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474583.5 (22)申请日 2017.06.21 (71)申请人 金海珍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天河街道南华路5幢15号 (72)发明人 金海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66 代理人 张璐 林潮 (51)Int.Cl. A01G 9/1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化用植物培养装置, 更具 体的说是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
2、培养装置,便 于在植物幼苗培育期进行松土, 同时便于植物运 输、 移植; 可以收集过多的浇灌用水, 存储并利 用; 本装置结构稳固, 不易损坏, 可以多次重复使 用。 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包括植 物托架、 植物培养桶、 活动装置, 所述植物托架包 括矩形托盘、 培养桶安装环、 第一连接管、 第二连 接管、 支撑腿、 支撑脚, 矩形托盘内部下端均匀设 置多个培养桶安装环; 所述植物培养桶包括内 桶、 环形外侧壁、 第一滑动升降件、 松土棒、 泄水 管、 支撑柱, 内桶外侧壁下端焊接连接环形外侧 壁, 环形外侧壁上端均匀焊接连接多个第一滑动 升降件。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
3、9页 CN 107047127 A 2017.08.18 CN 107047127 A 1.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包括植物托架(1)、 植物培养桶(2)、 活动装置 (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托架(1)包括矩形托盘(1-1)、 培养桶安装环(1-2)、 第一连接管 (1-3)、 第二连接管(1-4)、 支撑腿(1-5)、 支撑脚(1-6), 矩形托盘(1-1)内部下端均匀设置多 个培养桶安装环(1-2), 培养桶安装环(1-2)由四个对角布置的圆环结构构成, 矩形托盘(1- 1)右端焊接连接第一连接管(1-3), 矩形托盘(1-1)左端焊接连接第二连接管(1-4), 第一连 。
4、接管(1-3)、 第二连接管(1-4)均与矩形托盘(1-1)内部连通, 矩形托盘(1-1)下端四角处通 过焊接各连接一个支撑腿(1-5), 支撑腿(1-5)下端焊接连接支撑脚(1-6); 所述植物培养桶(2)包括内桶(2-1)、 环形外侧壁(2-2)、 第一滑动升降件(2-3)、 松土棒 (2-4)、 泄水管(2-5)、 支撑柱(2-6), 内桶(2-1)外侧壁下端焊接连接环形外侧壁(2-2), 环形 外侧壁(2-2)上端均匀焊接连接多个第一滑动升降件(2-3), 内桶(2-1)的内侧壁中端焊接 连接三个松土棒(2-4), 内桶(2-1)内部底端中心焊接连接泄水管(2-5), 泄水管(2-5)。
5、下端 与内桶(2-1)底端外部连通, 内桶(2-1)下端焊接连接四个支撑柱(2-6), 四个支撑柱(2-6) 与安装环(1-2)的四个圆环结构相对设置, 所述植物培养桶(2)设置多个, 多个植物培养桶 (2)的四个支撑柱(2-6)分别插接在多个安装环(1-2)的四个圆环结构形成间隙配合; 所述活动装置(3)包括环形板(3-1)、 旋转环(3-2)、 第二滑动升降件(3-3)、 连接板(3- 4)、 圆形底板(3-5)、 竖挡板(3-6), 环形板(3-1)下端面外端焊接连接圆形附板, 圆形附板下 端设置有多个第二滑动升降件(3-3), 圆形附板外侧壁上端通过四个支撑柱连接旋转环(3- 2), 。
6、环形板(3-1)下端面内侧焊接连接连接板(3-4), 连接板(3-4)下端与圆形底板(3-5)上 端面边缘通过焊接连接, 圆形底板(3-5)上端面中心设置圆形泄水孔(3-5-1), 圆形底板(3- 5)上端面设置四个竖挡板(3-6), 四个竖挡板(3-6)沿圆形底板(3-5)的径向方向均匀分布; 所述第二滑动升降件(3-3)与连接板(3-4)之间留有空隙, 第二滑动升降件(3-3)与连 接板(3-4)之间的距离大于内桶(2-1)的壁厚, 所述连接板(3-4)、 圆形底板(3-5)插接在植 物培养桶(2)的内桶(2-1)内部形成间隙配合, 所述圆形泄水孔(3-5-1)套接连接在泄水管 (2-5)。
7、外端, 所述第二滑动升降件(3-3)插接在两个第一滑动升降件(2-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 接管(1-3)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管(1-4)的内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脚 (1-6)包括第一支撑附板(1-6-1)、 第二支撑附板(1-6-2), 第一支撑附板(1-6-1)、 第二支撑 附板(1-6-2)均为L形结构, 第二支撑附板(1-6-2)焊接连接在第一支撑附板(1-6-1)下端内 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
