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增色剂及其采用该果实增色剂促进果实着色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果实增色剂及其采用该果实增色剂促进果实着色的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5790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9.11 CN 102057906 B *CN102057906B* (21)申请号 201010596944.1 (22)申请日 2010.12.10 A01N 43/16(2006.01) A01P 21/00(2006.01) A01G 7/06(2006.01) (73)专利权人 常大勇 地址 264003 山东省烟台市高新区纬三路 39 号烟台固特丽新洲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72)发明人 常大勇 (74)专利代理机构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 ( 普通 合伙 ) 37225 代理人 矫智兰 曲显荣 CN 17。
2、65182 A,2006.05.03, 权利要求 1-3. EP 0873680 A1,1998.10.28, 权利要求 1-11. 赵玉辉等 . 果实花青素研究进展 .北方园 艺 .2006,( 第 3 期 ), 第 46-47 页 . 赵玉辉等 . 果实花青素研究进展 .北方园 艺 .2006,( 第 3 期 ), 第 46-47 页 . 柳桂林 . 光合细菌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 . 烟 台果树 .2003,( 第 1 期 ), 第 53 页 . (54) 发明名称 果实增色剂及其采用该果实增色剂促进果实 着色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果实增色剂及其采用该果实增 色剂促进果实着色的。
3、方法, 该果实增色剂含有花 青素液, 也可含有光合细菌、 甲壳素、 壳聚糖、 壳寡 糖、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及润湿剂至少一种, 在果 实采收前 1 天 -45 天内在果实表面喷施上述果实 增色剂 1-5 遍, 直接喷在果实上比喷施在叶面上 效果更明显。该方法果实中无有害物质残留。且 糖度及硬度都有所提高。该发明适用于苹果、 葡 萄、 樱桃、 西红柿等果实。 对提高外观及内在品质, 提升果品价值及增加出口产量, 提高农民收入, 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赵硕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
4、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057906 B CN 102057906 B *CN102057906B* 1/1 页 2 1. 花青素液作为果实增色剂的用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青素液采用葡萄皮或紫茄子皮、 紫甘蓝采用酒精及 0.5% 稀酸浸泡 20 小时 -30 小时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青素液为红葡萄酒。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青素液由花青素与水混合制成, 每升花青素液含花青素 100-2000 毫克。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途, 。
5、其特征在于果实增色剂还含有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与 花青素液的重量比为 0 -99 : 100-1, 其中光合细菌的重量不为 0。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果实增色剂还含有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与 花青素液的重量比为 1-99 : 99-1。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果实增色剂还含有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与 花青素液的重量比为 1-50 : 99-50。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5 或 6 或 7 所述的用途, 其特征在于果实增色剂还含有至少一种 下列物质 : 甲壳素、 壳聚糖、 壳寡糖、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及润湿剂, 该物质的总重量与花青 素液。
6、的重量比为 0-20 : 100-80, 其中该物质的总重量不为 0。 9.一种采用果实增色剂促进果实着色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果实采收前1天45天内 在叶面或果实表面喷施果实增色剂 1-5 遍, 其中果实增色剂含有花青素液。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057906 B 2 1/6 页 3 果实增色剂及其采用该果实增色剂促进果实着色的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实增色剂及其采用该果实增色剂促进果实着色的方法, 属于生 化试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专用于促进植物果实着色。 背景技术 : 0002 果实的外观颜色是许多着色型水果如苹果、 梨、 桃、 葡萄等的重要品质指标, 。
