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58658.4
2004.07.27
CN1588204A
2005.03.02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G02F1/13357; H01L33/0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刘邦炫
台湾省新竹市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李宗明;杨梧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组件的光源组装结构,该结构包括至少一光源组以及一背板,该光源组具有至少一发光组件以及一基板,该背板具有至少一突出部。该基板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该背板之上,并被该背板以及该突出部所紧密挟持。
1. 一种背光组件的光源组装结构,包括:至少一光源组,该光源组具有至少一发光组件以及一基板;以及一背板,该背板具有至少一第一突出部;其中该基板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该背板之上,且该基板被该背板以及该第一突出部所紧密挟持。2. 如权利要求1的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是一发光二极管。3. 如权利要求1的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的材料包括铝、铜、铝合金或铜合金。4. 如权利要求1的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突出部的至少一第二突出部与该基板的间距小于该背板的厚度。5. 如权利要求1的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光源组装结构还包括至少一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用以紧密锁固该基板至该背板。6. 如权利要求5的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机构包括一螺丝、一铆钉、一螺帽或一螺丝铜柱。7. 如权利要求1的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背板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铝、铝合金、或镀锌钢板。8. 如权利要求1的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被焊接于该基板之上。9. 如权利要求1的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板以及该背板之间有一导热件。10. 如权利要求1的光源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突出部以一冲压工艺形成。
背光组件的光源组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源组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一液晶显示器背光组件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显示技术不断的蓬勃发展,经过持续的研究开发之后,如液晶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新产品,已逐渐的商业化并应用于各种尺寸以及各种面积的显示装置。目前整个显示器业界,无不朝向高亮度以及高效率化发展,以期能制作出更具有商业价值的显示器产品。而在液晶显示器的各种关键零组件当中,用来供应光源的背光组件,对液晶显示器整体的发光效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当背光组件本身具有优良的发光效率时,不仅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也提供了液晶显示器中其它组件设计以及制造上的弹性,但是当背光组件本身的发光效率不佳时,所能提供的光源有限,往往限制了液晶显示器产品的亮度表现。 在提高背光组件的发光效率的同时,提高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是一项常用的改善方案。然而,在提高发光组件的发光效率时,不可避免地,又必需妥善处理其散热的问题,否则,仍然不能落实改善发光效率的方案。因此业者纷纷投入人力以及其它资源,以期能设计并制造出合用的产品,不仅满足液晶显示器产品的需求,又在发光效率以及散热能力上都能达到要求。除此的外,还得考虑到工序上是否简便,以及成本是是否合理。 参考图1,图1为公知技术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1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公知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10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12,一用来承载发光二极管光源12的金属基板14,以及一背板16。发光二极管光源12被焊接至金属基板14的表面,而金属基板14被多个螺丝18以及多个螺帽22固定至背板16上。当光线自发光二极管光源12发射出来的时,伴随而产生的热将经由金属基板14传导至背板16,再传导至空气中,以达到散热的目的。 但是,若想达到充分散热的目的,上述的散热途径必须要接触良好,以避免空气等其它不良散热介质影响到整体的散热速率,甚至于造成散热不良,进而使发光二极管光源12或是金属基板14以及背板16上的电路(未显示)受损。因此,公知技术中以螺丝18以及螺帽22来将金属基板14固定至背板16,借助螺丝18锁附至螺帽22时的力,来紧密挟持住金属基板14以及背板16,使上述散热途径中金属基板14以及背板16的接触面完整良好,所以只要是当发光二极管光源12与金属基板14间的焊接良好时,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10的整体散热能力便可以达到要求。 然而,这样的设计虽然足以紧密挟持住金属基板14以及背板16,以使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10的散热能力达到预期,但是却必需使用螺丝18与螺帽22来做组装,于组装时过于繁复,造成各种人力以及物力成本的增加。而螺丝与螺帽的数量,依照实际需要,虽然会有所不同,但却不可能只有稀疏几个,尤其是在一些大型背光组件中,动辄装设有数十或数百个发光二极管光源的情况下,所使用的螺丝与螺帽的数量,必定甚为可观,更加突显了这样的问题。 因此,如何能发展出一种新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其不仅能够将金属基板紧密挟持至背板,使散热途径中的各接触面接触良好,进而使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的散热能力达到预期,又易于组装,不至于有组装过于繁复的问题,同时又具有低成本,便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背光组件的光源组装结构,该结构包括至少一光源组以及一背板,该光源组具有至少一发光组件以及一基板,该背板具有至少一突出部。