8、述第一滑 动升降件(2-3)包括第一弧形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 卡固件(2-3-3), 第 一弧形滑升板(2-3-1)上端设置第二环形滑升板(2-3-2),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上端设 置卡固件(2-3-3), 第一弧形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的一边竖直平齐, 第 一弧形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的另一边倾斜且从下到上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弧形滑升板(2-3-1)与第二环形滑升板(2-3-2)平齐的一边上端倾斜设置卡固件(2-3- 3); 所述第一弧形滑升板(2-3-1)倾斜边的倾斜角度、 第二环形滑升。
9、板(2-3-2)倾斜边的倾 斜角度和卡固件(2-3-3)的倾斜角度均相等。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7047127 A 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 动升降件(2-3)与第二滑动升降件(3-3)数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滑 动升降件(3-3)的一边竖直, 第二滑动升降件(3-3)的另一边倾斜, 第二滑动升降件(3-3)倾 斜边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弧形滑升板(2-3-1)倾斜边的倾斜角度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特。
10、征在于: 所述活动装 置(3)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二滑动升降件(3-3)之间形成梯形插槽, 梯形插槽上端设置斜置卡 固槽(3-3-1), 所述第一弧形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插接在两个第二滑动 升降件(3-3)之间的梯形插槽内, 所述卡固件(2-3-3)插接在斜置卡固槽(3-3-1)内形成间 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桶 (2-1)的内壁和松土棒(2-4)的表面均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托 架(1)上下设置多个, 上端植物托架(1。
11、)的第一支撑附板(1-6-1)卡接在下端植物托架(1)的 矩形托盘(1-1)上端, 上端植物托架(1)的第二支撑附板(1-6-2)插接在下端植物托架(1)的 矩形托盘(1-1)内, 上端植物托架(1)的第二支撑附板(1-6-2)的外侧壁与下端植物托架(1) 的矩形托盘(1-1)的内侧壁贴合形成间隙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 培养桶(2)的泄水管(2-5)内粘接连接棉絮物质, 泄水管(2-5)内粘接的棉絮物质下端延长 并落入矩形托盘(1-1)内部底端。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7047127 A 3 一种便于幼。
12、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化用植物培养装置,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 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城市绿化时通常通过将花草等绿色植物移栽到城市绿化带中, 传统的移栽方式是 采购幼苗, 将有幼苗从原生长的泥土中拔出, 通过车辆运输、 人工移栽至需要的绿化带中, 但是此方法在植物幼苗运输及移栽过程中容易产生植物根茎折断、 植物枯萎等情况; 0003 同时以往的城市绿化用的植物通常需要提前种植在温室大棚内, 进行保温生长, 为了便于在温室内分块管理植物种类、 施加肥料, 也为了便于植物长成后移植, 通常使用纸 质或塑料制成的植物培养桶, 通过盛装少量土。
13、壤, 不仅可以满足植物幼苗期生长需要, 而且 方便植物长成后植物移植, 但是以往的纸质或塑料制成的植物培养桶通常只能使用一次就 会出现损坏, 不能重复使用, 不够环保且增加了生产成本; 0004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需要设计一款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便于在植物幼苗培育期 进行松土, 同时便于植物运输、 移植; 可以收集过多的浇灌用水, 存储并利用; 本装置结构稳 固, 不易损坏, 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0006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包括植物托架、 植物培。
14、养桶、 活动装置, 所述 植物托架包括矩形托盘、 培养桶安装环、 第一连接管、 第二连接管、 支撑腿、 支撑脚, 矩形托 盘内部下端均匀设置多个培养桶安装环, 培养桶安装环由四个对角布置的圆环结构构成, 矩形托盘右端焊接连接第一连接管, 矩形托盘左端焊接连接第二连接管, 第一连接管、 第二 连接管均与矩形托盘内部连通, 矩形托盘下端四角处通过焊接各连接一个支撑腿, 支撑腿 下端焊接连接支撑脚; 0008 所述植物培养桶包括内桶、 环形外侧壁、 第一滑动升降件、 松土棒、 泄水管、 支撑 柱, 内桶外侧壁下端焊接连接环形外侧壁, 环形外侧壁上端均匀焊接连接多个第一滑动升 降件, 内桶的内侧壁中端。
