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pdf

上传人:狗** 文档编号:6463820 上传时间:2019-08-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4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636440.X

申请日:

20170731

公开号:

CN107258701A

公开日:

201710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33,A01G13/00

主分类号:

A01K67/033,A01G13/00

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发明人:

张彦龙,王小艺,唐艳龙,曹亮明,杨忠岐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2号

优先权:

CN20171063644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中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通过选择苎麻天牛(Paraglenea fortunei)的蛹作为摩泽蒲螨(Pyemotes moseri)的替代寄主,利用防逃逸的接螨盒接螨,同时调控繁殖条件,繁殖摩泽蒲螨效率显著提升;将摩泽蒲螨的膨腹体装入贮螨管储藏,应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虫,摩泽蒲螨对苹小吉丁虫防治效果优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摩泽蒲螨原种制备:从野苹果林虫害枝内苹小吉丁虫虫体上采集具有野生性状的摩泽蒲螨膨腹体,在温度17-25℃,相对湿度45-60%下,置于接螨盒内,培养3-8天;摩泽蒲螨膨腹体生产子螨后,将健康的苹小吉丁幼虫或蛹移入接螨盒,温湿度条件不变,继续培养5-8天,寄生在苹小吉丁幼虫或蛹上的子螨发育为成熟的膨腹体,作为摩泽蒲螨原种;(2)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制备:以苎麻天牛的蛹作为替代寄主,在17-25℃,相对湿度45-60%下,将替代寄主放入接有摩泽蒲螨原种的接螨盒内,摩泽蒲螨原种和替代寄主的数量比为1:8,接种1-3d,接种后继续培养6-8天,得到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3)摩泽蒲螨大量繁殖:将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移到空的接螨盒内,每盒5头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在17-25℃,相对湿度45-60%下,将苎麻天牛的蛹放入接有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的接螨盒内,苎麻天牛的蛹和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的数量比为20:1,接种1-3d,接种后继续培养3-5天,每个接螨盒可得到100个已接上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苎麻天牛蛹;(4)摩泽蒲螨膨腹体转移:将接有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苎麻天牛蛹从接螨盒中取出,分装入贮螨管,再用脱脂棉塞紧,将脱脂棉下端与苎麻天牛蛹接触,防止晃动;储存或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螨盒是由内外两个无盖长方体透明塑料盒组成,内盒外壁四周有可接触外盒内壁的支撑结构,内盒壁高于外盒壁0.5mm,支撑结构四个方位分别有1个0.5mm圆孔,用于平衡水压;外盒加满水,将内盒放入,内盒和外盒之间形成一条贯通的水屏障,可防止摩泽蒲螨子螨逃逸;内外盒壁及支撑结构均厚2mm,外盒长宽高分别为175mm、115mm,53mm,内盒长宽高分别为132mm、78mm、56mm,支撑结构位于内盒30mm高的位置,长宽分别为171mm和11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贮螨管是5ml的玻璃或塑料指形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装有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贮螨管置于温度为4-8℃,相对湿度为30%的冰箱中进行储存,储存时间不超过120天。 5.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苹小吉丁虫的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将权利要求4所述的贮螨管从冰箱中取出,置于15-25℃的温度下48小时,再运送至林间,选择温度高于17℃的晴天释放,释放时将贮螨管置于受害植物下部或基部,拔开棉塞,管口朝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摩泽蒲螨膨腹体释放前调查害虫虫口密度,并随机抽取10管贮螨管统计摩泽蒲螨膨腹体个数,计算出平均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泽蒲螨膨腹体在林间的释放量为按照益害比10:1释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摩泽蒲螨膨腹体释放后的8-10天,通过随机抽取部分受害植物个体或枝条,解剖调查被寄生的害虫数量来调查寄生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泽蒲螨(Pyemotes moseri)的人工繁育方法以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林木蛀干害虫的防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此类害虫给中国乃至世界林业造成了很多难以估量的损失,其隐蔽为害的特性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天牛和吉丁这两类蛀干害虫目前是我国林业上数量最多,最难防治,却造成损失最大的害虫。例如主要危害苹果树的苹小吉丁虫(Agrilus mali)给我国新疆地区的野生苹果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野生苹果林种质资源被视为我国乃至世界苹果选育和改良的重要基因库,苹小吉丁在野苹果林暴发成灾,造成了大量野苹果树的死亡,对群落乃至整个野果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目前各级部门尝试了多种防治方法,收效甚微。利用天敌控制此类害虫是目前较有效且环保的手段。

