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716246.4 (22)申请日 2017.12.11 (73)专利权人 张俊 地址 416700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 州永顺县芙蓉镇保坪村四组 (72)发明人 范清铭 (51)Int.Cl. A01K 63/04(2006.01) H02K 7/18(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 氧机, 该增氧机包括浮体, 浮体上设有杆座, 杆座 。
2、上固定安装有横杆, 横杆上设有外转子式的主直 流电机, 主直流电机的外转子上设有用于将鱼塘 表层的水体引出水面的车水轮/耙水轮; 浮体上 还设有能量回收电机, 该能量回收电机通过设于 其转子上的叶轮驱动而运转, 叶轮由车水轮/耙 水轮的落水驱动而旋转。 本实用新型能耗低, 有 利于降低养殖成本、 提高养殖效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544098 U 2018.06.29 CN 207544098 U 1.一种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 包括浮体, 所述浮体上设有杆座, 所述杆座上固定安 装有横杆, 所述横杆上设有外转子式的直流电机, 所述直流电机的外转子上设有露出所。
3、述 浮体之外、 用于将鱼塘表层的水体引出水面的车水轮/耙水轮; 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入端与蓄 电池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以由该蓄电池组提供电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体上还设有用于将 所述车水轮/耙水轮所引出的水体势能转换成电能的能量回收电机; 所述能量回收电机的转子上设有可随转子旋转的叶轮, 所述叶轮设于所述车水轮/耙 水轮的落水区, 由所述车水轮/耙水轮所引出的落水驱动而旋转, 从而驱动所述能量回收电 机运转, 以将落水的势能转化成电能; 所述能量回收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整流器与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以将其所产 生的电能回收储存于所述蓄电池组内, 供所述蓄电池组用于驱动所述直流电机运转。 2。
4、.一种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 包括浮体, 所述浮体上设有杆座, 所述杆座上固定安 装有横杆, 所述横杆上设有外转子式的直流电机, 所述直流电机的外转子上设有用于将鱼 塘表层的水体引出水面的车水轮/耙水轮; 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电源开关与市电连 接, 由市电提供电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体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车水轮/耙水轮所引出的 水体势能转换成电能的能量回收电机; 所述能量回收电机的转子上设有可随转子旋转的叶轮, 所述叶轮设于所述车水轮/耙 水轮的落水区, 由所述车水轮/耙水轮所引出的落水驱动而旋转, 从而驱动所述能量回收电 机运转, 以将落水的势能转化成电能; 所述能量回收电机的输出端。
5、通过整流器与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 以将其所产 生的电能并入到所述直流电机的供电部加以回收利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44098 U 2 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水式鱼塘增氧机, 具体涉及一种出水式鱼塘增氧机的能量回收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出水式鱼塘增氧机均设有浮体, 浮体上设有电机和传动箱, 传动箱的主轴 上设有车水轮/耙水轮, 电机通过传动箱驱动主轴上的车水轮/耙水轮旋转, 车水轮/耙水轮 将鱼塘表层的水体引出水面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混合后再落入鱼塘内, 从而持续增加鱼塘 内水体的含氧量, 以保证鱼塘内的鱼。
6、类存活。 0003 传统的出水式鱼塘增氧机均未设置能量回收装置, 纯属能量消耗户, 存在着耗电 量大、 使用成本高的缺陷, 不利于节约养殖户的生产成本和提高养殖户的生产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将车水轮/耙水轮所引出的水流势能转换为电能以进行 回收利用的鱼塘增氧机, 旨在改善现有同类产品所存在上述的缺陷。 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方案一: 0007 一种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 包括浮体, 所述浮体上设有杆座, 所述杆座上固定 安装有横杆, 所述横杆上设有外转子式的直流电机, 所述直流电机的外转子上设有露出所 述浮体之外、 用于将鱼塘表层。
7、的水体引出水面的车水轮/耙水轮; 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入端与 蓄电池组的输出端电连接, 以由该蓄电池组提供电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体上还设有用于 将所述车水轮/耙水轮所引出的水体势能转换成电能的能量回收电机; 0008 所述能量回收电机的转子上设有可随转子旋转的叶轮, 所述叶轮设于所述车水 轮/耙水轮的落水区, 由所述车水轮/耙水轮所引出的落水驱动而旋转, 从而驱动所述能量 回收电机运转, 以将落水的势能转化成电能; 0009 所述能量回收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整流器与所述蓄电池组的输入端电连接, 以将其 所产生的电能回收储存于所述蓄电池组内, 供所述蓄电池组用于驱动所述直流电机运转。 0010 方。
8、案二: 0011 一种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 包括浮体, 所述浮体上设有杆座, 所述杆座上固定 安装有横杆, 所述横杆上设有外转子式的直流电机, 所述直流电机的外转子上设有用于将 鱼塘表层的水体引出水面的车水轮/耙水轮; 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电源开关与市电 连接, 由市电提供电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体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车水轮/耙水轮所引出 的水体势能转换成电能的能量回收电机; 0012 所述能量回收电机的转子上设有可随转子旋转的叶轮, 所述叶轮设于所述车水 轮/耙水轮的落水区, 由所述车水轮/耙水轮所引出的落水驱动而旋转, 从而驱动所述能量 回收电机运转, 以将落水的势能转化成电能;。
