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支气管炎中药制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疗支气管炎中药制剂.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00292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2.12 CN 102000292 B *CN102000292B* (21)申请号 201010572252.3 (22)申请日 2010.12.03 A61K 36/904(2006.01) A61P 11/00(2006.01) A61K 35/56(2006.01) (73)专利权人 曹公义 地址 722307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营头镇天然 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曹公义 (74)专利代理机构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代理人 席树文 (54) 发明名称 治疗支气管炎中药制剂 (57)。
2、 摘要 本发明属于治疗支气管炎中药制剂, 其是 用下述用量关系的中药原料制成 : 在采用中药 原料贝母 305g、 一碗水 253g、 紫菀 283g、 百 部 305g、 紫 河 车 305g、 杏 仁 283g、 百 合 305g、 款 冬 花 253g、 党 参 253g、 熟 地 202g、 柴胡 305g、 桔梗 253g、 瓜蒌 202g、 黄芪 305g、 罗汉果 202g 时加入蛤蚧 2 对。本 发明具有镇咳、 平喘、 降气化痰、 润肺补虚、 提高免 疫的功效。治疗支气管炎其特点是 : 见效快、 疗程 短、 范围广、 固本防复发, 很多患者服用半天内见 效, 肺部引起的各种哮喘。
3、、 气短、 多痰等都具有较 强的疗效。此方可治 : 急性慢性气管炎、 哮喘、 百 儿咳、 支气管炎、 肺气肿、 能够迅速达到止咳。 (51)Int.Cl. 审查员 张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1/1 页 2 1. 一种治疗支气管炎中药制剂, 其特征是用下述用量关系的中药原料制成 : 在采用中 药原料太白贝母 305g、 一碗水 253g、 太白紫菀 283g、 百部 305g、 紫河车 305g、 杏 仁 283g、 百合 305g、 款冬花 253g、 太白野党参 253g、 熟地 20。
4、2g、 野柴胡 305g、 桔梗 253g、 瓜蒌 202g、 黄芪 305g、 罗汉果 202g 时加入蛤蚧 2 对。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00292 B 2 1/2 页 3 治疗支气管炎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医药配制品技术了领域, 特别是一种治疗支气管炎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 支气管壁的慢性炎症。 临床表现为连续两年以上, 每年持续 3个月以上的咳嗽、 咳痰。 病理进展缓慢, 常有急性发作, 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本病 为我国常见多发病之一, 在我国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 农村较城市发病率稍高。 发病年龄多 在 40 岁以上。
5、, 吸烟患者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本病的患病率因地区、 年龄、 职业、 环境卫生 与吸烟习惯等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中国北方高寒地区较南方湿热地区患病率高 ; 农村比城 镇高 ; 大气污染严重的大城市较郊区农村为高 ; 接触粉尘及有毒化工气体的工人较一般工 人为高 ; 老年人较年轻人为高。据中国 1971 年 6 千多万人调查, 患病率达 3 -5, 平均为 4, 50 岁以上平均为 13。由于分布区域广, 患者人数众多, 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 的疾病之一。 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采取抗菌素消炎为主, 但是不能消除病根, 造成反复 发作, 发展成肺气肿, 危及生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
6、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支气管炎中药制剂, 以克服现有药物对支气管炎难以 根除的弊端。 0004 具体地说, 治疗支气管炎中药制剂, 其是用下述用量关系的中药原料制成 : 0005 在采用中药原料贝母 305g、 一碗水 253g、 紫菀 283g、 百部 305g、 紫河车 305g、 杏仁 283g、 百合 305g、 款冬花 253g、 党参 253g、 熟地 202g、 柴胡 305g、 桔梗 253g、 瓜蒌 202g、 黄芪 305g、 罗汉果 202g 时加入蛤蚧 2 对。 0006 本发明推荐采用秦岭山脉中太白山系所产的野生药材, 用下述用量关系的中 药原料制成 : 在采用中药原料太白。
