A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109044513 A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109044513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