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及其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31055.3 (22)申请日 2016.10.31 (71)申请人 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地址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开发区 洗马路阿家寺巷41号 (72)发明人 展茂魁 路纪芳 蔡静芸 王遵 张勇 王健 司徒春南 付甫永 (74)专利代理机构 贵阳派腾阳光知识产权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0 代理人 管宝伟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及其装置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
2、了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及其 装置, 该方法包括: 培养准备、 入料、 培养保存; 昆 虫保湿培养装置, 包括皿体、 皿盖; 所述皿盖安装 在皿体上, 所述皿体内安装有若干支撑台, 所述 皿盖端面上开有若干导气孔, 皿盖上设置有若干 观察孔, 在观察孔上端有盖口安装在皿盖上, 所 述盖口上设置有防尘盖。 通过支撑台将昆虫支持 在培养皿内, 昆虫不与水直接接触而影响其正常 培养, 在培养皿底加入水能够保证昆虫处于潮湿 的环境中, 皿盖上的观察孔使昆虫的培养过程能 够直接观察, 而不需要将培养皿打开而引入细菌 等影响昆虫培养的物品, 本昆虫保湿培养方法及 装置保湿培养效果好, 便于大量标本同时处理。。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106386711 A 2017.02.15 CN 106386711 A 1.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 培养准备: 采用玻璃或塑料制备成直径为50-120mm的培养皿, 在皿体的中设置若干 个直径为5-15mm的支撑台, 支撑台上设置含有有弧形槽培养台, 培养台的中部开有直径为 2-8mm导管, 皿盖盖在皿体上; b、 入料: 将无菌水或者吸满无菌水的海绵放入皿体中, 放入的水量不能超过支撑台顶 端; c、 培养保存: 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硫磺纸放在培养台上, 再将需要培养的被寄生蜂等天 敌寄生的昆虫幼虫、 蛹。
4、或茧以及被虫生真菌感染的昆虫标本放在硫磺纸上, 盖上皿盖放在 室温下保存即可。 2.一种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包括皿体(1)、 皿盖(2),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皿盖(2)安装在皿 体(1)上, 所述皿体(1)内安装有若干支撑台(11), 所述皿盖(2)端面上开有若干导气孔 (22), 皿盖(2)上设置有若干观察孔(24), 在观察孔(24)上端有盖口(23)安装在皿盖(2)上, 所述盖口(23)上设置有防尘盖(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台(11)为圆柱时, 皿 体(1)的的底部设置有水槽(12), 皿体(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5、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台(11)还可以设置为 培养台(13), 培养台(13)的上端面设置有弧形槽(141), 培养台(13)的中部开有竖直的导管 (142), 导管(142)贯通在皿体(1)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养台(13)的侧面还可以 设置为斜面(14)。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观察孔(24)为圆台型。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口(23)外壁上设置有固 定圈(231)。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盖(3)内壁。
6、上设置有 与固定圈(231)匹配的环形凹槽(31)。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尘盖(3)为透明材质。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皿盖(2)的侧面还设置有 帽延(2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86711 A 2 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昆虫培养保存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被寄生蜂等天敌寄生的昆虫蛹或茧以及被虫生真菌感染的昆虫标本一旦离开其 原生自然环境, 会因水分蒸发、 杂菌污染等因素导致无法正常发育和无法产生。
7、虫生真菌孢 子而失活。 但是在研究天敌昆虫和虫生真菌时, 需要将这些标本采集回实验室进行保湿培 养, 才能保证研究材料的生物活性。 目前, 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 通常采用小指管中加滤纸 的方法和培养皿中加脱脂棉的方法, 但是上述方法保湿效果差, 需要每天给滤纸加水或加 脱脂棉, 操作不便, 又易引起污染, 保湿培养效果差, 而且每个小纸管中只能放置一个标本, 不便于大量标本时处理。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及其装置。 0004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5 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a、 培养准备。
8、: 采用玻璃或塑料制备成直径为50-120mm的培养皿, 在皿体的中设置 若干个直径为5-15mm的支撑台, 支撑台上设置含有有弧形槽培养台, 培养台的中部开有直 径为2-8mm导管, 皿盖盖在皿体上; 0007 b、 入料: 将无菌水或者吸满无菌水的海绵放入皿体中, 放入的水量不能超过支撑 台顶端; 0008 c、 培养保存: 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硫磺纸放在培养台上, 再将需要培养的被寄生蜂 等天敌寄生的昆虫幼虫、 蛹或茧以及被虫生真菌感染的昆虫标本放在硫磺纸上, 盖上皿盖 放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0009 一种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包括皿体、 皿盖; 所述皿盖安装在皿体上, 所述皿体内安 装有若干。
