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41966 上传时间:2018-03-01 格式:PDF 页数:78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50289.X

申请日:

2003.07.23

公开号:

CN1570828A

公开日:

2005.01.2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23

主分类号:

G06F3/023

申请人:

徐振东;

发明人:

徐振东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党晓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系充分利用中文字音结构的特性所设计,其特色是以一个八列、八行的音标表做为说明,故本输入法称为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其施行方式又因使用的键盘不同,分为八八音标英数键盘中文输入法,及八八音标数字中文输入法两子输入法。此两个子输入法完全依照相同的原理及记忆法则所设计。使用者很容易学会两子输入法,进而能够在两种不同的键盘上进行中文输入。本发明依据中文非常独特的语音结构,创设出许多易学、易记、易于使用的特殊功能,大幅地增加中文输入的效率,是一个高实用性的输入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八八音标的标示法,中文字音结构系包含有声母、韵母及声调共四 十二个,其中八八音标的标示法系令中文字的声母及韵母为″音素″,而声母、 韵母及声调为″成音要素″,其中″音素″与″声调″以接近英文字母及数字的符号 表示的,音素代表符号称为″音素符号″,而声调代表符号称为″声调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八八音标的标示法,其特征在于,八八音标的声调符 仅包含中文字音结构的声调的第一至第四声。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八八音标的标示法,其特征在于,八八音标包含的音 素符号及声调符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八八音标的标示法,其特征在于,其与注音符号的对 应为: (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 (ㄌ)、 (ㄍ)、 (ㄎ)、 (ㄏ)、 (ㄐ)、 (ㄑ)、 (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ㄧ)、 (ㄨ)、 (ㄩ)、 (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ㄢ)、 (ㄣ)、 (ㄤ)、 (ㄥ)、 (ㄦ)、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八八音标的标示法,其特征在于,其与汉语拼音符号 的对应为: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I,YI)、 (U,WU)、 (YU)、 (A)、 (O)、 (E)、 ((I,U)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ER)、 (ONG)、 (第 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八八音标的标示法,其特征在于,该音素符号与英文 符号、数字符号的对应为: (B)、 (P)、 (M)、 (F)、 (D)、 (T)、 (N)、 (L)、 (G)、 (K)、 (H)、 (9)、 (7)、 (X)、 (J)、 (Q)、 (S)、 (R)、 (Z)、 (C)、 (4)、 (1)、 (5)、 (U)、 (Y)、 (H)、 (L)、 (E)、 (I)、 (A)、 (W)、 (O)、 (3)、 (N)、 (G)、 (V)、 (2)、
7: 一种利用八八音标表作为参考图表,而让使用者能将中文字音转化为八 八数字码的中文数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为: (A)熟悉八八音标的使用者,将中文字音依下列方式转化为八八数字码: 参考图表:八八音标A表,如下: 八八音标A表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过程一:先将各个成音要素依下法转化成数字: 甲组音素的数字化: 利用甲组音素在八八音标A表中的位置(以横列与直行的代表序号来表示 其位置,以下简称列代码与行代码)作为其数字代码,其数值为一个两位数字; 乙组音素的数字化: 利用乙组音素在八八音标A表中的位置(以列代码或行代码来表示其位置) 作为其数字代码。其数值为一个一位数字; 丙组音素的数字化: 利用丙组音素在八八音标A表中的位置(以列代码与行代码来表示其位置) 作为其数字代码。其数值为一个两位数字; 丁组声调符号的数字化: 一声:以1代表 二声:以2代表 三声:以3代表 四声:以4代表 过程二:再将上述各个数字,依甲组、乙组、丙组、丁组的顺序连缀起来 成为完整之一个中文的数字代码,即八八数字码; (B)熟悉注音符号的使用者,将中文字音依下列方式转化为八八数字码: 参考图表:八八音标B表,如下: 八八音标B表      1     2     3    4     5    6     7    8 1    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   ㄌ 2    ㄍ    ㄎ    ㄏ   ㄐ    ㄑ   ㄒ 3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4                     ㄧ 5                           ㄨ 6                                ㄩ 7    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8    ㄢ    ㄣ    ㄤ   ㄥ    ㄦ    其余过程同(A)所述; (C)熟悉汉语拼音的使用者,将中文字音依下列过程转化为八八数字码: 参考图表:八八音标C表,如下:      1     2      3       4          5       6      7      8 1    B     P      M       F          D       T      N      L 2    G     K      H       J          Q       X 3    ZH    CH     SH      R          Z       C      S 4                 I,YI 5                         U,WU 6                                    YU 7    A     O      E       (I,U)E    AI      EI     AO     OU 8    AN    EN     ANG     ENG        ER      ONG 其余过程同(A)所述。
8: 一种利用八八英文字母表作为参考图表,而让使用者能将英文字母转化 八八英文数字码的英文数码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详如下述: 使用者须参考的图表为八八英文字母表,如下: 八八英文字母表        1     2      3      4      5     6     7        8 1      B     P      M      F      D     T     N        L 2      G     K      H      ,     .     X     Y        V 3      J     Q      S      R      Z     C     Space    W 4                          I 5                                 O 6                                       U 7                                             A 8                                                      E 方法:使用者以上表即八八英文字母表为准,将英文字母以及几个重要的 标点符号含空格键,依下列规定将它们转变成为数字: 在八八英文字母表的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的英文字母及标点符号含空 格键,其数字代码为其在八八英文字母表中的列代码加上行代码,例如:B是 第一列、第一行,所以它的数字代码是11,R是第三列、第四行,所以它的数 字代码是34,余皆类推;IOUAE这五个英文中的母音字母,其数字代码是各 该字母在八八英文字母表中的列代码或行代码;由此方法产生的数字码,兹称 的为八八英文数字码。
9: 一种全功能的八八音标中文数字输入法,其特征在于,其能让使用者仅 只使用1234567890等十个数字键,即可以极有效率地输入中文、英文及数字 符号,本输入法的运用方法,详如下述: (一)本输入法的预设模式是中文模式; (二)本输入法使用0作为中文模式与英文模式的转换键; (三)在中文模式时,使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中文数码化方法产生八八中 文数字码,将此数字码键入即可; (四)在英文模式时,使用权利要求12所述的英文字母数码化方法产生八 八英文数字码,将此数字码键入即可; (五)无论是在中文模式或是在英文模式时,使用者打9字键都可以启动 一个短暂的数字模式,此数字模式只是用于9字键打出后的下一个击键,而 此一击键,可以是1234567890十个数字中的任何一个,本输入法会将此一数 字直接输入于手机或电脑或任何一个使用本输入法的装置,然后再回复为原来 所在的中文模式或英文模式的状态。
10: 一种供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使用的英数键盘配置法,其特征在于,八 八音标系如权利要求3所示,其中音素符号代表与英数标准键盘对应为: (Q)、 (W)、 (E)、 (R)、 (T)、 (Y)、 (U)、 (I)、 (C)、 (S)、 (D)、 (F)、 (G)、 (H)、 (Z)、 (X)、 (C)、 (V)、 (B)、 (N)、 (M)、 (J)、 (K)、 (L)、 (1)、 (2)、 (3)、 (4)、 (5)、 (6)、 (7)、 (8)、 (9)、 (0)、 (O)、 (P)、 (;)、 (’)。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英数键盘配置法,其特征在于,该声调符号系与 英数标准键盘对应为: (空白键)、 (/)、 (.)、 (,)。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英数键盘配置法,其特征在于,该机动声调符号 组系与英数标准键盘对应可为: 第一组: ㄓ, ㄔ, ㄕ, ㄖ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第二组: ㄗ, ㄘ, ㄙ,″,″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其 中″,″键本就是八八键盘配置表中所订定的第四声代表键;也就是说,此一机 动声调键组是由三个机动声调键,加上一个固定四声代表键所组成的; 第三组: ㄧ, ㄨ, ㄩ, ㄦ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第四组: ㄚ, ㄛ, ㄜ, ㄝ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第五组: ㄞ, ㄟ, ㄠ, ㄡ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第六组: ㄢ, ㄣ, ㄤ, ㄥ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英数键盘配置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有 518组或777组取用储存格代表键,在使用八八音标输入法的中文字音结构规 则中,无论第一个音标符号是哪一个,下一个符号都不可能再属于甲组,故英 数键盘中有777即37*21个组合是无法拼出对应的中文,此777组按键即可 作为取用储存格代表键;但是,在本输入法中已将甲B组的7个键作为机动声 调键,因而只有518即37*14个组合是可以用来做储存格的用途,但若使用 者重视储存格更甚于机动声调键,则他可以选择使用777个储存格,而不使用 第一组及第二组机动声调键。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英数键盘配置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注 音符号对照表: (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 (ㄌ)、 (ㄍ)、 (ㄎ)、 (ㄏ)、 (ㄐ)、 (ㄑ)、 (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ㄧ)、 (ㄨ)、 (ㄩ)、 (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ㄢ)、 (ㄣ)、 (ㄤ)、 (ㄥ)、 (ㄦ)、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英数键盘配置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有汉 语拼音符号对照表: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I,YI)、 (U,WU)、 (YU)、 (A)、 (O)、 (E)、 ((I,U)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ER)、 (ONG)、 (第一声)、 (第二声)、 (第 三声)、 (第四声)。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英数键盘配置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有 供熟悉英文打字者选用的键盘配置,其中音素符号代表与英数标准键盘对应 为: (B)、 (P)、 (M)、 (F)、 (D)、 (T)、 (N,-)、 (L,=)、 (G,\)、 (K)、 (H,′)、 (9)、 (7)、 (X)、 (J)、 (Q)、 (S)、 (R)、 (Z)、 (C)、 (4)、 (1)、 (5)、 (U)、 (Y)、 (H,0)、 (L,6)、 (E)、 (I)、 (A)、 (W)、 (O)、 (3)、 (N,;)、 (G,8)、 (V)、 (2)、 (’)、 (空白键)、 (/)、 (.)、 (,)。
1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英数键盘配置法,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含有 在英文模式下供选用的键盘配置,其中英文字母及数字符号与英数标准键盘对 应为: B(Q)、P(W)、M(E)、F(R)、D(T)、T(Y)、N(U)、L(I)、 G(A)、K(S)、H(D)、9(F)、7(G)、X(H)、J(Z)、Q(X)、 S(C)、R(V)、Z(B)、C(N)、4(M)、1(J)、5(K)、U(L)、 Y(1)、0(2)、6(3)、E(4)、I(5)、A(6)、W(7)、O(8)、3 (9)、;(0)、8(O)、V(P)、2(;)。
18: 一种中文字型,其特征在于,其是将权利要求6八八音标对应的英数 代码编制为四码中文,编制方法包含有: (1)每一个字由4个中文字音的成音要素所组成; (2)甲组音素写在左上角,乙组音素写在右上角,丙组音素写在左下角, 丁组声调符号数字代码写在右下角; (3)以上各符号均直接使用八八音标的英数代码,而不是其八八音标的造 型,也就是 ㄣ这个音素用B表示,不用 表示,余类推; (4)凡是从缺的各组音素,以″-″短杠来代表此组音素从缺。

