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6452177 上传时间:2019-08-29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6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892010.X

申请日:

20170721

公开号:

CN206978035U

公开日:

2018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27/02,A01D27/04,A01D33/10,A01D33/00

主分类号:

A01D27/02,A01D27/04,A01D33/10,A01D33/00

申请人:

彭立祥

发明人:

彭立祥

地址:

475231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葛岗镇其寨村中街7号

优先权:

CN201720892010U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慧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夹持蒜秧的夹持输送装置和对大蒜进行排序并输送的蒜头对齐装置,蒜头对齐装置下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根的切根装置,所述切根装置包括第一切刀。夹持传输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可将大蒜在切秧和切除根须前进行整齐并将大蒜的蒜秧和根须同时切除,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链条的设计,能够保证遇到不同直径的蒜秧时保持夹紧状态,不影响前后部位蒜秧的夹持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夹持蒜秧的夹持输送装置和对大蒜进行排序并输送的蒜头对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下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根的切根装置,所述切根装置包括第一切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处于蒜头对齐装置上方的辅助夹持装置,所述辅助夹持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组夹秧链,所述夹秧链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所述两条夹秧链之间的间隔构成夹持并输送蒜秧的夹持通道,所述辅助夹持装置的夹持通道与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通道上下对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上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茎的切茎装置,所述切茎装置处于辅助加持装置与蒜头对齐装置之间,所述切茎装置包括第二切刀。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分别包括偶数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夹秧链条为双侧直板链条,所述第二链条为单侧直板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夹秧链条的上下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链条脱落的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所述第二链条上侧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二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所述第二上层钢板设有用于供单侧直板链条通过的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安装时有水平向上夹角,所述辅助夹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安装时水平放置,蒜头对齐装置位于夹持输送装置的中部,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速度、辅助夹持装置的输送速度、蒜头对齐装置输送速度和底盘行走速度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装置、辅助夹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一端通过主动轴上下连接,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通过主动轴上的第一链轮进行传动,所述主动轴与伞齿变速机箱连接,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的另一端均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用于使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传动的从动链轮,所述每组链条内均设有至少二十个用于使所述链条胀紧的带有扭力弹簧的第二链轮,所述夹持输送装置的夹持通道宽度小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夹持通道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刀位于第二切刀的前部,所述第一切刀通过第二从动轴与蒜头对齐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切刀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的直径;第二切刀套接在主动轴上位于蒜头对齐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二切刀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的直径,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链条外部设有用于使链条传动的第三链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输送装置的尾部上方设有蒜秧输出装置,所述底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有挖掘装置,所述挖掘装置包括铲刀和设置在机架上且具有防止杂草缠绕的刀柄,所述铲刀位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正下方,所述刀柄内设有使其旋转的发动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用于盛放大蒜的大蒜自动收集箱,所述大蒜自动收集箱包括箱体及其底部的输送带,所述箱体一侧面设有带有扭簧的箱门,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前端安装有分笼器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分笼器的下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大蒜市场的扩大,我国大蒜种植面积逐渐增加。目前,大蒜的收割、切茎及切根的工作,主要还靠人力,劳动强度大。近来市场上也出现多种多样的大蒜收割机,为收割大蒜提供机械化作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综合来说还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如大部分收割机只能将大蒜拔起,不能同时将切茎和切蒜头的根部甚至部分收割机只能将大蒜挖出,还需要人工一颗颗拾起来,再运到地头,机械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还有部分收割机犁具在运作过程中造成大蒜体的倾斜侧翻,夹秧工具很难准确夹持大蒜秧茎,漏果率高,例如公告号为CN204796168U,公开日期为2015.11.2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大蒜收割机,包括两层大蒜收割层,两层收割层夹秧链条上下对应,,每组夹秧链条内设置有胀紧轮,且两层大蒜收割层均包含有偶数组夹秧链条,上层传动齿轮和下层传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上层传动齿轮和下层传动齿轮与其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采用万向节传动连接;下层收割层的上方设置的可旋转的割刀切割蒜茎,并通过蒜茎传送装置使得蒜头和蒜茎分离,其中上层传送齿轮构成用于夹持并输送大蒜的夹持输送装置,下层传动齿轮构成用于对大蒜进行排序并传送的蒜头对齐装置,该专利只能通过旋转割刀切割大蒜的茎部,对于大蒜的根须部无法切除,还需要人工进行切割,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将蒜茎和蒜头根部与蒜头分离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夹持蒜秧的夹持输送装置和对大蒜进行排序并输送的蒜头对齐装置,蒜头对齐装置下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根的切根装置,所述切根装置包括第一切刀。