9、支撑台, 所述皿盖端面上开有若干导气孔, 皿盖上设置有若干观察孔, 在观察孔上 端有盖口安装在皿盖上, 所述盖口上设置有防尘盖。 0010 所述支撑台为圆柱时, 皿体的的底部设置有水槽, 皿体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0011 所述支撑台还可以设置为培养台, 培养台的上端面设置有弧形槽, 培养台的中部 开有竖直的导管, 导管贯通在皿体的底部。 0012 所述培养台的侧面还可以设置为斜面。 0013 所述观察孔为圆台型。 0014 所述盖口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圈。 0015 所述防尘盖内壁上设置有与固定圈匹配的环形凹槽。 0016 所述防尘盖为透明材质。 0017 所述皿盖的侧面还设置有帽延。 说 明 书。
10、 1/3 页 3 CN 106386711 A 3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支撑台将昆虫支持在培养皿内, 昆虫不与水直接接 触而影响其正常培养, 在培养皿底加入水能够保证昆虫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皿盖上的观察 孔使昆虫的培养过程能够直接观察, 而不需要将培养皿打开而进入细菌等影响昆虫培养的 物品, 本昆虫保湿培养方法及装置保湿培养效果好, 便于大量标本同时处理。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支撑柱为圆柱时的结构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支撑柱为培养台的结构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皿体的截面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的皿盖结构示意图。
11、; 0024 图6是本发明的皿盖实施例结构图; 0025 图7是本发明的皿盖截面图; 0026 图中: 1-皿体, 11-支撑台, 12-水槽, 13-培养台, 14-斜面, 141-弧形槽, 142-导管, 2-皿盖, 21-帽延, 22-导气孔, 23-盖口, 231-固定圈, 24-观察孔, 3-防尘盖, 31-环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 不局限于所述。 0028 实施例一 0029 一种昆虫保湿培养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 a、 培养准备: 采用玻璃或塑料制备成直径为50-120mm的培养皿。
12、, 在皿体的中设置 若干个直径为5-15mm的支撑台, 支撑台上设置含有有弧形槽培养台, 培养台的中部开有直 径为2-8mm导管, 皿盖盖在皿体上; 0031 b、 入料: 将无菌水或者吸满无菌水的海绵放入皿体中, 放入的水量不能超过支撑 台顶端; 0032 c、 培养保存: 将经过灭菌处理的硫磺纸放在培养台上, 再将需要培养的被寄生蜂 等天敌寄生的昆虫幼虫、 蛹或茧以及被虫生真菌感染的昆虫标本放在硫磺纸上, 盖上皿盖 放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0033 如图所示的一种昆虫保湿培养装置, 包括皿体1、 皿盖2; 所述皿盖2安装在皿体1 上, 所述皿体1内安装有若干支撑台11, 所述皿盖2端面上开有。
13、若干导气孔22, 皿盖2上设置 有若干观察孔24, 在观察孔24上端有盖口23安装在皿盖2上, 所述盖口23上设置有防尘盖3。 通过支撑台11将昆虫支持在培养皿内, 昆虫不与水直接接触而影响其正常培养, 在培养皿 底加入水能够保证昆虫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皿盖2上的观察孔24使昆虫的培养过程能够直 接观察, 而不需要将培养皿打开而引入细菌等影响昆虫培养的物品。 0034 为了培养皿内空气和外界流通, 也不至于散失过多的水分, 所述支撑台11为圆柱 时, 皿体1的的底部设置有水槽12, 皿体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 0035 所述支撑台11还可以设置为培养台13, 培养台13的上端面设置有弧形槽141。
14、, 培养 台13的中部开有竖直的导管142, 导管142贯通在皿体1的底部。 弧形槽141可以将培养台13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386711 A 4 内的水集中在弧形槽13最低处然后从导管142内流出培养皿外, 避免培养皿内的水分长期 累积而集中在培养台13上对昆虫的培养造成影响。 0036 所述培养台13的侧面还可以设置为斜面14。 0037 为了使观察者的的视线在穿过盖口23和观察孔24后能够观看到培养皿内部的更 大面积, 所述观察孔24为圆台型。 0038 所述防尘盖为可以为平镜设计, 也可以为猫眼设计 【 “猫眼” 是由一个凹透镜和一 个凸透镜组成, 物镜是凹透镜,。
15、 目镜是凸透镜, 但物镜的焦距较短, 目镜的焦距离较长, 且目 镜的焦距应等于或大于物镜与目镜的距离(猫眼的长度)和目镜的焦距之和】 。 0039 为了方便防尘盖3的固定, 所述盖口23外壁上设置有固定圈231。 0040 所述防尘盖3内壁上设置有与固定圈231匹配的环形凹槽31。 0041 所述防尘盖3为透明材质。 0042 所述皿盖2的侧面还设置有帽延21。 帽延21使皿盖2在开启时具有较大的着力点, 使皿盖开启方便。 0043 如图2所示当支撑台11为为圆柱形时, 适合大批量的培养; 先在培养皿底的水槽12 内加入无菌水或者吸满无菌水的海绵, 水量不超过圆柱的高度, 在圆柱上放上灭菌后的。
16、硫 酸纸, 在硫酸纸上放入培养的昆虫幼虫、 蛹或茧或被虫真菌感染的昆虫标本的同类标本, 然 后将皿盖2盖上,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孔24观察昆虫的成长情况。 0044 如图3、 4中的当支撑台11为培养台13时, 先在培养皿底的2内加入无菌水或者吸满 无菌水的海绵, 水量和海绵的高度不超过圆柱的高度, 然后在个培养台13上放入培养的昆 虫幼虫、 蛹或茧或被虫真菌感染的昆虫标本的同种/类标本, 然后将皿盖2盖上, 也可以在培 养台13上放一次硫酸纸后再放培养的昆虫标本,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孔24观察昆 虫/虫生真菌的成长情况。 0045 如图6所示的, 为了更好的观察昆虫的生长情况, 在皿盖2上开若干观察孔24, 当支 撑台11为培养台13时, 观察孔24可以设置在培养台13的正上方, 更加直观的观察到昆虫的 生长情况。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386711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106386711 A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106386711 A 7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106386711 A 8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106386711 A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