说明书


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中文输入法,共包含两个子输入法,分别应用在以电脑用途为主的标准全英数键盘,以及以手机传讯为主的全数字键盘上。

    背景技术

    中文的使用者,必须使用某种中文输入法,才能够使用电脑来撰文或输入资料。故中文输入法有极大的市场需求。

    但中文因为不是一种拼音文字,它常用的几千个字没有特定的顺序性。因此若一个人要在几千个字中找出自己要用的那个字来,便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甚至成为中文使用者,使用电脑之一种障碍。历年来,关注此一课题,并投入研发心力,进而创造出输入法的人士很多,相对开发出来的方法也很多。经归纳以后,我们可以将它们分为三种类型:

    (一)以中文字形为输入中文的基础,此类输入法以仓颉法为代表。

    (二)以中文字音为输入中文的基础,例如:微软新注音、汉音输入法,自然输入法等。

    (三)混合字形与字音的:例如五笔输入法。

    虽然现在已有这么多的输入法存在于市场之中,但是并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真正易学易记的。一般来说,每一种输入法都需要很长的学习期才能学会;不常使用时,就会很快忘记。这也显示各种现存的方法都不是很理想。真正好学、好用、好记,功能强大,让消费者满意的方法还没有产生。中文输入此一重要课题,仍待各发明人的努力与创新。

    近年来由于手机的广为流行及手机短语传讯的使用日增,利用纯数字键输入中文的需求因而非常地高。然而现有的纯数字输入法可说非常粗浅,多半是用拆解字形地办法,非常地难以使用。打出一个字,平均需要按十个以上的数字键。因此,我们可以说:以数字键来输入中文的「先前技术」几乎可以说没有。此一领域,因而可说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系对中文字音结构加以深刻、严谨的研究,并依据研究的心得,设计出一种最易学易用的中文输入法。

    其实中文字音结构有许多的特性,是与其它语言完全不同的,例如:中文字音中绝无声母接在韵母之后的情形,而这却是绝大多数其它语言中常见的现象(英文中:at,as,ebb,it,if,of,opt,us,…都是)。所以如果中文输入法仅只是把中文的发音组成分子(以下简称「音素」)视为类似英文的拼音字母,就不能发挥中文的特性,亦不能设计出最完美的输入法。基于以上的基本理念,经过锲而不舍的研究,终于完成了一整套完整的″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以下简称″八八输入法″。

    本发明本质上是一个很完整的中文输入体系,它不但有严谨的理论推演,也有为数众多的特殊功能需要一一解释说明。因此首先说明此发明的各项特点,再以纲要的方式先阐明全部说明文字的叙述程序,以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概念。最后才依照纲要中所列出的顺序,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细节。

    八八输入法特点

    八八输入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它包含了″八八音标英数键盘中文输入法″(以下简称八八大键盘输入法),以及″八八音标数字中文输入法″(以下简称八八数字输入法)等两种子输入法。

    (二)两种输入法运作时虽然极为不同(因为使用的键盘差异巨大)。但是,它们却是以同一设计原理所推演出来的。而且其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与记忆的部分,有许多是重覆的。因此一个使用者,若学会一种输入法以后,另一种也已学会了百分之七八十。此种整体性的设计,使得学习者投入的时间少,而用处大(单是八八数字输入法应用在手机短讯上的用途,即远超过任何一个以中文字音为基础的输入法)。

    (三)本方法是直接由分析中文字音的结构而得来。它的设计要旨是要能同时为下列人士提供合用的中文输入法:

    (1)已接受过″注音符号″教育的人:以台湾人为主

    (2)已接受过″汉语拼音″教育的人:以中国大陆的人民为主

    (3)以中文为母语,但尚未学过任何正式语音教育的人。指海峡两岸所有的及适龄学子

    (4)不以中文为母语,但正想要,或已开始学习中文的世界各国人士

    (四)为了能同时满足以上各种不同背景的人士,我们所支援的中文音标共有两种不同的符号组。两种符号组的形状,虽然全不相同,但是它们所代表的中文字音的成音要素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学习者只要依自己过去的经验选用一种符号组,都可以很轻易地学会这一套完整的中文输入法。

    (五)本输入法是在中文字音组成的结构中,观察出一些永远不会改变的状况,我们称之为中文字音组成法则。这些法则与中文输入法有关的计有七个,详如后述。

    (六)本输入法主要设计来帮助使用者学习与记忆的,是一张″八八音标表″,它共有A表,B表,C表等3个版本,供不同背景的学习者,用来帮助学习与记忆。

    (七)以八八音标表为基础的八八数字输入法,让使用者仅仅使用数字键即可以打出所有的中文字。

    (八)八八大键盘输入法独创″多重机动声调键组″的方法,使声调键的输入效率大为增加。

    (九)八八大键盘输输入法提供以两个键取用预存的字、词、句、章节、段落、整篇文章的特殊功能。

    (十)八八大键盘输入法输入法在其英文模式中,另外支援新设计的″八八英数字母键盘配置表″,供使用者选用。一般来说,凡是英文打字已熟练者,不需要也不会去使用此一配置。但是,绝大多数以中文为主要语言的人,此种新配置的英数键盘可以让他们以极少的学习,即能快速地打出A,B,C,D……..X,Y,Z等英文字母,其学习难度趋近于零。此为本输入法的附加功能。

    (十一)八八大键盘输输入法,为那些平日习惯打英文的人,另行设计一组键盘配置,供其作为中文输入时之一种选项。此种键盘配置方式,能让中文输入与英文打字的本能反应相结合。

    (十二)八八数字输入法也与八八大键盘输入法一样,能够提供一个英文模式,使得本输入法的使用者,能轻易的使用数字键快速地输入中文、英文以及数字。

    (十三)本输入法另创1246个代表中文字音的方块中文字,以便利纯字音的中文输入。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八八码对照表。

    图2本发明的八八音标的字母符号键盘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八八音标的注音符号键盘示意图。

    图4原始英数字码键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八八输入法纲要

    首先以下列程序来描述我们八八输入法的原理以及设计理念:

    (一)开始先对中文的38个音素设计一组标示法(称为八八中文音标)。此标示法的符号形状极近于英文字母及数字,其所代表的″音素″与注音符号有近于一对一的对应(八八音标比注意符号多一个音)。我们以一组对照表来同时表达此38个中文音素的八八音标、注音符号,及其汉语拼音对应的英文字母,以及在本文之中,我们讨论中文字音结构时,所使用的专用符号。此专用符号是由八八音标加上注音符号所组成。这样的表示法,可以让绝大多数的人,能快速地了解本发明所讨论的究竟是哪一个音素。

    (二)有了专用的音素表达代码,之后即进行中文成音要素的分类。先将38个″音素″分成三个″音素组″。其中的第一组再细分为两小组。再将中文字音的四种声调视为中文成音之一种要素,其中四种声调因而成为一组,此三个音素组再加上一个声调组,共同构成中文字″音成音要素″的四个组别。这种分类法对于中文字音结构的分析,以及输入法的设计均有极重要的作用。

    (三)再者,将上述的″专用音素表达符号″和分类法所产生的组别等名称用以描述之后分析中文字音结构后,所得到的七大法则。

    (四)再讨论本输入法对于轻声的看法,以及对中文四声的有关规定。

    (五)分析中文字音如何能变出数字代码来,并提出这个议题的研究方向。

    (六)说明依前述研究方向所创造出来的″八八中文音标表″,并以三组符号制做三个版本来介绍此一重要的帮助记忆用表格。

    (七)依上述″八八中文音标表″说明″八八数字输入法″。

    (八)介绍″八八大键盘输入法″的键盘配置。

    (九)介绍″八八大键盘输入法″的独创特色:″多重机动声调键组″。并说明为什么此一功能,必须配置有特殊设计的键盘以供使用。

    (十)介绍″八八大键盘输入法″另一个独创的功能:″532组(或798组)储存格两键取用法″。此项功能亦是从七大法则中所推演出来的,可使得本输入法如虎添翼,功能与实用性均大大地增强。

    (十一)说明″全遮盖原则″以及全遮盖原则是中文键盘配置的重要原理。八八输入法的键盘配置是唯一合乎″全遮盖原则″的键盘设计。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任一种键盘配置法,都违反此一原则,而使得它们无法完全利用上述532组(或798组)储存格存取功能。也就是说,本发明的“532组储存格两键取用法”功能,在别的中文输入系统中,会因受制于键盘配置,而将无法完全发挥出其功能来。

    (十二)介绍本发明的″八八英数键盘配置表″。这组英数键盘的配置,是供使用者在英文模式下选用之一个选项。

    (十三)讨论为何本发明的″八八中文音标″38个音素都能对应于一个英数字母符号,有助于学习与记忆。

    (十四)依八八音标与其英数字母符号之间的形、音紧密对照的关系,创设一组八八大键盘输入法的另一种键盘配置法,作为使用者的选项,称此为″八八大键盘输入法的英数联想键盘配置法″。此配置法虽然使得机动声调键的功能无法完全发挥出来,但却能嘉惠于经常在键盘上打英文的使用者,亦即,此键盘的设计有助于习用英文打字者的学习与记忆。由于中文输入与英文打字的本能反应相接合,使中文输入变得非常容易。

    (十五)设计一组纯粹代表中文字音的方块型中文字,共1246个。各方块型中文字只代表完整的中文字音,却不代表任何特定的中文字。这些特殊的新字,在某些中文输入的应用中是非常有用的。

    (十六)最后,介绍的八八数字输入法另一个特殊功能:快速在中文模式、英文模式、数字模式中轻易转换。使用者几乎可以说是同时打出中文、英文与数字来。让仅仅0到9这十个数字键,发挥巨大的功能,简直不输有一百个键的英数大键盘。有了这种功能,八八数字输入法不但可以用在手机的上,甚至可以用在电脑的上,让数字键盘来代替英数大键盘的功能。