苹小吉丁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甲科(Buprestidae),分布于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北方十多个省。王春晓等1995年首次报道了苹小吉丁虫侵入新疆,并认为是1993年由山东引入的苹果苗木带入。对于苹小吉丁虫的防治,早在上世纪60年代,张学敏、袁甫金等先后作过防治技术的研究,之后有关其防治技术时有报道,总结起来,防治措施主要有剪除有虫枝条、涂抹药液、打孔注药、化学喷雾等。新疆野苹果多分布在河谷陡坡两侧,地形复杂,面积大,分布广,苹小吉丁发育非常不整齐,加之苹小吉丁虫危害具有隐蔽性,果园中常用的防治方法在野苹果林中很难实施及操作。从2000年开始,伊犁州各级政府组织开展苹小吉丁虫的防治工作,防治措施主要是清理虫害木、剪除有虫枝条、树干打孔注药、成虫期化学药剂喷雾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防治区的虫口密度,但是苹小吉丁虫逐年蔓延及危害加重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有关苹小吉丁虫的生物防治,最早见于孙益知1979年报道的一种啮小蜂(Tetrastichus sp.)在一般不喷药果树上寄生率高达36.8%~53.8%,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之后虽偶有报道称可以招引啄木鸟或释放寄生蜂来防治苹小吉丁虫,但都没有实践。在苹小吉丁虫在新疆野果林爆发15年后,刘爱华等(2010,2011)首次报道了苹小吉丁虫的天敌昆虫,报道了苹小吉丁虫刻柄茧蜂(Atanycolus sp.)对苹小吉丁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及其空间分布型。2013年王智勇报道了利用几种肿腿蜂防治苹小吉丁虫,但也仅限于室内试验和小规模示范,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目前尚未有利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虫的报道。

摩泽蒲螨(Pyemotes moseri)是于丽辰1996年在我国河北发现的新种,也是新疆发现的寄生于苹小吉丁虫的新记录种,国内外无相关报道,该螨雌雄比高、攻击能力、搜索寄主能力以及寄生率均很高,是一种非常优良的蛀干害虫天敌。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林木害虫天敌的新品种的发现、人工繁育等研究,我们团队尝试对摩泽蒲螨进行人工繁育,然而现有技术只有对蒲螨属的几个种的人工繁殖方法有报道,主要利用蜜蜂蛹、蛴螬、台湾狭天牛幼虫、麦蛾幼虫、玉米象幼虫作为替代寄主繁殖蒲螨。我们团队经过尝试,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替代寄主在繁殖摩泽蒲螨时效率不高,经过大量研究、大胆尝试,发现苎麻天牛的蛹在繁育摩泽蒲螨具有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繁育摩泽蒲螨的方法,以及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摩泽蒲螨原种制备:从野苹果林虫害枝内苹小吉丁虫虫体上采集具有野生性状的摩泽蒲螨膨腹体,在温度17-25℃,相对湿度45-60%下,置于接螨盒内,培养3-8天;摩泽蒲螨膨腹体生产子螨后,将健康的苹小吉丁幼虫或蛹移入接螨盒,温湿度条件不变,继续培养5-8天,寄生在苹小吉丁幼虫或蛹上的子螨发育为成熟的膨腹体,作为摩泽蒲螨原种;

(2)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制备:以苎麻天牛的蛹作为替代寄主,在17-25℃,相对湿度45-60%下,将替代寄主放入接有摩泽蒲螨原种的接螨盒内,摩泽蒲螨原种和替代寄主的数量比为1:8,接种1-3d,接种后继续培养6-8天,得到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

(3)摩泽蒲螨大量繁殖:将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移到空的接螨盒内,每盒5头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在17-25℃,相对湿度45-60%下,将苎麻天牛的蛹放入接有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的接螨盒内,苎麻天牛的蛹和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的数量比为20:1,接种1-3d,接种后继续培养3-5天,每个接螨盒可得到100个已接上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苎麻天牛蛹;