15、焊接连接三个松土棒, 内桶内部底端中心焊接连接泄水管, 泄水管 下端与内桶底端外部连通, 内桶下端焊接连接四个支撑柱, 四个支撑柱与安装环的四个圆 环结构相对设置, 所述植物培养桶设置多个, 多个植物培养桶的四个支撑柱分别插接在多 个安装环的四个圆环结构形成间隙配合; 0009 所述活动装置包括环形板、 旋转环、 第二滑动升降件、 连接板、 圆形底板、 竖挡板, 环形板下端面外端焊接连接圆形附板, 圆形附板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二滑动升降件, 圆形附 板外侧壁上端通过四个支撑柱连接旋转环, 环形板下端面内侧焊接连接连接板, 连接板下 端与圆形底板上端面边缘通过焊接连接, 圆形底板上端面中心设置圆形泄。
16、水孔, 圆形底板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107047127 A 4 上端面设置四个竖挡板, 四个竖挡板沿圆形底板的径向方向均匀分布; 0010 所述第二滑动升降件与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 第二滑动升降件与连接板之间的距 离大于内桶的壁厚, 所述连接板、 圆形底板插接在植物培养桶的内桶内部形成间隙配合, 所 述圆形泄水孔套接连接在泄水管外端, 所述第二滑动升降件插接在两个第一滑动升降件之 间; 0011 植物培养桶的内桶内部、 圆形底板的上端, 盛放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 植物种子 或植物幼苗种植或生长在内桶的土壤上端中心。 0012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
17、植的植物培养装置所述第 一连接管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管的内径相同。 0013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所述支 撑脚包括第一支撑附板、 第二支撑附板, 第一支撑附板、 第二支撑附板均为L形结构, 第二支 撑附板焊接连接在第一支撑附板下端内侧。 0014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所述第 一滑动升降件包括第一弧形滑升板、 第二环形滑升板、 卡固件, 第一弧形滑升板上端设置第 二环形滑升板, 第二环形滑升板上端设置卡固件, 第一弧形滑升板、 第二环形滑升板的一边 竖直平齐, 第一弧形滑升板、 第二环形滑升板的另一边倾斜且从。
18、下到上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 弧形滑升板与第二环形滑升板平齐的一边上端倾斜设置卡固件; 0015 所述第一弧形滑升板倾斜边的倾斜角度、 第二环形滑升板倾斜边的倾斜角度和卡 固件的倾斜角度均相等。 001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所述第 一滑动升降件与第二滑动升降件数量相等。 001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所述第 二滑动升降件的一边竖直, 第二滑动升降件的另一边倾斜, 第二滑动升降件倾斜边的倾斜 角度与第一弧形滑升板倾斜边的倾斜角度相等。 001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
19、养装置所述活 动装置上的相邻的两个第二滑动升降件之间形成梯形插槽, 梯形插槽上端设置斜置卡固 槽, 所述第一弧形滑升板、 第二环形滑升板插接在两个第二滑动升降件之间的梯形插槽内, 所述卡固件插接在斜置卡固槽内形成间隙配合。 0019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所述内 桶的内壁和松土棒均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0020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所述植 物托架上下设置多个, 上端植物托架的第一支撑附板卡接在下端植物托架的矩形托盘上 端, 上端植物托架的第二支撑附板插接在下端植物托架的矩形托盘内, 上端植物托架的第 二。
20、支撑附板的外侧壁与下端植物托架的矩形托盘的内侧壁贴合形成间隙配合。 0021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所述植 物培养桶的泄水管内粘接连接棉絮物质, 泄水管内粘接的棉絮物质下端延长并落入矩形托 盘内部底端。 0022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0023 本发明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植物托架可以进行上下叠放, 便于植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107047127 A 5 物转移运输; 植物托架的矩形托盘可以用于盛放浇灌过量产生的积水, 避免浇灌用水流失, 并且多个植物托架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管、 第二连接管进行连接。