    八八输入法的详细说明

    以下仅依上述编排的顺序,详细地将本发明说明如下:

    A.<注音符号、汉语拼音与八八音标的对照>

    中文字音的音标系统,当前最广为应用的,有注音符号以及汉语拼音两大系统。两个系统虽然不同,然而它们所要描述的中文字音是完全相同的。中文有其固定使用的独特发音以及声调,无论用哪一种系统来表达它,它发音的本质并无不同。每一个系统都需要表达声母及韵母这些″声音成份″,以及成为中文字音的“声调特质”。在此文的讨论中,是将声母及韵母统称为“音素”,而将声母、韵母再加上声调共同称的为″成音要素″。再令所订立的音素符号简称为″音符″,声调的代表符号称的为″声调符″,此两种符号的总称为八八中文音标。简称八八音标。

    上述八八音标系兼具注音符号的模组化特质(指38个音素定义明确,不像汉语拼音未将结合韵母,拆开为单独的音素),以及汉语拼音与英文相容性高、易于辨认的优点。

    由于本设计的实质理念近于注音符号,所以它的表达方式也可以用注音符号作为一个选项。因此习于注音符号者,不必然需要重新记忆一组符号。

    而本设计的符号形式非常近于英文,而且各音符都有与其对应的英数字母符号,所以无论是未识中文的外国人,或是习于汉语拼音的中国人,都能在极短地时间内记住我们所设计的这一组八八音标。

    以下我们即以一张中文音标系统对照表,来说明我们设计的八八音标与其它中文音标系统的对应关系。

    对照表一:注音符号、汉语拼音与八八音标的对照表

    注音  汉语   八八   本文中之  注音     汉语      八八    本文中之

    符号  拼音   音标   表示符号  符号     拼音      音标    表示符号

    ㄅ    B      ㄅ   一       I,YI    一

    ㄆ    P      ㄆ   メ       U,WU    メ

    ㄇ    M      ㄇ   ㄩ       YU       ㄩ 

    ㄈ    F      ㄈ   ㄚ       A        ㄚ

    ㄉ    D      ㄉ   ㄛ       O        ㄛ

    ㄊ    T      ㄊ   ㄜ       E        ㄜ

    ㄋ    N      ㄋ   ㄝ      (I,U)E  ㄝ

    ㄌ    L      ㄌ   ㄞ       AI       ㄞ

    ㄍ    G      ㄍ   ㄟ       EI      ㄟ

    ㄎ    K      ㄎ   ㄠ       AO      ㄠ

    ㄏ    H      ㄏ   ㄡ       OU      ㄡ

    ㄐ    J      ㄐ   ㄢ       AN       ㄢ

    ㄑ    Q      ㄑ   ㄣ       EN       ㄣ

    ㄒ    X      ㄒ   ㄤ       ANG     ㄤ

    ㄓ    ZH     ㄓ   ㄥ       ENG     ㄥ

    彳    CH     彳   ㄦ       ER      ㄦ

    ㄕ    SH     ㄕ         ONG     

    ㄖ    R      ㄖ   略       -             一声

    ㄗ    Z      ㄗ              二声

    ㄘ    C      ㄘ             三声

    厶    S      厶              四声

    在此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虽然在汉语拼音之中没有一个单独的″ㄝ″音表示法,但是此一音素的存在与认知,则为任何说中文的人所熟知。此因为汉语拼音中将ㄝ音与其它韵母结合起来,称为结合韵母。既是结合韵母,自然表示它是由不只一个的韵母所结合而成的。那么,将此一结合韵母拆开来之后,自然成为两个单独的韵母。因此以(I,U)E来表达IE,UE两个结合韵母分解后所分离出来的″那一个在后面的音素″,就与注音符号的″ㄝ″音也就是八八音标的″″音能完全对应了。毕竟,中文的字音是只有一种的。将不同体系的中文音标并列而对照,是很明确而不会混淆的。

    此外有关汉语拼音与八八音标及注音符号的对应关系有下列几点补充说明:

    (一)八八音标中之ㄓ,ㄔ,ㄕ,ㄖ,ㄗ,ㄘ,ㄙ等七个音,在汉语拼音中正式的对应是ZH,CH,SH,R,Z,C,S等七个音,但其标式方法却另有ZHI,CHI,SHI,RI,ZI,CI,SI。此种不同的标示方法并不表示这七个音之中有含有ㄧ的音。事实上,ㄓ的音无论写成ZH或ZHI时,它的发音是完全相同的。因此,习于汉语拼音的人在学习八八音标时,是有一点儿不同的观念需要学习与适应的。ZHI,CHI,SHI,RI,ZI,CI,SI对应于ㄓ,ㄔ,ㄕ,ㄖ,ㄗ,ㄘ,ㄙ而且并不含有ㄧ的音,即是其中必须适应之重点之一。

    (二)汉语拼音中,使用多重英文字母来代表中文中之基本韵母,例如:ㄤ由“ANG”来代表,ㄣ由“EN”来代表。当习于汉语拼音者学习八八音标时,必须牢记这些由两三个英文字母组成之韵母,其中之声母符号并不再是表示声母,它们是以一整个字母组合来代表中文的发音,因此它们与八八音标中韵母之对应关系,也需要一些的学习与适应。

    (三)汉语拼音中,在有些地方,仅止以一个“N”字母代表八八音标中之ㄣ的音,例如:JIN(金)。这时之N是韵母ㄣ,而不是声母ㄋ。这也是习于汉语拼音者必须学习与适应的重点之一。

    为了方便本文的讨论,以下说明所论及的音素以及声调,均以上列对照表中所列的特殊组合符号来表示,完整的字音则以八八音标与注音符号同时标出。

    B.八八输入法有关声调的规定

    无论是注音符号或是汉语拼音,都将中文字的声调分为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及轻声等五种。但本八八音标系统中只使用一、二、三、四等四种声调,其表示符号如下:

    一声:声调符号为

    二声:声调符号为

    三声:声调符号为

    四声:声调符号为

    以上并未列出轻声,乃因本发明的中文音标系统,是为了便于中文输入的用。其目的在于能区别众多的字音,而能在几千个中文字中,找出那个我们想要表达的字来。而轻声的使用,对中文输入并无帮助。几乎所有的轻声字都有其本音,例如:爸(ㄅㄚ·)的本音是爸(ㄅㄚ),姊(ㄐㄧㄝ·)的本音为姊(ㄐㄧㄝ),妈(ㄇㄚ·)的本音为妈(ㄇㄚ一声),伯(ㄅㄛ·)的本音为伯(ㄅㄛ)。少数通常只被归于轻声的字如:了(ㄌㄜ·),的(ㄉㄜ·)等字,其实若将它们归于一声,也是同样在输入中文时找得出来。因此就中文输入(也就是在几千个中文字中寻找出想要表达的字)的目的看来,轻声的设置是多余的。在本发明法之中,不使用轻声来做为几千个中文字中找出一个字的工具。

    C.<八八输入法有关(ONG)音的规定>

    注音符号系统对于中文音素之分析,堪称极为精确,几乎达到“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而所有的符号可以代表所有中文的发音”这种完美的境界。但是它仍有一个例外,那就是ㄥ(ENG)这个音。这个音接在ㄨ之后,成为(ㄨㄥ)音。而这个音实际的发音是“翁”的音,与原来的ㄥ(ENG)音是有明显区别的。此两音的区别在汉语拼音中更是明显,一个是以ONG表示,而另一个以ENG来表示。例如“东”这字的拼法是DONG,而“登”这字是DENG。

    但是汉语拼音在一个特定的情状下,也沿用以ㄨ加上ㄥ来表达“翁”的音,而这就正是在表达“翁”这个字时(翁的汉语拼音是WENG)。

    由上可知,“翁”这个音,本质上是与ㄥ不同的。以(ㄨㄥ)来表达“翁”这个音仅是一种近似的模拟,不是完美的表达方法。

    如果一个中文音标系统要做到“每一个符号,只代表一个音”这绝对的标准时,则最好将“翁”这个音单独以一个符号表达。于是我们将这个音定为八八音标之第三十八个符号,其顺序是接在ㄦ之后,而它的符号是(在本文之中以来表示此一音素)。

    D.<八八输入法中,对中文成音要素分组的规定>

    如上面所陈述以及定义的内容可知,在八八音标系统之中共有38个音素符号,4个声调符号,这42个″成音要素″共同组成了中文字音的表达方式。为了更进一步地描述一些中文字音组成的独有特性,系将这42个成音要素分成四个功能组,其中又有一组必须细分为两个小组。此项分组,对于描述下文里一些中文字音组成的法则,有绝对的必要性。

    此外,此种分组,在本质上是″成音要素″的分组,在形式上则是音标符号的分组。以下仅以对照表二来说明分组的详细作法。

    对照表二:八八中文各成音要素的分组对照表

    分组之   注音  汉语  八八  本文中之  分组之  注音  汉语  八八  本文中之

    组别     符号  拼音  音标  表示方式  组别    符号  拼音  音标  表示方式

    甲A组    ㄅ     B    ㄅ    乙组    一    I,YI 一

    甲A组    ㄆ     P    ㄆ    乙组    ㄨ    U,WU ㄨ

    甲A组    ㄇ     M    ㄇ   乙组     ㄩ    YU    ㄩ

    甲A组    ㄈ     F    ㄈ    丙组    ㄚ    A     ㄚ

    甲A组    ㄉ     D    ㄉ    丙组    ㄛ    O     ㄛ

    甲A组    ㄊ     T    ㄊ    丙组    ㄜ    E     ㄜ

    甲A组    ㄋ     N    ㄋ    丙组    ㄝ   (I,U)Eㄝ

    甲A组    ㄌ     L    ㄌ    丙组    ㄞ    AI    ㄞ

    甲A组    ㄍ     G    ㄍ    丙组    乀    EI    乀

    甲A组    ㄎ     K    ㄎ    丙组    ㄠ    AO    ㄠ

    甲A组    ㄏ     H    ㄏ    丙组    ㄡ    OU    ㄡ

    甲A组    ㄐ     J    ㄐ    丙组    ㄢ    AN    ㄢ

    甲A组    ㄑ     Q    ㄑ    丙组    ㄣ    EN    ㄣ

    甲A组    ㄒ     X    ㄒ    丙组    ㄤ    ANG   ㄤ

    甲B组    ㄓ     ZH   ㄓ    丙组    ㄥ    ENG   ㄥ

    甲B组    ㄔ     CH   ㄔ   丙组     ㄦ    ER    ㄦ

    甲B组    ㄕ     SH   ㄕ    丙组       ONG   

    甲B组    ㄖ     R    ㄖ    丁组    略     -        一声

    甲B组    ㄗ     Z    ㄗ    丁组       二声

    甲B组    ㄘ     C    ㄘ    丁组       三声

    甲B组    ㄙ     S    ㄙ    丁组       四声

    由此对照表可以看出,成音要素的分组方法包含有:

