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376183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9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329914.7

申请日:

2015.06.15

公开号:

CN104891641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C02F 3/08申请公布日:201509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3/08申请日:20150615|||公开

IPC分类号:

C02F3/08; C02F3/12; C02F3/32

主分类号:

C02F3/08

申请人: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志军; 王硕; 朱小丽; 陈军

地址:

430071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86号华银大厦25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代理人:

李鹏; 王敏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系统进水管、曝气管、植被床单元、系统出水管、系统放空管、悬浮填料;系统进水管、系统出水管和系统放空管位于池体两侧边墙上,曝气管位于池体底部,植被床单元位于池体顶部,悬浮填料位于植被床单元下方池体内部。污水由系统进水管进入池体,经底部曝气和顶部植被床综合净化处理后由系统出水管排出。本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水力负荷大、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景观效果好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2)上部设置有植被床单元,池体(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9),池体(2)的侧壁设置有系统进水管(1),池体(2)的底部设置有系统放空管(5),池体(2)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系统出水管(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被床单元包括种植架(8),种植架(8)上设置陶粒层(7),陶粒层(7)上设置有植被层(6)。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架(8)包括槽形骨架(801)和搭架(802),搭架(802)一端与槽形骨架(801)连接,搭架(802)另一端搭设在池体(2)池口处。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形骨架(801)的侧部和底部设置有聚乙烯网(803)。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陶粒层(7)采用粒径为10~15mm的页岩陶粒,陶粒层(7)厚度为12~15cm,陶粒层(7)顶部比池体(2)顶部低25~30cm,系统出水管(4)在陶粒层(7)上方。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网(803)的孔径为6~10mm。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被层(6)为芦苇、菖蒲、水葱、灯芯草、香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中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9~16株/m2。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2)内设置有悬浮填料(10)。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浮填料(10)的填充密度为150~200个/m3。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好氧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自克拉克和盖奇于1912年发明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一直是城市污水处理最广泛使用的设施之一,广泛应用于A/O、A2/O、SBR、氧化沟等多种污水处理工艺中。对曝气池型式的研究一直是污水处理的研究热点,目前已有序批式、沟渠式、组合式等多种样式。
目前对“填料层+植被种植+曝气”的组合研究多立足于潜流人工湿地工艺,即在潜流人工湿地填料层底部安装曝气管。潜流人工湿填料通常采用砾石或碎石,由于湿地床层被碎石或其他填料充满,单位体积湿地容水量相对较小,为保证足够的停留时间,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复合一般较低,占地面积较大,不适用于用地紧张地区。人工湿地填料层底部安装曝气管可改善湿地填料层的氧环境,提升湿地的处理效率,但依然存在水力负荷低、湿地占地面积大的问题,而且由于曝气管安装在湿地填料层底部,一旦曝气管堵塞,更换清理麻烦。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将“填料层+植被种植+曝气”从人工湿地工艺中脱化出来,转以曝气池为主体,研究一种水力负荷大、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景观效果好的污水处理设施甚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水力负荷大、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景观效果好的污水处理设施。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的池体上部设置有植被床单元,池体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池体的侧壁设置有系统进水管,池体的底部设置有系统放空管,池体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系统出水管。