21、, 用于导通传递浇灌用水; 植 物托架内部设置多个植物培养桶, 可以通过搬运植物托架转运多株植物, 便于是植物转运; 植物培养桶内设置泄水管, 可以用于植物根部通风、 浇灌过量时排水, 泄水管内粘接的棉絮 物质还可以将排出的水再次吸入植物培养桶内, 保持植物培养桶内土壤湿润; 植物培养桶、 活动装置可以先对产生旋转和向下移动, 过程中松土棒可以对植物根部进行松土, 并且当 活动装置旋转上移时植株可以从植物培养桶内提升, 无需挖掘即可将植株连同根部土壤进 行移植; 本发明结构稳固, 不易损坏, 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
22、明。 0025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发明堆叠情况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是本发明的植物托架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是本发明的支撑脚结构示意图; 0029 图5是本发明的植物培养桶结构示意图一; 0030 图6是本发明的植物培养桶结构示意图二; 0031 图7是本发明的植物培养桶结构示意图三; 0032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滑动升降件结构示意图; 0033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二环形滑升板与卡固件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0是本发明的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1是本发明两个第二滑动升降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 植物托架1; 矩形托。
23、盘1-1; 培养桶安装环1-2; 第一连接管1-3; 第二连接管1- 4; 支撑腿1-5; 支撑脚1-6; 第一支撑附板1-6-1; 第二支撑附板1-6-2; 0037 植物培养桶2; 内桶2-1; 环形外侧壁2-2; 第一滑动升降件2-3; 第一弧形滑升板2- 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 卡固件2-3-3; 松土棒2-4; 泄水管2-5; 支撑柱2-6; 0038 活动装置3; 环形板3-1; 旋转环3-2; 第二滑动升降件3-3; 斜置卡固槽3-3-1; 连接 板3-4; 圆形底板3-5; 圆形泄水孔3-5-1; 竖挡板3-6。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
24、步详细说明。 0040 具体实施方式一: 0041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 物培养装置, 包括植物托架1、 植物培养桶2、 活动装置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植物托架1包括矩 形托盘1-1、 培养桶安装环1-2、 第一连接管1-3、 第二连接管1-4、 支撑腿1-5、 支撑脚1-6, 矩 形托盘1-1内部下端均匀设置多个培养桶安装环1-2, 培养桶安装环1-2由四个对角布置的 圆环结构构成, 矩形托盘1-1右端焊接连接第一连接管1-3, 矩形托盘1-1左端焊接连接第二 连接管1-4, 第一连接管1-3、 。
25、第二连接管1-4均与矩形托盘1-1内部连通, 矩形托盘1-1下端 四角处通过焊接各连接一个支撑腿1-5, 支撑腿1-5下端焊接连接支撑脚1-6;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107047127 A 6 0042 所述植物培养桶2包括内桶2-1、 环形外侧壁2-2、 第一滑动升降件2-3、 松土棒2-4、 泄水管2-5、 支撑柱2-6, 内桶2-1外侧壁下端焊接连接环形外侧壁2-2, 环形外侧壁2-2上端 均匀焊接连接多个第一滑动升降件2-3, 内桶2-1的内侧壁中端焊接连接三个松土棒2-4, 内 桶2-1内部底端中心焊接连接泄水管2-5, 泄水管2-5下端与内桶2-1底端外部连通, 内桶。
26、2-1 下端焊接连接四个支撑柱2-6, 四个支撑柱2-6与安装环1-2的四个圆环结构相对设置, 所述 植物培养桶2设置多个, 多个植物培养桶2的四个支撑柱2-6分别插接在多个安装环1-2的四 个圆环结构形成间隙配合; 0043 所述活动装置3包括环形板3-1、 旋转环3-2、 第二滑动升降件3-3、 连接板3-4、 圆形 底板3-5、 竖挡板3-6, 环形板3-1下端面外端焊接连接下端设置有多个第二滑动升降件3-3 的圆形附板, 圆形附板外侧壁上端通过四个支撑柱连接旋转环3-2, 环形板3-1下端面内侧 焊接连接连接板3-4, 连接板3-4下端与圆形底板3-5上端面边缘通过焊接连接, 圆形底板。
27、3- 5上端面中心设置圆形泄水孔3-5-1, 圆形底板3-5上端面、 圆形泄水孔3-5-1外侧设置有四 个竖挡板3-6, 四个竖挡板3-6沿圆形底板3-5的径向方向均匀分布; 0044 所述环形板3-1下端、 第二滑动升降件3-3与连接板3-4之间留有空隙, 第二滑动升 降件3-3与连接板3-4之间的距离等于内桶2-1的壁厚, 所述连接板3-4、 圆形底板3-5插接在 植物培养桶2的内桶2-1内部形成间隙配合, 所述圆形泄水孔3-5-1套接连接在泄水管2-5外 端, 所述第二滑动升降件3-3插接在内桶2-1侧壁外端、 两个第一滑动升降件2-3之间; 0045 植物培养桶2的内桶2-1内部、 圆。