(4)摩泽蒲螨膨腹体转移:将接有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苎麻天牛蛹从接螨盒中取出,分装入贮螨管,再用脱脂棉塞紧,将脱脂棉下端与苎麻天牛蛹接触,防止晃动;储存或备用;

优选地,所述接螨盒是由内外两个无盖长方体透明塑料盒组成,内盒外壁四周有可接触外盒内壁的支撑结构,内盒壁高于外盒壁0.5mm,支撑结构四个方位分别有1个0.5mm圆孔,用于平衡水压;外盒加满水,将内盒放入,内盒和外盒之间形成一条贯通的水屏障,可防止摩泽蒲螨子螨逃逸;内外盒壁及支撑结构均厚2mm,外盒长宽高分别为175mm、115mm,53mm,内盒长宽高分别为132mm、78mm、56mm,支撑结构位于内盒30mm高的位置,长宽分别为171mm和111mm;

优选地,所述的贮螨管是5ml的玻璃或塑料指形管;

优选地,将装有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贮螨管置于温度为4-8℃,相对湿度为30%的冰箱中进行储存,储存时间不超过120天;

本发明还揭示了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在苹小吉丁虫的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将本发明装有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贮螨管从冰箱中取出,置于15-25℃的温度下48小时,再运送至林间,选择温度高于17℃的晴天释放,释放时将贮螨管置于受害植物下部或基部,拔开棉塞,管口朝下;

优选地,摩泽蒲螨膨腹体释放前调查害虫虫口密度,并随机抽取10管贮螨管统计摩泽蒲螨膨腹体个数,计算出平均数;

优选地,所述摩泽蒲螨膨腹体在林间的释放量为按照益害比10:1释放;

优选地,摩泽蒲螨膨腹体释放后的8-10天,通过随机抽取部分受害植物个体或枝条,解剖调查被寄生的害虫数量来调查寄生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苎麻天牛的蛹作为摩泽蒲螨的替代寄主,能够实现人工繁育,同时提高摩泽蒲螨膨腹体繁殖量,螨种不易退化。

2.应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虫,摩泽蒲螨对苹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摩泽蒲螨原种制备

从野苹果林虫害枝内苹小吉丁虫虫体上采集具有野生性状的摩泽蒲螨膨腹体,在温度120℃,相对湿度50%下,置于接螨盒内,培养5天;摩泽蒲螨膨腹体生产子螨后,将健康的苹小吉丁幼虫移入接螨盒,温湿度条件不变,继续培养6天,寄生在苹小吉丁幼虫上的子螨发育为成熟的膨腹体,作为摩泽蒲螨原种;

(2).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制备

以苎麻天牛的蛹作为替代寄主,在20℃,相对湿度50%下,将替代寄主放入接有摩泽蒲螨原种的接螨盒内,摩泽蒲螨原种和替代寄主的数量比为1:8,接种1d,接种后继续培养6天,得到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

(3).摩泽蒲螨大量繁殖

将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移到空的接螨盒内(总计50个接螨盒),每盒5头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在20℃,相对湿度50%下,将替代寄主:苎麻天牛的蛹放入接有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的接螨盒内,苎麻天牛的蛹和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的数量比为20:1,接种2d,接种后继续培养4天,每个接螨盒可得到100个已接上摩泽蒲螨膨腹体的替代寄主,统计繁殖得到的摩泽蒲螨膨腹体数量;

(4).设置对照

将苎麻天牛蛹分别替换成蜜蜂蛹、蛴螬、桑蚕蛹、麦蛾幼虫,然后分别重复上述步骤(1)、(2)、(3),获得对照1(蜜蜂蛹),对照2(蛴螬)、对照3(台湾狭天牛幼虫)、对照4(麦蛾幼虫)。

表1的数据表明,本发明的替代寄主苎麻天牛的蛹繁殖摩泽蒲螨膨腹体数的效率高于蜜蜂蛹、蛴螬、台湾狭天牛幼虫、麦蛾幼虫。

实施例2

利用摩泽蒲螨防治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

1.释放时间

在新疆防治苹果小吉丁越冬幼虫和蛹,选择5月上旬-5月下旬;防治苹果小吉丁当年幼虫,选择8月下旬-10下旬,日均气温高于17℃时释放。

2.释放前虫口调查和设置对照区

释放前,随机调查10株树,在每株树的4个方位随机取4个三级果枝,进行解剖,统计每个枝的虫口量,计算出枝子平均虫口量,数清每株树上上三级分枝的总量,再换算成每株的虫口量,求平均值。在距离释放区2km以外设立对照区。

