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441128 上传时间:2019-08-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318508.2

申请日:

20120703

公开号:

CN202680155U

公开日:

20130123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9/00

主分类号:

A01G29/00

申请人:

天津市绿源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海崇,刘贞姬

地址: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39号西部111号

优先权:

CN201220318508U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红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施肥筒本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圆管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有益效果:滨海盐碱地,质地粘重,渗透性差,表层施肥后养分很难进入下层根部。应用该装置,可使水肥直接供应深层根系,解决底部根系养分供应不足,树木长势差的问题,且使用方便,节约劳动力,同时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施肥筒本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圆管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施肥筒本体采用竹筒或PVC管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施肥筒本体的直径3-5cm、长50-7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肥料液体透孔的距离是自施肥筒本体底部往上的2cm-5cm区域,孔径为0.5cm-1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 置。

背景技术

园林树木施肥主要选用两大类方法,一是土壤施肥,二是根外施肥。

1.土壤施肥:土壤施肥就是将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中,然后通过树木根系进 行吸收的施肥,它是园林树木主要的施肥方法。生产上常见的土壤施肥方 法如下,

(1)全面施肥:分撒施与水施两种。前者是将肥料均匀地撒布于园林树 木生长的地面,然后再翻入土中。这种施肥的优点是,方法简单,操作方 便,肥效均匀,但因施入较浅,养分流失严重,用肥量大,并诱导根系上 浮,降低根系抗性;后者主要是与喷灌、滴灌结合进行施肥。水施供肥及 时,肥效分布均匀,既不伤根系,又保护耕作层土壤结构,节省劳力,肥 料利用率较高。

(2)沟状施肥:沟状施肥包括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和条状沟施,其中 以环状沟施较为普遍。环状沟施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沟施肥,一般 施肥沟宽30—40厘米,深30—60厘米,它具有操作简便,用肥经济的优 点,但易伤水平根,多适用于园林孤植树;放射状沟施较环状沟施伤根要 少,但施肥部位也有一定局限性;条状沟施是在树木行间或株间开沟施肥, 多适合苗圃里的树木或呈行列式布置的树木。

(3)穴状施肥:以环状穴施居多。施肥时,施肥穴沿树冠在地面投影线 附近分布,不过,施肥穴可为2—4圈,呈同心圆环状,内外圈中的施肥 穴应交错排列,因此,该种方法伤根较少,而且肥效较均匀。

2.根外施肥

(1)叶面施肥:将按一定浓度要求配制好的肥料溶液,直接喷雾到树木 的叶面上,再通过叶面气孔和角质层吸收后,转移运输到树体各个器官。 叶面施肥具有用肥量小,吸收见效快,避免了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或 生物固定等优点

(2)枝干施肥:枝干施肥又大致有枝干涂抹和枝干注射两种方法,前者 是先将树木枝干刻伤,然后在刻伤处加上固体药棉;后者是用专门的仪器 来注射枝干,枝干施肥主要可用于衰老古大树、珍稀树种、树桩盆景以及 观花树木和大树移栽时的营养供给。

根外追施,效果较快,但只能作为补充施肥方式,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滨海盐碱地土壤质地粘重,渗透性差,全面施肥效果不佳,且养分损 失大;沟状和穴状施肥效果较好,但每次施肥都要挖沟或打穴,工作量较 大;根外施肥效果快,但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 应于盐碱地土壤的新式施肥方式,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应于盐碱地土 壤质地粘重、渗透性差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该装置可使养分直达树木 根部,解决施肥不透,养分流失,根部供养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树木根部 的施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施肥筒本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 的圆管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

所述施肥筒本体采用竹筒或PVC管材料制成。

所述施肥筒本体的直径3-5cm、长50-70cm。

所述肥料液体透孔的距离是自施肥筒本体底部往上的2cm-5cm区 域,孔径为0.5cm-1cm。

有益效果:滨海盐碱地,质地粘重,渗透性差,表层施肥后养分很难 进入下层根部。应用该装置,可使水肥直接供应深层根系,解决底部根系 养分供应不足,树木长势差的问题,且使用方便,节约劳动力,同时还提 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 下:详见附图,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筒本体1,所述施肥 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圆管体,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 料液体透孔2。所述施肥筒本体采用竹筒或PVC管材料制成。所述施肥筒 本体的直径3-5cm、长50-70cm。所述肥料液体透孔的距离是自施肥筒本 体底部往上的2cm-5cm区域,孔径为0.5cm-1cm。

装置制作

以竹筒最底部的竹节节点为封闭底部,将其余各竹节内部节点打通, 形成长约50-70cm,底部密封、中间贯通的竹筒,在距离底部2cm-5cm 区域打孔,孔径0.5cm,四周均匀分布。材质为PVC管时,底部密封,底 部侧壁打孔,做法同竹筒。