所述底盘上设有处于蒜头对齐装置上方的辅助夹持装置,所述辅助夹持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组夹秧链,所述夹秧链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所述两条夹秧链之间的间隔构成夹持并输送蒜秧的夹持通道,所述辅助夹持装置的夹持通道与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通道上下对应布置。

所述蒜头对齐装置上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茎的切茎装置,所述切茎装置处于辅助加持装置与蒜头对齐装置之间,所述切茎装置包括第二切刀。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分别包括偶数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夹秧链条为双侧直板链条,所述第二链条为单侧直板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夹秧链条的上下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链条脱落的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所述第二链条上侧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二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所述第二上层钢板设有用于供单侧直板链条通过的轨道。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安装时有水平向上夹角,所述辅助夹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安装时水平放置,蒜头对齐装置位于夹持输送装置的中部,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速度、辅助夹持装置的输送速度、蒜头对齐装置输送速度和自动走底盘行走速度大小相同。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辅助夹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一端通过主动轴上下连接,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通过主动轴上的第一链轮进行传动,所述主动轴与伞齿变速机箱连接,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的另一端均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用于使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传动的从动链轮,所述每组链条内均设有至少二十个用于使所述链条胀紧的带有扭力弹簧的第二链轮,所述夹持输送装置的夹持通道宽度小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夹持通道宽度。

所述第一切刀位于第二切刀的前部,所述第一切刀通过第二从动轴与蒜头对齐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切刀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的直径;第二切刀套接在主动轴上位于蒜头对齐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二切刀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的直径,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链条外部设有用于使链条传动的第三链轮。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的尾部上方设有蒜秧输出装置,所述底盘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轮。

所述底盘上设有挖掘装置,所述挖掘装置包括铲刀和设置在机架上且具有防止杂草缠绕的刀柄,所述铲刀位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正下方,所述刀柄内设有使其旋转的发动机。

所述机架上设有扶手和用于盛放大蒜的大蒜自动收集箱,所述大蒜自动收集箱包括箱体及其底部的输送带,所述箱体一侧面设有带有扭簧的箱门,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前端安装有分笼器和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分笼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夹持传输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可将大蒜夹紧蒜秧的同时把蒜头与土壤进行分离,同时在切秧和切除根须前进行整齐,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设置,可将大蒜的蒜秧和根须同时切除,辅助夹持输送装置为切除根须和蒜茎提供可更可靠更精准的位置,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链条的设计,能够保证遇到不同直径的蒜秧时保持夹紧状态,可连续不断夹持不同直径蒜秧,保证中途不会脱落,不影响前后部位蒜秧的夹持效果,大蒜自动收集箱,可将收集的大蒜自动成堆排放在田地里晾晒,节能人工,具有防止杂草缠绕的刀柄在发动机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防止对田间杂草、薄膜的拥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蒜头对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夹持输送装置1,辅助夹持装置2,蒜头对齐装置3,机架4,上层钢板5,下层钢板6,主动轴7,第一链轮8,伞齿变速机箱9,蒜秧输出装置 10,第一切刀11,第二切刀12,铲刀13,驱动轮14,第一链条15,第二链条16,第二上层钢板17,从动轴18,第二链轮19,万向轮20,分笼器21,第二从动轴22,第三链轮23,大蒜自动收集箱2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夹持蒜秧的夹持输送装置1和对大蒜进行排序并输送的蒜头对齐装置3,蒜头对齐装置3下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根的切根装置,所述切根装置包括第一切刀11;所述蒜头对齐装置3上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茎的切茎装置,所述切茎装置处于辅助加持装置2与蒜头对齐装置3之间,所述切茎装置包括第二切刀12,所述第一切刀位11于第二切刀12的前部,所述第一切刀11通过第二从动轴22与蒜头对齐装置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切刀11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8的直径,便于切除大蒜根须;第二切刀12套接在主动轴7上位于蒜头对齐装置3的一端,所述第二切刀12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8的直径,便于切除蒜秧,所述蒜头对齐装置3的链条17外部设有用于使链条17传动的第三链轮23。