3.释放方法

采用1次性淹没式释放,且为每株释放。将贮螨管的棉塞拔下塞到树的枝杈上,管口斜向下,固定于树不受阳光直射的一面,固定位置在树的胸径。

4.释放量

用苎麻天牛蛹繁育的摩泽蒲螨平均含有310个膨腹体,释放量的计算公式:释放量=平均每株虫口量*10个膨腹体。

5.释放效果检验

利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越冬幼虫和蛹,释放螨10天后效果调查,苹小吉丁幼虫和蛹的校正死亡率为73.21%。8月份调查,当年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0.60%,通过释放摩泽蒲螨,基本控制了苹小吉丁虫危害,达到了保护苹果树的目的。

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636440.X (22)申请日 2017.07.31 (71)申请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 与保护研究所 地址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东小府2号 (72)发明人 张彦龙 王小艺 唐艳龙 曹亮明 杨忠岐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453 代理人 李中强 (51)Int.Cl. A01K 67/033(2006.01) A01G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 小吉丁。

2、虫中的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 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通过选择苎麻 天牛 (Paraglenea fortunei) 的蛹作为摩泽蒲螨 (Pyemotes moseri) 的替代寄主, 利用防逃逸的 接螨盒接螨, 同时调控繁殖条件, 繁殖摩泽蒲螨 效率显著提升; 将摩泽蒲螨的膨腹体装入贮螨管 储藏, 应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虫, 摩泽蒲螨 对苹小吉丁虫防治效果优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7258701 A 2017.10.20 CN 107258701 A 1.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摩泽蒲。

3、螨原种制备: 从野苹果林虫害枝内苹小吉丁虫虫体上采集具有野生性状的 摩泽蒲螨膨腹体, 在温度17-25, 相对湿度45-60%下, 置于接螨盒内, 培养3-8天; 摩泽蒲螨 膨腹体生产子螨后, 将健康的苹小吉丁幼虫或蛹移入接螨盒, 温湿度条件不变, 继续培养5- 8天, 寄生在苹小吉丁幼虫或蛹上的子螨发育为成熟的膨腹体, 作为摩泽蒲螨原种; (2) 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制备: 以苎麻天牛的蛹作为替代寄主, 在17-25, 相对湿度 45-60%下, 将替代寄主放入接有摩泽蒲螨原种的接螨盒内, 摩泽蒲螨原种和替代寄主的数 量比为1:8, 接种1-3d, 接种后继续培养6-8天, 得到摩泽蒲螨替代寄。

4、主种; (3) 摩泽蒲螨大量繁殖: 将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移到空的接螨盒内, 每盒5头摩泽蒲螨 替代寄主种; 在17-25, 相对湿度45-60%下, 将苎麻天牛的蛹放入接有摩泽蒲螨替代寄主 种的接螨盒内, 苎麻天牛的蛹和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的数量比为20:1, 接种1-3d, 接种后继 续培养3-5天, 每个接螨盒可得到100个已接上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苎麻天牛蛹; (4) 摩泽蒲螨膨腹体转移: 将接有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苎麻天牛蛹从接螨盒中取出, 分装 入贮螨管, 再用脱脂棉塞紧, 将脱脂棉下端与苎麻天牛蛹接触, 防止晃动; 储存或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5、 所述接螨盒是由内外 两个无盖长方体透明塑料盒组成, 内盒外壁四周有可接触外盒内壁的支撑结构, 内盒壁高 于外盒壁0.5mm, 支撑结构四个方位分别有1个0.5mm圆孔, 用于平衡水压; 外盒加满水, 将内 盒放入, 内盒和外盒之间形成一条贯通的水屏障, 可防止摩泽蒲螨子螨逃逸; 内外盒壁及支 撑结构均厚2mm, 外盒长宽高分别为175mm、 115mm, 53mm, 内盒长宽高分别为132mm、 78mm、 56mm, 支撑结构位于内盒30mm高的位置, 长宽分别为171mm和11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贮螨管是5ml 的玻璃或塑料指形。

