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块.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38430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310115739.9

申请日:

2003.11.28

公开号:

CN1622744A

公开日:

2005.06.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7.11.2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20; F24F13/00

主分类号:

H05K7/20; F24F13/00

申请人:

华宇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英哲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寿宁;张华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风扇模块,是适于装设至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该风扇模块包括一壳座、一风扇与一筛网。壳座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一入风口与一出风口,而入风口是连通于容置空间,并经由容置空间而连通于出风口。此外,风扇是配置于容置空间内,而筛网是配置于壳座上。另外,筛网是覆盖于入风口,而筛网具有多数个开口,其中任两相邻的开口的中心距离小于等于2毫米。因此,上述位于入风口的筛网可以避免小型导电物经由壳座,而进入可携式电子装置中,进而防止造成可携式电子装置失效或损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风扇模块,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风扇模块包括:
一壳座,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一入风口、与一出风口,其中该入风口是连通于该容置空间,并经由该容置空间而连通于该出风口;
一风扇,配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以及
一筛网,配置于该壳座上,且该筛网是覆盖于该入风口,而该筛网具有多数个开口,其中任两相邻的开口的中心距离小于等于2毫米。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风扇的旋转轴向是可与壳座的入风口的中心轴向相互平行,且入风口的中心轴向是可与出风口的中心轴向相互垂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筛网的材质包括金属与塑胶其中之一。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风扇是经由该入风口而暴露于外。

