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退火工艺.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6387859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4.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88048.6

申请日:

2015.08.10

公开号:

CN105039803A

公开日:

2015.11.1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22C 21/06申请日:20150810|||公开

IPC分类号:

C22C21/06; C22F1/047

主分类号:

C22C21/06

申请人:

北京工业大学

发明人:

高坤元; 郭姗姗; 聂祚仁; 丁宇升; 文胜平; 黄晖; 吴晓蓝

地址:

100124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代理人:

张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退火工艺,属于有色金属技术领域。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6Mg-0.4Mn合金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Mg5.5%~6.5%,Mn0.4%~0.5%,Er0%~0.09%,Zr0.1%~0.15%,Sc0.04%~0.1%不可避免杂质含量<0.4%。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6Mg-0.4Mn合金经300℃(7-12h)+475℃(15h)均匀化退火、450℃保温2h热轧,热轧变形量约为70%±2%,中间退火475℃/5h后冷轧,至最终冷变形量为60%±2%,然后进行稳定化退火,稳定化退火温度和时间为240℃/10-24h,250℃/5-24h,265℃/2-24h。该工艺通过稳定化处理控制β相的析出位置和形貌,提高合金的耐长期晶间腐蚀性能。同时,也能够保证较高的强度,显著提高板材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强化耐长期晶间腐蚀的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6Mg-0.4Mn合
金的稳定化热处理工艺,其中Mg5.5%~6.5%,Mn0.4%~0.5%,Zr0.1%~0.15%,
Er0%~0.09%,Sc0.04%~0.1%不可避免杂质含量<0.4%,铸态合金经300℃
(7-12h)+475℃(15h)均匀化退火后,450℃保温2h热轧,热轧变形量为70%±2%,
中间退火475℃/5h后冷轧,至最终冷变形量为60%±2%,然后进行稳定化退火,
其特征在于:稳定化退火温度和时间为240℃/10-24h、250℃/5-24h或265℃
/2-24h。

说明书

一种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退火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长期晶间腐蚀的Er/Sc/Zr
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的热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Al-6Mg是在船舶工业上应用Mg含量最高的板材,通过Mg的固溶强化和
形变强化,具有Al-Mg合金中几乎最高的强度,但是也存在突出的腐蚀问题:
固溶态Mg不稳定,特别是Mg含量超过3.5wt.%时,即使在室温下长期放置,
β(Al3Mg2)相也会沿晶界连续析出,产生严重的晶间腐蚀问题。因此对于Mg
含量超过3.5wt.%的中高Mg含量铝合金必须进行稳定化处理,使β相部分断开
析出,同时稳定化温度还要满足低于再结晶起始温度,以能保证形变强化部分
存在,力学性能不明显下降。随着Mg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稳定化温度也更高,当
Mg含量>6wt.%时,通常的稳定化处理合金必然发生再结晶,合金的力学性能
和腐蚀性能不能同时满足。稳定化困难也是限制Al-6Mg合金在工业上应用的重
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提高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
耐长期晶间腐蚀性能的稳定化热处理工艺,通过稳定化退火处理,使合金具有
良好的耐长期晶间腐蚀性能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较高的强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耐长期晶间腐蚀的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Mg-Mn
合金的稳定化热处理工艺,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各组分的质量
百分含量分别为Mg5.5%~6.5%,Mn0.4%~0.5%,Zr0.1%~0.15%,Er0.04%~0.09%,
Sc0.04%~0.1%不可避免杂质含量<0.4%,步骤为:含Er/Sc/Zr复合微合金化
Al-Mg-Mn铸态合金经300℃(7-12h)+475(15h)均匀化退火、450℃保温2h热轧,
热轧变形量为70%±2%,中间退火475℃/5h后冷轧,至最终冷变形量为60%±
2%,然后进行稳定化退火,稳定化退火温度和时间为240℃/10-24h、250℃/5-24h
或265℃/2-24h。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6Mg-0.4Mn合金,可以提高再结晶温度
50℃。因此,这种合金打开并拓宽了稳定化处理的温度区间。

