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6445896 上传时间:2019-08-2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2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968202.3

申请日:

20180823

公开号:

CN108901976A

公开日:

2018113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80,A01K63/00,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1/80,A01K63/00,A01K63/04

申请人:

安徽理工大学

发明人:

毕志雄,李雪交,叶真高,刘泽源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优先权:

CN201810968202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包括投饲结构、能源结构、定位结构、增氧过滤结构及检测结构。所述投饲结构包括顶盖、围板及底盘。所述能源结构包括锂电池、光伏电池、核心电机、智能管理系统及连接盘。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浮圈、叶轮、电机、承载盘、强度支架、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距仪。所述增氧过滤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搅拌扇叶及传动轴。所述的检测结构包括摄像头、DO测定仪、TDS检测笔、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可满足对水产品从养殖、运输到销售环节的监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改变现有养殖装置功能单一、排污率低等弊端,改善耗能大的缺点,提升经济效益。对装置结构进行改善和优化,便于维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包括投饲结构、能源结构、定位结构、增氧过滤结构及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投饲结构包括顶盖、围板及底盘,负责执行装置投饲、撒药功能。所述顶盖扣于围板上方,用以防止装置内储存物淋雨、飞散等情况。所述围板包括外围板、挡板及减速电机,其中减速电机可控制挡板的开合。所述底盘包括弧形盘及底座,其中弧形盘安装在底盘上方,与底盘共同形成轨道。所述底盘连接于围板下方,起到支撑装置的作用。所述的能源结构包括锂电池、光伏电池、核心电机、智能管理系统及连接盘。所述核心电机包括电机、霍尔传感器。所述连接盘固定在电机的轴上并与投饲结构相连,负责连接核心电机与投饲结构,带动投饲结构旋转。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负责采集及处理数据,为装置日常功能实现提供保障。所述锂电池及光伏电池负责装置储能及对核心电机供能,核心电机提供投饲结构及增氧过滤结构动力保障,满足装置日常工作所需。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浮圈、叶轮、电机、承载盘、强度支架、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距仪,负责提供装置浮力及移动,以更好的调整工作位置,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距仪安装在浮圈内。所述承载盘连接强度支架,负责整个装置的固定,其上部固定能源结构,下部与增氧过滤结构相连。所述强度支架连接承载盘及浮圈。所述的增氧过滤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搅拌扇叶及传动轴,为装置提供增氧效果及利用装置水流特性将养殖水体进行过滤。所述的结构主体侧面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及外层之间形成滤料层。所述的传动轴穿过承载盘与核心电机相连。由核心电机提供动力带动搅拌扇叶转动。所述的搅拌扇叶分为击打扇叶和推动扇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饲结构通过挡板分隔来分开储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源结构可使用锂电池和光伏电池协同供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距仪检测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内层及外层皆均匀分布1-2cm直径小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安装有摄像头、DO测定仪、TDS检测笔、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管理系统进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养殖设备作为渔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高效化程度不断提高。水产养殖设备性能的革新,直接影响着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

但是现有水产养殖设备存在耗能高、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监控数据可视程度低等问题。并且水产品因其生产售卖门槛低、流通监管难度大等特点,导致近年来养殖重金属离子超标、滥用抗生素、销售药物残留等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如何实现从养殖、运输到销售上的无缝监控管理,一直是让食品安全类部门头疼的难题。同时,市面上的养殖设备无法移动,设备作用面积小、功能单一,只能组合使用满足养殖需求,这必然造成资源无法最大化,造成大多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浪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现有专利文献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申请号为201711452923.0的中国专利公开水面自主巡航式太阳能投饵船及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投饵设备的供电问题和移动不灵活的问题,实现定点投饵、重点区域投饵和全覆盖投饵。但装置在移动的同时无法同时实现增氧功能,造成资源浪费。申请号为201810039640.1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节能、简易型鱼塘增氧投饲撒药一体机,主要依靠电机转动带动扇叶击打水面增氧以及产生的离心力投饲撒药。但装置无法实现定时、定点的智能化投饲,能源单一。造成装置智能化程度低,无法适应多种环境。申请号为201711072519.0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新型多功能虾类自动投饲装置可以沿虾池岸边自动进行均匀投放饲料的装置,可以利用太阳能光板进行水底增氧,同时可以实时监测饲料投放情况,避免水体富氧化严重,影响到虾群的生长。但装置工作仍需人力操作,智能化程度较低。申请号为201820486655.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同时既能在水面上进行移动从而均匀地对全水域进行增氧,又能固定在某处针对性地对某处水域进行增氧,从而实现对水污染处理过程的优化。但装置未添加智能检测系统,导致无法判断是否达成足够的增氧效果,造成不必要的增氧能耗。

