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410091797.7
2004.11.25
CN1622746A
2005.06.01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5K 7/20申请日:20041125授权公告日:20090923终止日期:2013112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H05K7/20; H05K7/00; G09F9/313
三星SDI株式会社;
裵成元
韩国京畿道
2003.11.25 KR 84189/2003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吴立明;梁永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有效地将PDP处产生的热辐射出,有效阻挡热从电路板传输到PDP,并牢固固定PDP。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PDP,具有开口并与PDP的表面相接触的框架元件,以及设置于开口中的热辐射元件。
1、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等离子体显示板(PDP);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并耦合到PDP的框架元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开口中的至少一个热辐射元件。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框架元件耦合的至少一个辅助框架。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辅助框架的内侧上并耦合到热辐射元件的支撑部件。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辅助框架外侧上的突出部件,和安装在突出部件上的电路板。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还包括:置于PDP与热辐射元件之间的导热粘接元件。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还包括:在框架元件外侧上的突出部件;和安装在突出部件上的电路板。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粘接元将框架元件耦合至PDP。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热辐射元件包括容纳液体并密封于真空中的导热壳体。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热辐射元件包括由铝、铜、银或镍形成的片。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热辐射元件包括由导热材料形成的并容纳热辐射油脂的容器。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热辐射元件包括由导热材料形成的并容纳导热粉末的容器。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导热粉末为铝粉末、石墨粉末、铜粉末、银粉末或镍粉末。1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热辐射元件包括含有传热填料的基质树脂。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传热填料包括铝、石墨、铜、银或镍。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热辐射元件包括碳纤维。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热辐射元件包括石墨基热辐射材料。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热辐射元件的一部分与框架元件重叠。1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还包括:与框架元件耦合并支撑热辐射元件的至少一个板形辅助框架。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还包括:形成在辅助框架上以暴露出一部分热辐射元件的开口。2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两个或多个热辐射元件设置在一个开口中。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3年11月25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03-0084189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全文在此并入引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并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结构以便耗散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的热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是一种平板显示装置,其通过利用气体放电效应来显示图像。由于其强大的性能和特性,如高显示容量,高亮度,高对比度,清晰的图像和大视角,PDP可取代阴极射线管(CRT),特别是用于大屏幕显示。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通常封装在机壳内,其包括PDP和底板,并且底板的后表面上可包括用以驱动PDP的电路部分。 PDP包括密封在一起以形成放电空间的两个基板。第一基板上形成多个电极对,第二基板上形成多个地址电极和多个隔离肋。 具有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通过有选择地使放电单元放电而显示彩色图像。为了显示图像,驱动装置与多个地址电极连接,其将受控的信号连续施加给这些地址电极。 不过,PDP中的大量放电产生热,不能有效地去除热量会对PDP的驱动特性造成不利影响。 从而,传统上,底板可由高导热率材料,如铝制成,以便将PDP产生的热量耗散。不过,铝底板不能接触PDP,这是因为铝与通常用于形成PDP的玻璃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并且高热条件下PDP玻璃可能会破裂。 因此,可以将热辐射片设置在PDP与底板之间,以便将热量从PDP通过底板传递到外部。 不过,由于热量通过热辐射片和底板传输,这种结构可能不能最优地传送热量。 此外,安装于底板上的电路板上电子部件产生的热,有可能会向回传送到PDP。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可有效地耗散PDP产生的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可有效地阻挡热量从电路板传递到PDP。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牢固固定PDP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给出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其部分可由描述显然看出,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而获悉。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PDP,具有开口并与PDP的表面接触的框架元件,以及设置在开口中的热辐射元件。 