7、贝母 305g、 一碗水 253g、 太白紫菀 283g、 百部 305g、 紫河车305g、 杏仁283g、 百合305g、 款冬花253g、 太白野党参253g、 熟地 202g、 野柴胡 305g、 桔梗 253g、 瓜蒌 202g、 黄芪 305g、 罗汉果 202g 时加入蛤蚧 2 对。 0007 本发明具有镇咳、 平喘、 降气化痰、 润肺补虚、 提高免疫的功效。 治疗支气管炎其特 点是 : 见效快、 疗程短、 范围广、 固本防复发, 很多患者服用半天内见效, 肺部引起的各种哮 喘、 气短、 多痰等都具有较强的疗效。此方可治 : 急性慢性气管炎、 哮喘、 百儿咳、 支气管炎、 肺气肿。
8、、 能够迅速达到止咳。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药方 : 太白贝母30g、 一碗水25g、 太白紫菀28g、 百部30g、 紫河车30g、 杏仁28g、 百 合 30g、 款冬花 25g、 太白野党参 25g、 熟地 20g、 野柴胡 30g、 桔梗 25g、 瓜蒌 20g、 黄芪 30g、 罗 汉果 20g、 蛤蚧 2 对, 16 味药材, 粉 200 目、 炼密为丸, 可制成大蜜丸、 小蜜丸 ; 并且可制成片 说 明 书 CN 102000292 B 3 2/2 页 4 济、 冲济。 0009 本发明治疗支气管炎临床 260 例患者总结报告 0010 一、 资料来源及基本情况 0011 本。
9、报告中 260 例患者来源于 2005 年 8 月 -2010 年 9 月期间 5 年只服用本发明制 剂治疗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患者中初次就诊、 随访结果资料齐全者。其中单纯慢性支气管炎 患者 179 人, 已发展为合并肺气肿的患者 81 人。年龄最小者 36 岁, 最大者 79 岁。 0012 二、 临床诊断 0013 1、 临床表现 : 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气管炎, 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 史。多数隐潜起病, 初起多在寒冷季节发病, 出现咳嗽、 咯痰, 尤以晨起为著, 痰呈白色粘液 泡沫状, 粘稠不易咳出。在感染或受寒后则症状迅速加剧, 痰量增多, 粘稠度增加或呈黄色 脓性。有时痰中可。
10、带血, 一般不致大量咯血。随着病情发展, 终年均有咳嗽、 咯痰, 而以秋季 为剧。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在症状加剧或继发感染时常有哮喘样发作, 气急不能平卧。本 病常易并发肺部感染, 尤其老年体弱患者, 排痰功能很差, 易并发支气管肺炎。由于反复感 染导致阻塞性肺气肿。少数患者可并发支气管扩张。本病早期多无特殊体征。大多数在肺 底部可听到湿性和干性罗音。有时咳嗽或咳痰后消失。喘息性支气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气后 可听到哮鸣音, 发作时, 有广泛哮鸣音。长期发作的病例可有肺气肿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 征, 或下背部听到干、 湿啰音。病程长者可伴有肺气肿, 出现发绀。 0014 2、 诊断 : 主要依靠病史和。
11、症状。在排除心、 肺其他疾患后有慢性咳嗽、 咳痰连续两 年, 每年两个月以上者 ; 或连续咳嗽, 咳痰三个月以上者即可诊断。 0015 三、 疗效及预后 : 0016 ( 一 ) 单项症状疗效判断 0017 1. 临床控制 : 症状及肺部哮鸣音不足轻度者, 或咳、 痰、 喘症状好转 9 成以上。 0018 2. 显效 : 咳、 痰、 喘症状好转 6 成以上或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 0019 3. 好转 : 咳、 痰、 喘好转 3 成以上, 或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好转。 0020 4. 无效 : 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改变, 或好转不足 3 成者, 以及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加 重者。 0021 ( 二 。
12、)、 远期疗效判断 0022 1. 临床治愈 : 停用对症药治疗 2 年后, 临床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均不足轻度者。 0023 2. 显效 : 病情达显效水平持续 2 年以上。 0024 3. 好转 : 病情达好转水平持续 2 年以上。 0025 4. 无效 : 病情稳定在原级, 或经过两个冬春治疗反见加重者。 0026 四、 治疗方法 0027 采用服用本发明制成的大蜜丸, 每丸 10 克。每次服用一丸, 每日两次。 0028 五、 结果统计 0029 260 例患者中, 服药 20 天后, 按照单项症状疗效判断标准, 全部达到临床控制标 准 ; 急性发作期治疗达到临床控制者 210 人, 其余 50 人明显减轻。 0030 在停药 2 年后随访, 进行远期疗效判断 : 140 人治愈, 显效 86 人, 好转者 26 人, 无 效 8 人。总有效率 97。 说 明 书 CN 102000292 B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