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装式加气站.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6402003 上传时间:2019-06-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81222.8

申请日:

2014.04.30

公开号:

CN105020572A

公开日:

2015.11.0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7C 5/02申请日:20140430|||公开

IPC分类号:

F17C5/02

主分类号:

F17C5/02

申请人:

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 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小艳; 封晓华; 况开峰; 许文杰; 沈益; 李晓晨; 顾枫; 薛超; 邱国洪

地址:

215632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南沙港西中路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代理人:

李昕巍; 赵根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撬装式加气站,包括底框架、贮罐、卸车系统、泵池、潜液泵、至少一个加气机以及增压器。增压器具有增压回气管及增压液相管。增压回气管分别与卸车回气口及内容器连通,增压液相管分别与卸车增压口及潜液泵连通,卸车液相口与内容器连通。贮罐、加气机及增压器均固定于底框架上,槽车内液体由卸车增压口及增压液相管进入增压器,液体通过增压器增压气化后由增压回气管、卸车回气口回到槽车,完成增压,槽车内液体由卸车液相口进入贮罐的内容器,完成卸车。本发明提出的撬装式加气站可以在工厂内完成组装与调试,运至现场后通孔通过固定螺栓等固定后即可投入使用,并且使加气站快速地进入待卸液状态,提高加气站的建设及卸液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撬装式加气站,用于对槽车增压、卸车以及对车用瓶加液,所述槽车包括卸车增压口(30)、卸车回气口(31)及卸车液相口(32),所述撬装式加气站包括底框架(9)、贮罐(1)、卸车系统、泵池(40)、设置于所述泵池(40)内部的潜液泵(41)以及与所述贮罐(1)及潜液泵(41)连通的至少一个加气机(2),所述贮罐(1)包括外容器(10)及内容器(11),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式加气站还包括增压器(5),所述增压器(5)具有增压回气管(50)及增压液相管(51),所述增压回气管(50)分别与所述卸车回气口(31)及内容器(11)连通,所述增压液相管(51)分别与所述卸车增压口(30)及所述潜液泵(41)连通,所述卸车液相口(32)与所述内容器(11)连通,所述贮罐(1)、所述加气机(2)及所述增压器(5)均固定于所述底框架(9)上,所述槽车内液体进入所述增压器(5),并通过其增压气化后回到所述槽车,完成增压,所述槽车内液体进入所述贮罐(1)的内容器(11),完成卸车,所述贮罐(1)内液体通过所述增压器(5)增压气化后回到所述贮罐(1),完成贮罐(1)的自增压,以使其内部压力大于所述车用瓶内压力,用以向所述车用瓶内加液。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加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容器(11)与所述外容器(10)之间具有夹层空间,所述泵池(40)设置于所述夹层空间内且所述泵池(40)的上端部伸出所述贮罐(1),所述泵池(40)与所述内容器(11)连通。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加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式加气站还包括配套管路(7)及出液管(8),每个所述加气机(2)包括加气机回气管(20)及加气机液相管(21),所述加气机回气管(20)通过所述配套管路(7)与所述内容器(11)连通,所述加气机液相管(21)通过所述出液管(8)与所述潜液泵(41)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撬装式加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式加气站还包括连通于所述配套管路(7)与所述出液管(8)之间的平衡管(78),用以将所述加气机(2)对车用瓶加液后残留于所述出液管(8)及所述加气机液相管(21)内的液体回流至所述内容器(11)。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撬装式加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罐(1)还包 括分别连通于所述内容器(11)内部的底端部及顶端部的顶部进液管(12)及底部进液管(13),所述顶部进液管(12)及所述底部进液管(13)共同连通于所述卸车液相口(32)及所述配套管路(7)。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加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式加气站还包括连通于所述贮罐(1)的安全放散系统(6),用以对所述贮罐(1)进行泄压,所述安全放散系统(6)包括安全放散管路(60),所述安全放散管路(60)连通于所述内容器(11)。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撬装式加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放散系统(6)还包括与所述安全放散管路(60)连通的加热器(61)及与所述加热器(61)连通的放空管(62),所述加热器(61)用以加热所述贮罐(1)排出的气体,并经由所述放空管(62)排出所述气体。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撬装式加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61)为EAG加热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撬装式加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贮罐(1)还包括气相管(14),所述气相管(14)一端连通于所述内容器(11),另一端连通所述增压回气管(50)及所述卸车回气口(31)。