6、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 其特征在于, 将装有摩泽蒲螨膨腹 体的贮螨管置于温度为4-8, 相对湿度为30%的冰箱中进行储存, 储存时间不超过120天。 5.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在苹小吉丁虫的幼虫期、 蛹期、 成虫期, 将权利要求4所述的贮螨管从冰箱中取出, 置于15-25的温度下48小时, 再运送至 林间, 选择温度高于17的晴天释放, 释放时将贮螨管置于受害植物下部或基部, 拔开棉 塞, 管口朝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摩泽蒲螨 膨腹体释放前调查害虫虫口密度, 并随机抽取10管贮。

7、螨管统计摩泽蒲螨膨腹体个数, 计算 出平均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泽 蒲螨膨腹体在林间的释放量为按照益害比10:1释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摩泽蒲螨 膨腹体释放后的8-10天, 通过随机抽取部分受害植物个体或枝条, 解剖调查被寄生的害虫 数量来调查寄生率。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58701 A 2 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害虫生物防治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摩泽蒲螨(Pyemotes mos。

8、eri) 的人工繁育方法以及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林木蛀干害虫的防治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此类害虫给中国乃至世界林业造成了很 多难以估量的损失, 其隐蔽为害的特性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天牛和吉丁这两类蛀 干害虫目前是我国林业上数量最多, 最难防治, 却造成损失最大的害虫。 例如主要危害苹果 树的苹小吉丁虫(Agrilus mali)给我国新疆地区的野生苹果林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野生苹 果林种质资源被视为我国乃至世界苹果选育和改良的重要基因库, 苹小吉丁在野苹果林暴 发成灾, 造成了大量野苹果树的死亡, 对群落乃至整个野果林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目前各级部门尝。

9、试了多种防治方法, 收效甚微。 利用天敌控制此类害虫是目前较有效且环 保的手段。 0003 苹小吉丁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吉丁甲科(Buprestidae), 分布于俄罗斯, 日 本, 朝鲜半岛以及我国北方十多个省。 王春晓等1995年首次报道了苹小吉丁虫侵入新疆, 并 认为是1993年由山东引入的苹果苗木带入。 对于苹小吉丁虫的防治, 早在上世纪60年代, 张 学敏、 袁甫金等先后作过防治技术的研究, 之后有关其防治技术时有报道, 总结起来, 防治 措施主要有剪除有虫枝条、 涂抹药液、 打孔注药、 化学喷雾等。 新疆野苹果多分布在河谷陡 坡两侧, 地形复杂, 面积大, 分布广, 。

10、苹小吉丁发育非常不整齐, 加之苹小吉丁虫危害具有隐 蔽性, 果园中常用的防治方法在野苹果林中很难实施及操作。 从2000年开始, 伊犁州各级政 府组织开展苹小吉丁虫的防治工作, 防治措施主要是清理虫害木、 剪除有虫枝条、 树干打孔 注药、 成虫期化学药剂喷雾等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防治区的虫口密度, 但是苹小吉丁 虫逐年蔓延及危害加重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有关苹小吉丁虫的生物防治, 最早见于孙益知 1979年报道的一种啮小蜂(Tetrastichus sp.)在一般不喷药果树上寄生率高达36.8 53.8, 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之后虽偶有报道称可以招引啄木鸟或释放寄生蜂来 防治苹小吉。

11、丁虫, 但都没有实践。 在苹小吉丁虫在新疆野果林爆发15年后, 刘爱华等(2010, 2011)首次报道了苹小吉丁虫的天敌昆虫, 报道了苹小吉丁虫刻柄茧蜂(Atanycolus sp.) 对苹小吉丁虫的自然控制作用及其空间分布型。 2013年王智勇报道了利用几种肿腿蜂防治 苹小吉丁虫, 但也仅限于室内试验和小规模示范, 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 目前尚未有利 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虫的报道。 0004 摩泽蒲螨(Pyemotes moseri)是于丽辰1996年在我国河北发现的新种, 也是新疆 发现的寄生于苹小吉丁虫的新记录种, 国内外无相关报道, 该螨雌雄比高、 攻击能力、 搜索 寄主能力以。