7、也是 其果实商品性优劣的重要体现。 我国水果之所以出口数量少, 出口价格低, 其重要原因就是 果实外观品质不高。我国果树面积以年均 9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从 1994 年开始, 我国 果树栽培面积和总数量均已稳居世界第一, 2003 年, 我国果树生产面积达到 943.67 万 hm, 占世界果树面积的 18; 总产量 7551.5 万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 15.7。然而我国水果出口 量仅有 148.7 万吨, 出口率尚不到 2, 而且出口平均单价仅为 0.31 美元 /kg, 是世界水果 出口平均单价的 63。目前国外的水果大举进入我国果品市场, 对我国国产水果生产造成 很大冲击。 0003。
8、 促进果实着色, 改善外观近年来普遍受到重视, 目前的方法主要有 : 改善树体光照 条件、 控制氮肥、 增施磷钾肥、 套袋、 摘叶、 转果、 铺反光膜等。 0004 改善外观颜色与内在品质的一种最简单且切实可行的方法就是喷布植物生长调 节物质。20 世纪 30 年代有人建议喷布硫氰酸盐可以促进果实着色, 但是后来发现, 硫氰酸 盐喷布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叶片药害。 硫代硫酸盐可使柑橘增色, 但是效果不是特别满意。 60 年代又有人提出, B9 可以促进苹果花青素积累, 6-BA, 脱落酸, GA3, 烯效唑可促使果实着色, 然而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 使得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已经十分。
9、谨慎。 乙烯利安全无毒, 可以促进苹果着色, 但会导致苹果耐贮性下降。试验研究表明, 天然芸苔 素、 茉莉酸酯在葡萄上色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金雀异黄素可使果实颜色增红着色。 到目前 为止虽然有不少科研人员做了不少的试验, 但真正投入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很少, 要不 着色效果不明显, 要不易引起一些副作用。 0005 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环保、 安全、 高效、 无毒、 经济、 方便的方法, 在改善果实外观的 同时, 又能够改善果实的内在品质, 如改善口味, 提高糖度等。 在满足上述要求下, 还要保证 安全无毒, 对人体无危害, 对果品本身也无损害。 发明内容 :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10、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环保、 安全、 高效、 无毒、 经济、 方便的果实增色剂及其采用该果实增色剂促进果实着色的方法, 其在改善果实外观 的同时, 又能够改善果实的内在品质, 且安全无毒, 对人体无危害, 对果品本身也无损害。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 : 果实增色剂, 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花青素 液。 0008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所述的花青素液采用葡萄皮或紫茄子皮、 紫甘蓝 采用酒精及 0.5稀酸浸泡 20 小时 -30 小时制成。 说 明 书 CN 102057906 B 3 2/6 页 4 000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果实增色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青。
11、素液为红葡萄酒。 0010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所述的花青素液由花青素与水混合制成, 每升花 青素液含花青素 100-2000 毫克。 0011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其还含有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与花青素液的重量 比为 0-99 100-1。 0012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其还含有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与花青素液的重量 比为 1-99 99-1。 0013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其还含有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与花青素液的重量 比为 1-50 99-50。 0014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其还含有至少一种下列物质 : 甲壳素、 壳聚 糖、 壳寡糖、 磷酸二。
12、氢钾、 硫酸钾及润湿剂, 该物质的总重量与花青素液的重量比为 0-20 100-80。 0015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其还含有至少一种下列物质 : 甲壳素、 壳聚 糖、 壳寡糖、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及润湿剂, 该物质的总重量与花青素液的重量比为 0-20 100-80。 0016 采用果实增色剂促进果实着色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果实采收前 1 天 -45 天内在 叶面或果实表面喷施上述果实增色剂 1-5 遍。 0017 本发明同已有技术相比可产生如下积极效果 : 0018 本发明采取生物方法促进苹果着色, 改善果实外观, 同时提高果实内在品质, 从而 提升果实价值, 提高果品竞争力。