    甲组:由ㄅ到ㄙ的21个声母。其中ㄅ到ㄒ的14个声母再细分为甲A组,而ㄓ到ㄙ的七个声母分为甲B组。

    乙组:含ㄧ,ㄨ,ㄩ三个韵母。

    丙组:含ㄚ到等14个韵母。

    丁组:含一声二声三声四声等四种声调。

    D.中文字音结构的分类

    将所有中文字音分析后,发现任何一个中文字音,必定归属于下列七种发音类型之一:

    甲乙丙丁型:由甲,乙,丙,丁4组成音要素所组合成,

    例如:ㄍㄨㄚ

    乙丙丁型:由乙,丙,丁3组成音要素所组成,欠甲组音,

    例如:ㄨㄚ

    甲丙丁型:由甲,丙,丁3组成音要素所组合成,欠乙组音,

    例如:ㄊㄚ

    甲乙丁型:由甲,乙,丁3组成音要素所组合成,欠丙组音,

    例如:ㄍㄨ

    甲丁型:由甲,丁2组成音要素所组成,欠乙组音及丙组音,

    例如:ㄓ

    乙丁型:由乙,丁2组成音要素所组成,欠甲组音及丙组音,

    例如:ㄩ

    丙丁型:由丙,丁2组成音要素所组成,欠甲组音及乙组音,

    例如:ㄞ

    将中文字典中每一个字都仔细核对过,以上的分类法,确实是有效的。之后,再经过仔细的研究分析,又发现了另一个重要结论,即,在甲丁型的中文字中全部都是由甲B小组的音符,与丁组声调共同组成,例如:ㄓㄔㄙㄗ......等字。却完全找不到一个甲A小组的字与丁组声调共同组成一个字。也就是说甲A加丁不能成音,不能成字,因此永远不会发生这种组合。

    此外,在上述七种字音结构的类型中,永远是甲先于乙,乙先于丙,丙先于丁,绝无任何例外。此外,每一组音(无论甲、乙、丙、丁)永远只出现一次。

    综合以上论述,以及一些其他对中文字音的观察与归纳,得到下列几个中文字音结构的法则。

    法则一:中文由甲,乙,丙,丁四组成音要素所组成。其中甲乙丙三组之中至少有一组存在,丁组永远存在。

    法则二:甲,乙,丙,丁各组在字音组成中最多只出现一次,也就是说:任一组成音要素若存在于字音之中,则该组其它的成员音素即不会再出现。

    法则三:字音的组成永远依照甲组音先于乙组音,乙组音先于丙组音的顺序,绝无例外。而丁组音永远在最后。    

    法则四:所有的中文字,全部可以归属于前述甲乙丙丁型、乙丙丁型、甲丙丁型等七种结构,绝无例外。

    法则五:在甲丁类之中,所有的甲组音全部属于甲B小组。而甲A小组的音符(例如ㄅ、ㄆ、ㄇ......ㄐ、ㄑ、ㄒ),不能够加上丁组声调而成音。也就是说所有的中文字都不可能含有甲A组加丁组这种组合。

    法则六:ㄦ这个音,永远单独与丁组声调组成字音。绝不与其他任何音素共同组成中文字音。

    法则七:甲B的音素(ㄓ、ㄔ、ㄕ、ㄖ、ㄗ、ㄘ、ㄙ),后面绝对不会接ㄧ的音。此种组合在中文之中无法成音。

    其它法则:中文字音组成还有更多的法则(例如:甲组音素不可能直接与ㄝ音结合成音,而这却是英文中最常用之一种发音组合)。但这些法则与中文输入法的设计没有关系,因此不再赘述。

    E.以数字键进行中文输入的研究

    由于本发明的设计目的涵盖了由纯数字键来完成中文输入这一课题,故必须就此一议题加以研究,探讨出最好的方法。

    首先,针对三十七种音素以及四种声调中找出天然的数字来,加以组合、利用。而音素的顺序就是一种可以利用的数字。中文的两大音标体系都充满了顺序,例如:ㄅ、ㄆ、ㄇ、ㄈ,ㄉ、ㄊ、ㄋ、ㄌ..等顺序系为一般人相当熟悉的。在汉语拼音中,由于其将结合韵母视为不需分解的整体,故其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强调韵每音素的顺序性。但该音标体系中,声母的天然顺序性,是与注音符号大体相同的。因此,受汉语拼音教育的人,若要熟悉本八八输入法的音标顺序(与注音符号相同),只需要多记得十四个丙组韵母的顺序就可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当进一步仔细分析注音符号及八八音标后,可发现以下的几组天然的顺序性,以及它们所相对的数字代码。

    天然顺序之一:ㄅ、ㄆ、ㄇ、ㄈ,其对应的数字为1,2,3,4

    天然顺序之二:ㄉ、ㄊ、ㄋ、ㄌ,其对应的数字为1,2,3,4

    天然顺序之三:ㄍ、ㄎ、ㄏ,其对应的数字为1,2,3

    天然顺序之四:ㄐ、ㄑ、ㄒ,其对应的数字为1,2,3

    天然顺序之五:ㄓ、ㄔ、ㄕ、ㄖ,其对应的数字为1,2,3,4

    天然顺序之六:ㄗ、ㄘ、ㄙ,其对应的数字为1,2,3

    天然顺序之七:ㄧ、ㄨ、ㄩ其对应的数字为1,2,3

    天然顺序之八:ㄚ、ㄛ、ㄜ、ㄝ,其对应的数字为1,2,3,4

    天然顺序之九:ㄞ、ㄟ、ㄠ、ㄡ,其对应的数字为1,2,3,4

    天然顺序之十:ㄢ、ㄣ、ㄤ、ㄥ,其对应的数字为1,2,3,4

    天然顺序的之一: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其对应的数字为1,2,3,4

    这十一种明显可见的天然顺序以及其对应的数字应该是将中文字音加以数码化,并藉以用数字键来完成中文输入的关键。

    由于上述推理、分析确定了中文字音数码化的关键设计方向,对这十一组天然顺序不断地钻研,找出了中文字音数码化的关键设计,于是将这些关键设计全部融合在一起,以一张八八中文音标表(简称八八音标表)来表示。

    因为八八音标表是本发明的关键设计,故以三种版本来表达它,以便于任何一种中文音标体系下受教育的人,都能完全了解这张重要的八八音标表。以下请参见这三个版本的八八音标表。

    八八音标A表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八八音标B表

         1    2    3    4    5    6    7    8

    1    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   ㄌ

    2    ㄍ   ㄎ   ㄏ   ㄐ   ㄑ   ㄒ 

    3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4                   一

    5                        ㄨ

    6                             ㄩ

    7    ㄚ   ㄛ   ㄜ   ㄝ   ㄞ   乀   ㄠ   ㄡ

    8    ㄢ   ㄣ   ㄤ   ㄥ   ㄦ   

    八八音标C表

    1     2     3      4          5         6       7     8

    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I,YI

                                  U,WU

                                            YU

    A     O     E      (I,U)E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        ER        ONG

    F.中文字音的数字代码-八八数字码

    由前述的法则一了解中文字音由甲、乙、丙、丁四组所组成。因此可将中文字音数字化的工作,分成四个较小而容易处理的工作,也就是分别定出将甲组、乙组、丙组、丁组等四组成音要素分别加以数字化的方法。设计的方法如下:

    (一)甲组音素的数字化:

    利用甲组音素在八八音标表中的位置(以横列与直行的代表序号来表示其位置,以下简称列代码与行代码)作为其数字代码。其数值为一个两位数字。例如:ㄊ是在第1列、第6行,因此其数值为16

    (二)乙组音素的数字化:

    利用乙组音素在八八音标表中的位置(以列代码或行代码来表示其位置)作为其数字代码。其数值为一个一位数字。在本表的设计中,此乙组音素所在的位置,其列与行的代码是相同的,故无论取用列代码,或是行代码,其所得的数字是相同的。例如:ㄨ在第5列、第5行,因此其数值是5

    (三)丙组音素的数字化:

    利用丙组音素在八八音标表中的位置(以列代码与行代码来表示其位置)作为其数字代码。其数值为一个两位数字。例如:ㄟ是在第7列、第6行,因此其数值为76

    (四)丁组声调符号的数字化:

    一声:以1代表

    二声:以2代表

    三声:以3代表

    四声:以4代表

    各个成音要素依上述方法数字化以后,再将它们依甲组、乙组、丙组、丁组的顺序连缀起来,即成为完整之一个中文的数字代码。此种数字代码,由于是依八八音标表所转换成的,我们称的为八八数字码(简称八八码)。以下列举数个中文字为例,来实际说明我们如何将中文字音转变成八八码。

    中文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完整之

    字                                           代码  代码  代码  代码 八八码

    美     ㄇ    缺     乀  三声       13         76    3    13763

    丽     ㄌ   一    缺     四声       18    4          4    1844

    新     ㄒ   一   ㄣ  一声       26    4    82    1    264821

    世     ㄕ    缺      缺     四声       33               4    334

    界     ㄐ   一   ㄝ  四声        24    4    74    4    244744

    大     ㄉ    缺     ㄚ  四声       15         71    4    15714

    家     ㄐ   一   ㄚ  一声        24    4    71    1    244711

    都     ㄉ    缺     ㄡ  一声        15         78    1    15781

    爱      缺      缺      ㄞ  四声                   75    4    754

    说     ㄕ   ㄨ  ㄛ  一声        33    5    72    1    335721

    中     ㄓ    缺      一声        31         86    1    31861

    文      缺     ㄨ   ㄣ  二声             5    82    2    5822

    将常用字典中1246个中文字音,全部依上列方法转换成八八码。此份对照表如图1所示。由此表可以看出,全部中文字音经此种方法转换后,所产生的八八码全部不重覆,反的亦然,因此,八八码可以与中文字音有完全的对应。它可以做为中文字音的数字代码来用。

    以上描述的″八八数字输入法″以及″八八音标表″,其设计过程之中有一些重要的设计考量,在此加以补充说明。

    当一个将中文字音数字化,并用在中文输入的系统,需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中文字音经过数字化以后,所产生的数字代码必须是唯一的。也就是说每一个字音有独一的数字代码。这个条件的必要性,是很明显的。如果违背了这个条件,此输入系统根本不能运作。

    第二个条件:在数字输入过程的每一步,其数字的代表意义都必须清楚的定义,没有任何的混淆。这个条件,其必要性不是很明显。一个系统如果设计得不合乎此一条件,还是可以正常运作的。例如:某个中文数字化的输入系统,可能把某个中文字音转化为314这个数字代码,另一个字转化为3144,这样的系统仍然可以用(因为最终的数字代码没有重复)。但是,这种系统无法用在更高级的功能上。

    而高级输入法的功能是指:能够盲目、连续地输入整句、整段的中文字音。这种功能在某些中文输入的的场合是用得到的,后文中将会述及。在此,仅引用法则五及法则七,来证明本输入法的设计合于上述第二个条件。

    仔细研究我们的设计,可以发现,当甲组字音已转化为一个二位数字,并已经击出了这两个键以后,有一个状况会发生。那就是:若下一个键是″4″。这个键到底是代表声调键中的第四声,还是代表乙组音素ㄧ呢?

