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示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TFT-LCD发明以来,各种彩色液晶显示器便大幅应用在日常生活单中,如笔记型电脑、个人电脑液晶荧幕、彩色手机、PDA、液晶电视等产品,均逐步取代传统的CRT、TN、STN等显示器。以液晶电视为例,液晶电视会逐渐的受消费者喜爱,除了液晶响应时间缩短,解析度提高,大尺寸面板良率提高等面板技术提升外,背光模组的亮度提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大尺寸的液晶电视的需求,液晶电视的亮度需求也随着增加,一般液晶电视亮度需求为800~1000Cd/m2。因此,传统借由侧光源经由导光板分布均匀的背光模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在液晶电视上的需求。因此,高亮度直下式背光源技术也随之产生。
为了提高液晶电视的亮度,必须增加冷阴极灯管数目,并且由原本的侧面光源改成直下式光源。
如图1所示,直下式背光模组1′系包含反光片10′、数个光源20′及扩散板30′。并且为了避免直接看到灯管痕迹,必须将导光板改成扩散板,以均匀分布光源的亮度。目前主要扩散板厚度是控制在2~3mm,相对导光板的厚度3mm~12mm有很大的降低材料成本的空间,并达到轻量化的目的。
现有扩散板主要由压克力(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聚苯乙烯共聚物(MS)及聚碳酸酯(PC)为基材所组成,并在透明的基材内添加光扩散微粒子,以达到扩散光线呈现均匀化的目地。
以压克力(PMMA)为材质的光扩散板主要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光学透过率及耐黄变性,但压克力(PMMA)材料的基本吸水率为0.3~0.4%,但在大尺寸电视上存在翘曲、尺寸安定性不佳的缺点。
以MS及PC为材质的扩散板,在光线透过率上约略低2~3%,但PC在耐温性及尺寸安定性上有极佳的表现。其主要的缺点是MS及PC在紫外光波长范围下的光照射下,会有黄化的问题。若以PC为扩散板在CCFL长时间照射下,会产生逐渐黄化而导致面板的色温及色差的问题。此问题将成为PC材质的扩散板,无法广泛的被运用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黄化、防裂解、高尺寸安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及性能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包括光扩散层设置于光扩散层至少一表面的至少一紫外线吸收层;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制造方法包括使用第一压出机将添加数个光扩散微粒的基材压出形成光扩散层步骤;使用第二压出机将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树脂压出形成紫外线吸收层步骤;借由多层T型模头置放紫外线吸收层,以使接触于光扩散层的至少一表面步骤及将光扩散层及与其接触的紫外线吸收层共同挤压成板状结构步骤。
其中:
紫外线吸收层包含树脂及紫外线吸收剂。
树脂选自透明压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或环烯烃共聚合物中之一的树酯。
紫外线吸收层的厚度为1~200μm。
光扩散层包含数个光扩散微粒及基材。
光扩散微粒选自有机物质及无机物质中之一。
光扩散微粒选自压克力、二氧化钛或二氧化矽中之一。
基材选自压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共聚物或聚碳酸酯中之一。
形成光扩散层步骤中光扩散微粒的含量为基材的10%。
形成紫外线吸收层步骤中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为树脂的1%。
由于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包括光扩散层设置于光扩散层至少一表面的至少一紫外线吸收层;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制造方法包括使用第一压出机将添加数个光扩散微粒的基材压出形成光扩散层步骤;使用第二压出机将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的树脂压出形成紫外线吸收层步骤;借由多层T型模头置放紫外线吸收层,以使接触于光扩散层的至少一表面步骤及将光扩散层及与其接触的紫外线吸收层共同挤压成板状结构步骤。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用于液晶电视的背光模组,制造时为利用多层共挤压塑胶成型技术生产构成数层结构的板体,并同时在板体表面设置紫外线吸收层,以构成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使用时,借由紫外线吸收层而达到阻绝紫外线直接照射而避免其产生黄化、裂解的现象,进而避免造成液晶电视的色温及色座标因扩散板黄化而产生偏差,以提升产品品质及增加材料寿命等目的。不仅耐黄化、防裂解、高尺寸安定性,而且提高使用寿命及性能,从而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知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结构示意剖视图(光扩散层上、下表面设置紫外线吸收层)。
图4、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制造方法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10包括光扩散层110及设置于光扩散层110至少一表面的至少一紫外线吸收层100。
亦可如图3所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10包括光扩散层110及设置于光扩散层110上、下表面的两层紫外线吸收层100。
紫外线吸收层100包含树脂102及紫外线吸收剂104。树脂102选自透明压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共聚物(MS)、聚碳酸酯(PC)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OC)中之一的树酯。紫外线吸收层100的厚度为1~200μm。
光扩散层110包含数个光扩散微粒112及基材114。光扩散微粒112选自有机物质及无机物质中之一,例如压克力、二氧化钛或二氧化矽等。基材114选自压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共聚物(MS)、聚碳酸酯(PC)或环烯烃共聚合物(COC)中之一。
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10借由紫外线吸收层100吸收紫外光200,以阻绝紫外线直接照射而避免造成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10产生黄化、裂解等现象。
如图3所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S110
形成光扩散层110
使用第一压出机将添加数个光扩散微粒112的基材114压出形成光扩散层110;光扩散微粒112的含量为基材114的10%。
步骤二S120
形成紫外线吸收层100
使用第二压出机将添加紫外线吸收剂104的树脂102压出形成紫外线吸收层100;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量为树脂的1%。
步骤三S130
置放紫外线吸收层100
借由多层T型模头(T-die)置放紫外线吸收层100,以使接触于光扩散层110的至少一表面;
步骤四S140
挤压成型
将光扩散层110及与其接触的紫外线吸收层100共同挤压成板状结构,以形成耐黄化及高尺寸安定性的本发明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
如图5所示,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制造时,主要使用第一压出机40将添加10%PMMA光扩散微粒20的PC树脂30压出形成光扩散层50;使用第二压出机80将添加1%紫外线吸收剂60的透明压克力层70压出形成紫外线吸收层90;借由多层T型模头(T-die)95置放紫外线吸收层90,以使其接触于扩散层50的上、下表面;将PC光扩散层50与至少一紫外线吸收层90共同挤压成板状结构的耐黄化及高尺寸安定性光的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98。
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用于液晶电视的背光模组,制造时为利用多层共挤压塑胶成型技术生产构成数层结构的板体,并同时在板体表面设置紫外线吸收层,而达到阻绝紫外线直接照射在板体表面以构成本发明直下式背光模组抗紫外线光扩散板,而避免其产生黄化、裂解的现象,进而避免造成液晶电视的色温及色座标因扩散板黄化而产生偏差,以提升产品品质及增加材料寿命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