为此,本发明提出基于局域网的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设计,以改善水产养殖设备耗能高、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监控难度大、数据可视程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添加智能管理系统,增添设备机械化、智能化。添加摄像头、DO测定仪、TDS检测笔、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监控设备,无缝化保障水产品安全。添加定位系统,根据超声波测距及水下测距控制装置移动,增加有效工作面积、提高工作效率。加装光伏电池及锂电池,利用智能管理系统实时掌控电池工作情况,多种能量源保障系统工作状态,有效利用能源。可加填过滤材料,利用装置特性过滤水质。为实现上述要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包括投饲结构、能源结构、定位结构、增氧过滤结构及检测结构。

所述的投饲结构包括顶盖、围板及底盘,负责执行装置投饲、撒药功能。所述顶盖扣于围板上方,用以防止装置内储存物淋雨、飞散等情况。所述围板包括外围板、挡板及减速电机,其中减速电机可控制挡板的开合。所述底盘包括弧形盘及底座,其中弧形盘安装在底盘上方,与底盘共同形成轨道。所述底盘连接于围板下方,起到支撑装置的作用。所述投饲结构通过挡板分隔来分开储料。使用前将饲料或药液提前储存于装置内,用挡板隔开;需要抛洒时控制减速电机工作,带动挡板开启,使抛洒物落入轨道,在装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抛出一定范围。可满足除气体药液以外的绝大多数所需药液及饲料,符合养殖日常所需的颗粒饲料、谷物饲料、青绿饲料、糟糠饲料、蛋白质饲料、甲基蓝、红霉素、土霉素、除白毛、神效快清等。结构简单,拆洗方便,可适用与多种水域及恶劣气候条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所述的能源结构包括锂电池、光伏电池、核心电机、智能管理系统及连接盘。所述核心电机包括电机、霍尔传感器。所述连接盘固定在电机的轴上并与投饲结构相连,负责连接核心电机与投饲结构,带动投饲结构旋转。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负责采集及处理数据,为装置日常功能实现提供保障。所述锂电池及光伏电池负责装置储能及对核心电机供能,核心电机提供投饲结构及增氧过滤结构动力保障,满足装置日常工作所需。所述锂电池可通过更换其他充能完毕的锂电池来保障电能充足。所述的能源结构可使用锂电池和光伏电池协同供能。综合经济因素及实用条件,装置主要通过锂电池和光伏电池进行储能。利用智能管理系统实时掌控电池工作情况,多种能量源保障系统工作状态。电机可采用水下高速永磁无刷电机,电机盖上部加装霍尔传感器用以测速。将速度参数反馈智能管理系统,可动态调节电机转速,进一步控制投饲转速及增氧转速。能量利用率高,可适用多种恶劣气候条件。

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浮圈、叶轮、电机、承载盘、强度支架、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距仪,负责提供装置浮力及移动,以更好的调整工作位置,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距仪安装在浮圈内。所述承载盘连接强度支架,负责整个装置的固定,其上部固定能源结构,下部与增氧过滤结构相连。所述强度支架连接承载盘及浮圈。所述浮圈负责提供装置浮力,拟采用聚乙烯泡沫材质,配以国标强度支架连接固定装置。所述电机通过带动叶轮旋转实现装置移动。所述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距仪检测位置信息。所述电机及叶轮固定于增氧过滤结构的结构主体外围底部两侧。将定位信息检测变送到智能管理系统,由智能管理系统控制装置位置、走向、速度等参数信息。

所述的增氧过滤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搅拌扇叶及传动轴,为装置提供增氧效果及利用装置水流特性将养殖水体进行过滤。所述的结构主体侧面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及外层之间形成滤料层。所述的结构主体内层及外层皆均匀分布1-2cm直径小孔。所述的传动轴穿过承载盘与核心电机相连。由核心电机提供动力带动搅拌扇叶转动。所述的搅拌扇叶分为击打扇叶和推动扇叶。搅拌扇叶在装置内旋转带来装置内水体液面差,液面差使击打扇叶部分漏出进入空气。击打扇叶以搅拌空气和水体实现装置内水体增氧,在增氧的同时会将富氧水挤压到装置底部。推动扇叶将收到的富氧水通过小孔推出装置,最终实现增氧效果。同时在料层内填充以滤料,水体在通过小孔实现交换时经过滤料进行过滤。