所述底盘上设有处于蒜头对齐装置上方的辅助夹持装置2,所述辅助夹持装置2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组夹秧链,所述夹秧链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层钢板5和下层钢板6,上层钢板5和下层钢板6防止夹秧链条从链轮上脱落;所述两条夹秧链之间的间隔构成夹持并输送蒜秧的夹持通道,所述辅助夹持装置2的夹持通道与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通道上下对应布置,便于蒜秧夹在输送通道内进行输送。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和蒜头对齐装置3分别包括四组组第一链条15和第二链条16,所述第一链条15和夹秧链条为双侧直板链条,即双侧直板链条内部链条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挡片,同时双侧直板链条在上层钢板5、上层钢板6组成的轨道内,能够保证链条不会脱落,所述第二链条16为单侧直板链条,即单侧直板链条内部链条的上部设有与挡片,所述第一链条15和夹秧链条的上下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链条脱落的上层钢板5和下层钢板6,所述第二链条16上侧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二上层钢板17和下层钢板6,第二链条16的下层钢板6宽度小于比第二上层钢板17宽度,第二链条16下层钢板6两侧均在第二上层钢板17距离两侧1.5cm处下方,所述第二上层钢板17设有用于供单侧直板链条的挡板通过的轨道,第一链条15、夹秧链条和第二链条16在靠近夹持通道的一侧位于上层钢板5、下层钢板6和第二上层钢板17的外边缘,便于第一链条15和第二链条16夹紧蒜秧进行输送。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安装时有水平向上夹角,所述辅助夹持装置2和蒜头对齐装置3安装时水平放置,蒜头对齐装置3位于夹持输送装置1的中部,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速度、辅助夹持装置2的输送速度、蒜头对齐装置输3送速度和底盘行走速度大小相同,确保了大蒜的蒜秧和蒜头在夹持输送装置1、辅助夹持装置2的速度、蒜头对齐装置3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一致,同时对大蒜进行整齐,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的水平向上的夹角呈20度左右,夹持输送装置1一端离地面的距离为110cm,另一端距离地面的距离为5cm,用于将蒜秧向与底盘行走相反的方向进行夹持输送,便于夹持输送装置1夹持蒜秧,蒜头上部的茎部通过蒜头对齐装置3的夹持通道进行移动,将大蒜的蒜头对齐。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辅助夹持装置2和蒜头对齐装置3一端通过主动轴7上下连接,位于夹持输送装置1和辅助夹持装置2之间的主动轴7上设有万向节,所述第一链条15、夹秧链和第二链条16通过主动轴7上的第一链轮8进行传动,所述主动轴7与伞齿变速机箱9连接,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和蒜头对齐装置3的另一端均设有从动轴18,所述从动轴18上设有用于使第一链条15和第二链条16传动的从动链轮,所述每组链条内均设有二十二个用于使所述第一链条15、第二链条16和夹秧链胀紧的带有扭力弹簧的第二链轮19,第二链轮19通过支撑架固定于上层钢板5或下层钢板6上,第二链轮19能够保证遇到不同直径的蒜秧时保持夹紧状态,可连续不断夹持不同直径蒜秧,保证中途不会脱落,不影响前后部位蒜秧的夹持效果。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的夹持通道宽度小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3的夹持通道宽度,对齐装置3的夹持通道的宽度约为2cm,便于夹持输送装置1夹紧蒜秧进行输送。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的尾部上方设有蒜秧输出装置10,便于将切断后的蒜秧输送,所述底盘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上设有驱动轮14,驱动轮14上设有万向连接轴。