本专利通过优化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的稳定化退火
工艺,从而得到强化并耐长期晶间腐蚀的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
Al-6Mg-0.4Mn合金。

采用本发明的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稳定化热处理工艺,使
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长期晶间腐蚀性能的同时,也能够保证较高的强度,显著提
高板材的使用寿命。该工艺通过稳定化处理控制β相的析出位置和形貌,提高
合金的耐长期晶间腐蚀性能。同时,也能够保证较高的强度,显著提高板材的
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240℃不同时间退火后的失重
变化曲线;

图2为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265℃不同时间退火后的失重
变化曲线;

图3为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290℃不同时间退火后的失重
变化曲线;

图4为含0.09%Er、0.1%Sc的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240℃
退火一定时间(10/24h)+150℃不同时间退火后的失重变化曲线;

图5为含0.09%Er、0.1%Sc的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250℃
退火一定时间(3/5/24h)+150℃不同时间退火后的失重变化曲线;

图6为含0.09%Er、0.1%Sc的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265℃
退火一定时间(1/2/3/5/24h)+150℃不同时间退火后的失重变化曲线;

图7为含0.09%Er、0.1%Sc的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290℃
退火一定时间(2/3/5h)+150℃不同时间退火后的失重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
施例。

表1为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240-290℃退火不同时间后的
显微硬度变化表。

实施例1

1)以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为例,化学成分为
Mg5.5%~6.5%,Mn0.4%~0.5%,Zr0.1%~0.15%,Er0%~0.09%,,Sc0.04%~0.1%
不可避免杂质含量<0.4%,对合金进行300℃(7-12h)+475℃(15h)均匀化退火、
450℃保温2h热轧,热轧变形量约为70%,中间退火475℃/5h后冷轧,至最终
冷变形量为60%±2%。

2)对步骤1)所得冷轧板在240℃下退火不同时间,空冷至室温。根据美
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G67对合金冷轧态和不同退火态试样进行硝酸失重实
验,以浸泡前后合金单位面积的失重评定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其单位面积
失重随退火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实施例2

步骤1)同实施例1。

2)对步骤1)所得冷轧板在265℃下退火不同时间,空冷至室温。根据美
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G67对合金冷轧态和不同退火态试样进行硝酸失重实
验,以浸泡前后合金单位面积的失重评定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其单位面积
失重随退火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对比例1

步骤1)同实施例1。

2)对步骤1)所得冷轧板在290℃下退火不同时间,空冷至室温。根据美
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G67对合金冷轧态和不同退火态试样进行硝酸失重实
验,以浸泡前后合金单位面积的失重评定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其单位面积
失重随退火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由图1-3可以看出,合金经过240℃-290℃退火处理的失重都是随着退火时
间的延长先增加后减小。不同的是,240℃退火处理的失重值最大接近至
70mg/(cm2),而后开始下降。265℃和290℃,在极短的时间(0.5h)就出现了失
重最大值,但是均远远小于介敏区下限,表现出非常优异的耐晶间腐蚀性能。

由于不同Er、Sc含量合金的失重曲线均非常相似,所以选取其中含有
0.09%Er、0.1%Sc的合金进行耐长期晶间腐蚀的实验。

实施例3

步骤1)以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为例,化学成分为
Mg5.5%~6.5%,Mn0.4%~0.5%,Zr0.1%~0.15%,Er0.09%,,Sc0.1%不可避免杂
质含量<0.4%,对合金进行300℃(7-12h)+475℃(15h)均匀化退火、450℃保温
2h热轧,热轧变形量约为70%,中间退火475℃/5h后冷轧,至最终冷变形量为
60%±2%。

2)对步骤1)中所得冷轧板在240℃退火不同时间(10、24h)后,空冷
至室温。

3)对步骤2)中所得退火样品分别在150℃进行不同时间退火处理。根据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G67对合金不同退火态试样进行硝酸失重实验,以
浸泡前后合金单位面积的失重评定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其单位面积失重随
退火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4所示。