    我们引用前述的法则五,确知:甲A组后面不可能接丁组声调符成音。也就是说:甲A组后面的″4″一定代表乙组音素ㄧ,它的定义是明确的,没有混淆。

    那么,甲B组呢?依据法则四与法则五,我们知道,甲B组后面是可以接丁组声调符号而成音的。这样,会产生混淆吗?好在,依据法则七,甲B组后面是不可能接乙组音素ㄧ的。也就是说:甲B组(ㄓ、ㄔ、ㄕ、ㄖ、ㄗ、ㄘ、ㄙ)后面的″4″一定代表丁组声调第四声。

    依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确认,甲组音素以后打″4″其欲表达的意思是明确的,没有混淆之处。而且,我们所有其他的细部设计,也都能完全合乎上述的第二个条件。因此,我们深信,我们以上所描述的八八数字输入法,是一个最高标准的输入法。它将受到使用者的欢迎与喜爱。

    到此为止,我们已完成了整个「八八输入法」一半的工作。再下来,我们必须把这张「八八音标表」应用到使用英数字键的中文输入法中。

    我们经过了严谨的推论,耐心的研究、不断的尝试错误,终于设计出了我们心目中一直想要做出来的「八八大键盘输入法」,它不但可以完整地将「八八音标表」具体地呈现在键盘的上,让每一个人清楚地看得到。而且它完全利用到前述的中文字音结构法则,而创造出了一个非常特殊,非常进步,非常好用,又很容易学习的中文输入法,以下我们将会详细地介绍此输入法。

    G.八八大键盘输入法

    本输入法最大的特色,即是充分利用每一个字母、数字或符号键,来创造出许多完全创新,又很实用的功能。  

    首先,我们要将中文音标在键盘上的相对应字键定义出来。我们第一步是要定义甲、乙、丙组音标共38个键,然后我们要定义一、二、三、四声这些声调键,最后我们再定义其它功能键并介绍这些特殊功能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以下分别描述这几个议题。

    H.八八音标的键盘配置表

    本输入法的原理在于将八八音标表直接搬到标准英数键盘的上,使其成为完全的对应。也就是说,若有人熟悉八八音标表,则他可以立即在键盘上看得出此音标表中的每一列,也就是能在键盘上看得出一整张八八音标符号表。同样地,如果有人熟知此″八八大键盘输入法″,则他已熟知八八音标表,因此可以说已经学会百分的七八十的″八八数字输入法″。

    请先参看下面的″八八音标表分列键盘对应表″及各种相关的对应图、对应表。

    八八音标A表第一列       

    八八音标B表第一列        ㄅ   ㄆ   ㄇ   ㄈ   ㄉ   ㄊ  ㄋ   ㄌ

    八八音标C表第一列        B    P    M    F    D    T    N   L

    对应之键盘字母           Q    W    E    R    T    Y    U   I

    八八音标A表第二列       

    八八音标B表第二列        ㄍ   ㄎ   ㄏ   ㄐ   ㄑ   ㄒ

    八八音标C表第二列        G    K    H    J    Q    X

    对应之键盘字母           A    S    D    F    G    H

    八八音标A表第三列       

    八八音标B表第三列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八八音标C表第三列        ZH    CH   SH   R    Z    C    S

    对应之键盘字母           Z     X    C    V    B    N    M

    八八音标A表第四列                          

    八八音标B表第四列                          ㄧ

    八八音标C表第四列                           I,YI

    对应之键盘字母                              J

    八八音标A表第五列                                 

    八八音标B表第五列                                  ㄨ

    八八音标C表第五列                                  U.WU

    对应之键盘字母                                     K

    八八音标A表第六列                                           

    八八音标B表第六列                                            ㄩ

    八八音标B表第六列                                            YU

    对应之键盘字母                                               L

    八八音标A表第七列         

    八八音标B表第七列          ㄚ    ㄛ    ㄜ     ㄝ      ㄞ    ㄟ    ㄠ   ㄡ

    八八音标C表第七列          A     O     E     (I,U)E  AI    EI    AO   OU

    对应之键盘字母             1     2     3      4       5     6     7    8

    八八音标A表第八列         

    八八音标B表第八列          ㄢ     ㄣ      ㄤ      ㄥ     ㄦ     

    八八音标C表第八列          AN     EN      ANG     ENG    ER     ONG

    对应之键盘字母             9      0       O       P      ;      ′

    以上是八八音标表与键盘的对应。兹在此同时列出声调符号的对应键盘字母符号如下:

    声调状况        一声      二声    三声    四声

    声调符号        

    对应之键盘符号 空格键      /       .       ,

    完成对应的字母符号键盘外观如图2所示,其中键盘的音标使用八八音标。

    完成对应的的八八音标的注音符号键盘如图3所示。

    供参考对比的原始英数字码键盘如图4所示。

    完整的八八键盘配置表,请参见对照表三

    对照表三:八八音标的键盘配置表

    注音  八八  本文中之  标准键盘  注音    八八  本文中之    标准键盘

    符号  音标  表示符号  之位置    符号    音标  表示符号    之位置

    ㄅ    ㄅ    Q         一     一        J

    ㄆ    ㄆ    W         ㄨ     ㄨ        K

    ㄇ    ㄇ    E         ㄩ     ㄩ       L

    ㄈ    ㄈ    R         ㄚ     ㄚ        1

    ㄉ    ㄉ    T         ㄛ     ㄛ        2

    ㄊ    ㄊ    Y         ㄜ     ㄜ        3

    ㄋ    ㄋ    U         ㄝ     ㄝ        4

    ㄌ    ㄌ    I         ㄞ     ㄞ         5

    ㄍ    ㄍ    A          乀    乀        6

    ㄎ    ㄎ    S          ㄠ    ㄠ        7

    ㄏ    ㄏ    D          ㄡ    ㄡ         8

    ㄐ    ㄐ    F          ㄢ    ㄢ         9

    ㄑ    ㄑ    G          ㄣ    ㄣ         0

    ㄒ    ㄒ    H          ㄤ    ㄤ        O

    ㄓ    ㄓ    Z          ㄥ    ㄥ        P

    ㄔ    ㄔ    X          ㄦ    ㄦ        ;

    ㄕ    ㄕ    C                ′

    ㄖ    ㄖ    V          略     一声       空格键

    ㄗ    ㄗ    B          二声       /

    ㄘ    ㄘ    N          三声      .

    ㄙ    ㄙ    M          四声      ,

    I.机动声调键组功能的说明

    由于中文字音组成共有42个成音要素,远比英文字母26个为多,因此通常的键盘设计,是先将音素符号指定键盘位置以后,才来安排声调键的位置。因此,声调键总是被安置在很边缘,很不容易打得到的地方。这其实是违反输入效率原则的。因为每一个中文字音一定要用到声调键,它们被使用到的机会大于任何一个音素键。若把它们放在边缘的位置,即不利于输入的进行。此一状况,在八八大键盘输入法中也不能避免,我们的声调键也是放在键盘右下角的边缘地带。

    但是我们一直都在钻研中文字音结构的原理,现在,在此一课题上这些理论终能够发挥作用,使我们能完全摆脱上述的困局,而能设计出最好用的声调 键输入的方法。

    我们设计的方向是尝试在键盘系统中,安置多重的声调组,让声调的输入,永远能接近于它上一个击出的音素键。这个想法的产生是基于我们对中文字音结构的基础研究。我们知道中文的音素,与英文的字母之间,有极大的不同,英文之一个字母打出以后,下面仍然可能是同一个字母,因此英文字母键的定义是永远不能改变的,它必须随时处于待命的状态。中文的音素则不然,当中文的ㄓ被打出后,不但ㄓ(在此一字的输入过程中)再也用不著了,而且连甲组的21个键全部都不可能再被用到(参见前述的法则二)。简言的,这些键已经失效了。将已经失效的键,临时改变其定义,借用来做为声调输入的用有何不可呢?