所述底盘上设有挖掘装置,所述挖掘装置包括铲刀13和设置在机架4上且具有防止杂草缠绕的刀柄,所述刀柄内设有使其旋转的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输出端经过链条与链轮与刀柄连接并进行转动,防止对田间杂草、薄膜的拥堵,所述刀柄通过上方摇臂与机架连接,所述上方摇臂通过内部螺栓进行调节铲刀13的高度。

所述机架4上设有用于盛放大蒜的大蒜自动收集箱24,所述大蒜自动收集箱24包括箱体及其底部的输送带,所述箱体一侧面设有带有扭簧的箱门,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前端安装有分笼器21和万向轮20,所述分笼器21通过弹簧坚持殊荣装置1前端活动连接,所述万向轮20位于所述分笼器21的下方,万向轮20便于行走过程中转变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链条、第二链条和夹秧链可为六组、八组等,上述夹持输送装置的前端可安装绞笼蒜秧扶直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夹持传输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可将大蒜夹紧蒜秧的同时把蒜头与土壤进行分离,同时在切秧和切除根须前进行整齐,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设置,可将大蒜的蒜秧和根须同时切除,辅助夹持输送装置为切除根须和蒜茎提供可更可靠更精准的位置,提高了机械化程度,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链条的设计,能够保证遇到不同直径的蒜秧时保持夹紧状态,可连续不断夹持不同直径蒜秧,保证中途不会脱落,不影响前后部位蒜秧的夹持效果,大蒜自动收集箱,可将收集的大蒜自动成堆排放在田地里晾晒,节能人工,具有防止杂草缠绕的刀柄在发动机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防止对田间杂草、薄膜的拥堵。

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892010.X (22)申请日 2017.07.21 (73)专利权人 彭立祥 地址 475231 河南省开封市杞县葛岗镇其 寨村中街7号 (72)发明人 彭立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代理人 张慧乐 (51)Int.Cl. A01D 27/02(2006.01) A01D 27/04(2006.01) A01D 33/10(2006.01) A01D 3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2、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 合收获机, 包括底盘, 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夹持 蒜秧的夹持输送装置和对大蒜进行排序并输送 的蒜头对齐装置, 蒜头对齐装置下方设有用于对 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根的切根装置, 所述切根装 置包括第一切刀。 夹持传输装置和蒜头对齐装 置, 可将大蒜在切秧和切除根须前进行整齐并将 大蒜的蒜秧和根须同时切除, 提高了机械化程 度, 降低了人工成本, 同时链条的设计, 能够保证 遇到不同直径的蒜秧时保持夹紧状态, 不影响前 后部位蒜秧的夹持效果。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0697803。

3、5 U 2018.02.09 CN 206978035 U 1.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包括底盘, 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夹持蒜秧的夹持 输送装置和对大蒜进行排序并输送的蒜头对齐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蒜头对齐装置下方 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根的切根装置, 所述切根装置包括第一切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上设有处 于蒜头对齐装置上方的辅助夹持装置, 所述辅助夹持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两组夹秧链, 所 述夹秧链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 所述两条夹秧链之间的间隔构成夹 持并输送蒜秧的夹持通道, 所述辅助夹持装置的夹持通道。