28、形底板3-5的上端, 盛放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 植物种子或植物幼苗种植或生长在内桶2-1的土壤上端中心。 0046 具体实施方式二: 0047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第一连接管1-3的外径与第二连接管1-4的内径相同, 两个植物托架1 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管1-3与第二连接管1-4形成间隙配合连接。 0048 具体实施方式三: 0049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支撑脚1。
29、-6包括第一支撑附板1-6-1、 第二支撑附板1-6-2, 第一支撑 附板1-6-1、 第二支撑附板1-6-2均为L形结构, 第二支撑附板1-6-2焊接连接在第一支撑附 板1-6-1下端内侧。 0050 具体实施方式四: 0051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第一滑动升降件2-3包括第一弧形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 3-2、 卡固件2-3-3, 第一弧形滑升板2-3-1上端设置第二环形滑升板2-3-2, 第二环形滑升板 2-3-2上端设置卡固件2-3-3, 第一弧形滑升板。
30、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的一边竖直平 齐, 第一弧形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的另一边倾斜且从下到上呈阶梯状分布, 第一弧形滑升板2-3-1与第二环形滑升板2-3-2平齐的一边上端倾斜设置卡固件2-3-3; 0052 所述第一弧形滑升板2-3-1倾斜一边的倾斜角度、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倾斜一边 的倾斜角度、 卡固件2-3-3的倾斜角度均相等, 以此确保第二滑动升降件3-3沿第一滑动升 降件2-3的第一弧形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的倾斜边旋转上升过程中不会产 生运动干涉。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107047127 A 7 00。
31、53 具体实施方式五: 0054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第一滑动升降件2-3与第二滑动升降件3-3数量相等。 0055 具体实施方式六: 0056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第二滑动升降件3-3的一边竖直, 第二滑动升降件3-3的另一边倾斜, 第二滑动升降件3-3倾斜一边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弧形滑升板2-3-1倾斜一边的倾斜角度相 等。 0057 具体实施方式七: 0058。
32、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活动装置3上的每相邻的两个第二滑动升降件3-3之间形成梯形插 槽, 每相邻的两个第二滑动升降件3-3之间的梯形插槽上端、 偏向其中一个第二滑动升降件 3-3的一端设置斜置卡固槽3-3-1, 所述第一弧形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插接 在两个第二滑动升降件3-3之间的梯形插槽内, 所述卡固件2-3-3插接在斜置卡固槽3-3-1 内形成间隙配合, 上提并逆时针旋转活动装置3, 可以使活动装置3沿第一滑动升降件2-3旋 转上升; 0059 活动。
33、装置3的上升上限为: 第二滑动升降件3-3沿第一滑动升降件2-3的第一弧形 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的倾斜边旋转上升, 直至第一滑动升降件2-3上升至第 二环形滑升板2-3-2的上端, 此时圆形底板3-5和竖挡板3-6均在松土棒2-4下端, 植物幼苗 的根系及根系部分土壤位于内桶2-1上端。 0060 具体实施方式八: 0061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内桶2-1的内壁和松土棒2-4的表面均涂覆有聚四氟乙烯涂层, 聚四 氟乙烯涂层用于防止泥土粘接在内桶2-1的内。
34、壁和松土棒2-4上。 0062 具体实施方式九: 0063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植物托架1上下设置多个, 上端植物托架1的第一支撑附板1-6-1卡接 在下端植物托架1的矩形托盘1-1上端, 上端植物托架1的第二支撑附板1-6-2插接在下端植 物托架1的矩形托盘1-1内, 上端植物托架1的第二支撑附板1-6-2的外侧壁与下端植物托架 1的矩形托盘1-1的内侧壁贴合形成间隙配合, 植物托架1上下堆叠, 且通过间隙配合连接。 0064 具体实施方式十: 0065 下面结合图1、 2、。
