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浴室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浴室柜.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512000.9 (22)申请日 2017.05.10 (73)专利权人 佛山市美美家卫浴有限公司 地址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百 东二村大朗工业区1号 (72)发明人 梁灿添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44387 代理人 胡丽琴 (51)Int.Cl. A47K 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浴室柜 (57)摘要 一种浴室柜, 包括陶瓷盆、 设置在陶瓷盆下 方的柜体和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的一。
2、端伸入至设 置在陶瓷盆底部的排水螺纹孔内, 另一端伸入至 位于柜体下方的下水道内, 所述排水螺纹孔处设 置有排水器, 排水器包括转动盖、 下部外壁设置 有第一螺纹的连接柱、 限位螺母以及依次设置在 转动盖下方的上挡片、 下挡片和过滤筒。 本实用 新型能有效防止其包括的柜体受潮和被腐蚀, 且 其包括的陶瓷盆堵塞后可以及时清理, 使用起来 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506488 U 2018.06.19 CN 207506488 U 1.一种浴室柜, 包括陶瓷盆(1)、 设置在陶瓷盆(1)下方的柜体(2)和排水管(3),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排水管(3)的一端伸。
3、入至设置在陶瓷盆(1)底部的排水螺纹孔(5)内, 另一端伸入 至位于柜体(2)下方的下水道(6)内, 所述排水管(3)位于排水螺纹孔(5)内的管体上套设有 第一上部防水环(7)和第一下部防水环(8), 且第一上部防水环(7)和第一下部防水环(8)分 别卡接在设置于排水螺纹孔(5)内壁上的第一上部凹槽和第一下部凹槽内, 所述第一上部 防水环(7)和第一下部防水环(8)的外周面上分别开设有延其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环形凹 槽, 两个第一环形凹槽内均嵌设有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9), 所述排水管(3)位于下水道(6) 内的管体上套设有第二上部防水环(10)和第二下部防水环(11), 且第二上部防水环(10。
4、)和 第二下部防水环(11)分别卡接在设置与下水道(6)内壁上的第二上部凹槽和第二下部凹槽 内, 所述第二上部防水环(10)和第二下部防水环(11)的外周面上分别开设有延其圆周方向 设置的第二环形凹槽, 两个第二环形凹槽内均嵌设有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12); 所述排水 螺纹孔(5)处设置有排水器(4), 排水器(4)包括转动盖(401)、 下部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的 连接柱(402)、 限位螺母(4013)以及依次设置在转动盖(401)下方的上挡片(403)、 下挡片 (404)和过滤筒(405), 其中, 上挡片(403)、 下挡片(404)和过滤筒(405)的外壁上均设置有 与排水螺纹孔(5。
5、)构成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 且下挡片(404)的中部和过滤筒(405)的底壁 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406)和第二螺纹通孔(407), 所述连接柱(402)穿设在上挡 片(403)、 下挡片(404)和过滤筒(405)底壁上, 且连接柱(402)上部与转动盖(401)固定连 接, 下部与上挡片(403)固定连接并分别与第一螺纹通孔(406)和第二螺纹通孔(407)构成 螺纹连接, 连接柱(402)的底部伸出过滤筒(405) 底壁并与限位螺母(4013)构成螺纹连接, 所述上挡片(403)和下挡片(404)上分别设置有上部排水通孔(408)和下部排水通孔(409), 通过旋转转动盖(401。
6、)使上挡片(403)和下挡片(404)贴合或分离通过旋转转动盖(401)使 上挡片(403)和下挡片(404)贴合或分离从而使上部排水通孔(408)和下部排水通孔(409) 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不重合或有重合, 进而使排水器(4)进行堵水或排水, 所述上部排 水通孔(408)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010), 所述下部排水通孔(409)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4011), 所述过滤筒(405)底壁上设置有第三过滤网(4012), 所述第一过滤网(4010)、 第二 过滤网(4011)和第三过滤网(4012)的网孔直径依次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浴室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盖(401。