所述的检测结构包括摄像头、DO测定仪、TDS检测笔、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安装于浮圈中,负责装置对水质的检测。主要检测水质漂浮、悬浮物、溶解氧量、PH值、温度、有机物、镉、铅、铬、铜、锌、镍、砷、氰化物、硫化物等数据。利用ST-8605摄像头对水质色泽及漂浮、悬浮颗粒物进行检测,

DO测定仪控制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TDS检测笔检测溶解颗粒物,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对PH值、温度进行监控。对于养殖水体内的有机物、镉、铅、铬、铜、锌、镍、砷、氰化物、硫化物可加装离子检测仪进行监控,但出于装置价格因素可提供人工检测。基于局域网的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组合实现相关指标进行无缝监控,为水产品食用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本装置智能化程度增高:添加智能管理系统,耗能高、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可监控水质参数:利用摄像头对水质色泽及漂浮、悬浮颗粒物进行检测,DO测定仪控制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TDS检测笔检测溶解颗粒物,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对PH值、温度进行监控。对于养殖水体内的有机物、镉、铅、铬、铜、锌、镍、砷、氰化物、硫化物可加装离子检测仪进行监控,但出于装置价格因素可提供人工检测。可移动工作:定位动力主要由浮圈及叶轮综合实现,加装水下测距及超声波测距模块。将定位信息检测变送到智能管理系统,由智能管理系统控制装置位置、走向、速度等参数信息。极大增加有效工作面积,降低能耗。利用太阳能:综合经济因素及实用条件,装置主要通过锂电池和光伏电池进行储能。利用智能管理系统实时掌控电池工作情况,多种能量源保障系统工作状态。更加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提供净水功能:在装置壁内填充以滤料层,水体在通过小孔实现交换时进行过滤。

本装置完全满足对水产品从养殖、运输到销售环节的监控,可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改变了现有养殖装置功能单一、排污率低等弊端,改善了耗能大的缺点,提升了养殖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对装置的结构和效率进行了改善和优化,表现为该装置是一体化小型设备,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既能用于鱼塘养殖,还能适用于观赏鱼缸的配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特征,相信该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一定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投饲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能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定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增氧过滤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检测结构位置全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包括投饲结构1、能源结构2、定位结构3、增氧过滤结构4及检测结构5。

如图2所示,所述的投饲结构1包括顶盖11、围板12及底盘13,负责执行装置投饲、撒药功能。所述顶盖11扣于围板12上方,用以防止装置内储存物淋雨、飞散等情况。所述围板12包括外围板121、挡板122及减速电机123,其中减速电机123可控制挡板122的开合。所述底盘13包括弧形盘131及底座132,其中弧形盘131安装在底盘13上方,与底盘13共同形成轨道133。所述底盘13连接于围板12下方,起到支撑装置的作用。使用前将饲料或药液提前储存于装置内,用挡板122隔开;需要抛洒时控制减速电机123工作,带动挡板122开启,使抛洒物落入轨道133,在装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抛出一定范围。可满足除气体药液以外的绝大多数所需药液及饲料,符合养殖日常所需的颗粒饲料、谷物饲料、青绿饲料、糟糠饲料、蛋白质饲料、甲基蓝、红霉素、土霉素、除白毛、神效快清等。结构简单,拆洗方便,可适用与多种水域及恶劣气候条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如图3所示,所述的能源结构2包括锂电池21、光伏电池22、核心电机23、智能管理系统24及连接盘25。所述核心电机23包括电机231、霍尔传感器232。所述连接盘25固定在电机231的轴上并与投饲结构1相连,负责连接核心电机23与投饲结构1,带动投饲结构1旋转。所述智能管理系统24负责采集及处理数据,为装置日常功能实现提供保障。所述锂电池21及光伏电池22负责装置储能及对核心电机23供能,核心电机23提供投饲结构1及增氧过滤结构4动力保障,满足装置日常工作所需。综合经济因素及实用条件,装置主要通过锂电池21和光伏电池22进行储能。利用智能管理系统24实时掌控电池工作情况,多种能量源保障系统工作状态。电机231可采用水下高速永磁无刷电机,电机盖上部加装霍尔传感器232用以测速。将速度参数反馈智能管理系统24,可动态调节电机转速,进一步控制投饲转速及增氧转速。能量利用率高,可适用多种恶劣气候条件。