其中该基板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该背板之上,且该基板被该背板以及该突出部所紧密挟持。 由于本发明的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背板的至少一突出部与背板的间距小于基板的厚度,而因为背板本身的材料具有弹性,基板因此可以以可抽取的方式被设置于背板之上,同时基板地至少一边角或是至少一侧边被背板以及至少一突出部所紧密挟持。利用背板以及突出部对于基板所施加的挟持力,基板不仅可以被紧密固定至背板之上,基板与背板间的接触面也将十分完整良好。所以只要是当发光二极管光源与基板间的焊接良好时,光线自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射出来时所伴随产生的热,将迅速经由基板传导至背板,再传导至空气中,达到充分散热的目的。同时由于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完全免除或部份免除掉螺丝的使用,因此不会引起组装过于繁复,以至于提高成本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技术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的上示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的上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应用于液晶显示器时的运作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100、200、300、406、 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 330、360 12、102、202、302 发光二极管光源 14 金属基板 16、106、206、306、336、 背板 366 18、314 螺丝 22、316 螺帽 104、204、304、334、364 基板 108、208、308、338、368 冲压突出部 112、212 突出部 114 侧边 214 边角 116、216 导电材料 312 螺孔 348 螺丝铜柱 378 铆钉 400 液晶显示器 402 背光组件 404 液晶面板 408 导光板 412 液晶分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2与图3,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100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100的上示图。如图2与图3所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100包括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102,一用来承载发光二极管光源102的基板104,以及一背板106。发光二极管光源102被焊接至基板104的表面,基板104是一由金属材料所制作而成的基板,以便能传导由发光二极管光源102所发散出来的热,而基板的材料是可为铝、铜、铝合金或铜合金。背板106也由金属材料所制作而成,且背板106的材料是可为不锈钢、铝、铝合金、或镀锌钢板。 背板106之上具有至少一冲压突出部108,冲压突出部108在经过特别的设计之后,可能会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其突出部112可能为V字型、平面型、弧型、锯齿型等。但不论其形状为何,冲压突出部108的至少一突出部112与背板106的间距,小于基板104的厚度。且由于背板106本身的金属材料具有弹性,基板104因此将可以可抽取的方式被设置于背板106之上,同时基板104的至少一侧边114被背板106以及至少一冲压突出部108所紧密挟持。除此的外,因为实际上基板104与背板106有可能非完全接触,使其间有空气层存在,而空气的热传导效果很差,因此,为了降低基板104及背板106之间空气层存在的机会,常加上导热材料116,如导热胶或导热膏等,以减少空气层,进而增加热传导效果。而是否加上导电材料116,或是否整面涂布,完全根据实际的需要,图2中是以加上导电材料116并且整面涂布为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仅可以将基板104固定至背板106之上,还由于背板106以及冲压突出部108对于基板104所施加的挟持力,基板104与背板106的接触面将会十分完整良好。所以只要是当发光二极管光源102与基板104间的焊接良好时,光线自发光二极管光源102发射出来时伴随而产生的热,将迅速经由基板104以及导电材料116传导至背板106,再传导至空气中,达到充分散热的目的。且由于制作冲压突出部108时,利用冲压的方式来对背板106加工,故背板106与冲压突出部108是一体成型,因此在能够达到紧密固定基板104的前提之下,可以尽量选择将冲压突出部108制作于背板106的外缘,完全不至于影响到背板106的散热能力。 此外,基板104的功用除了用来承载发光二极管光源102以及导热的外,由于其上还设置有各种线路(未显示),也具有提供发光二极管光源102电连接至其它组件的功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100的散热问题必需被妥善处理,因为当散热处理不良时,不仅会造成基板104以及背板106上的电路(未显示)的损伤,也容易使发光二极管光源102受损。由于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结构完全未使用到螺丝,因此不会引起组装过于繁复、成本被提高等问题。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200的上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200包括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202,一用来承载发光二极管光源202的基板204,以及一背板206。发光二极管光源202被焊接至基板204的表面,基板204以及背板206均由金属材料所制作而成,以便能传导由发光二极管光源202所发散出来的热。背板206之上具有至少一冲压突出部208,冲压突出部208于经过特别的设计之后,可能会具有不同的形状。但不论其形状为何,冲压突出部208的至少一突出部212与背板206的间距,小于基板204的厚度。且由于背板206本身的金属材料具有弹性,基板204因此将可以可抽取的方式被设置于背板206之上,同时基板204的至少一边角214被背板206以及至少一冲压突出部208所紧密挟持。 除此的外,因为实际上基板204与背板206有可能非完全接触,使其间有空气层存在,空气的热传导效果很差,因此,为了降低基板204及背板206之间空气层存在的机会,常加上导热材料216,如导热胶或导热膏等,以减少空气层,进而增加热传导效果。