35、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植物培养桶2的泄水管2-5内粘接连接棉絮物质, 泄水管2-5内粘接的 棉絮物质下端延长并落入矩形托盘1-1内部底端, 棉絮物质可以产生毛细作用, 使矩形托盘 1-1内部的积水经棉絮物质吸入植物培养桶2内部。 0066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 0067 下面结合图1、 2、 3、 4、 5、 6、 7、 8、 9、 10、 11说明本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 一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制造装配过程为: 先将连接板3-4和圆形底板3-5插接在植物培养 桶2的内桶2-1内, 再将松。
36、土棒2-4焊接在内桶2-1的内侧壁中端。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107047127 A 8 0068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幼苗移植的植物培养装置, 其工作原理为: 0069 松土操作: 旋转活动装置3, 使第二滑动升降件3-3沿第一滑动升降件2-3的第一弧 形滑升板2-3-1的倾斜边旋转上升, 旋转活动装置3的圆形底板3-5用于托起土壤、 竖挡板3- 6用于使土壤保持与圆形底板3-5一同旋转, 此时植物培养桶2与转动上移的活动装置3产生 相对运动, 植物培养桶2内的松土棒2-4在与土壤相对运动过程中对土壤进行搅动, 达到松 土的目的; 0070 植物移植操作: 旋转活动装置3, 使第二。
37、滑动升降件3-3沿第一滑动升降件2-3的第 一弧形滑升板2-3-1、 第二环形滑升板2-3-2的倾斜边旋转上升, 直至第一滑动升降件2-3上 升至第二环形滑升板2-3-2的上端, 此时植物培养桶2内的植物连通植物根部土壤, 均被圆 形底板3-5托举提升出植物培养桶2, 可以连同植物根部土壤拿取植物进行移植, 保证了植 物根须的完整、 提高植物移植成活率; 0071 浇灌过量时: 植物培养桶2内积水过多, 经过土壤渗透, 流经泄水管2-5, 排出至矩 形托盘1-1内, 同时浇灌过程中喷洒过界的水也将落入矩形托盘1-1内; 0072 毛细浇灌: 植物培养桶2的泄水管2-5内粘接连接棉絮物质, 泄水。
38、管2-5内粘接的棉 絮物质下端延长并落入矩形托盘1-1内部底端, 矩形托盘1-1内的积水可以通过棉絮物质的 毛细作用再次经过泄水管2-5吸入植物培养桶2内部, 用以保持植物培养桶2内土壤湿润; 0073 植物托架1可以进行上下叠放, 便于植物转移运输; 植物托架1的矩形托盘1-1可以 用于盛放浇灌过量产生的积水, 避免浇灌用水流失, 并且多个植物托架1可以通过第一连接 管1-3和第二连接管1-4进行连接, 用于导通传递浇灌用水; 植物托架1内部设置多个植物培 养桶2, 可以通过搬运植物托架1转运多株植物, 便于植物转运; 植物培养桶2内设置泄水管 2-5, 可以用于植物根部通风、 浇灌过量时排。
39、水, 泄水管2-5内粘接的棉絮物质还可以将排出 的水再次吸入植物培养桶2内, 保持植物培养桶2内土壤湿润; 植物培养桶2、 活动装置3可以 相对产生旋转和上下移动, 过程中松土棒2-4可以对植物根部进行松土, 并且当活动装置3 旋转上移时植株可以从植物培养桶2内提升, 无需挖掘即可将植株连同根部土壤进行移植; 本发明结构稳固, 不易损坏, 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经济环保。 0074 当然, 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 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 改型、 添加或替换, 也属于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10。
40、7047127 A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9 页 10 CN 107047127 A 10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9 页 11 CN 107047127 A 11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9 页 12 CN 107047127 A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9 页 13 CN 107047127 A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9 页 14 CN 107047127 A 14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9 页 15 CN 107047127 A 15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9 页 16 CN 107047127 A 16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8/9 页 17 CN 107047127 A 17 图10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9/9 页 18 CN 107047127 A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