如图4、图6所示,所述的定位结构3包括浮圈31、叶轮32、电机33、承载盘34、强度支架35、水下测距仪36及超声波测距仪37,负责提供装置浮力及移动,以更好的调整工作位置,提高工作效率。所述的水下测距仪36及超声波测距仪37安装在浮圈31内。所述承载盘34连接强度支架35,负责整个装置的固定,其上部固定能源结构2,下部与增氧过滤结构4相连。所述强度支架35连接承载盘34及浮圈31。所述浮圈31负责提供装置浮力,拟采用聚乙烯泡沫材质,配以国标强度支架35连接固定装置。所述电机33通过带动叶轮32旋转实现装置移动。所述电机33及叶轮32固定于增氧过滤结构4的结构主体41外围底部两侧。将定位信息检测变送到智能管理系统24,由智能管理系统24控制装置位置、走向、速度等参数信息。

如图5所示,所述的增氧过滤结构4包括结构主体41、搅拌扇叶42及传动轴43,为装置提供增氧效果及利用装置水流特性将养殖水体进行过滤。所述的结构主体41侧面分为内层411和外层412,内层411及外层412之间形成滤料层413。所述的结构主体41的内层411及外层412皆均匀分布1-2cm直径小孔414。所述的传动轴43穿过承载盘34与核心电机23相连。由核心电机23提供动力带动搅拌扇叶42转动。所述的搅拌扇叶42分为击打扇叶421和推动扇叶422。搅拌扇叶42在装置内旋转带来装置内水体液面差,液面差使击打扇叶421部分漏出进入空气。击打扇叶421以搅拌空气和水体实现装置内水体增氧,在增氧的同时会将富氧水挤压到装置底部。推动扇叶2422将收到的富氧水通过小孔414推出装置,最终实现增氧效果。同时在滤料层413内填充以滤料,水体在通过小孔414实现交换时经过滤料进行过滤。

如图6所示,所述的检测结构5包括摄像头51、DO测定仪52、TDS检测笔53、电子PH计54及电子温度计55,安装于浮圈31中,负责装置对水质的检测。主要检测水质漂浮、悬浮物、溶解氧量、PH值、温度、有机物、镉、铅、铬、铜、锌、镍、砷、氰化物、硫化物等数据。利用摄像头51对水质色泽及漂浮、悬浮颗粒物进行检测,DO测定仪52控制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TDS检测笔53检测溶解颗粒物,电子PH计54及电子温度计55对PH值、温度进行监控。对于养殖水体内的有机物、镉、铅、铬、铜、锌、镍、砷、氰化物、硫化物可加装离子检测仪进行监控,但出于装置价格因素可提供人工检测。基于局域网的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组合实现相关指标进行无缝监控,为水产品食用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968202.3 (22)申请日 2018.08.23 (71)申请人 安徽理工大学 地址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泰丰大街168号 (72)发明人 毕志雄 李雪交 叶真高 刘泽源 (51)Int.Cl. A01K 61/80(2017.01) A01K 63/00(2017.01) A01K 63/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包 括投饲结构、 能源结构、 定位结构、 增氧过滤。

2、结构 及检测结构。 所述投饲结构包括顶盖、 围板及底 盘。 所述能源结构包括锂电池、 光伏电池、 核心电 机、 智能管理系统及连接盘。 所述的定位结构包 括浮圈、 叶轮、 电机、 承载盘、 强度支架、 水下测距 仪及超声波测距仪。 所述增氧过滤结构包括结构 主体、 搅拌扇叶及传动轴。 所述的检测结构包括 摄像头、 DO测定仪、 TDS检测笔、 电子PH计及电子 温度计。 可满足对水产品从养殖、 运输到销售环 节的监控, 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 改变 现有养殖装置功能单一、 排污率低等弊端, 改善 耗能大的缺点, 提升经济效益。 对装置结构进行 改善和优化, 便于维修。 权利要求书1页 说。

3、明书5页 附图5页 CN 108901976 A 2018.11.30 CN 108901976 A 1.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包括投饲结构、 能源结构、 定位结构、 增氧过滤结构及检测 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投饲结构包括顶盖、 围板及底盘, 负责执行装置投饲、 撒药功能。 所述顶盖扣于围板上方, 用以防止装置内储存物淋雨、 飞散等情况。 所述围板包括外围板、 挡板及减速电机, 其中减速电机可控制挡板的开合。 所述底盘包括弧形盘及底座, 其中弧形 盘安装在底盘上方, 与底盘共同形成轨道。 所述底盘连接于围板下方, 起到支撑装置的作 用。 所述的能源结构包括锂电池、 光伏电池、 核心电机、。