    有了这个基本的理论以后,我们对声调键做了如下的设计:

    (1)增设六组机动声调键,它们的安排如下:

    第一组:ㄓ,ㄔ,ㄕ,ㄖ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第二组:ㄗ,ㄘ,ㄙ,″,″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其中″,″键本就是八八键盘配置表中所订定的第四声代表键。也就是说,此一机动声调键组是由三个机动声调键,加上一个固定四声代表键所组成的。

    第三组:ㄧ,ㄨ,ㄩ,ㄦ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第四组:ㄚ,ㄛ,ㄜ,ㄝ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第五组:ㄞ,ㄟ,ㄠ,ㄡ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第六组:ㄢ,ㄣ,ㄤ,ㄥ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2)第一组,第二组的机动声调键在任何一种状况下都可以使用,原理如下:

    (A)基于法则二,甲组的键击出以后,甲组键即不会再被击出。

    (B)基于法则三,乙组的键击出以后,甲组键即不会再被击出。

    (C)基于法则三,丙组的键击出以后,甲组键即不会再被击出。

    所以在任何一种需要打出声调键的状况下,甲组键都不会再被利用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上列的第一组及第二组(都是属于甲组音素)的两组键机动地设置为声调键,它们在任何状况的下,都不会与音素键弄混淆。这第一组、第二组两组机动声调键组,是属于甲组音素的,因此这第两个机动声调键组,在任何字音的情形下永远可以使用。

    (3)第三组机动声调键(都是属于乙组音素),只在一种状况不能使用,那就是:甲丁组的字。

    此因为当甲组键刚打出来的那一刻,乙组的键仍然可能被打出来,他们仍然是有效的,没有失效。所以当然不能在这个情况下,用乙组音素的键来作为声调键。

    补充说明:ㄦ字键能被用于此一机动声调键组做为第四声的用,是基于法则六。法则六指出ㄦ永远不会与其它音素合在一起组成字音,也就是说,任何一个音素键被击出后,ㄦ键也就立即失效,因而它可以被临时性地定义为一个四声键。

    (4)第四、五、六三个机动声调键组(都是属于丙组音素)是用在下列情形:

    (A)甲丙丁型的中文字音

    (B)乙丙丁的中文字音

    (C)丙丁型的中文字音

    (D)甲乙丙丁型的中文字音

    也就是说,凡是含有丙组音素的字,都可以使用这三组机动调键组。

    (5)以上所述及的是理论上可以使用的各种情形,但在实际输入时,为了避免混淆与错误,我们只建议下列两种主要的使用用法:

    (A)声调键随著指头走的方式,也就是:

    1.当欲打出声调键的那一刻,若前一键是ㄓ,ㄔ,ㄕ,ㄖ则直接使用第一机动声调组ㄓ,ㄔ,ㄕ,ㄖ来代表一、二、三、四声。

    2.当欲打出声调键的那一刻,若前一键是ㄗ,ㄘ,ㄙ则直接使用第二机动声调组ㄗ,ㄘ,ㄙ,″,″来代表一、二、三、四声。

    3.当欲打出声调键的那一刻,若前一键是ㄧ,ㄨ,ㄩ则直接使用第三机动声调组ㄧ,ㄨ,ㄩ,ㄦ来代表一、二、三、四声。

    4.当欲打出声调键的那一刻,若前一键是ㄚ,ㄛ,ㄜ,ㄝ则直接使用第四机动声调组ㄚ,ㄛ,ㄜ,ㄝ来代表一、二、三、四声。

    5.当欲打出声调键的那一刻,若前一键是ㄞ,ㄟ,ㄠ,ㄡ则直接使用第五机动声调组ㄞ,ㄟ,ㄠ,ㄡ来代表一、二、三、四声。

    6.当欲打出声调键的那一刻,若前一键是ㄢ,ㄣ,ㄤ,ㄥ,ㄦ则直接使用第六机动声调组ㄢ,ㄣ,ㄤ,ㄥ,来代表一、二、三、四声。

    (B)固定声调键的方法。也就是:永远使用ㄓ,ㄔ,ㄕ,ㄖ及ㄗ,ㄘ,ㄙ,″,″这两个机动声调组,以及原订的非机动型固定声调组来做为声调键。每个人可依自己的习惯、喜好或方便,使用其中之一组、或两组、或三组。

    由以上论述可知,我们八八大键盘输入法利用中文字音结构原理,为大家设计出这么多组的声调键。但我们必须指出,此一″机动声调键″功能的实用性,必须依赖键盘的配置。尤其是ㄗ,ㄘ,ㄙ键的右侧必须再找出一个″非音素″的键来做为″四声″。而且ㄧ,ㄨ,ㄩ键的右侧必须是ㄦ键(做为四声),凡不合于此两大要件的键盘设计,即不能够设计出全功能的″机动声调键组″功能。

    J.<532个(或798个)储存格两键快速取用功能>

    本项功能的构想,源自于每一个使用中文输入者的共同梦想,那就是,用最少的敲键就能取出预存的字、词、短句、章节、整篇短文等,供输入的用。当然,最好是这些储存还能有容易记得的代号。不然,资料存得太多也找不出来。就这一点言,最好有三种类型的储存格,一种是以数字来标示的,一种是以26个英文字母来标示的,最后一种是以中文音标ㄅ、ㄆ、ㄇ、ㄈ......来标示的。这样的″梦幻功能″,我们终于在本「八八大键盘输入法」中将它实现了。我们现在就来介绍这些特殊功能。

    我们的策略,就是要在中文输入的过程之中找出绝不可能存在的″两键组合″来,并设定它们做为″取用储存格″的代表键。此一创意的构想,仍需要理论的钻研才能够实现。

    我们研究的结果是:甲组的键,永远不可能作为第二个被敲出的键。为什么?请参看前述的法则三,我们知道第一键若是乙组键或是丙组键,则下面永远不会是甲组键,又由法则二我们知道同一组键永远不可能出现两次。结论:无论第一个键打出的是甲组键,乙组键,或是丙组键,第二个键都永远不会是甲组键。

    此一重大的发现,我们定名为:甲组不二定律。但是,此一定律在本八八输入法之中却并不正确,因为我们已把ㄓ、ㄔ、ㄕ、ㄖ、ㄗ、ㄘ、ㄙ这七个甲组音素键设计为″第一组及第二组的机动声调键″。也就是说,若是ㄓ键打出后,再打ㄔ键,它代表的是(ㄓ),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真正能用的键,是要扣除这些情形,甲组音素,扣除了甲B组的七个音素,剩下的是甲A组的14个音素,因此上述的定理,在本输入法中能执行的部分是:甲A组音素绝不可能作为第二个被敲出的音标键,简称甲A不二定律。

    有了甲A不二定律,我们即可确定:第一键无论是38个音素键的任何一个,再配上甲A组的第二个键(共14个键)这种共38乘以14等于532个组合,是在中文字音里不可能发生的组合。我们因而能在输入法设计的时候,将它们特别定义为″预设532个储存格的快速取用键″。

    当然,如果有使用者觉得他宁可牺牲一部份的机动声调键组,而换取更多的储存格功能,则他可以将第一组及第二组机动声调键组取消,也就是:甲B组的七个键,不再代表声调键。在这样的设定的下,他可以得到798的储存格,也就是第一键无论是38个音素键的任何一个,再配上甲组的第二个键(共21的键)总共38乘以21等于798个组合。

    这532个(或798个)储存格,它们的标示系统是否好记、好用,是使储存格的作用能否全部发挥之一个关键。这是因为标示的作用是很大的,大家可以想像一个房间里放了38列14行的储物箱,若不好好标示它们,则使用者难以找出事先预存的东西。

    我们的键盘格式的设计是经过整体考虑过的,它的特色是:38个音素键涵盖了所有A~Z共26个英文键以及0~9等10个数字。我们称的为「全覆盖法则」。这个法则有什么用处呢?有的,它的用处非常的大。我们继续以一屋中有38列,14行532个储物箱来举例。我们在38列上面全部贴上了ㄅ、ㄆ、ㄇ、ㄈ...等38个列标签。此时如果我们再贴上A到Z及0~9等英数符号标签于其中的36列上面,则我们存取物件岂不多了一组容易记得的标示?假设这些储物柜中放的是一个公司的客户资料。其中也有外国公司。那么外国公司是否以A~Z来做为分类远胜于用ㄅ、ㄆ、ㄇ、ㄈ?数字标签,依相同的论点,在某些应用上也是同样地重要的。我们评估过市场上全部的键盘设计,发觉没有任何一种合乎″全覆盖法则″。举例来说,使用最广的标准注音键盘其37个音素键中不包含3,4,6,7键。IBM的键盘中不包含M键,神通键盘不包含V,I,Y等键,倚天的键盘不包含1、2、3、4、5、6等键。如果在这些键盘上执行″甲组不二定理″,将会有很大的缺陷,也就是他们的储存格,只能以中文音标键标示,无法同时以英数符号来标示。

    由于八八输入法键盘的设计遵循「全覆盖法则」,我们使用这532个(或798个)双键组合的储存格时,可以将它们同时视为具有中文音标的标示以及英数字母符号的标示。其使用原则如下:

    (一)储存格的本质:这些储存格的本质是纯中文音标的,我们以下列图表来说明:

    ㄅㄆㄇㄈㄉㄊ.......ㄅㄆㄇㄈ.......ㄣㄤㄥㄦ

    其中任一储存格,它的正确(原始)标记应该是类似ㄆ-ㄇ(表示ㄆ列ㄇ行).......等标式。但是因于我们设计的键盘是合于″全覆盖原理的″,所以我们可以将上述储存格视为以下之一种矩阵排列。

    (二)储存格的英数标示

        1    2   3   .....   12    13     14

    1

    2

    3

    .....

    A

    B

    C

    ......

    X

    Y

    Z

    ;

    ′

    此种标示的用法是这样的:由于储存格的取用,是先打一个ㄅ到ㄦ这38个键中任何一键,接著再打出ㄅ到ㄒ这十四个键的任一键来取用欲存的资料。而我们的键盘配置合于全遮盖原理,于是我们可以将打出的键视为英数字母,而便于联想。但若原始的设计未把从A到Z的英文字母以及从0到9的数字全包含在中文音标的字键中,使用者就不能使用这种联想,也就不能将储存格的功能完全发挥出来。

    除此的外,我们的ㄅ到ㄌ这八个键是安排在12345678等八个数字键的正下方,我们的八八音标表又特别强调这些字键的数字代表的方法,因而在本八八输入法的系统中,第二个储存格取用键很容易被联想为一组1到14的数字。在其他的中文输入系统中,因为键盘设计未考虑这一点,多半不适于这样运用。因此我们可以说,532个(或798个)储存格这个功能,只有在八八大键盘的键盘设计下,才能发挥它完整的功能。

    说明了″取用储存格″的应用如上之后,我们再来简单说明,如何将资料存放进去。我们必须定义两个键,一个是″储存资料启动键″,一个是″预视取用启动键″,它们的位置放在那儿,并不是很重要,在此暂订于“[”以及“]”两个键位,它们的功能说明如下:

    (一)储存资料启动键:使用者按下此键以后,程式即开启一个对话视窗,要求使用者打入储存格的代码。当使用者打完这两个键以后,程式会将应用软体(例如:WORD或EXCEL)中的暂存区内的资料,直接搬入其程式预留的记忆空间储存起来。也就是说,使用者在按″储存启动键″以前,必须先将一个字、或句、或章节、整篇文章放入暂存区内。此种设计是视窗作业系统标准的程式之间交换资料的作法,是任何一个程式员都知道的技术。