4、与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通道上下 对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蒜头对齐装置 上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茎的切茎装置, 所述切茎装置处于辅助加持装置与蒜 头对齐装置之间, 所述切茎装置包括第二切刀。 4.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输 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分别包括偶数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 所述第一链条和夹秧链条为 双侧直板链条, 所述第二链条为单侧直板链条, 所述第一链条和夹秧链条的上下侧分别设 有用于防止所述链条脱落的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 所述第二链条上侧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二 上层钢板和。

5、下层钢板, 所述第二上层钢板设有用于供单侧直板链条通过的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 安装时有水平向上夹角, 所述辅助夹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安装时水平放置, 蒜头对齐装 置位于夹持输送装置的中部,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输送速度、 辅助夹持装置 的输送速度、 蒜头对齐装置输送速度和底盘行走速度大小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输送装 置、 辅助夹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一端通过主动轴上下连接, 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通 过主动轴上的第一链轮进行传动, 所述主动轴与伞齿变速机箱连。

6、接,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和 蒜头对齐装置的另一端均设有从动轴, 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用于使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传动 的从动链轮, 所述每组链条内均设有至少二十个用于使所述链条胀紧的带有扭力弹簧的第 二链轮,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的夹持通道宽度小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夹持通道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切刀 位于第二切刀的前部, 所述第一切刀通过第二从动轴与蒜头对齐装置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 第一切刀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的直径; 第二切刀套接在主动轴上位于蒜头对齐装置的一 端, 所述第二切刀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的直径, 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链条外部设有用于使 。

7、链条传动的第三链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 的尾部上方设有蒜秧输出装置, 所述底盘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上设有驱动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盘上设有挖 掘装置, 所述挖掘装置包括铲刀和设置在机架上且具有防止杂草缠绕的刀柄, 所述铲刀位 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正下方, 所述刀柄内设有使其旋转的发动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架上用于 盛放大蒜的大蒜自动收集箱, 所述大蒜自动收集箱包括箱体及其底部的输送带, 所述箱体 一侧面设有带有扭簧的。

8、箱门,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前端安装有分笼器和万向轮, 所述万向轮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978035 U 2 位于所述分笼器的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978035 U 3 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际大蒜市场的扩大, 我国大蒜种植面积逐渐增加。 目前, 大蒜的收割、 切茎 及切根的工作, 主要还靠人力, 劳动强度大。 近来市场上也出现多种多样的大蒜收割机, 为 收割大蒜提供机械化作业, 收到良好的效果。 但综合来说还存在。

9、不尽人意之处, 如大部分收 割机只能将大蒜拔起, 不能同时将切茎和切蒜头的根部甚至部分收割机只能将大蒜挖出, 还需要人工一颗颗拾起来, 再运到地头, 机械化程度低, 工作效率低, 还有部分收割机犁具 在运作过程中造成大蒜体的倾斜侧翻, 夹秧工具很难准确夹持大蒜秧茎, 漏果率高, 例如公 告号为CN204796168U, 公开日期为2015.11.25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大蒜收割机, 包括两 层大蒜收割层, 两层收割层夹秧链条上下对应, , 每组夹秧链条内设置有胀紧轮, 且两层大 蒜收割层均包含有偶数组夹秧链条, 上层传动齿轮和下层传动齿轮之间设置有对应的中间 传动齿轮, 上层传动齿轮和下层传动。

10、齿轮与其对应的中间传动齿轮采用万向节传动连接; 下层收割层的上方设置的可旋转的割刀切割蒜茎, 并通过蒜茎传送装置使得蒜头和蒜茎分 离, 其中上层传送齿轮构成用于夹持并输送大蒜的夹持输送装置, 下层传动齿轮构成用于 对大蒜进行排序并传送的蒜头对齐装置, 该专利只能通过旋转割刀切割大蒜的茎部, 对于 大蒜的根须部无法切除, 还需要人工进行切割, 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可将蒜茎和蒜头根部与蒜头 分离的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 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包括底盘, 所述底盘上设有用于。