4、 智能管理系统及连接盘。 所述核心 电机包括电机、 霍尔传感器。 所述连接盘固定在电机的轴上并与投饲结构相连, 负责连接核 心电机与投饲结构, 带动投饲结构旋转。 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负责采集及处理数据, 为装置日 常功能实现提供保障。 所述锂电池及光伏电池负责装置储能及对核心电机供能, 核心电机 提供投饲结构及增氧过滤结构动力保障, 满足装置日常工作所需。 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浮圈、 叶轮、 电机、 承载盘、 强度支架、 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距 仪, 负责提供装置浮力及移动, 以更好的调整工作位置, 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水下测距仪 及超声波测距仪安装在浮圈内。 所述承载盘连接强度支架, 负责整个。

5、装置的固定, 其上部固 定能源结构, 下部与增氧过滤结构相连。 所述强度支架连接承载盘及浮圈。 所述的增氧过滤结构包括结构主体、 搅拌扇叶及传动轴, 为装置提供增氧效果及利用 装置水流特性将养殖水体进行过滤。 所述的结构主体侧面分为内层和外层, 内层及外层之 间形成滤料层。 所述的传动轴穿过承载盘与核心电机相连。 由核心电机提供动力带动搅拌 扇叶转动。 所述的搅拌扇叶分为击打扇叶和推动扇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投饲结构通过挡 板分隔来分开储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源结构可使 用锂电池和光伏电池协同供。

6、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测距仪及超 声波测距仪检测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内层及 外层皆均匀分布1-2cm直径小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构安装有 摄像头、 DO测定仪、 TDS检测笔、 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901976 A 2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智能养殖设备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管理系。

7、统进入我们的生产、 生活, 养殖设备作为渔业设施 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智能化、 高效化程度不断提高。 水产养殖设备性能的革新, 直接影响着 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 0003 但是现有水产养殖设备存在耗能高、 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 监控数据可视程 度低等问题。 并且水产品因其生产售卖门槛低、 流通监管难度大等特点, 导致近年来养殖重 金属离子超标、 滥用抗生素、 销售药物残留等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如何实现从养殖、 运输到 销售上的无缝监控管理, 一直是让食品安全类部门头疼的难题。 同时, 市面上的养殖设备无 法移动, 设备作用面积小、 功能单一, 只能组合使用满足养殖需求, 这必然造成资源无法。

8、最 大化, 造成大多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浪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现有专利文献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申请号为 201711452923.0的中国专利公开水面自主巡航式太阳能投饵船及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投饵 设备的供电问题和移动不灵活的问题, 实现定点投饵、 重点区域投饵和全覆盖投饵。 但装置 在移动的同时无法同时实现增氧功能, 造成资源浪费。 申请号为201810039640.1的中国专 利公开一种节能、 简易型鱼塘增氧投饲撒药一体机, 主要依靠电机转动带动扇叶击打水面 增氧以及产生的离心力投饲撒药。 但装置无法实现定时、 定点的智能化投饲, 能源单一。 造 成装置智能化程度低,。

9、 无法适应多种环境。 申请号为201711072519.0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 新型多功能虾类自动投饲装置可以沿虾池岸边自动进行均匀投放饲料的装置, 可以利用太 阳能光板进行水底增氧, 同时可以实时监测饲料投放情况, 避免水体富氧化严重, 影响到虾 群的生长。 但装置工作仍需人力操作, 智能化程度较低。 申请号为201820486655.8的中国专 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的漂浮式水体增氧装置, 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同时既能在水 面上进行移动从而均匀地对全水域进行增氧, 又能固定在某处针对性地对某处水域进行增 氧, 从而实现对水污染处理过程的优化。 但装置未添加智能检测系统, 导致无法判断是否。

10、达 成足够的增氧效果, 造成不必要的增氧能耗。 0005 为此, 本发明提出基于局域网的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设计, 以改善水产养殖设备 耗能高、 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较低、 监控难度大、 数据可视程度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 添加智能管理系统, 增添设备 机械化、 智能化。 添加摄像头、 DO测定仪、 TDS检测笔、 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监控设备, 无缝 化保障水产品安全。 添加定位系统, 根据超声波测距及水下测距控制装置移动, 增加有效工 作面积、 提高工作效率。 加装光伏电池及锂电池, 利用智能管理系统实时掌控电池工作情 况, 多种能量源保。