9、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544098 U 3 0013 所述能量回收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整流器与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入端电连接, 以将其 所产生的电能并入到所述直流电机的供电部加以回收利用。 0014 本实用新型在浮体上设置了能量回收发电机, 该发电机利用车水轮/耙水轮所引 出的水体下落时的势能进行发电, 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将该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并入 到本实用新型的主电机供电部加以利用, 可节约耗电量, 达到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
10、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双实线箭头代表第 一叶轮的旋转方向, 双虚线箭头代表第一叶轮的出水方向, 单实线箭头代表第二叶轮的旋 转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0019 实施例1 0020 本实施例中, 主直流电机由蓄电池组供电, 能量回收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回收储存 于该蓄电池组内, 以用于驱动主直流电机运转。 0021 参照图1和图2: 0022 一种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 包括浮体1, 浮体1上设有第一支架2, 第一支架2的 中央位置设有杆座3, 杆座3上左右走向地固定安装有横杆4, 横杆4的两端相互对称地分别 设有一。
11、台外转子式的主直流电机5。 0023 两台主直流电机5的内定子组件均固定安装于第一横杆4上、 外转子组件均可旋转 地安装于第一横杆4上。 0024 两台主直流电机5的输入端均电连接于同一蓄电池组6, 由该蓄电池组6 提供电 源。 0025 每台主直流电机5的外转子组件上均设有分别露出浮体1左右两侧舷外、 用于将鱼 塘表层的水体引出水面的耙水轮7。 0026 浮体1上还与第一支架2前后相距地设有第二支架8, 第二支架8的中央位置设有电 机座9, 电机座9上设有能量回收电机10, 该能量回收电机10为内转子式电机, 其机体固定安 装于电机座9上, 其内转子包括一根与横杆4 相互平行的转芯10-1。。
12、 0027 转芯10-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1可旋转地穿过浮体1上所设的第一支座12和 第二支座13, 其左右两端的外端部分别露出浮体1的左右两侧舷外, 其左右外端端部分别设 有与左右两侧的耙水轮7前后对应的叶轮14, 两个叶轮14的叶片底端高度均高于鱼塘水面, 不与鱼塘内水体接触。 0028 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2之间的距离需确保两个叶轮14均位于其所对应的耙水轮7 的出水回落密集区。 0029 能量回收电机10的输出端与一整流器15的输入端电连接, 整流器15的输出端与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544098 U 4 电池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 0030 将本实用新型置于。
13、鱼塘内, 浮体1使其漂浮于水面, 耙水轮7的底部轮叶没入水中。 蓄电池组6向两个主直流电机5供电, 两个主直流电机5分别驱动两个耙水轮7旋转, 两个耙 水轮7将鱼塘表面的水体引出水面形成出水水流, 出水水流回落在对应的叶轮14上, 驱动叶 轮14旋转, 两个叶轮14共同驱动转芯10-1转动, 从而驱动回收直流电机10运转, 回收直流电 机10所产生的电能通过整流器15回收至蓄电池组6内进行储存, 并由蓄电池组6向两个主直 流电机5输出, 从而形成能量的回收利用。 0031 实施例2 0032 本实施例中, 主直流电机由市电供电, 能量回收电机所产生的电能并入到主直流 电机的供电部, 用于驱动主。
14、直流电机运转。 0033 参照图2和图3: 0034 一种可回收能量的鱼塘增氧机, 包括浮体1, 浮体1上设有第一支架2, 第一支架2的 中央位置设有杆座3, 杆座3上左右走向地固定安装有横杆4, 横杆4的两端相互对称地分别 设有一台外转子式的主直流电机5。 0035 两台主直流电机5的内定子组件均固定安装于第一横杆4上、 外转子组件均可旋转 地安装于第一横杆4上。 0036 两台主直流电机5的输入端均电连接于同一电源开关16, 电源开关16 与市电连 接, 由市电向两台直流电机5提供电源。 0037 每台主直流电机5的外转子组件上均设有分别露出浮体1左右两侧舷外、 用于将鱼 塘表层的水体引出。
15、水面的耙水轮7。 0038 浮体1上还与第一支架2前后相距地设有第二支架8, 第二支架8的中央位置设有电 机座9, 电机座9上设有一台能量回收电机10, 该能量回收电机 10为内转子式电机, 其机体 固定安装于电机座9上, 其内转子组件包括一根与横杆4相互平行的转芯10-1和设于该转芯 10-1上的转子绕组10-2。 0039 电机座9的左右两侧相互对称地设有第一杆套11和第二杆套12, 转芯 10-1的左右 两端均通过轴套13可旋转地分别插接于第一套杆11和第二杆套 12内, 其左端外端部露出 第一杆套11之外, 其右端外端部露出第二杆套12 之外。 0040 转芯1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
16、与两个耙水轮7前后对应的叶轮14, 两个叶轮14的 叶片底端高度均高于鱼塘水面, 不与鱼塘内水体接触。 0041 第二支架8与第一支架2之间的距离需确保两个叶轮14均位于其所对应的耙水轮7 的出水回落密集区。 0042 能量回收电机10的输出端与一整流器15的输入端电连接, 整流器15的输出端与电 源开关16的输入端电连接。 0043 如图3所示, 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鱼塘内, 浮体1使其漂浮于水面, 耙水轮7的底部轮 叶没入水中。 市电通过电源开关16向两个主直流电机5供电, 两个主直流电机5分别驱动两 个耙水轮7旋转, 两个耙水轮7将鱼塘表面的水体引出水面形成出水水流, 出水水流回落在 对应的叶轮14上, 驱动叶轮14 旋转, 两个叶轮14共同驱动转芯10-1转动, 从而驱动回收直 流电机10运转, 回收直流电机10所产生的电能通过整流器15并入到电源开关16, 并向两个 主直流电机5输出, 从而形成能量的回收利用。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544098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544098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544098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544098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