10.  根据权利要求6或9所述的撬装式加气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放散管路(60)连通于所述气相管(14)。

说明书

说明书撬装式加气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化天然气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液化天然气的加气站。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液化天然气加气站结构复杂,并且对于场地要求的适应性不强,安装工作量大且不便于移动,成为制约液化天然气加气站发展的重要因素。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202203660U,提出了一种液化天然气集装箱加气站,其中包括集装箱框架和固定在集装箱框架内部的液化天然气储罐及加气装置。该技术方案中将储罐及传统加气站所需的加气装置设置在集装箱框架中,使加气站便于移动,但该加气站结构较复杂,且GB50156-2012上规定,LNG加气机与泵池之间的防火间距要满足4m的要求,采用集装箱式的加气站则都不能满足标准要求,且橇装储罐的容积较小,市场上最大的撬装贮罐容积仅30m3,不仅如此,集装箱式加气站需要在现场连线、通电后才可以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需对潜液泵进行预冷后才可完成卸液功能,使用步骤繁琐,加气效率较低。
因此,提供一种满足LNG加气需求,不需对潜液泵进行预冷,安装工作量较小且便于移动的一体式加气站,特别是撬装式加气站,已成为本行业内亟待解决的一大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化天然气加气站不便于移动且投入使用较慢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撬装式加气站,用于对槽车增压、卸车以及对车用瓶加液,所述槽车包括卸车增压口、卸车回气口及卸车液相口,所述撬装式加 气站包括底框架、贮罐、卸车系统、泵池、设置于所述泵池内部的潜液泵以及与所述贮罐及潜液泵连通的至少一个加气机,所述贮罐包括外容器及内容器,其中,所述撬装式加气站还包括增压器,所述增压器具有增压回气管及增压液相管,所述增压回气管分别与所述卸车回气口及内容器连通,所述增压液相管分别与所述卸车增压口及所述潜液泵连通,所述卸车液相口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贮罐、所述加气机及所述增压器均固定于所述底框架上,所述槽车内液体进入所述增压器,并通过其增压气化后回到所述槽车,完成增压,所述槽车内液体进入所述贮罐的内容器,完成卸车,所述贮罐内液体通过所述增压器增压气化后回到所述贮罐,完成贮罐的自增压,以使其内部压力大于所述车用瓶内压力,用以向所述车用瓶内加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内容器与所述外容器之间具有夹层空间,所述泵池设置于所述夹层空间内且所述泵池的上端部伸出所述贮罐,所述泵池与所述内容器连通。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撬装式加气站还包括配套管路及出液管,每个所述加气机包括加气机回气管及加气机液相管,所述加气机回气管通过所述配套管路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加气机液相管通过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潜液泵连通。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撬装式加气站还包括连通于所述配套管路与所述出液管之间的平衡管,用以将所述加气机对车用瓶加液后残留于所述出液管及所述加气机液相管内的液体回流至所述内容器。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贮罐还包括分别连通于所述内容器内部的底端部及顶端部的顶部进液管及底部进液管,所述顶部进液管及所述底部进液管共同连通于所述卸车液相口及所述配套管路。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撬装式加气站还包括连通于所述贮罐的安全放散系统,用以对所述贮罐进行泄压,所述安全放散系统包括安全放散管路,所述安全放散管路连通于所述内容器。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安全放散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安全放散管路连通的加热器及与所述加热器连通的放空管,所述加热器用以加热所述贮罐排出的气体,并经由所述放空管排出所述气体。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器为EAG加热器。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贮罐还包括气相管,所述气相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内容器,另一端连通所述增压回气管及所述卸车回气口。