使用方法

依据树木根系深浅,选择合适长度的施肥筒,将施肥筒插入树木根部 土壤,距离主干长度为树干直径的8-10倍,深度为40-60cm(视根系 深浅确定),地上部留5-10cm。施肥时可将肥料直接施入施肥筒,随后 灌水,或者将肥料溶解后,灌入施肥筒。一般一棵树木需施肥筒3-4个, 均匀分布在树干周围。

应用实例

基本情况:2011年春,天津开发区,国槐600棵,胸径10-15cm。长势差, 叶稀少、发黄。

实施过程

1、材料选择

选取直径3-5cm、长60cm的竹筒或PVC管。

2、装置制作

以竹筒节点为底部(封闭),将其余节点打通,形成长约60cm,底部 密封、中间贯通的竹筒,在距离底部2cm-5cm区域打孔,孔径0.5cm, 四周均匀分布。材质为PVC管时,底部密封,底部侧壁打孔,做法同竹 筒。

3、使用方法

将4根60cm长施肥筒插入国槐根部周围土壤,距离主干长度为80- 120cm,深度为50cm,地上部留10cm。施肥时可将肥料直接施入施肥筒, 随后灌水,或者将肥料溶解后,灌入施肥筒。

效果:国槐长势逐渐正常,叶片舒展,颜色浓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 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的范围内。

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68015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1.23 CN 202680155 U *CN202680155U* (21)申请号 201220318508.2 (22)申请日 2012.07.03 A01G 2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津市绿源环境景观工程有限公 司 地址 300457 天津市塘沽区经济技术开发区 第三大街 39 号西部 111 号 (72)发明人 刘海崇 刘贞姬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12107 代理人 杨红 (54) 实用新型名称 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

2、苗木栽培技术领域, 尤其涉 及一种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其特征是 : 包 括施肥筒本体, 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 圆管体, 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 肥料液体透孔。有益效果 : 滨海盐碱地, 质地粘 重, 渗透性差, 表层施肥后养分很难进入下层根 部。应用该装置, 可使水肥直接供应深层根系, 解 决底部根系养分供应不足, 树木长势差的问题, 且 使用方便, 节约劳动力, 同时还提高了肥料利用 率, 减少养分流失。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

3、3 页 附图 1 页 1/1 页 2 1. 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其特征是 : 包括施肥筒本体, 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 密封的圆管体, 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施肥筒本体采用竹筒 或 PVC 管材料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施肥筒本体的直 径 3 5cm、 长 50-70cm。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其特征是 : 所述肥料液体透孔的距离 是自施肥筒本体底部往上的 2cm 5cm 区域, 孔径为 0.5cm。

4、-1c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680155 U 2 1/3 页 3 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苗木栽培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园林树木施肥主要选用两大类方法, 一是土壤施肥, 二是根外施肥。 0003 1. 土壤施肥 : 土壤施肥就是将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中, 然后通过树木根系进行吸收 的施肥, 它是园林树木主要的施肥方法。生产上常见的土壤施肥方法如下, 0004 (1) 全面施肥 : 分撒施与水施两种。前者是将肥料均匀地撒布于园林树木生长的 地面, 然后再翻入土中。 这种施肥的优点是, 方法简单, 操作方便, 肥。

5、效均匀, 但因施入较浅, 养分流失严重, 用肥量大, 并诱导根系上浮, 降低根系抗性 ; 后者主要是与喷灌、 滴灌结合进 行施肥。水施供肥及时, 肥效分布均匀, 既不伤根系, 又保护耕作层土壤结构, 节省劳力, 肥 料利用率较高。 0005 (2) 沟状施肥 : 沟状施肥包括环状沟施、 放射状沟施和条状沟施, 其中以环状沟施 较为普遍。环状沟施是在树冠外围稍远处挖环状沟施肥, 一般施肥沟宽 3040 厘米, 深 3060 厘米, 它具有操作简便, 用肥经济的优点, 但易伤水平根, 多适用于园林孤植树 ; 放 射状沟施较环状沟施伤根要少, 但施肥部位也有一定局限性 ; 条状沟施是在树木行间或株 。

6、间开沟施肥, 多适合苗圃里的树木或呈行列式布置的树木。 0006 (3) 穴状施肥 : 以环状穴施居多。施肥时, 施肥穴沿树冠在地面投影线附近分布, 不过, 施肥穴可为 24 圈, 呈同心圆环状, 内外圈中的施肥穴应交错排列, 因此, 该种方法 伤根较少, 而且肥效较均匀。 0007 2根外施肥 0008 (1) 叶面施肥 : 将按一定浓度要求配制好的肥料溶液, 直接喷雾到树木的叶面上, 再通过叶面气孔和角质层吸收后, 转移运输到树体各个器官。 叶面施肥具有用肥量小, 吸收 见效快, 避免了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或生物固定等优点 0009 (2) 枝干施肥 : 枝干施肥又大致有枝干涂抹和枝干注。