如上所述的植被床单元包括种植架,种植架上设置陶粒层,陶粒层上设置有植被层。
如上所述的种植架包括槽形骨架和搭架,搭架一端与槽形骨架连接,搭架另一端搭设在池体池口处。
如上所述的槽形骨架的侧部和底部设置有聚乙烯网。
如上所述的陶粒层采用粒径为10~15mm的页岩陶粒,陶粒层厚度为12~15cm,陶粒层顶部比池体顶部低25~30cm,系统出水管在陶粒层上方。
如上所述的聚乙烯网的孔径为6~10mm。
如上所述的植被层为芦苇、菖蒲、水葱、灯芯草、香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中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9~16株/m2。
如上所述的池体内设置有悬浮填料。
如上所述的悬浮填料的填充密度为150~200个/m3。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装置将曝气池和植被床相结合,包含活性污泥、填料吸附、植被吸收、生物膜吸收等多种污水净化方式,处理效率高;
2、采用轻质的模块化植被床单元,安装、拆卸、维护方便;
3、植被床采用薄层陶粒作为种植基,具有轻质、孔隙率高,生物附着生长性好,净水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立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种植架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种植架的立面示意图;
其中:
1-系统进水管;2-池体;3-植被床单元;4-系统出水管;5-系统放空管;6- 植被层;7-陶粒层;8-种植架;801-槽形骨架;802-搭架;803-聚乙烯网;9-曝气管;10-悬浮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2,所述的池体2上部设置有植被床单元,池体2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9,池体2的侧壁设置有系统进水管1,池体2的底部设置有系统放空管5,池体2的侧壁上部设置有系统出水管4。
优选地,植被床单元包括种植架8,种植架8上设置陶粒层7,陶粒层7上设置有植被层6。
优选地,种植架8包括槽形骨架801和搭架802,搭架802一端与槽形骨架801连接,搭架802另一端搭设在池体2池口处。
优选地,槽形骨架801的侧部和底部设置有聚乙烯网803。
优选地,陶粒层7采用粒径为10~15mm的页岩陶粒,陶粒层7厚度为12~15cm,陶粒层7顶部比池体2顶部低25~30cm,系统出水管4在陶粒层7上方。
优选地,聚乙烯网803的孔径为6~10mm。
优选地,植被层6为芦苇、菖蒲、水葱、灯芯草、香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中的一种或多种,种植密度为9~16株/m2。
优选地,池体2内设置有悬浮填料10。
优选地,悬浮填料10为直径100mm的孔旋转球形悬浮填料,填充于植被床单元底部的池体中,填充密度为150~200个/m3。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由系统进水管1、池体2、植被床单元3、系统出水管4、系统放空管5、曝气管9组成;其中植被床单元3又包括植被层6、陶粒层7、种植架8。
进一步的,系统进水管1、系统出水管4以及系统放空管5均为DN200的UPVC管。
进一步的,池体2为钢筋砼结构,规格为长×宽×高=4m×4m×3.5m,有效水深为3.3m。
进一步的,植被床单元3设有2组;
进一步的,植被层6种植植物为芦苇,种植密度为16株/m2;
进一步的,陶粒层7为粒径10~12mm的页岩陶粒,厚度为12cm,陶粒层顶部比池体顶部低25cm;
进一步的,种植架8规格为长×宽×高=4m×2m×0.12m,骨架采用直径为1cm的中空不锈钢管,底部和四周围网采用孔径为8mm的聚乙烯网。
进一步的,曝气管9为DN65的UPVC穿孔曝气管。
悬浮填料10为直径100mm的孔旋转球形悬浮填料,填充密度为150个/m3。
本实施进水为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出水,水力停留时间为4.5h,运行3个月以来出水水质稳定,植被生长良好,陶粒层未出现堵塞现象,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本下表为采用本实施例运行水质监测结果:
水质pHCODcr(mg/L)BOD5(mg/L)NH3-N(mg/L)TN(mg/L)TP(mg/L)进水7.92134.6162.3526.4534.223.27出水7.5623.526.643.426.490.38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池体2为钢筋砼结构,规格为长×宽×高=6m×4m×3.5m,有效水深为3.3m;植被床单元3设有3组;植被层6种植植物为菖蒲,种植密度为12株/m2;陶粒层7为粒径12~15mm的页岩陶粒,厚度为15cm,陶粒层顶部比池体顶部低50cm;种植架8规格为长×宽×高=4m×2m×0.15m,骨架采用直径为1cm的中空不锈钢管,底部和四周围网采用孔径为10mm的聚乙烯网;悬浮填料10填充密度为200个/m3。
本实施进水为污水处理站调节池出水,水力停留时间为4.5h,运行3个月以来出水水质稳定,植被生长良好,陶粒层未出现堵塞现象,水质稳定达到《城镇 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本下表为采用本实施例运行水质监测结果:
水质pHCODcr(mg/L)BOD5(mg/L)NH3-N(mg/L)TN(mg/L)TP(mg/L)进水7.43141.0263.2825.4135.382.96出水7.6122.116.273.666.720.36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系统进水管、曝气管、植被床单元、系统出水管、系统放空管、悬浮填料;系统进水管、系统出水管和系统放空管位于池体两侧边墙上,曝气管位于池体底部,植被床单元位于池体顶部,悬浮填料位于植被床单元下方池体内部。污水由系统进水管进入池体,经底部曝气和顶部植被床综合净化处理后由系统出水管排出。本植被床曝气池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水力负荷大、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