    (二)预视取用启动键:此键的作用在于让使用者在萤幕预视并选取以后,才将它取用出来,并输入到应用程式去。所以假设一个使用者有很多个ㄌ开头的往来公司,它们的公司全名都存在ㄌ1,ㄌ2,ㄌ3,......ㄌ14里面。但是确实存放位置使用者记不清楚,此时他就必须按“预视取用键”,然后再打出第一个标示代码ㄌ,此时程式会将所有ㄌ开头的14个(或21个)储存格内容打在萤幕上供使用者选择。

    K.<八八大键盘输入法在英文模式中的特殊功能>

    一般的中文输入法,也都支援一种英文模式,以便于使用者在该模式下能打出英文字来。本输入法在英文模式下提供两种额外的功能。详如下:

    第一:本输入法提供一组可供选用的英数键盘配置,其配置方法,请见下列对照表:

    对照表四:八八中文可供选用的英数字键配置表

    八八音标标准键盘八八中文    八八音标标准键盘八八中文

            上之位置英文模式             上之位置英文模式

                    可选用之                     可选用之

                    英数字键                     英数字键

                    对应字母                     对应字母

            Q        B               J        1

            W        P               K        5

            E        M              L        U

            R        F               1        Y

            T        D               2        0

            Y        T               3        6

            U        N               4        E

            I        L                5        I

            A        G               6        A

            S        K               7        W

            D        H               8        O

            F        9               9        3

            G        7               0        ;

            H        X               O        8

            Z        J               P        V

            X        Q               ;       2

            C        S               ′       ′

            V        R               B        Z

            N        C               M        4

    这组键盘有什么用处呢?它是为了给那些绝大多数生活中只需要使用中文,极少用到英文的人所设计的。凡是已经熟悉英文A,B,C,D….各字母键盘位置的人不会也不需要再用另一组英数符号键盘。但是事实上,两岸三地的中国人,并不一定每一个人都需要会英文打字或用英文来办公、做事。毕竟,这些都是讲中文的地方,中文是主,英文是从。既然中文为主,那么学习中文输入的重要性或优先性,应该是大于学习在键盘上打出英文来。对于这些先学八八中文输入法,以后才要学打一点点英文的人,我们觉得有必要提供一组与中文字音相接近的英数键盘。因此我们将会在八八输入法英文模式时,提供一个选项给使用者,让他们能在极短的时间的内,就可以在原有八八大键盘输入法的基础上,立刻能打出英文来。

    第二:在英文模式下,我们仍然可以提供“532个(或798个)储存格直接取用键”的服务。如果需要此一服务的使用者,必须牺牲三个英数键盘符数来做此用途,详述如下:

    (1)直接取储存格符号:建议使用“`”符号。此符号是极不常用的。若设定它为直接取用符号后,当使用者在英文模式下打出此一符号后,程式会注意下面两个键,若下两个键的组合在532个(或798个)储存格系统中有意义(例如:kq就有意义,而kp就没有意义,因为kq在中文模式下其实是ㄨㄅ,而kp则是ㄨㄥ。ㄨㄅ是532个储存格中之一个,但ㄨㄥ不是),则程式立刻将预存的资料取出,放入应用程式(如WORD或EXCEL)之中。

    (2)储存资料启动键,建议使用“[”键,其使用方法同于中文模式

    (3)预视取用启动键:建议使用“]”键,其使用方法同于中文模式

    L.八八音标的音标符号设计原理

    一个新设计的中文音标系统,其符号造型的设计,以及其整体的规画,关系到它的实用性,甚至它的成败。我们现在来补充讨论此一议题,以证明本音标系统的绝对优越性。

    首先,我们探讨一个严肃的挑战性课题,那就是中文的成音要素达到四十一个,远多于英文的二十六个字母。因此若要在英数键盘上设定一个键代表一个成音要素,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如果勉强地去做,也只是订出一些无法联想的符号规定,不可能有实际的意义。

    其实,在所有注音符号式的中文输入系统中ㄅ、ㄆ、ㄇ、ㄈ等音素都会有一个对应的英文键。(例如最常见的是以1代表ㄅ,Q代表ㄆ,A代表ㄇ,Z代表ㄈ........)。但是这些英文代用键若是直接用英文打出来,就成为一堆乱码,没有任何意义。

    汉语拼音是可以在英文打字机或英文键盘上,无需中文系统就可以将中文字拼音出来。但是为了达到此一目的,必须放弃“一个音素,一个字母键”的原则,而需要用到两个或三个键来表达一个单一的中文音素(例如:ㄤ音就需要ANG来表达)。

    当一组中文音标,放弃一键一音素的原则时,中文字音结构中所有的特质也就不能用了,因此,本发明坚持八八音标一定要做到一个音素只由一个键来代表。而且这个音素的符号设计,同时必需是与某一个英数字母符号相对应,而且还要能让这些英数字母与中文音素之间,有足够多的联想,使得学习与记忆易于进行。

    经过分析后,得到的结论是:

    (1)甲A组的音素,从ㄅ到ㄏ这十一个音素,与英文字母间本来就有完全的对应,这一部分的设计最自然,用类似B的来代表ㄅ,用类似P的来代表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2)从ㄐ,ㄑ,ㄒ开始,每一个音的英文对应字母就没有一个可以依循的好办法,因为许多的音是中文独有的(声母中的ㄓ、ㄔ、ㄕ、ㄖ、ㄗ、ㄘ、ㄙ),有些音即使在英文之中也是由多个字母组成的,例如韵母中的ㄞ,ㄟ,ㄠ,ㄡ及声母中的ㄑ等。

    (3)但是,经仔细钻研中文字音的结构之后,发现了一些特殊的变通办法:

    基于前述的法则五知道,甲A组的音(ㄅ、ㄆ、ㄇ、ㄈ)后面绝对不会直接接丁组的声调而成音。再由法则三知道,丙组音之后一定是紧接著丁组的声调而成音。这两个法则若活用一下,即可将甲A组的英文字母符号在丙组重新使用,而不会产生混淆。例如:若将H代表ㄏ音素,再将H代表ㄛ音素,则两个H永远不会混淆。因为后面紧接著声调符号的H一定是丙组音符的H,那就是ㄛ,而远离丁组声调符号的H一定是甲A组那个声母的H,也就是ㄏ。

    于是,基于法则五与法则三知道,某些甲A组的字母可以在丙组再度使用,而不会产生混淆。

    理论上讲,甲A组有十四个音素,若是将这十四个字母全部在丙组再度使用,总共就有26加14等于40个字母来用。这个理论是不错的,但是实用起来就窒碍难行,因为大量使用常见的声母符号,来代替韵母符号是很不适宜的。使用者也没有办法记得住这么多个″双重定义″的英文字母。所以还需要找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在中文音标设计这个课题之中,符号必须设计得容易与它代表的音素产生联想,否则很难加以推广,也不可能得到使用者的采用。

    经过研究发现,中文数字的发音有许多可以借用来代表声母或韵母的发音。例如:用5来代替ㄨ的音,懂中文的一定会觉得很适当,用1来代表ㄧ亦然。同理3代表ㄢ音,9代表ㄐ音,7代表ㄑ音,2代表ㄦ音,4代表ㄙ音都是非常的适宜的。外国人固然无法对1、2、3、4、5、7、9这几个符号立刻″望文而知音″,但是任何一个要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或是已经来到说中文地区(两岸三地、新加坡)的人,他们花点时间学习1,2,3...7,8,9,0这些数字的发音,本来就是极有益或甚至是必须的。如此一来,本发明所设计的音标,可说是对于任何一个与中国人或是中国语文,沾上一点点关系的人都能够很快地学会。

    (4)基于以上两个突破,本发明终于设计出了八八音标的符号组出来,它的正式定义如下:

    (一)八八音标符号每一个音素,都有一个英数字母符号做为代表。在有中文输入系统时,它的符号显示得与英数字母不完全相同,以表示它们的本质是″中文的音素″。

    (二)在英文系统之中,直接用这些英数字母符号来代表真正的中文音素。于是当一个人在国外旅行,需以书面与其家人连络,却没有电话、传真,只有英文的电邮可用时,可以直接用八八拼音的英数代码来传达完整的中文字音讯习。而这却是仅仅只懂注音符号的人所无法做到的。八八音标优于注音符号,在此即可明显地看得出来。

    (三)八八音标的符号设计,尚有以下的特色:

    (A)所有的甲组音素,都是在英数字母的下方加上一或两点。其中甲A组十四个音只加一点,而甲B组的七个音加两点。

    (B)所有的乙组音素,均在字母的中间或右下方加上一个短的斜线。

    (C)所有的丙组音素,均在其字母符号上方加上一点,因此每一个八八音标,事实上在符号上已明白地显示其分属于甲,乙,丙组,甚至是甲A组还是甲B组也能轻易看得出来。

    (D)所有的声调符号,都在其对应的数字上再加上一、二、三、四个小点或是短杠。

    在此以下列对照表四,进一步说明八八音标及相对应的英数代码对照表五:八八中文音标英数代码对照表

    注音  汉语  八八  本文中  八八音标     注音  汉语    八八  本文中  八八音标

    符号  拼音  音标  使用之  之           符号  拼音    音标  使用之  之

                      符号    英数代码                         符号    英数代码

    ㄅ    B    ㄅ    B           一     I,YI  一     1

    ㄆ    P    ㄆ    P           ㄨ     U,WU  ㄨ     5

    ㄇ    M    ㄇ    M           ㄩ     YU     ㄩ    U

    ㄈ    F    ㄈ    F           ㄚ     A      ㄚ     Y

    ㄉ    D    ㄉ    D           ㄛ     O      ㄛ     H

    ㄊ    T    ㄊ    T           ㄜ     E      ㄜ     L

    ㄋ    N    ㄋ    N           ㄝ    (I,U)E ㄝ     E

    ㄌ    L    ㄌ    L           ㄞ     AI     ㄞ      I 

    ㄍ    G    ㄍ    G           乀     EI     乀     A

    ㄎ    K    ㄎ    K           ㄠ     AO     ㄠ     W

    ㄏ    H    ㄏ    H           ㄡ     OU     ㄡ     O

    ㄐ    J    ㄐ    9           ㄢ     AN     ㄢ      3

    ㄑ    Q    ㄑ    7           ㄣ     EN     ㄣ     N

    ㄒ    X    ㄒ    X           ㄤ     ANG    ㄤ     G

    ㄓ    ZH   ㄓ    J           ㄥ     ENG    ㄥ     V

    ㄔ    CH   ㄔ    Q           ㄦ     ER     ㄦ     2

    ㄕ    SH   ㄕ    S               ONG        X

    ㄖ    R    ㄖ    R           略             一声    1

    ㄗ    Z    ㄗ    Z           二声    2

    ㄘ    C    ㄘ    C           三声   3

    ㄙ    S    ㄙ    4           四声    4

    M.八八大键盘输入法的英数联想键盘配置表

    由上述的讨论,本发明的八八音标符号设计已特别考虑到它的英数代码,使得这一整组的音标,都很容易与某一个英文字母或数字联想在一起。此种设计的优点,除了让中文能做到″一个音素由一个英数字母代表″,易于中文字音的数字化以外,还产生了另外一个优点,那就是:此种中文音素与英文字母、数字符号的关连与联想,亦可以利用来设计一组中文输入的键盘配置。而此种配置将是最适合英文打字娴熟的人(或是通晓英文打字的外国人)。