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安全放散管路连通于所述气相管。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出的撬装式加气站,增压器的设置实现了对槽车的增压、卸车以及通过加气站对车用瓶进行加气的功能,槽车无需自增压。本发明提出的撬装式加气站可以在工厂内完成组装与调试,运至现场后通孔通过固定螺栓等固定后即可投入使用,并且使加气站快速地进入待卸液状态,提高加气站的建设及卸液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撬装式加气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出的撬装式加气站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贮罐;10.外容器;11.内容器;12.底部进液管;13.顶部进液管;14气相管;2.加气机;20.加气机回气管;21.加气机液相管;30.卸车增压口;31.卸车回气口;32.卸车液相口;40.泵池;41.潜液泵;5.增压器;50.增压回气管;51.增压液相管;6.安全放散系统;60.安全放散管路;61.加热器;62.放空管;7.配套管路;8.出液管;78.平衡管;9.底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进行详细的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撬装式加气站,主要用于当槽车内部压力等于或小于贮罐1内部压力时对槽车增压、当槽车内部压力大于贮罐1内部压力时对槽车卸车以及当贮罐1内部压力大于车用瓶时对车用瓶加液。以运输液化天然气(LNG)的槽车为例,槽车具有卸车增压口30、卸车回气口31及卸车液相口32。本发明提出的撬装式加气站,其主要包括底框架9、贮罐1、泵池40、潜液泵41、增压器5以及至少一个加气机2。
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撬装式加气站的一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撬装式加气站主要包括贮罐1、泵池40、潜液泵41、增压器5、两个加气机2以及安全放散系统6。如图2所示,以上各工艺设备及连通于各工艺设备之间的工艺管道系统及其他仪表控制系统等均撬装于一个底框架9上。另外,各工艺设备、工艺管道系统和仪表控制系统等均高度集成,结构布局合理,安装方便,便于整体移动并快速投入使用,可作为临时加气站及永久加气站使用。此外,由于本发明各部分均撬装于一个底框架9上,因此本发明提出的撬装式加气站可以在工厂内完成组装与调试,无需现场调试,组装与调试完毕后,可直接运至工作现场,通过例如固定螺栓等固定零部件的固定,即可快速投入使用,并且使加气站快速地进入待卸液状态,提高加气站的建设及卸液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贮罐1包括外容器10及内容器11,内容器11与外容器10之间具有夹层空间。贮罐1还包括顶部进液管13、底部进液管12及气相管14。其中顶部进液管13的一端伸入内容器11内的上部,底部进液管12的一端伸入内容器11内部并延伸至其底部,气相管14的一端连通于内容器11内部的顶端部,另一端连通于槽车的卸车回气口31。另外,为了使贮罐1贮藏LNG容量最大化,在本实施方式中,贮罐1容积为54m3,在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使贮罐1的容量达到了最大化,提高了贮藏效率,提高了经济性。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泵池40设置于内容器11与外容器10之间的夹层空间中,泵池40的上端部伸出外容器10外部,且泵池40与内容器11通过管道连通。具体来说,连通泵池40与内容器11的管道为底部出液管15,该底部出液管15连通内容器11的底部以及泵池40,但并不以此为限。另外,潜液泵41设置于泵池40内,且潜液泵41低于内容器11底面的高度,但并不以此为限。此种带泵贮罐的结构,与现有加气站相比,无需在使用潜液泵之前,对其进行预冷,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潜液泵41及泵池40设置于内容器11与外容器10的夹层空间中,可使其一致保持较低的温度,使该撬装式加气站无需对潜液泵预冷即可以快速进入待卸液状态,大幅度提升了加气站投入使用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了卸车及对车用瓶加液的工作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增压器5具有增压回气管50及增压液相管51。增压回气管50的一端连通于卸车回气口31。另外,增压回气管50还连通于贮罐1的气相管14,即,其通过气相管14与内容器11连通。增压液相管51的一端连通于卸车增压口30,另外,增压液相管51还连通于潜液泵41,同样的,以上连通结构亦可通过现有阀门及相关管道实现,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2所示,每个加气机2均具有加气机回气管20及加气机液相管21。加气机回气管20通过连通一配套管路7,与顶部进液管13及底部进液管12连通。加气机液相管21通过连通一出液管8,与增压液相管51及潜液泵41连通。以上连通结构可通过现有阀门及相关管道实现,但并不以此为限。