7、)上部设置有呈半圆 形的旋拧台(401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浴室柜, 其特征在于: 所述柜体(2)内设置有多个间隔板 (201), 间隔板(201)的两端分别与柜体(2)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排水管(3)依次穿设过 多个间隔板(201)后与下水道(6)相连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506488 U 2 一种浴室柜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产品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浴室柜。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卫浴产品的性能要求也 越来越高。 浴室柜在卫生间内应用非常广泛, 传统的浴室柜包括陶瓷盆和用。
8、于放置洗漱用 品的柜体, 且为了美观通常将用于排放陶瓷盆内废水的排水管放置在柜体内。 目前, 市面上 浴室柜的排水管与陶瓷盆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漏水渗水, 导致洗漱水对柜体造成一定腐蚀, 并使柜体内空气过于潮湿, 导致放置在柜体内的洗漱用品滋生细菌, 同时大大缩短了浴室 柜的使用寿命。 0003 且洗漱后陶瓷盆内的废水中会混有一些污物, 污物堆积和聚集容易堵塞陶瓷盆, 使得排水不畅。 目前, 陶瓷盆内的排水器多为按压式或抽堵式, 上述两种排水器均容易堵 塞, 并且清理堵塞物时需要浪费很长时间拆卸, 使得陶瓷盆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9、浴室柜, 有效防止其包括的 柜体受潮和被腐蚀, 且其包括的陶瓷盆堵塞后可以及时清理, 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浴室柜, 包括陶瓷盆、 设置在陶瓷盆下方的 柜体和排水管, 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伸入至设置在陶瓷盆底部的排水螺纹孔内, 另一端伸入 至位于柜体下方的下水道内, 所述排水管位于排水螺纹孔内的管体上套设有第一上部防水 环和第一下部防水环, 且第一上部防水环和第一下部防水环分别卡接在设置于排水螺纹孔 内壁上的第一上部凹槽和第一下部凹槽内, 所述第一上部防水环和第一下部防水环的外周 面上分别开设有延其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 两个第一环形凹槽内均嵌设有。
10、第一遇 水膨胀止水条, 所述排水管位于下水道内的管体上套设有第二上部防水环和第二下部防水 环, 且第二上部防水环和第二下部防水环分别卡接在设置与下水道内壁上的第二上部凹槽 和第二下部凹槽内, 所述第二上部防水环和第二下部防水环的外周面上分别开设有延其圆 周方向设置的第二环形凹槽, 两个第二环形凹槽内均嵌设有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 所述排 水螺纹孔处设置有排水器, 排水器包括转动盖、 下部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的连接柱、 限位螺 母以及依次设置在转动盖下方的上挡片、 下挡片和过滤筒, 其中, 上挡片、 下挡片和过滤筒 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与排水螺纹孔构成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 且下挡片的中部和过滤筒的底 壁。
11、中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 所述连接柱穿设在上挡片、 下挡片和过 滤筒底壁上, 且连接柱上部与转动盖固定连接, 下部与上挡片固定连接并分别与第一螺纹 通孔和第二螺纹通孔构成螺纹连接, 连接柱的底部伸出过滤筒底壁并与限位螺母构成螺纹 连接, 所述上挡片和下挡片上分别设置有上部排水通孔和下部排水通孔, 通过旋转转动盖 使上挡片和下挡片贴合或分离通过旋转转动盖使上挡片和下挡片贴合或分离从而使上部 排水通孔和下部排水通孔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不重合或有重合, 进而使排水器进行堵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506488 U 3 水或排水, 所述上部排水通孔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12、, 所述下部排水通孔处设置有第二过滤 网, 所述过滤筒底壁上设置有第三过滤网, 所述第一过滤网、 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网 孔直径依次减小。 0006 所述转动盖上部设置有呈半圆形的旋拧台。 0007 所述柜体内设置有多个间隔板, 间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柜体的两侧壁固定连接, 所 述排水管依次穿设过多个间隔板后与下水道相连通。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 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浴室柜, 其排水管与陶瓷盆的排水螺纹孔的连接处设 置有第一上部防水环和第一下部防水环, 且第一上部防水环和第一下部防水环上均嵌设有 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 排水管与下水道的连接处设。