11、障系统工作状态, 有效利用能源。 可加填过滤材料, 利用装置特性过滤水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8901976 A 3 质。 为实现上述要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包括投饲结构、 能源结构、 定位结构、 增氧过滤结构及检 测结构。 0008 所述的投饲结构包括顶盖、 围板及底盘, 负责执行装置投饲、 撒药功能。 所述顶盖 扣于围板上方, 用以防止装置内储存物淋雨、 飞散等情况。 所述围板包括外围板、 挡板及减 速电机, 其中减速电机可控制挡板的开合。 所述底盘包括弧形盘及底座, 其中弧形盘安装在 底盘上方, 与底盘共同。

12、形成轨道。 所述底盘连接于围板下方, 起到支撑装置的作用。 所述投 饲结构通过挡板分隔来分开储料。 使用前将饲料或药液提前储存于装置内, 用挡板隔开; 需 要抛洒时控制减速电机工作, 带动挡板开启, 使抛洒物落入轨道, 在装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 的作用下抛出一定范围。 可满足除气体药液以外的绝大多数所需药液及饲料, 符合养殖日 常所需的颗粒饲料、 谷物饲料、 青绿饲料、 糟糠饲料、 蛋白质饲料、 甲基蓝、 红霉素、 土霉素、 除白毛、 神效快清等。 结构简单, 拆洗方便, 可适用与多种水域及恶劣气候条件, 具有较高的 实用性。 0009 所述的能源结构包括锂电池、 光伏电池、 核心电机、 智能管。

13、理系统及连接盘。 所述 核心电机包括电机、 霍尔传感器。 所述连接盘固定在电机的轴上并与投饲结构相连, 负责连 接核心电机与投饲结构, 带动投饲结构旋转。 所述智能管理系统负责采集及处理数据, 为装 置日常功能实现提供保障。 所述锂电池及光伏电池负责装置储能及对核心电机供能, 核心 电机提供投饲结构及增氧过滤结构动力保障, 满足装置日常工作所需。 所述锂电池可通过 更换其他充能完毕的锂电池来保障电能充足。 所述的能源结构可使用锂电池和光伏电池协 同供能。 综合经济因素及实用条件, 装置主要通过锂电池和光伏电池进行储能。 利用智能管 理系统实时掌控电池工作情况, 多种能量源保障系统工作状态。 电。

14、机可采用水下高速永磁 无刷电机, 电机盖上部加装霍尔传感器用以测速。 将速度参数反馈智能管理系统, 可动态调 节电机转速, 进一步控制投饲转速及增氧转速。 能量利用率高, 可适用多种恶劣气候条件。 0010 所述的定位结构包括浮圈、 叶轮、 电机、 承载盘、 强度支架、 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 距仪, 负责提供装置浮力及移动, 以更好的调整工作位置, 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水下测距 仪及超声波测距仪安装在浮圈内。 所述承载盘连接强度支架, 负责整个装置的固定, 其上部 固定能源结构, 下部与增氧过滤结构相连。 所述强度支架连接承载盘及浮圈。 所述浮圈负责 提供装置浮力, 拟采用聚乙烯泡沫材质, 。

15、配以国标强度支架连接固定装置。 所述电机通过带 动叶轮旋转实现装置移动。 所述水下测距仪及超声波测距仪检测位置信息。 所述电机及叶 轮固定于增氧过滤结构的结构主体外围底部两侧。 将定位信息检测变送到智能管理系统, 由智能管理系统控制装置位置、 走向、 速度等参数信息。 0011 所述的增氧过滤结构包括结构主体、 搅拌扇叶及传动轴, 为装置提供增氧效果及 利用装置水流特性将养殖水体进行过滤。 所述的结构主体侧面分为内层和外层, 内层及外 层之间形成滤料层。 所述的结构主体内层及外层皆均匀分布1-2cm直径小孔。 所述的传动轴 穿过承载盘与核心电机相连。 由核心电机提供动力带动搅拌扇叶转动。 所述。