4)对步骤2)中所得240℃/10、24h退火样品测量其显微硬度值,结果见
表1。

实施例4

步骤1)同实施例3。

2)对步骤1)中所得冷轧板在250℃退火不同时间(3、5、24h)后,空
冷至室温。

3)对步骤2)中所得退火样品分别在150℃进行不同时间退火处理。根据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G67对合金不同退火态试样进行硝酸失重实验,以
浸泡前后合金单位面积的失重评定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其单位面积失重随
退火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4)对步骤2)中所得250℃/5、24h退火样品测量其显微硬度值,结果见
表1。

实施例5

步骤1)同实施例3。

2)对步骤1)中所得冷轧板在265℃退火不同时间(1、2、3、5、24h)
后,空冷至室温。测量其显微硬度值,结果见表1。

3)对步骤2)中所得退火样品分别在150℃进行不同时间退火处理。根据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G67对合金不同退火态试样进行硝酸失重实验,以
浸泡前后合金单位面积的失重评定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其单位面积失重随
退火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

4)对步骤2)中所得265℃/2、24h退火样品测量其显微硬度值,结果见
表1。

对比例2

步骤1)同实施例1。

2)对步骤1)中所得冷轧板在290℃退火不同时间(2、3、5h)后,空冷
至室温。

3)对步骤2)中所得退火样品分别在150℃进行不同时间退火处理。根据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G67对合金不同退火态试样进行硝酸失重实验,以
浸泡前后合金单位面积的失重评定材料的晶间腐蚀敏感性。其单位面积失重随
退火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8所示。

4)对步骤2)中所得290℃/2、5h退火样品测量其显微硬度值,结果见表
1。

如图4所示,合金在240℃退火10h后150℃退火,失重值未进入介敏
感区,说明240℃退火10h就获得良好的耐长期晶间腐蚀性能(150℃是合金的敏
化温度,合金此温度时腐蚀问题严重.在150℃退火是为了检验合金经过之前的稳
定化退火后是否具有了耐长期晶间腐蚀性能);随着240℃退火时间的进一步延
长到24h,仍然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由图5可知,合金250℃×3h+150℃
×12h退火态进入了介敏感区;随着250℃退火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到5h,之后又
在150℃退火,就完全处于晶间腐蚀不敏感区,相对在250℃退火3h耐晶间腐
蚀性能有所提高;随着250℃退火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到24h,仍然具有良好的耐
晶间腐蚀性能。由图6可知,合金265℃×1h+150℃×8h退火态进入了介敏感
区;随着265℃退火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到2-5h,之后又在150℃退火,就完全处
于晶间腐蚀不敏感区,相对在250℃退火1h耐晶间腐蚀性能有所提高;随着
265℃退火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到24h,仍然具有良好的耐晶间腐蚀性能。由图7
可知,合金290℃×2-5h退火之后又在150℃退火后不能获得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且结合表1中290℃退火时的硬度值可知,力学性能比低温时下降较多,所以不
选择290℃作为稳定化退火温度。因此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Mg-Mn合金的
稳定化退火温度和时间优选为240℃/10-24h、250℃/5-24h或265℃/2-24h。结合
表1中各个稳定化退火后的试样的显微硬度值可知,此时各样品仍然具有良好
的力学性能。

综合以上分析,本发明提供的强化并耐长期晶间腐蚀的Er/Sc/Zr复合微合
金化Al-Mg-Mn合金的稳定化退火温度和时间为240℃/10-24h、250℃/5-24h或
265℃/2-24h。

表1


一种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退火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退火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退火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退火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退火工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Er/Sc/Zr复合微合金化的Al-6Mg-0.4Mn合金稳定化退火工艺,属于有色金属技术领域。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6Mg-0.4Mn合金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Mg5.56.5,Mn0.40.5,Er00.09,Zr0.10.15,Sc0.040.1不可避免杂质含量0.4。Er/Sc/Zr复合微合金化Al-6Mg-0.4Mn合金经300(7-12h)+475(15h)均匀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冶金;黑色或有色金属合金;合金或有色金属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