11、夹持蒜秧的夹 持输送装置和对大蒜进行排序并输送的蒜头对齐装置, 蒜头对齐装置下方设有用于对排序 后的大蒜进行切根的切根装置, 所述切根装置包括第一切刀。 0006 所述底盘上设有处于蒜头对齐装置上方的辅助夹持装置, 所述辅助夹持装置包括 间隔设置的两组夹秧链, 所述夹秧链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 所述两 条夹秧链之间的间隔构成夹持并输送蒜秧的夹持通道, 所述辅助夹持装置的夹持通道与夹 持输送装置的输送通道上下对应布置。 0007 所述蒜头对齐装置上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茎的切茎装置, 所述切茎 装置处于辅助加持装置与蒜头对齐装置之间, 所述切茎装置包括第二切刀。 000。

12、8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分别包括偶数组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 所述第 一链条和夹秧链条为双侧直板链条, 所述第二链条为单侧直板链条, 所述第一链条和夹秧 链条的上下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链条脱落的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 所述第二链条上侧 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二上层钢板和下层钢板, 所述第二上层钢板设有用于供单侧直板链条通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206978035 U 4 过的轨道。 0009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安装时有水平向上夹角, 所述辅助夹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安 装时水平放置, 蒜头对齐装置位于夹持输送装置的中部,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在水平方向上 的输送速度、 辅助夹持装置的输送。

13、速度、 蒜头对齐装置输送速度和自动走底盘行走速度大 小相同。 0010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 辅助夹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一端通过主动轴上下连接, 所 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通过主动轴上的第一链轮进行传动, 所述主动轴与伞齿变速机箱连 接,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的另一端均设有从动轴, 所述从动轴上设有用于使 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传动的从动链轮, 所述每组链条内均设有至少二十个用于使所述链条 胀紧的带有扭力弹簧的第二链轮,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的夹持通道宽度小于所述蒜头对齐装 置的夹持通道宽度。 0011 所述第一切刀位于第二切刀的前部, 所述第一切刀通过第二从动轴与蒜头对齐装 置的另一端连接, 。

14、所述第一切刀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的直径; 第二切刀套接在主动轴上位 于蒜头对齐装置的一端, 所述第二切刀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的直径, 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 链条外部设有用于使链条传动的第三链轮。 0012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的尾部上方设有蒜秧输出装置, 所述底盘包括机架, 所述机架 上设有驱动轮。 0013 所述底盘上设有挖掘装置, 所述挖掘装置包括铲刀和设置在机架上且具有防止杂 草缠绕的刀柄, 所述铲刀位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的正下方, 所述刀柄内设有使其旋转的发 动机。 0014 所述机架上设有扶手和用于盛放大蒜的大蒜自动收集箱, 所述大蒜自动收集箱包 括箱体及其底部的输送带, 所述箱体一侧面设有带有。

15、扭簧的箱门,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前端 安装有分笼器和万向轮, 所述万向轮位于所述分笼器的下方。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夹持传输装置和蒜头 对齐装置, 可将大蒜夹紧蒜秧的同时把蒜头与土壤进行分离, 同时在切秧和切除根须前进 行整齐, 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的设置, 可将大蒜的蒜秧和根须同时切除, 辅助夹持输送装置 为切除根须和蒜茎提供可更可靠更精准的位置, 提高了机械化程度, 降低了人工成本, 同时 链条的设计, 能够保证遇到不同直径的蒜秧时保持夹紧状态, 可连续不断夹持不同直径蒜 秧, 保证中途不会脱落, 不影响前后部位蒜秧的夹持效果, 大蒜自动收集箱。