    基于以上的创意构想,再设计了“八八大键盘输入法的英数联想键盘配置表”,请参见下列的对照表六:

    对照表六:八八大键盘输入法的英数联想键盘配置表

    注音  汉语  八八  本文中  英数键盘  注音  汉语      八八  本文中  英数键盘

    符号  拼音  音标  使用之  上对应之  符号  拼音      音标  使用之  上对应之

                      符号    英数符号                        符号    英数符号

    ㄅ    B    ㄅ    B         一    I,YI   一      1

    ㄆ    P    ㄆ    P         ㄨ    U,WU   ㄨ      5

    ㄇ    M    ㄇ    M         ㄩ    YU      ㄩ     U

    ㄈ    F    ㄈ    F         ㄚ    A       ㄚ      Y

    ㄉ    D    ㄉ    D         ㄛ    O       ㄛ      H,0

    ㄊ    T    ㄊ    T         ㄜ    E       ㄜ      L,6

    ㄋ    N    ㄋ    N         ㄝ   (I,U)E  ㄝ      E

    ㄌ    L    ㄌ    L         ㄞ    AI      ㄞ       I

    ㄍ    G    ㄍ    G         乀    EI      乀      A

    ㄎ    K    ㄎ    K         ㄠ    AO      ㄠ      W

    ㄏ    H    ㄏ    H         ㄡ    OU      ㄡ      O

    ㄐ    J    ㄐ    9         ㄢ    AN      ㄢ       3

    ㄑ    Q    ㄑ    7         ㄣ    EN      ㄣ      N,;

    ㄒ    X    ㄒ    X         ㄤ    ANG     ㄤ      G,8

    ㄓ    ZH   ㄓ    J         ㄥ    ENG     ㄥ      V

    ㄔ    CH   ㄔ    Q         ㄦ    ER      ㄦ      2

    ㄕ    SH   ㄕ    S            ONG         X,′

    ㄖ    R    ㄖ    R         略     -      一声     空格键

    ㄗ    Z    ㄗ    Z         二声     / 

    ㄘ    C    ㄘ    C         三声     .

    ㄙ    S    ㄙ    4         四声     , 

    在此补充说明下列几点:

    (一)有五个音素(ㄛ、ㄜ、ㄤ、ㄣ、)在本法之中有双重的对应键。其配置情形如下

    注音  汉语    八八    本文中    英数键盘  英数键盘

    符号  拼音    音标    使用之    上对应之  上对应之

                            符号    英数符号  英数符号

                                    (基本组)  (备用组)

    ㄛ    O      ㄛ    H          0

    ㄜ    E      ㄜ    L          6

    ㄣ    EN     ㄣ    N          ;

    ㄤ    ANG    ㄤ    G          8

        ONG       X          ′

    (二)以上的设计原理是这样的:在正常的输入过程,使用基本组的配置键。但在使用“532或798个键存格双键快速取用功能”时,则使用备用组的键盘配置。此因为,使用备用组键盘配置时,才能合乎前曾述及的“全遮盖原则”,也才能完整的使用键存格双键快速取用功能。正因为我们这样周详的设计,在本键盘配置的下,使用者仍能够使用完整的储存格双键快速取用功能。

    (三)当使用者选用此组键盘配置时,仍然能使用机动声调键组的功能。但不宜使用太多组的机动声调键(因为这些键分散在键盘各个角落,不容易记忆),我们只建议使用第一组及第二组的机动声调键(也就是ㄓ,ㄔ,ㄕ,ㄖ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ㄗ,ㄘ,ㄙ,″,″分别代表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四)本方法特别适用于经常使用英文键盘的使用者。它让中文输入利用到英文打字长期训练产生的本能反应,使得惯用英文的人输入中文也能得心应手。

    O.<八八输入法提供1246个新的中国字型,以代表中文字音>

    中文的每一个字音,应该有一个方块字来代表这个音。它的用途至少有两种,详如下:

    (1)专门用来传达手机短讯:在输入手机短讯的时候,如果没有好的输入法,就只得用拆解中文字型的方法,也就是在一大堆的候选的字群之中,去找出那个要打出的字来。那是很费时、很费眼力的。

    其实,短讯若是只传达字音的话,使用者就根本不必去在同音字中去选择,只要把″八八数字代码″连续不断地打进去,中间不必间隔。由于我们的输入法设计得很严谨,一连串的数字所代表的字音永远不会混淆。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种盲目输入模式,可以让输入短讯的人,不用看手机萤幕,直接不停的打出八八数字码来,则手机的八八数字输入程式,自动会将它变成一些代表字音的字,并传送出去。对方收到这组讯息时,根本就不用去看这个讯息,而可以由语言合成直接将这些字变成语音讯息。因此,无论是发短信的人,或是收短信的人,都会省掉许多的时间与心力。在前述内容介绍八八数字输入法时,已经说明本发明可支援这种盲目输入模式。

    (2)给学习中文的人做为一种过渡的训练的用:例如,外国人想学中文,已学会讲一点点的中文。但认字不多。则他可以用本发明的八八输入法打出由普通的方块中文字与“代表声音的方块字”,共同打在一篇文稿之中,用来与别人通信或传真的用。

    本发明创造这1246个新的中国字,是采用前述代替八八音标符号的英数符号,而不是采用八八音标,来作为这些新造的字的基础造型。其造字原理如下:

    (1)每一个字由4个中文字音的成音要素所组成

    (2)甲组音素写在左上角,乙组音素写在右上角,丙组音素写在左下角,丁组声调符号数字代码写在右下角

    (3)以上各符号均直接使用八八音标的英数代码,而不是其八八音标的造型,也就是ㄅ这个音素用B表示,不用表示,余类推。

    (4)凡是从缺的各组音素,以″-″短杠来代表此组音素从缺。

    由于这1246个代表字音的方块字,是由四种八八音标的英数代码所组成,因此,将这些字称的为″八八音标四码中文″,简称″四码中文″。

    兹举″八八中文输入法″这句为例,由上述″四码中文″来表达,就成为余皆类推。

    P.<八八数字输入法的英文模式与数字模式>

    正如前述八八大键盘输入法支援英文模式,八八数字输入法也以特殊的设计技巧,设计出在仅仅只有十个数字键可用的情况下,能同时支援中文、英文以及数字的输入。如下述:

    在八八中文输入法中,我们仅仅用了八个数字键,而保留了0以及9这两个键来做英文与数字的输入的用。

    其中,0的用处是作为一个在中文模式与英文模式之间转换的切换键。系统输入时,可以按0字键随时转换输入模式。输入模式只有两种,也就是中文模式以及英文模式。中文模式的用法,前面已有详细的说明。以下说明英文模式的运作方式:以一个八八英文字母表来做为将英文字母数字化的工具。请先参见下表:

    八八英文字母表

         1    2     3     4    5     6      7      8

    1    B    P     M     F    D     T      N      L

    2    G    K     H     ,   .     X      Y      V

    3    J    Q     S     R    Z     C    Space    W

    4                     I

    5                          O

    6                                U

    7                                       A

    8                                               E

    以上列的八八英文字母表为准,将英文字母以及几个重要的标点符号(含空格键),依下列规定将它们转变成为数字:第一列,第二列,第三列的英文字母及符号,其数字代码为其在八八英文字母表中的列代码加上行代码,例如:B是第一列、第一行,所以它的数字代码是11。R是第三列、第四行,所以它的数字代码是34,余皆类推。

    IOUAE这五个英文中的母音字母,其数字代码是各该字母在八八英文字母表中的列代码或行代码。在我们设计时,已将此五个字母数所在位置设计成列代码同于行代码。因而,无论用哪一个代码,其数值都是相同的。

    这张八八英文字母表与八八音标表不但格式、原理相同。其内容也极为相近。所以,凡是八八中文输入法的使用者,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的使用此表,在数字键盘上,快速的输入英文字母。

    再详细地说明八八数字中文输入法,如何让使用者将数字也能顺利的输入。我们是利用9这个键,作为数字输入的启动键。它的用法是这样的:无论输入的时候是在中文模式下,或是在英文模式下,只要按了9字键,则下一个键即会被八八输入程式视为一个代表数字的键,它不再代表中文或是英文。但是此种暂时性的数字模式,只适用于9字键后面的那一个键。等打完这个数字以后,八八输入程式会自动回复为原来的输入模式。所以,一个使用者,若要打出2093这四个数字,他必须打92909993才行。

    仅仅用十个数字键,即能让使用者随意地输入中文、英文,数字。而且方法简单又容易记忆,我们深信这八八数字输入法,将受到消费者热烈的欢迎。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输入法,一般人可容易学成。由于本发明针对中文字音结构以八八音标表示的,并可以数字进行输入中文,故亦可推扩至字典、辞典、电话簿或电脑等应用的索引方式。

    为此,本发明具有产业利用性、新颖性及进步性等专利要件,爰依法具文提出申请。

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pdf(7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为一种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系充分利用中文字音结构的特性所设计,其特色是以一个八列、八行的音标表做为说明,故本输入法称为八八音标中文输入法。其施行方式又因使用的键盘不同,分为八八音标英数键盘中文输入法,及八八音标数字中文输入法两子输入法。此两个子输入法完全依照相同的原理及记忆法则所设计。使用者很容易学会两子输入法,进而能够在两种不同的键盘上进行中文输入。本发明依据中文非常独特的语音结构,创设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