7、射两种方法, 前者是先将树木 枝干刻伤, 然后在刻伤处加上固体药棉 ; 后者是用专门的仪器来注射枝干, 枝干施肥主要可 用于衰老古大树、 珍稀树种、 树桩盆景以及观花树木和大树移栽时的营养供给。 0010 根外追施, 效果较快, 但只能作为补充施肥方式, 不能代替土壤施肥。 0011 滨海盐碱地土壤质地粘重, 渗透性差, 全面施肥效果不佳, 且养分损失大 ; 沟状和 穴状施肥效果较好, 但每次施肥都要挖沟或打穴, 工作量较大 ; 根外施肥效果快, 但不能代 替土壤施肥。因此, 迫切需要研制一种适应于盐碱地土壤的新式施肥方式, 来解决以上问 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12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

8、技术中的不足, 提供一种适应于盐碱地土壤质地粘 重、 渗透性差的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该装置可使养分直达树木根部, 解决施肥不透, 养分 说 明 书 CN 202680155 U 3 2/3 页 4 流失, 根部供养不足的问题。 0013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 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其特征是 : 包括施肥筒本体, 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圆管体, 所述施肥筒本体下部 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 0014 所述施肥筒本体采用竹筒或 PVC 管材料制成。 0015 所述施肥筒本体的直径 3 5cm、 长 50-70cm。 0016 所述肥料液体透孔的距离是。

9、自施肥筒本体底部往上的 2cm 5cm 区域, 孔径为 0.5cm-1cm。 0017 有益效果 : 滨海盐碱地, 质地粘重, 渗透性差, 表层施肥后养分很难进入下层根部。 应用该装置, 可使水肥直接供应深层根系, 解决底部根系养分供应不足, 树木长势差的问 题, 且使用方便, 节约劳动力, 同时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减少养分流失。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 详见附 图, 一种树木根部的施肥装置, 包括施肥筒本体 1, 所述施肥筒本体为底部呈密封的圆管体, 所述施肥筒本体。

10、下部的圆周上均布若干肥料液体透孔 2。所述施肥筒本体采用竹筒或 PVC 管材料制成。所述施肥筒本体的直径 3 5cm、 长 50-70cm。所述肥料液体透孔的距离是自 施肥筒本体底部往上的 2cm 5cm 区域, 孔径为 0.5cm-1cm。 0020 装置制作 0021 以竹筒最底部的竹节节点为封闭底部, 将其余各竹节内部节点打通, 形成长约 50 70cm, 底部密封、 中间贯通的竹筒, 在距离底部 2cm 5cm 区域打孔, 孔径 0.5cm, 四周 均匀分布。材质为 PVC 管时, 底部密封, 底部侧壁打孔, 做法同竹筒。 0022 使用方法 0023 依据树木根系深浅, 选择合适长度。

11、的施肥筒, 将施肥筒插入树木根部土壤, 距离主 干长度为树干直径的 8 10 倍, 深度为 40 60cm (视根系深浅确定) , 地上部留 5 10cm。 施肥时可将肥料直接施入施肥筒, 随后灌水, 或者将肥料溶解后, 灌入施肥筒。一般一棵树 木需施肥筒 3 4 个, 均匀分布在树干周围。 0024 应用实例 0025 基本情况 : 2011 年春, 天津开发区, 国槐 600 棵, 胸径 10-15cm。长势差, 叶稀少、 发 黄。 0026 实施过程 0027 1、 材料选择 0028 选取直径 3 5cm、 长 60cm 的竹筒或 PVC 管。 0029 2、 装置制作 0030 以竹。

12、筒节点为底部 (封闭) , 将其余节点打通, 形成长约 60cm, 底部密封、 中间贯通 的竹筒, 在距离底部 2cm 5cm 区域打孔, 孔径 0.5cm, 四周均匀分布。材质为 PVC 管时, 底 说 明 书 CN 202680155 U 4 3/3 页 5 部密封, 底部侧壁打孔, 做法同竹筒。 0031 3、 使用方法 0032 将 4 根 60cm 长施肥筒插入国槐根部周围土壤, 距离主干长度为 80 120cm, 深度 为 50cm, 地上部留 10cm。施肥时可将肥料直接施入施肥筒, 随后灌水, 或者将肥料溶解后, 灌入施肥筒。 0033 效果 : 国槐长势逐渐正常, 叶片舒展, 颜色浓绿。 0034 以上所述, 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 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 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202680155 U 5 1/1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680155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