此外,如图2所示,配套管路7与出液管8之间通过一平衡管78连通。用以将加气机2对车用瓶加液后残留于出液管8及加气机液相管21内的液体回流至内容器11。
如图2所示,安全放散系统6包括安全放散管路60、加热器61及放空管62。加热器61通过安全放散管路60连通于气相管14,即,通过气相管14连通于内容器11,用以在贮罐1压力达到安全阀开启压力时加热后放空气体。加热器61可选用EAG(Escape Air Gas)加热器61,但并不以此为限。放空管62与加热器61连通,用以排出经加热器61加热后的放空气体。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撬装式加气站在工厂中进行组装与调试,之后运至工作地点通过例如固定螺栓等固定零部件固定在地面上或工作平台上,即可立即投入使用,其能够实现的主要功能为,对槽车进行增压、卸车以及对车用瓶进行加液。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卸车前,若槽车内压力小于或等于贮罐1压力,可通过增压器5以及相关管路的设置,对槽车进行增压。具体为,槽车进入后,槽车内的液体通过卸车增压口30由增压液相管51进入增压器5,增压器5对该液体加热增压气化成为气体,之后该气体通过增压回气管50由卸车回气口31回到槽车中,使槽车的储罐内的压力大于贮罐1的压力,即完成对槽车的增压。对槽车增压完成后,或槽车内压力本已大于贮罐1内压力时,槽车内的液体由卸车液相口32通过顶部进液管13及底部进液管12均匀地进入内容器11中,即实现卸车的功能。
在对车用瓶加液时,同样需要调整车用瓶内部的压力,即,需要将车用瓶内部的压力调整至小于贮罐1的压力。具体来说,车用瓶连通加气机2之后,车用瓶内的气体由加气机回气管20进入内容器11中,达到对车用瓶泄压的功能,以便使贮罐1内的液体更容易地通过加气机2进入车用瓶。另外,当贮罐1内压力低于相应标准时,例如,低于0.4MPa时,需进一步对贮罐1增压,此时可打开增压液相管51,利用潜液泵41将内容器11内液体通过增压液相管51泵入增压器5,增压器5对液体进行增压气化为气体后,气体再由增压回气管50通过气相管14回到内容其中。在车用瓶内压力小于贮罐1压力后,即可开始对车用瓶进行加液。具体来说,关闭之前开启的增压液相管51,之后内容器11内的液体由潜液泵41通过出液管8泵入加气机2中,再通过加气机2充入车用瓶,完成对车用瓶的加液。另外,在车用瓶加液完毕后,打开平衡管78,使残留在管路内的液体经由平衡管78回到内容器11中。
此外,当贮罐1内压力过高时,需要对贮罐1进行泄压。即,内容器11中的气体通过气相管14进入安全放散系统6排出。具体来说,当贮罐1的内容器11压力过高时,内容器11中的高压气体由气相管14通过安全放散管路60进入加热器61,这些气体由加热器61加热后通过放空管62排出放空,即完成对贮罐1的泄压。
虽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撬装式加气站,但应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其构思或实质,因此,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构思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故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撬装式加气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撬装式加气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撬装式加气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撬装式加气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撬装式加气站.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撬装式加气站,包括底框架、贮罐、卸车系统、泵池、潜液泵、至少一个加气机以及增压器。增压器具有增压回气管及增压液相管。增压回气管分别与卸车回气口及内容器连通,增压液相管分别与卸车增压口及潜液泵连通,卸车液相口与内容器连通。贮罐、加气机及增压器均固定于底框架上,槽车内液体由卸车增压口及增压液相管进入增压器,液体通过增压器增压气化后由增压回气管、卸车回气口回到槽车,完成增压,槽车内液体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气体或液体的贮存或分配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