说明书

风扇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扇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组装至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上,且风扇模块的筛网可防止小型导电物进入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的具有筛网的风扇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芯片的内部线路的积集度(integration)不断地攀升,芯片所产生的热能也不断增加。当个人计算机运作时,高积集度的集成电路芯片(例如中央处理器或绘图芯片等IC芯片)均会产生热能。为了使上述的IC芯片能够长期维持正常运作,必须将IC芯片维持在较佳的工作温度,以免IC芯片温度过高造成IC芯片效能下降或损坏。然而,随着IC芯片的运算速度不断增加,对于散热系统的要求也相对提高。因此,现有习知技术除了利用散热器(Heat Sink)直接接触电子组件的表面,使其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以外,更配合散热风扇(fan)将散热器的表面的热能,快速地散逸至外界的大气环境中。
为因应现今电子产品高速度、高效能、且轻薄短小的要求,使得各种可携式(portable)电子装置已渐成主流,其中较为常见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种类例如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PC)、行动电话(Cell Phone)、个人数字助理器(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型计算机(PocketPC)及平板型计算机(Tablet PC)等。就笔记型计算机而言,由于笔记型计算机无法提供很大的空间来容置散热系统,所以如何在笔记型计算机的有限的空间中提高其散热效率,此是业界所专注的焦点之一。一般而言,笔记型计算机通常会配备有一风扇模块,其适于将笔记型计算机内部的空气排至外界,藉以降低笔记型计算机的内部的温度。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习知的一种风扇模块的立体示意图。现有习知的风扇模块100是适用于一笔记型计算机。该风扇模块100,包括一壳座110与一风扇120。壳座110具有一容置空间112、一入风口114与一出风口116,而入风口114是连通于容置空间112,并经由容置空间112而连通于该出风口116。此外,风扇120是配置于容置空间112内,且风扇120是藉由入风口114而暴露于外。当风扇模块100运作时,笔记型计算机内部的较热的空气将经由入风口114进入容置空间112内,并经由出风口116排至笔记型计算机之外,藉以降低笔记型计算机的内部的温度。
值得注意的是,当携带或搬移笔记型计算机时,外界的小型导电物(例如回形针或钉书针)很容易经由图1的风扇模块进入笔记型计算机的内部,而笔记型计算机的内部具有许多电性接点或线路,当外界的小型导电物接触到这些电性接点或线路时,这将会造成笔记型计算机失效或损坏。
为了避免小型导电物经由风扇模块进入笔记型计算机的内部,现有习知的解决方法可将一具有许多网眼(mesh)的筛网(screen)覆盖于风扇模块的出风口。目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安全规定规范筛网的任两相邻的网眼的中心点距离不得大于等于2毫米(公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外加至风扇模块的出风口的筛网可能会直接接触外界,所以为了让筛网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以避免不当接触而损坏,因此,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安全规定更规范筛网的网材的直径不得小于0.45毫米。然而,随着筛网的网材的直径增加,这将会导致筛网的开口率相对地减少,造成风扇模块的热对流方式的散热效率相对地降低。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风扇模块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风扇模块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风扇模块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风扇模块,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风扇模块,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风扇模块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风扇模块,所要解决地技术问题是使其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用以将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气体排放至外界,并藉由风扇模块的入风口的筛网而可以避免小型导电物进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风扇模块,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该风扇模块包括:一壳座,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一入风口、与一出风口,其中该入风口是连通于该容置空间,并经由该容置空间而连通于该出风口;一风扇,配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筛网,配置于该壳座上,且该筛网是覆盖于该入风口,而该筛网具有多数个开口,其中任两相邻的开口的中心距离小于等于2毫米。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风扇模块,其中所述的风扇的旋转轴向是可与壳座的入风口的中心轴向相互平行,且入风口的中心轴向是可与出风口的中心轴向相互垂直。
前述的风扇模块,其中所述的筛网的材质包括金属与塑胶其中之一。
前述的风扇模块,其中所述的风扇是经由该入风口而暴露于外。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扇模块,其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该风扇模块包括一壳座、一风扇与一筛网。壳座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一入风口与一出风口,其中入风口是连通于容置空间,并经由容置空间而连通于出风口。此外,风扇是配置于容置空间内,而筛网是配置于壳座上,且筛网是覆盖于入风口,其中筛网具有多数个开口,且任两相邻的开口的中心距离小于等于2毫米。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风扇的旋转轴向是可与壳座的入风口的中心轴向相互平行,且入风口的中心轴向是可与出风口的中心轴向相互垂直。
依照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所述的风扇模块,其中筛网的材质包括金属或塑胶。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风扇模块是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且风扇模块具有一筛网,其具有多数个开口,且任两相邻的开口的中心距离小于等于2毫米。因此,位于入风口的筛网将可有效地避免外来的小型导电物依序经由壳座的出风口及入风口,而进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可防止造成可携式电子装置失效或损坏,以符合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相关的安全规定。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风扇模块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本发明的风扇模块是将筛网配置于壳座的入风口,故可避免小型导电物经由壳座的气流通道,进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而直接接触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裸露线路或电性接点,从而可以防止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失效或损坏。
二、在本发明的风扇模块中,筛网是可藉由贴覆方式配置于壳座上,故可节省风扇模块的生产成本与简化风扇模块的制造流程。
三、相较于现有习知的风扇模块,本发明的风扇模块筛网具有较大的开口率,使得本发明的风扇模块具有较佳的热对流方式的散热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风扇模块,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风扇模块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是现有习知的一种风扇模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B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模块的组合结构立体示意图。
100:现有习知的风扇模块       110:壳座
112:容置空间                 114:入风口
116:出风口                   120:风扇
200:风扇模块                 210:壳座
212:容置空间                 214:入风口
216:出风口                   220:风扇
230:筛网                     232:开口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风扇模块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2A所示,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该风扇模块200是适用于一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笔记型计算机。风扇模块200可包括一壳座210、一风扇220与一筛网230。壳座210可具有一容置空间212、一入风口214与一出风口216,其中,入风口214是连通于容置空间212,并经由容置空间212而连通于出风口216,且出风口216是暴露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外界,而入风口214是位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
请再参阅图2A所示,风扇220是配置于壳座210的容置空间212内,而风扇220的顶部可藉由入风口214而暴露于壳座210之外。因此,当风扇220旋转时,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的热气将可经由入风口216而进入容置空间212内,再经由出风口216排至外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之中,风扇220的旋转轴向可大致平行于入风口214的中心轴向,而风扇220的旋转轴向可大致垂直于出风口216的中心轴向。
请参阅图2B所示,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风扇模块的组合结构立体示意图。请配合参阅图2A所示,为了预防小型导电物依序经由壳座210的出风口214及入风口216进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因此筛网230是配置于壳座210上,并覆盖于入风口214。其中,筛网230是具有多数个开口232,而筛网230配置于壳座210的方式,例如贴覆或锁固。此外,为了增加风扇模块200的散热效率,筛网230的材质是可选用金属。例外,为了减少风扇模块200的材料成本,筛网230的材质则可选用塑胶。
因此,当携带或搬移一配备本发明的风扇模块的笔记型计算机时,若外界的小型导电物依序经由壳座的出风口而进入壳座的内部,则风扇模块的筛网可以有效地避免小型导电物进入笔记型计算机的内部,藉以避免小型导电物直接接触笔记型计算机内部的电性接点或线路,因而可以防止造成笔记型计算机的失效或损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筛网是配置相对位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所以筛网将不会直接接触外界的物体。基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安全规定,本实施例的筛网的任两相邻开口的中心距离是小于等于2毫米,但筛网的网材的直径可无需大于等于0.45毫米,意即筛网的网材的直径可小于0.45毫米。因此,相较于现有习知的具有筛网的风扇模块,本实施例的筛网具有较大的开口率,使得本实施例的风扇模块具有较佳的热对流方式的散热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风扇模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风扇模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风扇模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扇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扇模块.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风扇模块,是适于装设至一可携式电子装置。该风扇模块包括一壳座、一风扇与一筛网。壳座至少具有一容置空间、一入风口与一出风口,而入风口是连通于容置空间,并经由容置空间而连通于出风口。此外,风扇是配置于容置空间内,而筛网是配置于壳座上。另外,筛网是覆盖于入风口,而筛网具有多数个开口,其中任两相邻的开口的中心距离小于等于2毫米。因此,上述位于入风口的筛网可以避免小型导电物经由壳座,而进入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