13、置有第二上部防水环和第二下部防水 环, 且第二上部防水环和第二下部防水环上嵌设有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 从而有效防止漏 水和渗水情况的发生, 并防止柜体受潮, 同时减少了放置在柜体内的洗漱用品滋生细菌; 0010 二、 排水器上层层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 且过滤网的网孔 直径依次减小, 从而有效过滤废水中的污物, 且过滤筒内能存储一定量污物, 在排水不畅 时, 将排水器拆卸下来将过滤筒内的污物直接倒掉, 方便清理, 有效防止陶瓷盆堵塞; 0011 三、 柜体内设置的多个间隔板, 不仅起到限制和固定排水管位置的作用, 且将柜体 内的空间进行划分, 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14、 0012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3是上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4是下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5是过滤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中标记: 1、 陶瓷盆, 2、 柜体, 201、 间隔板, 3、 排水管, 4、 排水器, 401、 转动盖, 402、 连接柱, 403、 上挡片, 404、 下挡片, 405、 过滤筒, 406、 第一螺纹通孔, 407、 第二螺纹通 孔, 408、 上部排水通孔, 409、 下部排水通孔, 4010、 第一过滤网, 4011、 第二过滤网, 4012、 第 三过滤网, 4。
15、013、 限位螺母, 4014、 旋拧台, 5、 排水螺纹孔, 6、 下水道, 7、 第一上部防水环, 8、 第一下部防水环, 9、 第一遇水膨胀止水条, 10、 第二上部防水环, 11、 第二下部防水环, 12、 第 二遇水膨胀止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为前提, 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 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9 如图所示, 一种浴室柜, 包括陶瓷盆1、 设置在陶瓷盆1下方的柜体2和排水管3, 所 述排水管3的一端伸入至设置在陶瓷盆1底部的排水螺纹孔5内, 另一。
16、端伸入至位于柜体2下 方的下水道6内, 所述排水管3位于排水螺纹孔5 内的管体上套设有第一上部防水环7和第 一下部防水环8, 且第一上部防水环 7和第一下部防水环8分别卡接在设置于排水螺纹孔5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506488 U 4 内壁上的第一上部凹槽和第一下部凹槽内, 所述第一上部防水环7和第一下部防水环8的外 周面上分别开设有延其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 两个第一环形凹槽内均嵌设有第一 遇水膨胀止水条9, 所述排水管3位于下水道6内的管体上套设有第二上部防水环10和第二 下部防水环11, 且第二上部防水环10和第二下部防水环11分别卡接在设置与下水道6内壁 上的。
17、第二上部凹槽和第二下部凹槽内, 所述第二上部防水环10和第二下部防水环11的外周 面上分别开设有延其圆周方向设置的第二环形凹槽, 两个第二环形凹槽内均嵌设有第二遇 水膨胀止水条12。 0020 所述排水螺纹孔5处设置有排水器4, 排水器4包括转动盖401、 下部外壁设置有第 一螺纹的连接柱402、 限位螺母4013以及依次设置在转动盖401 下方的上挡片403、 下挡片 404和过滤筒405, 其中, 上挡片403、 下挡片404 和过滤筒405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与排水螺纹 孔5构成螺纹连接的第二螺纹, 且下挡片404的中部和过滤筒405的底壁中部分别设置有第 一螺纹通孔406 和第二螺纹通孔4。
18、07, 所述连接柱402穿设在上挡片403、 下挡片404和过滤 筒405底壁上, 且连接柱402上部与转动盖401固定连接, 下部与上挡片403 固定连接并分别 与第一螺纹通孔406和第二螺纹通孔407构成螺纹连接, 连接柱402的底部伸出过滤筒405底 壁并与限位螺母4013构成螺纹连接, 所述上挡片403和下挡片404上分别设置有上部排水通 孔408和下部排水通孔409, 通过旋转转动盖401使上挡片403和下挡片404贴合或分离通过 旋转转动盖 401使上挡片403和下挡片404贴合或分离从而使上部排水通孔408和下部排水 通孔409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完全不重合或有重合, 进而使排水器。
19、4进行堵水或排水, 所述 上部排水通孔408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010, 所述下部排水通孔409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网 4011, 所述过滤筒405底壁上设置有第三过滤网4012, 所述第一过滤网4010、 第二过滤网 4011和第三过滤网4012的网孔直径依次减小。 所述转动盖401上部设置有呈半圆形的旋拧 台4014。 0021 当排水器4处于堵水或排水状态时, 限位螺母4013与下挡片404之间间隔有一定距 离。 当需要将排水器4拆卸下时, 转动旋拧台4014使转动盖401 旋转, 并通过连接柱402带动 限位螺母4013上移至限位螺母4013抵至过滤筒405上, 继续转动拧动手柄, 从而将。
20、与排水螺 纹孔5构成螺纹连接的上挡片403、 下挡片404和过滤筒405旋拧出来, 然后将过滤的污物清 理掉, 方便实用。 清理后再旋拧回去即可。 0022 所述柜体2内设置有多个间隔板201, 间隔板201的两端分别与柜体2的两侧壁固定 连接, 所述排水管3依次穿设过多个间隔板201后与下水道6相连通。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506488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506488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506488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506488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