13、, 最终提高果农收入。该方法不含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 主 要是向果实或叶片喷施花青素液、 花青素光合细菌液或壳寡糖等生物物质。直接喷在果实 上比喷施在叶面上效果更明显。 0019 果实的颜色主要是由果实中花青素的含量多少来决定的。 在果实成熟期叶绿素含 量下降, 花青素含量上升, 花青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果实的外观颜色, 也决定着果实的本 质。光照、 气温、 露水、 以及稀土元素、 钾元素等微量元素都能影响到花青苷的形成。本项目 从两种角度来增加果实中花青素的含量。 一种方法是通过外源物质诱导果实中花青素的形 成,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向果实中补充花青素。 0020 一、 向叶片或果实直接喷施花青。
14、素液可促进果实着色 : 从植物中提取花青素并直 接喷施到叶片上, 补充成熟期果实花青素的不足, 快速又简便的从外源补充花青素, 达到改 善果实上色提高内在品质的目的。本发明主要从从葡萄皮、 茄子皮、 紫甘蓝中提取花青素, 或采用红葡萄酒, 其它花青素液也适用。 0021 二、 光合细菌可促进果实着色及花青素形成 : 光合细菌能促进果树的光合作用, 而 光合作用的加强, 是促使果实花青素形成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果树叶面喷施光合细菌, 可提 高果实中花青素、 叶绿素的含量, 促进果实着色、 增色。 0022 三、 将光合细菌、 花青素液、 壳寡糖、 磷酸二氢钾等混合一起喷施到叶面, 将使果实 花青。
15、素含量大幅度提高。 0023 四、 本发明通过对各种配比的着色效果, 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含量, 落果情况及果实 风味, 以及果皮花青素含量、 果皮叶绿素含量、 果实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等各项指标测定 及评价最终得到最佳的配方。按该配方进行大面积试验示范, 最终得到最佳的技术方案。 说 明 书 CN 102057906 B 4 3/6 页 5 0024 试验设 10 个配比, 每个配比 3 种不同的用量, 用清水作对照, 单株小区, 5 次重复。 于采摘前 40 天开始喷施, 中间间隔 15 天, 共喷施两遍, 至采收期 10 月初采果。测定各项指 标。 0025 1、 测定不同稀释倍数的光合细菌。
16、对果实着色及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0026 2、 从葡萄皮中提取花青素, 分别稀释 100、 200、 300 倍液喷施, 测定果实花青素含 量、 及着色效果等指标。 0027 3、 对复合制剂光合细菌、 花青素液等进行不同比例、 不同稀释倍数喷施, 测定出最 佳的着色效果。 0028 主要技术指标 : 0029 项目主要技术指标为着色系数, 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含量, 落果情况及果实风味。 辅 助研究指标包括果皮花青素含量、 果皮叶绿素含量、 果实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 各项指标 要求、 测定及评价方法如下 : 0030 1、 着色指数 0031 采用本项目产品, 最终指标要求着色达到 IV 级, 。
17、具体评价方法如下 : 0032 随机取 100 个果粒, 进行果粒大小、 含糖量、 色泽等项分析, 色泽测定采用目测评 判, 采用着色分级法进行着色指数分析比较。 0033 着色指数计算公式 : 0034 着色指数 ( ) ( 各级果粒数 X 各级代表值 )/( 总粒数 X 最高级代表值 ) X100 0035 0036 2、 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含量 : 高于对照。 0037 3、 观察落果情况, 品尝风味。 0038 项目产品要求无落果, 口味纯正。 0039 4、 果皮花青素含量 : 比对照提高 50以上。 0040 测定参照马志本等方法。 0041 5、 果皮叶绿素含量 : 比对照低, 变。
18、化规律与对照相差不大, 待项目中研究。 0042 参考朱广廉方法。 0043 6、 果实可溶性糖及有机酸含量 0044 可溶性糖增加 1, 有机酸含量 : 比对照下降, 与对照变化规律一致, 待项目中研 究。 说 明 书 CN 102057906 B 5 4/6 页 6 0045 测定采用蒽酮法。 0046 结果 : 0047 本课题组对果实着色研究从 2007 年开始已经三年了, 2007 年用制备的增红产品 ( 果园红 ) 在红提葡萄上的试验取得明显效果。2007 年 9 月在山东龙口红提葡萄上做了果 园红上色试验, 分别于 9 月 8 日、 10 月 8 日喷洒 2 遍果园红 200 倍。
19、液, 与市面上其它上色剂 对比, 用果园红的上色快且均匀, 提早上市 5-7 天。2008 年在山东牟平、 栖霞等多处苹果园 进行大面积试验, 在采摘前一个月开始喷施果园红, 共喷 2 次, 苹果上色很快而且均匀, 果 农反映苹果喷了果园红, 就不用铺设反光膜了! 0048 2008、 2009 年与山东牟平果业开发中心合作在牟平选择了有代表性地块, 采用科 学方法, 对本项目中配方进行了初步摸索试验, 取得了更为满意的结果。 0049 0050 编号 1 为葡萄皮中提取花青素 0051 编号 2 为葡萄皮中花青素 50与光合细菌 50 0052 编号 3 为市售张裕红葡萄酒 0053 编号 。
20、4 金雀异黄素 2000mg/L 0054 编号 5 清水对照 0055 从表中可看出, 花青素促进着色, 效果显著。 0056 掺加光合细菌效果更好。 0057 五、 市场需求及产业化前景 : 0058 改善果实外观及提高果实内在品质, 在当前是关系到我国果实在国际市场竞争力 的关键, 直接影响到我国果业的发展。 苹果的红色浓淡对其价值也有较大影响, 尤其在国际 市场上果实色泽的红度几乎成了价值的标志。色泽较红能有效提高竞销能力, 而且色调愈 红售价愈高。因此, 人们都希望生产出更多的外型美观, 色红质优的苹果, 满足国内外广大 消费者的需要。 0059 1、 市场需求巨大 0060 据统计。