应该理解,上面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意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用于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包含在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表示用于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PDP的部分透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热辐射元件的部分断开透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具有板形辅助框架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具有一体的板形辅助框架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8所示的剖面图表示图7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附图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元件。 图1所示的分解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图2的部分透视图表示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PDP,图3的剖面图表示图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一部分。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PDP 2,用于牢固固定PDP 2的框架元件4,以及用于耗散PDP 2产生的热量的热辐射元件5。PDP 2、框架元件4和热辐射元件5容纳在后盖12中,并且前盖11与后盖12接合在一起。屏蔽红外线和电磁波的过滤元件3处于PDP 2与前盖11之间。 如图2中所示,PDP 2包括密封在一起以形成放电空间S的前基板21和后基板22,该放电空间S可以填充诸如Ne或Xe的放电气体。前基板21和后基板22的边缘通过诸如flit glass的密封件来气密性密封。 地址电极A按照预先确定地图案形成于后基板22上,并且被介电层27所覆盖。多个隔离肋28形成于介电层27上,以保持放电距离,并防止像素之间发生电和光学串扰。荧光层29形成于介电层27上,并且处于隔离肋28的一侧上。 X电极23和Y电极24形成在前基板21的下表面上。它们以平行的对形成,并且与地址电极A垂直。X电极23和Y电极24可用于维持放电,并且X和Y电极23和24对与地址电极A之间的交叉点构成放电单元。X电极23和Y电极24可分别包括透明部分23a和24a,和金属部分23b和24b。 介电层25覆盖X电极23和Y电极24,由氧化镁(MgO)制成的保护层26覆盖介电层25。 由黑色绝缘材料制成的黑色条纹可以形成于Y电极24和X电极23的对之间,以提高PDP 2的对比度。 图1的PDP 2不限于上述和图2中所示的示例结构。 如图1和图3中所示,热辐射元件5和框架元件4设置在PDP 2的后基板22的后面。 热辐射元件5可以与后基板22接触,框架元件4沿热辐射元件5的外边缘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框架元件4可具有与每个热辐射元件5对应的开口41。开口41的面积优选大于热辐射元件5的面积,这是因为热辐射元件5通过开口41与PDP 2接触。另一方面,开口41的面积可小于热辐射元件5的面积。在此情形中,热辐射元件5可以在开口41的边缘处与框架元件4重叠。另外,图1表示一个热辐射元件5设置于一个开口41中。不过,可以将不止一个热辐射元件5设置在一个开口41中。 框架元件4可以由合成材料或导电塑料材料制成,但是不应当由诸如铝的金属构成。框架元件4的传热系数可大于1.0W/mk。 如图1和图3中所示,框架元件4可通过粘接元件42粘接到PDP2的边缘,该粘接元件42可以是双面胶带。框架元件4可通过处于框架元件外边缘上的耦合部件43而与前盖11耦合。 如图3中所示,热辐射元件5可以为由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制成的片,并且其可以接触后基板22。因此,PDP 2处产生的热可以直接传输给热辐射元件5。 热辐射元件5可通过多种方法固定到PDP 2。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辅助框架6将热辐射元件5固定到PDP2。 辅助框架6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其还可以类似于框架元件4,由塑料材料或合成材料形成。 辅助框架6可以比开口41和热辐射元件5更宽。此外,辅助框架6的每一端可通过螺栓、铆钉、焊接或其他类似装置与框架元件4耦合。将辅助框架6附着到框架元件4上,防止了热辐射元件5与PDP 2失去接触。 辅助框架6可具有与图1中所示的不同的形状。例如,辅助框架6可以具有如图5中所示的多个具有开口63的矩形板状元件,或者如图6中所示可以为具有开口63的单个板。在这些板型辅助框架6中,开口63可以暴露出所有或者一部分热辐射元件5,并且开口63可改善该装置的热辐射特性。如图6中所示,开口63还可以具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将辅助框架6形成为板形,可简化电路基片的组装,并改善电磁干扰(EMI)屏蔽效果。 如图3中所示,支撑元件61可包含在辅助框架6面对热辐射元件5的表面上。当辅助框架6附着到框架元件4上时,支撑元件61将热辐射元件5按压到PDP 2上。 如图1和图3中所示,突出(boss)部件62形成在辅助框架6上,并且具有许多电子部件71的电路板7可以安装到突出部件62上。 将电路板7安装到突出部件62上,可防止热量从电路板的电子部件71传输到PDP 2。 如上所述,可使用具有高导热率的材料作为热辐射元件5。或者,如图4中所示,可使用蒸汽腔50作为热辐射元件。 蒸汽腔50为具有薄片和金属壳51的热管,其内部52为密封的真空。诸如水或甲醇的液体可以填充于壳51中。蒸汽腔50还可以进一步增大PDP 2的热辐射效果,这是因为可以将蒸汽腔50的热传导率系数可以设定为大于1,000W/mK。 可通过多种方法形成热辐射元件5,包括含有传热填料的基质树脂。基质树脂可由环氧树脂构成,传热填料可由高导热率粉末,如铝、石墨、铜、银、镍或其他类似物质构成。 热辐射元件5可以为具有高导热率的金属片,如铝、铜、银、镍或其他类似物质的片,通过将该片附着到树脂的整个表面而形成。 此外,可通过密封由薄铝箔形成的、并填充以诸如热辐射油脂的液体热辐射材料的导热容器,来形成热辐射元件5。导热容器还可以填充以具有高导热率的适当凝聚的粉末。所述粉末可以为金属粉末,如铝粉末、石墨粉末、铜粉末、银粉末、镍粉末和其他类似物质。 另外,可使用具有高导热率的织碳纤维、碳纤维叠层和石墨基(graphite group)作为热辐射元件5。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披露了一种对热辐射元件5进行支撑的辅助框架6,不过本发明不限于此。如图7和图8中所示,可使用粘接元件8将热辐射元件5粘接到后基板22。粘接元件8可为具有高导热率的双面胶带,或者为其他导热粘合剂。 在此情形中,电路板7可以固定到形成于框架元件4上的突出部件44上。 如上所述,当热辐射元件5接触后基板22,或者通过导热粘合剂粘接到后基板时,可提高PDP 2的热辐射特性,这是因为PDP产生的热没有穿过底板而被直接传输到热辐射元件5,并且热辐射元件5与电路板7之间形成的空间可防止热从电路板7传输到PDP 2。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以提供下述优点。 首先,因为热辐射元件与PDP接触或者粘接到PDP,因此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传热效率可以增大,这样会增大其热辐射特性。 第二,可防止热量从电路板传输到PDP。 第三,因为热辐射元件可以接触空气,因此可增加热辐射。 第四,框架元件可以将PDP适当地固定在壳体内。 第五,热辐射元件可以更牢固地压在PDP的后基板上。 第六,在框架元件上形成开口可减小PDP的重量和材料成本。 第七,辅助框架可增大EMI屏蔽效果。 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或范围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型和改变。因此,本发明意在覆盖本发明的这些变型和改变,只要这些变型和改变处于所附权利要求和其等效的范围内。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离子体显示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有效地将PDP处产生的热辐射出,有效阻挡热从电路板传输到PDP,并牢固固定PDP。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在其上显示图像的PDP,具有开口并与PDP的表面相接触的框架元件,以及设置于开口中的热辐射元件。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