而是否加上导电材料216,或是否整面涂布,完全根据实际的需要,图4中是以加上导电材料216并且整面涂布为例。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不仅可以将基板204固定至背板206之上,还由于背板206以及冲压突出部208对于基板204所施加的挟持力,基板204与背板206的接触面将会十分完整良好。所以只要是当发光二极管光源202与基板204间的焊接良好时,光线自发光二极管光源202发射出来时伴随而产生的热,将迅速经由基板204以及导电材料216传导至背板206,再传导至空气中,达到充分散热的目的。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其它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中也可同时应用冲压突出部以及背板来紧密挟持基板的侧边与边角,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且设置于背板上的基板数量,以及设置于基板上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做调整,并没有特别的限制。除此的外,本发明也可同时应用螺丝、螺帽以及冲压突出部来将基板固定至背板,并同时达到减少螺丝、螺帽使用数量的目的。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30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300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302,一用来承载发光二极管光源302的基板304,以及一背板306。发光二极管光源302被焊接至基板304的表面,基板304以及背板306均由金属材料所制作而成,以便能传导由发光二极管光源302所发散出来的热。为了降低基板304及背板306之间空气层存在的机会,可选择性地将导热材料加在基板304及背板306之间,进而增加热传导效果,而图5中是以未加上导电材料为例。 背板306之上除了具有至少一冲压突出部308的外,还同时具有至少一螺孔312,因此,基板304不仅是被背板306以及冲压突出部308所紧密挟持,也同时被螺丝314以及螺帽316固定至背板306。在这种情况之下,借助背板306以及冲压突出部308对于基板304所施加的挟持力,以及螺丝314锁附至螺帽316时的力,基板304与背板306的接触面将会十分完整良好。所以只要是当发光二极管光源302与基板304间的焊接良好时,光线自发光二极管光源302发射出来时伴随而产生的热,将迅速经由基板304传导至背板306,再传导至空气中,达到充分散热的目的。虽然本实施例中仍然使用了部份的螺丝与螺帽,但由于部份的螺丝与螺帽已经被冲压突出部所取代,所以将会有效改善公知技术中因螺丝、螺帽数量太多,所引起的组装过于繁复、成本被提高等问题。此外,本实施例的其它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33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330中,螺帽也可以被换成埋入背板336的螺丝铜柱348,再加上冲压突出部338对于基板334所施加的挟持力,将基板334固定至背板336。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一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360的剖面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360中也可使用铆钉378,再加上冲压突出部368对于基板364所施加的挟持力,将基板364固定至背板366。 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的背光组件中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应用于液晶显示器400时的运作示意图。如图8所示,液晶显示器400的中包括一背光组件402以及一设置于其上方的液晶面板404,背光组件402的中除了包括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406的外,还包括至少一导光板408,而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406可以为本发明中所揭露的任何一种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从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406所发射出来的光线,将会射入导光板408的内,然后经由导光板408内部的光学机制(未显示)成为均匀的面光源,再被引导至液晶面板404,经过液晶面板404中液晶分子412的连续折射之后,最后产生图像。 由于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利用背板以及突出部对于基板所施加的挟持力,来将基板紧密固定至背板之上,使基板与背板的接触面十分完整良好。所以只要是当发光二极管光源与基板间的焊接良好时,光线自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射出来时伴随而产生的热,将迅速经由基板传导至背板,再传导至空气中,达到充分散热的目的。当应用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于一实际生产线时,将可以制作出合乎散热规格、便于组装以及低成本的产品。 与公知的背光组件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相比,本发明的背光组件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背板的至少一突出部与背板的间距,小于基板的厚度。又因为背板本身的材料具有弹性,如此一来,基板将可以可抽取的方式被设置于背板之上,同时基板的至少一边角或是至少一侧边被背板以及至少一突出部所紧密挟持。利用背板以及突出部对于基板所施加的挟持力,基板不仅可以被紧密固定至背板之上,基板与背板间的接触面也将十分完整良好。所以只要是当发光二极管光源与基板间的焊接良好时,光线自发光二极管光源发射出来时所伴随产生的热,将迅速经由基板传导至背板,再传导至空气中,达到充分散热的目的。同时由于本发明的发光二极管光源组装结构,完全免除或部份免除掉螺丝的使用,因此不会引起组装过于繁复,以至于提高成本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背光组件的光源组装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光组件的光源组装结构.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组件的光源组装结构,该结构包括至少一光源组以及一背板,该光源组具有至少一发光组件以及一基板,该背板具有至少一突出部。该基板以可抽取的方式设置于该背板之上,并被该背板以及该突出部所紧密挟持。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