16、, 可将收集的大 蒜自动成堆排放在田地里晾晒, 节能人工, 具有防止杂草缠绕的刀柄在发动机的作用下逆 时针转动, 防止对田间杂草、 薄膜的拥堵。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8 图3为蒜头对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 夹持输送装置1, 辅助夹持装置2, 蒜头对齐装置3, 机架4, 上层钢板5, 下层钢 板6, 主动轴7, 第一链轮8, 伞齿变速机箱9, 蒜秧输出装置 10, 第一切刀11, 第二切刀12, 铲 刀13, 驱动轮14, 第一链条15, 第二链条16, 第二上层钢板17, 从动轴18, 第二链轮19, 万向轮。

17、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206978035 U 5 20, 分笼器21, 第二从动轴22, 第三链轮23, 大蒜自动收集箱24。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一种同步自走式大蒜联合收获机, 包括底盘, 所述底盘上设 有用于夹持蒜秧的夹持输送装置1和对大蒜进行排序并输送的蒜头对齐装置3, 蒜头对齐装 置3下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根的切根装置, 所述切根装置包括第一切刀11; 所 述蒜头对齐装置3上方设有用于对排序后的大蒜进行切茎的切茎装置, 所述切茎装置处于 辅助加持装置2与蒜头对齐装置3之间, 所述切茎装。

18、置包括第二切刀12, 所述第一切刀位11 于第二切刀12的前部, 所述第一切刀11通过第二从动轴22与蒜头对齐装置3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切刀11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8的直径, 便于切除大蒜根须; 第二切刀12套接在主动 轴7上位于蒜头对齐装置3的一端, 所述第二切刀12的直径大于第一链轮8的直径, 便于切除 蒜秧, 所述蒜头对齐装置3的链条17外部设有用于使链条17传动的第三链轮23。 0022 所述底盘上设有处于蒜头对齐装置上方的辅助夹持装置2, 所述辅助夹持装置2包 括间隔设置的两组夹秧链, 所述夹秧链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有上层钢板5和下层钢板6, 上 层钢板5和下层钢板6防止夹秧链条从链。

19、轮上脱落; 所述两条夹秧链之间的间隔构成夹持并 输送蒜秧的夹持通道, 所述辅助夹持装置2的夹持通道与夹持输送装置的输送通道上下对 应布置, 便于蒜秧夹在输送通道内进行输送。 0023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和蒜头对齐装置3分别包括四组组第一链条15和第二链条16, 所述第一链条15和夹秧链条为双侧直板链条, 即双侧直板链条内部链条的上部和下部均设 有挡片, 同时双侧直板链条在上层钢板5、 上层钢板6组成的轨道内, 能够保证链条不会脱 落, 所述第二链条16为单侧直板链条, 即单侧直板链条内部链条的上部设有与挡片, 所述第 一链条15和夹秧链条的上下侧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链条脱落的上层钢板5和下层钢。

20、板6, 所述第二链条16上侧和下层分别设有第二上层钢板17和下层钢板6, 第二链条16的下层钢 板6宽度小于比第二上层钢板17宽度, 第二链条16下层钢板6两侧均在第二上层钢板17距离 两侧1.5cm处下方, 所述第二上层钢板17设有用于供单侧直板链条的挡板通过的轨道, 第一 链条15、 夹秧链条和第二链条16在靠近夹持通道的一侧位于上层钢板5、 下层钢板6和第二 上层钢板17的外边缘, 便于第一链条15和第二链条16夹紧蒜秧进行输送。 0024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安装时有水平向上夹角, 所述辅助夹持装置2和蒜头对齐装置 3安装时水平放置, 蒜头对齐装置3位于夹持输送装置1的中部, 所述夹持输。