21、中国果树收获面积为 1.6 亿亩, 总产量达 8700 万吨, 成为我国种植业中继 说 明 书 CN 102057906 B 6 5/6 页 7 粮食、 蔬菜之后的第三大支柱产业。该项目研制成功后, 市场潜在需求量达数千万吨。 0061 2、 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产业化前景广阔 0062 目前由于果实品质较差, 出口率尚不到 2, 而且出口平均单价仅为 0.31 美元 / kg, 是世界水果出口平均单价的 63。采用本项目产品后, 果品外观品质、 内在质量都获得 显著提高, 如果按价格提高10计算, 平均每千克增加约0.2元, 则每吨增加200元, 一年增 加收入 160 亿元, 这对提高农民。
22、收入, 解决农民生活问题将有着及其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0063 3、 环保安全 0064 本项目所添加物质不含激素类及其它有害物质, 全部环保安全, 不会对人畜造成 危害, 符合食品安全, 且对果品后期的储存有益无害。 这也是与其它着色类产品的最大区别 与进步。 0065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 0066 实施例 1 : 采用花青素液作为果实增色剂, 将花青素液稀释 100 倍在苹果摘袋前一 个月内喷施叶面四遍。 上述花青素液采用葡萄皮用酒精及0.5稀酸浸泡20小时-30小时 制成。 0067 实施例 2 : 采用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的混合配制的溶液作为果实增。
23、色剂, 光合细 菌和花青素液的重量比为 1 99, 将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混合配制的溶液稀释 200 倍, 在 葡萄采摘前 10 天喷施果实表面。上述花青素液采用紫甘蓝用酒精及 0.5稀酸浸泡 20 小 时 -30 小时制成。 0068 实施例 3 : 采用花青素液、 甲壳素、 壳聚糖、 磷酸二氢钾及润湿剂混合配制的 溶液作为果实增色剂, 花青素液、 甲壳素、 壳聚糖、 磷酸二氢钾及润湿剂的重量比为 100 5 5 1 0.5, 将花青素液、 甲壳素、 壳聚糖、 磷酸二氢钾及润湿剂混合配制的溶 液稀释 150 倍, 在樱桃采摘前 5 天内喷施果实表面一遍。上述花青素液采用红葡萄酒。 0069 实。
24、施例 4 : 采用光合细菌、 花青素液、 甲壳素、 壳聚糖、 壳寡糖、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 及润湿剂混合配制的溶液作为果实增色剂, 光合细菌、 花青素液、 甲壳素、 壳聚糖、 壳寡糖、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及润湿剂的重量比为 50 50 5 2 2 2 1 0.2, 将光合细 菌、 花青素液、 甲壳素、 壳聚糖、 壳寡糖、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及润湿剂混合配制的溶液稀释 50 倍, 在西红柿采摘前 20 天内喷施果实表面三遍。上述花青素液采用花青素与水混合制 成, 每升花青素液含花青素 100 毫克。 0070 实施例 5 : 采用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及润湿剂的混合配制的溶液作为果实增色 剂,。
25、 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及润湿剂的重量比为9910.1, 将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及润湿 剂混合配制的溶液在葡萄采摘前 1 天喷施果实表面一遍。上述花青素液采用花青素与水混 合制成, 每升花青素液含花青素 2000 毫克。 0071 实施例 6 : 采用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及壳寡糖的混合配制的溶液作为果实增色 剂, 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及壳寡糖的重量比为 30 80 1, 将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及壳寡 糖混合配制的溶液稀释 150 倍, 在苹果采摘前 45 天内喷施叶面五遍。上述花青素液采用紫 茄子皮用酒精及 0.5稀酸浸泡 20 小时 -30 小时制成。 0072 实施例 7 : 采用花青素液及润湿剂混合。
26、配制的溶液作为果实增色剂, 花青素液与 润湿剂的重量比为1000.1, 将花青素液及润湿剂混合配制的溶液在樱桃摘袋前4天内喷 施果实表面一遍。上述花青素液采用花青素与水混合制成, 每升花青素液含花青素 1000 毫 说 明 书 CN 102057906 B 7 6/6 页 8 克。 0073 实施例 8 : 采用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及硫酸钾混合配制的溶液作为果实增色剂, 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及硫酸钾的重量比为40605, 将光合细菌和花青素液及硫酸钾混 合配制的溶液稀释 50 倍, 在西红柿采摘前 15 天喷施果实表面。上述花青素液采用紫甘蓝 用酒精及 0.5稀酸浸泡 20 小时 -30 小时制成。
27、。 0074 实施例 9 : 采用花青素液、 甲壳素、 壳聚糖、 壳寡糖、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及润湿剂 混合配制的溶液作为果实增色剂, 花青素液、 甲壳素、 壳聚糖、 壳寡糖、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 及润湿剂的重量比为 100 6 6 3 2.5 2 0.5, 将采用花青素液、 甲壳素、 壳聚 糖、 壳寡糖、 磷酸二氢钾、 硫酸钾及润湿剂混合配制的混合配制的溶液稀释 20 倍, 在苹果采 摘前 30 天内喷施叶面四遍。上述花青素液采用红葡萄酒。 0075 实施例 10 : 采用光合细菌、 花青素液、 甲壳素及硫酸钾混合配制的溶液作为果实 增色剂, 光合细菌、 花青素液、 甲壳素及硫酸钾的重量比为207082, 将光合细菌、 花 青素液、 甲壳素及硫酸钾混合配制的溶液稀释10倍在茄子采摘前10天喷施果实表面两遍。 上述花青素液采用紫茄子皮用酒精及 0.5稀酸浸泡 20 小时 -30 小时制成。 说 明 书 CN 102057906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