12、及寄生率均很高, 是一种非常优良的蛀干害虫天敌。 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林木 害虫天敌的新品种的发现、 人工繁育等研究, 我们团队尝试对摩泽蒲螨进行人工繁育, 然而 现有技术只有对蒲螨属的几个种的人工繁殖方法有报道, 主要利用蜜蜂蛹、 蛴螬、 台湾狭天 牛幼虫、 麦蛾幼虫、 玉米象幼虫作为替代寄主繁殖蒲螨。 我们团队经过尝试, 发现现有技术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258701 A 3 中的替代寄主在繁殖摩泽蒲螨时效率不高, 经过大量研究、 大胆尝试, 发现苎麻天牛的蛹在 繁育摩泽蒲螨具有很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繁育摩泽蒲螨的方法, 以及摩泽蒲。

13、螨在防治苹小 吉丁虫中的应用。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泽蒲螨的人工繁育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0007 (1)摩泽蒲螨原种制备: 从野苹果林虫害枝内苹小吉丁虫虫体上采集具有野生性 状的摩泽蒲螨膨腹体, 在温度17-25, 相对湿度45-60下, 置于接螨盒内, 培养3-8天; 摩 泽蒲螨膨腹体生产子螨后, 将健康的苹小吉丁幼虫或蛹移入接螨盒, 温湿度条件不变, 继续 培养5-8天, 寄生在苹小吉丁幼虫或蛹上的子螨发育为成熟的膨腹体, 作为摩泽蒲螨原种; 0008 (2)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制备: 以苎麻天牛的蛹作为替代寄主, 在17-25, 。

14、相对湿 度45-60下, 将替代寄主放入接有摩泽蒲螨原种的接螨盒内, 摩泽蒲螨原种和替代寄主的 数量比为1:8, 接种1-3d, 接种后继续培养6-8天, 得到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 0009 (3)摩泽蒲螨大量繁殖: 将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移到空的接螨盒内, 每盒5头摩泽 蒲螨替代寄主种; 在17-25, 相对湿度45-60下, 将苎麻天牛的蛹放入接有摩泽蒲螨替代 寄主种的接螨盒内, 苎麻天牛的蛹和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的数量比为20:1, 接种1-3d, 接种 后继续培养3-5天, 每个接螨盒可得到100个已接上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苎麻天牛蛹; 0010 (4)摩泽蒲螨膨腹体转移: 将接有摩泽蒲螨膨腹。

15、体的苎麻天牛蛹从接螨盒中取出, 分装入贮螨管, 再用脱脂棉塞紧, 将脱脂棉下端与苎麻天牛蛹接触, 防止晃动; 储存或备用; 0011 优选地, 所述接螨盒是由内外两个无盖长方体透明塑料盒组成, 内盒外壁四周有 可接触外盒内壁的支撑结构, 内盒壁高于外盒壁0.5mm, 支撑结构四个方位分别有1个0.5mm 圆孔, 用于平衡水压; 外盒加满水, 将内盒放入, 内盒和外盒之间形成一条贯通的水屏障, 可 防止摩泽蒲螨子螨逃逸; 内外盒壁及支撑结构均厚2mm, 外盒长宽高分别为175mm、 115mm, 53mm, 内盒长宽高分别为132mm、 78mm、 56mm, 支撑结构位于内盒30mm高的位置,。

16、 长宽分别为 171mm和111mm; 0012 优选地, 所述的贮螨管是5ml的玻璃或塑料指形管; 0013 优选地, 将装有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贮螨管置于温度为4-8, 相对湿度为30的冰 箱中进行储存, 储存时间不超过120天; 0014 本发明还揭示了摩泽蒲螨在防治苹小吉丁虫中的应用, 在苹小吉丁虫的幼虫期、 蛹期、 成虫期, 将本发明装有摩泽蒲螨膨腹体的贮螨管从冰箱中取出, 置于15-25的温度 下48小时, 再运送至林间, 选择温度高于17的晴天释放, 释放时将贮螨管置于受害植物下 部或基部, 拔开棉塞, 管口朝下; 0015 优选地, 摩泽蒲螨膨腹体释放前调查害虫虫口密度, 并随机抽。