16、的搅拌扇叶分 为击打扇叶和推动扇叶。 搅拌扇叶在装置内旋转带来装置内水体液面差, 液面差使击打扇 叶部分漏出进入空气。 击打扇叶以搅拌空气和水体实现装置内水体增氧, 在增氧的同时会 将富氧水挤压到装置底部。 推动扇叶将收到的富氧水通过小孔推出装置, 最终实现增氧效 果。 同时在料层内填充以滤料, 水体在通过小孔实现交换时经过滤料进行过滤。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8901976 A 4 0012 所述的检测结构包括摄像头、 DO测定仪、 TDS检测笔、 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 安装 于浮圈中, 负责装置对水质的检测。 主要检测水质漂浮、 悬浮物、 溶解氧量、 PH值、 温度、 。

17、有机 物、 镉、 铅、 铬、 铜、 锌、 镍、 砷、 氰化物、 硫化物等数据。 利用ST-8605摄像头对水质色泽及漂 浮、 悬浮颗粒物进行检测, 0013 DO测定仪控制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 TDS检测笔检测溶解颗粒物, 电子PH计及电子 温度计对PH值、 温度进行监控。 对于养殖水体内的有机物、 镉、 铅、 铬、 铜、 锌、 镍、 砷、 氰化物、 硫化物可加装离子检测仪进行监控, 但出于装置价格因素可提供人工检测。 基于局域网的 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组合实现相关指标进行无缝监控, 为水产品食用的健康安全提供保 障。 0014 本装置智能化程度增高: 添加智能管理系统, 耗能高、 机械化和智能。

18、化程度较低。 可监控水质参数: 利用摄像头对水质色泽及漂浮、 悬浮颗粒物进行检测, DO测定仪控制养殖 水体溶解氧含量, TDS检测笔检测溶解颗粒物, 电子PH计及电子温度计对PH值、 温度进行监 控。 对于养殖水体内的有机物、 镉、 铅、 铬、 铜、 锌、 镍、 砷、 氰化物、 硫化物可加装离子检测仪 进行监控, 但出于装置价格因素可提供人工检测。 可移动工作: 定位动力主要由浮圈及叶轮 综合实现, 加装水下测距及超声波测距模块。 将定位信息检测变送到智能管理系统, 由智能 管理系统控制装置位置、 走向、 速度等参数信息。 极大增加有效工作面积, 降低能耗。 利用太 阳能: 综合经济因素及实。

19、用条件, 装置主要通过锂电池和光伏电池进行储能。 利用智能管理 系统实时掌控电池工作情况, 多种能量源保障系统工作状态。 更加降低能耗, 节约能源。 提 供净水功能: 在装置壁内填充以滤料层, 水体在通过小孔实现交换时进行过滤。 0015 本装置完全满足对水产品从养殖、 运输到销售环节的监控, 可为食品安全的监管 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改变了现有养殖装置功能单一、 排污率低等弊端, 改善了耗能大的缺 点, 提升了养殖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对装置的结构和效率进行了改善和优化, 表现为该装置 是一体化小型设备, 结构简单便于维修。 既能用于鱼塘养殖, 还能适用于观赏鱼缸的配置。 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 。

20、“节能减排” 特征, 相信该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一定会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发明的投饲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发明的能源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发明的定位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发明的增氧过滤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发明的检测结构位置全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 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

21、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 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8901976 A 5 0023 如图1、 图2、 图3、 图4、 图5和图6所示, 一种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包括投饲结构1、 能 源结构2、 定位结构3、 增氧过滤结构4及检测结构5。 0024 如图2所示, 所述的投饲结构1包括顶盖11、 围板12及底盘13, 负责执行装置投饲、 撒药功能。 所述顶盖11扣于围板12上方, 用以防止装置内储存物淋雨、 飞散等情况。 所述围 板12包括外围板121、 挡板122及减速电机123, 其中减速电机123可控制挡板122的开合。 所 述底盘13包括弧形盘1。

22、31及底座132, 其中弧形盘131安装在底盘13上方, 与底盘13共同形成 轨道133。 所述底盘13连接于围板12下方, 起到支撑装置的作用。 使用前将饲料或药液提前 储存于装置内, 用挡板122隔开; 需要抛洒时控制减速电机123工作, 带动挡板122开启, 使抛 洒物落入轨道133, 在装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抛出一定范围。 可满足除气体药液以 外的绝大多数所需药液及饲料, 符合养殖日常所需的颗粒饲料、 谷物饲料、 青绿饲料、 糟糠 饲料、 蛋白质饲料、 甲基蓝、 红霉素、 土霉素、 除白毛、 神效快清等。 结构简单, 拆洗方便, 可适 用与多种水域及恶劣气候条件, 具有较高的实用。

