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385603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58875.8

申请日:

2015.09.06

公开号:

CN105065152A

公开日:

2015.11.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2M 35/022申请公布日:20151118|||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2M 35/022申请日:20150906|||公开

IPC分类号:

F02M35/022; F02M35/08

主分类号:

F02M35/022

申请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发明人:

唐荣江; 陆增俊; 郑伟光; 石圣文; 王标

地址:

541004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0

代理人:

滕杰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用以提高发动机进气的清洁度,在沿发动机进气方向安置包括预滤管、旋流扇、出气管、支架,由发动机进气进入的高速气流推动旋流扇旋转产生旋转气流,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水分及粉尘等杂质在高速旋转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沿着预滤管内壁与出气管外壁之间的夹层排出,而清洁的空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所述方法是在发动机进气口处进行预过滤,在沿发动机进气方向设置一段预滤管,在所述预滤管内有一个至少有2片旋转叶片的旋流扇,在沿旋转叶片气流方向的旋流扇后面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是与预滤管同轴,且所述出气管位于预滤管内部的一端与预滤管构成夹层;由发动机进气进入的高速气流推动旋流扇旋转产生旋转气流,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水分及粉尘等杂质沿着所述夹层排出,而中间清洁的空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2.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发动机进气预滤系统,包括预滤管、旋流扇、出气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滤管为一段管道,在预滤管内部的轴向位置布置了至少有2片旋转叶片的旋流扇,管径小于预滤管的出气管布置在沿旋流扇叶片气流方向的旋流扇后面,预滤管与出气管通过支架连接并形成气流夹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所述的出气管靠近旋流扇一端的管口具有收口形态。

说明书

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的进气系统的作用是向发动机提供清洁、干燥、温度适当的空气进行燃烧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动机磨损并保持最佳的发动机性能。因此要求进气系统具有很高的滤清效率,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水分。

商用车运行工况恶劣,传统的进气道设计为防止汽车在工作过程中,空气中的粉尘及水分进入到进气系统中,发动机进气道进气口朝向与汽车的行驶方向成90度或相反关系,原来的进气道结构中为了除尘、除水的目的,百叶窗(或旋流孔)及挡水板的强制倒流作用导致进气阻力大,进入进气系统后的杂质不易排出,影响滤芯的使用寿命,增加后期人工维护成本高且还会影响乘员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用以提高发动机进气的清洁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进气的预滤方法,在发动机进气口处进行预过滤,在沿发动机进气方向设置一段预滤管,在预滤管内安置一个至少有2片旋转叶片的旋流扇,在沿旋转叶片气流方向的旋流扇后面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是与预滤管同轴,且出气管位于预滤管内部的一端与预滤管构成夹层;由发动机进气进入的高速气流推动旋流扇旋转产生旋转气流,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水分及粉尘等杂质沿着所述夹层排出,而中间清洁的空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

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系统,包括预滤管、旋流扇、出气管、支架,所述预滤管为一段管道,在其内部的轴向位置装有旋流扇,旋流扇至少有2片旋转叶片;在沿旋转叶片气流方向的旋流扇后面装有出气管,出气管通过支架固定在与预滤管同一轴线上,出气管的一端位于预滤管的内部,另一端接入发动机进气系统,所述支架是位于预滤管与出气管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只是在进气系统前端增加一种预滤装置,相对于传统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结构来说,具有以下优点:在旋流扇的作用下可使大部分的水分及粉尘沿预滤管的夹层直接排出,除尘、除水效果好,后期维护方便,且不会因风向急剧改变形成气流分离而产生空气动力性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系统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预滤管;2.旋流扇;3.出气管;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系统,包括预滤管、旋流扇、出气管、支架,沿发动机进气方向安置一段管道作为预滤管,旋流扇位于预滤管内部的中心轴线上,旋流扇上至少有2片旋转叶片,出气管是一个位于沿旋转叶片进气气流方向后面的管径小于预滤管管径的管道,且出气管与预滤管处于同一轴线上;出气管靠近旋流扇的一端的端口呈圆形,且位于预滤管内部,出气管的另一端接至发动机内部的进气系统内,在出气管的外部安置有支架与预滤管连接(参见附图1);由发动机进气进入的高速气流推动旋流扇旋转产生旋转气流,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水分及粉尘等杂质在高速旋转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沿着预滤管内壁与出气管外壁之间的夹层排出,而清洁的空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内。

实施例2: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系统,包括预滤管、旋流扇、出气管、支架,沿发动机进气方向安置一段管道作为预滤管,旋流扇位于预滤管内部的中心轴线上,旋流扇上至少有2片旋转叶片,出气管是一个位于沿旋转叶片进气气流方向后面的管径小于预滤管管径的管道,且出气管与预滤管处于同一轴线上,出气管靠近旋流扇的一端的端口呈收口状(参见附图3),且位于预滤管内部,出气管的另一端接至发动机内部的进气系统内,在出气管的外部安置有支架与预滤管连接;由发动机进气进入的高速气流推动旋流扇旋转产生旋转气流,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水分及粉尘等杂质在高速旋转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沿着预滤管内壁与出气管外壁之间的夹层排出,而清洁的空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内。

实施例3:根据发动机进气管的大小及形状,沿发动机进气方向并列安置二套以上由实施例1或实施例2组成的发动机进气道预滤系统,本实施例3是由二套实施例1并列排放组成的发动机进气道预滤系统,由发动机进气进入的高速气流推动旋流扇旋转产生旋转气流,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水分及粉尘等杂质在高速旋转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沿着预滤管内壁与出气管外壁之间的夹层排出,而清洁的空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系统,出气管的另一端还可以在预滤管的外面合并后(参见附图4)接至发动机内部的进气系统内。

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预滤方法和系统,用以提高发动机进气的清洁度,在沿发动机进气方向安置包括预滤管、旋流扇、出气管、支架,由发动机进气进入的高速气流推动旋流扇旋转产生旋转气流,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水分及粉尘等杂质在高速旋转气流的离心力作用下,沿着预滤管内壁与出气管外壁之间的夹层排出,而清洁的空气通过出气管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燃烧发动机;热气或燃烧生成物的发动机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