17、取10管贮螨管统计 摩泽蒲螨膨腹体个数, 计算出平均数; 0016 优选地, 所述摩泽蒲螨膨腹体在林间的释放量为按照益害比10:1释放; 0017 优选地, 摩泽蒲螨膨腹体释放后的8-10天, 通过随机抽取部分受害植物个体或枝 条, 解剖调查被寄生的害虫数量来调查寄生率。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258701 A 4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1.采用苎麻天牛的蛹作为摩泽蒲螨的替代寄主, 能够实现人工繁育, 同时提高摩 泽蒲螨膨腹体繁殖量, 螨种不易退化。 0020 2.应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虫, 摩泽蒲螨对苹小吉丁虫的防治效果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

18、面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2 实施例1 0023 (1).摩泽蒲螨原种制备 0024 从野苹果林虫害枝内苹小吉丁虫虫体上采集具有野生性状的摩泽蒲螨膨腹体, 在 温度120, 相对湿度50下, 置于接螨盒内, 培养5天; 摩泽蒲螨膨腹体生产子螨后, 将健康 的苹小吉丁幼虫移入接螨盒, 温湿度条件不变, 继续培养6天, 寄生在苹小吉丁幼虫上的子 螨发育为成熟的膨腹体, 作为摩泽蒲螨原种; 0025 (2).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制备 0026 以苎麻天牛的蛹作为替代寄主, 在20, 相对湿度50下, 将替代寄主放入接有摩 泽蒲螨原种的接螨盒内, 摩泽蒲螨原种。

19、和替代寄主的数量比为1:8, 接种1d, 接种后继续培 养6天, 得到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 0027 (3).摩泽蒲螨大量繁殖 0028 将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移到空的接螨盒内(总计50个接螨盒), 每盒5头摩泽蒲螨 替代寄主种; 在20, 相对湿度50下, 将替代寄主: 苎麻天牛的蛹放入接有摩泽蒲螨替代 寄主种的接螨盒内, 苎麻天牛的蛹和摩泽蒲螨替代寄主种的数量比为20:1, 接种2d, 接种后 继续培养4天, 每个接螨盒可得到100个已接上摩泽蒲螨膨腹体的替代寄主, 统计繁殖得到 的摩泽蒲螨膨腹体数量; 0029 (4).设置对照 0030 将苎麻天牛蛹分别替换成蜜蜂蛹、 蛴螬、 桑蚕蛹、 。

20、麦蛾幼虫, 然后分别重复上述步 骤(1)、 (2)、 (3), 获得对照1(蜜蜂蛹), 对照2(蛴螬)、 对照3(台湾狭天牛幼虫)、 对照4(麦蛾 幼虫)。 0031 0032 表1的数据表明, 本发明的替代寄主苎麻天牛的蛹繁殖摩泽蒲螨膨腹体数的效率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258701 A 5 高于蜜蜂蛹、 蛴螬、 台湾狭天牛幼虫、 麦蛾幼虫。 0033 实施例2 0034 利用摩泽蒲螨防治野苹果林苹果小吉丁 0035 1.释放时间 0036 在新疆防治苹果小吉丁越冬幼虫和蛹, 选择5月上旬-5月下旬; 防治苹果小吉丁当 年幼虫, 选择8月下旬-10下旬, 日均气温高于17时。

21、释放。 0037 2.释放前虫口调查和设置对照区 0038 释放前, 随机调查10株树, 在每株树的4个方位随机取4个三级果枝, 进行解剖, 统 计每个枝的虫口量, 计算出枝子平均虫口量, 数清每株树上上三级分枝的总量, 再换算成每 株的虫口量, 求平均值。 在距离释放区2km以外设立对照区。 0039 3.释放方法 0040 采用1次性淹没式释放, 且为每株释放。 将贮螨管的棉塞拔下塞到树的枝杈上, 管 口斜向下, 固定于树不受阳光直射的一面, 固定位置在树的胸径。 0041 4.释放量 0042 用苎麻天牛蛹繁育的摩泽蒲螨平均含有310个膨腹体, 释放量的计算公式: 释放量 平均每株虫口量*10个膨腹体。 0043 5.释放效果检验 0044 利用摩泽蒲螨防治苹小吉丁越冬幼虫和蛹, 释放螨10天后效果调查, 苹小吉丁幼 虫和蛹的校正死亡率为73.21。 8月份调查, 当年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0.60, 通过释放 摩泽蒲螨, 基本控制了苹小吉丁虫危害, 达到了保护苹果树的目的。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258701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