23、性。 0025 如图3所示, 所述的能源结构2包括锂电池21、 光伏电池22、 核心电机23、 智能管理 系统24及连接盘25。 所述核心电机23包括电机231、 霍尔传感器232。 所述连接盘25固定在电 机231的轴上并与投饲结构1相连, 负责连接核心电机23与投饲结构1, 带动投饲结构1旋转。 所述智能管理系统24负责采集及处理数据, 为装置日常功能实现提供保障。 所述锂电池21 及光伏电池22负责装置储能及对核心电机23供能, 核心电机23提供投饲结构1及增氧过滤 结构4动力保障, 满足装置日常工作所需。 综合经济因素及实用条件, 装置主要通过锂电池 21和光伏电池22进行储能。 利用。

24、智能管理系统24实时掌控电池工作情况, 多种能量源保障 系统工作状态。 电机231可采用水下高速永磁无刷电机, 电机盖上部加装霍尔传感器232用 以测速。 将速度参数反馈智能管理系统24, 可动态调节电机转速, 进一步控制投饲转速及增 氧转速。 能量利用率高, 可适用多种恶劣气候条件。 0026 如图4、 图6所示, 所述的定位结构3包括浮圈31、 叶轮32、 电机33、 承载盘34、 强度支 架35、 水下测距仪36及超声波测距仪37, 负责提供装置浮力及移动, 以更好的调整工作位 置, 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水下测距仪36及超声波测距仪37安装在浮圈31内。 所述承载盘34 连接强度支架3。

25、5, 负责整个装置的固定, 其上部固定能源结构2, 下部与增氧过滤结构4相 连。 所述强度支架35连接承载盘34及浮圈31。 所述浮圈31负责提供装置浮力, 拟采用聚乙烯 泡沫材质, 配以国标强度支架35连接固定装置。 所述电机33通过带动叶轮32旋转实现装置 移动。 所述电机33及叶轮32固定于增氧过滤结构4的结构主体41外围底部两侧。 将定位信息 检测变送到智能管理系统24, 由智能管理系统24控制装置位置、 走向、 速度等参数信息。 0027 如图5所示, 所述的增氧过滤结构4包括结构主体41、 搅拌扇叶42及传动轴43, 为装 置提供增氧效果及利用装置水流特性将养殖水体进行过滤。 所述。

26、的结构主体41侧面分为内 层411和外层412, 内层411及外层412之间形成滤料层413。 所述的结构主体41的内层411及 外层412皆均匀分布1-2cm直径小孔414。 所述的传动轴43穿过承载盘34与核心电机23相连。 由核心电机23提供动力带动搅拌扇叶42转动。 所述的搅拌扇叶42分为击打扇叶421和推动 扇叶422。 搅拌扇叶42在装置内旋转带来装置内水体液面差, 液面差使击打扇叶421部分漏 出进入空气。 击打扇叶421以搅拌空气和水体实现装置内水体增氧, 在增氧的同时会将富氧 水挤压到装置底部。 推动扇叶2422将收到的富氧水通过小孔414推出装置, 最终实现增氧效 果。 同。

27、时在滤料层413内填充以滤料, 水体在通过小孔414实现交换时经过滤料进行过滤。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8901976 A 6 0028 如图6所示, 所述的检测结构5包括摄像头51、 DO测定仪52、 TDS检测笔53、 电子PH计 54及电子温度计55, 安装于浮圈31中, 负责装置对水质的检测。 主要检测水质漂浮、 悬浮物、 溶解氧量、 PH值、 温度、 有机物、 镉、 铅、 铬、 铜、 锌、 镍、 砷、 氰化物、 硫化物等数据。 利用摄像头 51对水质色泽及漂浮、 悬浮颗粒物进行检测, DO测定仪52控制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 TDS检 测笔53检测溶解颗粒物, 电子PH。

28、计54及电子温度计55对PH值、 温度进行监控。 对于养殖水体 内的有机物、 镉、 铅、 铬、 铜、 锌、 镍、 砷、 氰化物、 硫化物可加装离子检测仪进行监控, 但出于 装置价格因素可提供人工检测。 基于局域网的智能多用型养殖设备组合实现相关指标进行 无缝监控, 为水产品食用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上” 、“下” 、“顶” 、“底” 、“内” 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 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

29、限制。 003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 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定。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8901976 A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8 CN 108901976 A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9 CN 108901976 A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10 CN 108901976 A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11 CN 108901976 A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2 CN 108901976 A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