21、送装置1在水平 方向上的输送速度、 辅助夹持装置2的输送速度、 蒜头对齐装置输3送速度和底盘行走速度 大小相同, 确保了大蒜的蒜秧和蒜头在夹持输送装置1、 辅助夹持装置2的速度、 蒜头对齐装 置3在水平方向的速度一致, 同时对大蒜进行整齐,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的水平向上的夹角 呈20度左右, 夹持输送装置1一端离地面的距离为110cm, 另一端距离地面的距离为5cm, 用 于将蒜秧向与底盘行走相反的方向进行夹持输送, 便于夹持输送装置1夹持蒜秧, 蒜头上部 的茎部通过蒜头对齐装置3的夹持通道进行移动, 将大蒜的蒜头对齐。 0025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 辅助夹持装置2和蒜头对齐装置3一端通过主。

22、动轴7上下连 接, 位于夹持输送装置1和辅助夹持装置2之间的主动轴7上设有万向节, 所述第一链条15、 夹秧链和第二链条16通过主动轴7上的第一链轮8进行传动, 所述主动轴7与伞齿变速机箱9 说 明 书 3/4 页 6 CN 206978035 U 6 连接,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和蒜头对齐装置3的另一端均设有从动轴18, 所述从动轴18上设 有用于使第一链条15和第二链条16传动的从动链轮, 所述每组链条内均设有二十二个用于 使所述第一链条15、 第二链条16和夹秧链胀紧的带有扭力弹簧的第二链轮19, 第二链轮19 通过支撑架固定于上层钢板5或下层钢板6上, 第二链轮19能够保证遇到不同直径的。

23、蒜秧时 保持夹紧状态, 可连续不断夹持不同直径蒜秧, 保证中途不会脱落, 不影响前后部位蒜秧的 夹持效果。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的夹持通道宽度小于所述蒜头对齐装置3的夹持通道宽度, 对齐装置3的夹持通道的宽度约为2cm, 便于夹持输送装置1夹紧蒜秧进行输送。 0026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的尾部上方设有蒜秧输出装置10, 便于将切断后的蒜秧输送, 所述底盘包括机架4, 所述机架4上设有驱动轮14, 驱动轮14上设有万向连接轴。 0027 所述底盘上设有挖掘装置, 所述挖掘装置包括铲刀13和设置在机架4上且具有防 止杂草缠绕的刀柄, 所述刀柄内设有使其旋转的发动机, 所述发动机输出端经过链条与链 轮。

24、与刀柄连接并进行转动, 防止对田间杂草、 薄膜的拥堵, 所述刀柄通过上方摇臂与机架连 接, 所述上方摇臂通过内部螺栓进行调节铲刀13的高度。 0028 所述机架4上设有用于盛放大蒜的大蒜自动收集箱24, 所述大蒜自动收集箱24包 括箱体及其底部的输送带, 所述箱体一侧面设有带有扭簧的箱门, 所述夹持输送装置1前端 安装有分笼器21和万向轮20, 所述分笼器21通过弹簧坚持殊荣装置1前端活动连接, 所述万 向轮20位于所述分笼器21的下方, 万向轮20便于行走过程中转变方向。 0029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 上述第一链条、 第二链条和夹秧链可为六组、 八组 等, 上述夹持输送装置的前端可安。

25、装绞笼蒜秧扶直输送装置。 003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夹持传输装置和蒜头对齐装置, 可将大蒜夹紧蒜 秧的同时把蒜头与土壤进行分离, 同时在切秧和切除根须前进行整齐, 第一切刀和第二切 刀的设置, 可将大蒜的蒜秧和根须同时切除, 辅助夹持输送装置为切除根须和蒜茎提供可 更可靠更精准的位置, 提高了机械化程度, 降低了人工成本, 同时链条的设计, 能够保证遇 到不同直径的蒜秧时保持夹紧状态, 可连续不断夹持不同直径蒜秧, 保证中途不会脱落, 不 影响前后部位蒜秧的夹持效果, 大蒜自动收集箱, 可将收集的大蒜自动成堆排放在田地里 晾晒, 节能人工, 具有防止杂草缠绕的刀柄在发动机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 防止对田间杂 草、 薄膜的拥堵。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206978035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8 CN 206978035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9 CN 206978035 U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0 CN 206978035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