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6373363 上传时间:2019-06-0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235250.8

申请日:

2015.05.11

公开号:

CN104888721A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 IPC(主分类):B01J 20/26申请公布日:2015090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J 20/26申请日:20150511|||公开

IPC分类号:

B01J20/26; B01J20/30; C02F1/28; C02F1/62

主分类号:

B01J20/26

申请人:

安徽省中日农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章云; 张贝尼

地址:

241009安徽省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中心留学生园(D园)320、3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山楂叶20-30,山楂核10-15,煤矸石粉10-15,轻质碳酸钙3-5,蒙脱石粉3-5,云母粉3-5,苯甲酸钠0.1-0.2,透明质酸钠0.1-0.2,海藻糖0.5-1,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1-0.2,酒石酸1-2,粘结辅料5-10。本发明的吸附颗粒剂吸附容量大,不仅能有效吸附、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对水体中氮磷有机物有一定的吸附去除效果,水体净化能力强,基质材料来源丰富、天然易得,经济性好,且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山楂叶20-30,山楂核10-15,煤矸石粉10-15,轻质碳酸钙3-5,蒙脱石粉3-5,云母粉3-5,苯甲酸钠0.1-0.2,透明质酸钠0.1-0.2,海藻糖0.5-1,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1-0.2,酒石酸1-2,粘结辅料5-10;
所述粘结辅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糯米粉10-15,琼脂粉0.5-1,黄原胶1-2,卡拉胶1-2,水溶性羊毛脂1-2,麦芽糊精1-2,聚乙二醇2-4,蔗糖2-4,水40-50;
所述粘结辅料的制备方法是:
先将麦芽糊精、聚乙二醇、水溶性羊毛脂和蔗糖加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黄原胶、卡拉胶60-80℃、400-600r/min搅拌1-2h,再加入琼脂粉90-95℃、400-600r/min搅拌0.5-1h,再加入糯米粉同样条件下搅拌0.5-1h,干燥后研磨均匀,即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煤矸石粉、蒙脱石粉、云母粉和轻质碳酸钙混合后200-300℃处理2-4h,冷却后加入山楂叶、山楂核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共同研磨均匀,按固液重量比1:2-1:3加入水并于80-90℃、400-600r/min条件下搅拌6-8h,干燥后研磨均匀,得活性粉体;
(2)将活性粉体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匀,然后按固液重量比5:1-4:1加入水先于50-60℃、400-600r/min搅拌1-2h,再加入湿法造粒机造粒得到湿颗粒;将所述的湿颗粒先于80-90℃干燥24-36h,再于200-250℃处理2-4h,最后过10-20目筛,即得。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重金属污染愈发严重,其中电子、电镀、制革、选矿等工业每年产生大量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随之而来的重金属废水的处理问题一直是关注、研究的重点。重金属在环境中不能被生物降解,倾向于在活的机体中富集,能通过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破坏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甚至产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危害极大,因此需要经济有效的方法除去水体中各种重金属离子。
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溶剂萃取法和氧化还原法等,它们各有优点,但又都具有局限性,集中体现在成本高、耗能大、操作困难、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上,特别是在处理低含量重金属污染废水时其操作费用和原材料成本相对过高。因此,寻求廉价、高效、易于加工的重金属吸附剂越来越受到重视,具有良好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重金属吸附容量大、吸附能力强,基质材料来源丰富、天然易得、经济性好。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
山楂叶20-30,山楂核10-15,煤矸石粉10-15,轻质碳酸钙3-5,蒙脱石粉3-5,云母粉3-5,苯甲酸钠0.1-0.2,透明质酸钠0.1-0.2,海藻糖0.5-1,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1-0.2,酒石酸1-2,粘结辅料5-10;
其中粘结辅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糯米粉10-15,琼脂粉0.5-1,黄原胶1-2,卡拉胶1-2,水溶性羊毛脂1-2,麦芽糊精1-2,聚乙二醇2-4,蔗糖2-4,水40-50;
粘结辅料的制备方法是:
先将麦芽糊精、聚乙二醇、水溶性羊毛脂和蔗糖加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黄原胶、卡拉胶60-80℃、400-600r/min搅拌1-2h,再加入琼脂粉90-95℃、400-600r/min搅拌0.5-1h,再加入糯米粉同样条件下搅拌0.5-1h,干燥后研磨均匀,即得。
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煤矸石粉、蒙脱石粉、云母粉和轻质碳酸钙混合后200-300℃处理2-4h,冷却后加入山楂叶、山楂核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共同研磨均匀,按固液重量比1:2-1:3加入水并于80-90℃、400-600r/min条件下搅拌6-8h,干燥后研磨均匀,得活性粉体;
(2)将活性粉体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匀,然后按固液重量比5:1-4:1加入水先于50-60℃、400-600r/min搅拌1-2h,再加入湿法造粒机造粒得到湿颗粒;将所述的湿颗粒先于80-90℃干燥24-36h,再于200-250℃处理2-4h,最后过10-20目筛,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通过主要材料山楂叶、山楂核与其他配方的配伍,通过简单加工制得颗粒剂,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吸附容量大,不仅能有效吸附、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对水体中氮磷有机物有一定的吸附去除效果,水体净化能力强;(2)制得的颗粒剂强度大、成型效果好、易于从水体中分离,有利于重金属的去除、回收;(3)基质材料来源丰富、天然易得,经济性好,且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非限定实施例如下:
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由下列重量(kg)的组分原料制备而成:
山楂叶25,山楂核12,煤矸石粉12,轻质碳酸钙4,蒙脱石粉4,云母粉4,苯甲酸钠0.15,透明质酸钠0.15,海藻糖0.8,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15,酒石酸1.5,粘结辅料8;
其中,粘结辅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糯米粉12,琼脂粉0.8,黄原胶1.5,卡拉胶1.5,水溶性羊毛脂1.5,麦芽糊精1.5,聚乙二醇3,蔗糖3,水45;
粘结辅料的制备方法是:
先将麦芽糊精、聚乙二醇、水溶性羊毛脂和蔗糖加入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黄原胶、卡拉胶80℃、400r/min搅拌1h,再加入琼脂粉95℃、400r/min搅拌0.5h,再加入糯米粉同样条件下搅拌0.5h,干燥后研磨均匀,即得。
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煤矸石粉、蒙脱石粉、云母粉和轻质碳酸钙混合后300℃处理3h,冷却后加入山楂叶、山楂核和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共同研磨均匀,按固液重量比1:2加入水并于90℃、600r/min条件下搅拌8h,干燥后研磨均匀,得活性粉体;
(2)将A组分、B组分与其余原料混合均匀,然后按固液重量比5:1加入水先于60℃、600r/min搅拌1h,再加入湿法造粒机造粒得到湿颗粒;将所述的湿颗粒先于90℃干燥24h,再于200℃处理3h,最后过10目筛,即得。
称取上述制备的吸附颗粒剂5g加入1L含铅200mg/L的水溶液反应6h,得到去除率>98%;
称取上述制备的吸附颗粒剂5g加入1L含磷30mg/L的水溶液反应6h,得到去除率>95%。

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楂叶重金属吸附颗粒剂,其特征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山楂叶20-30,山楂核10-15,煤矸石粉10-15,轻质碳酸钙3-5,蒙脱石粉3-5,云母粉3-5,苯甲酸钠0.1-0.2,透明质酸钠0.1-0.2,海藻糖0.5-1,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0.1-0.2,酒石酸1-2,粘结辅料5-10。本发明的吸附颗粒剂吸附容量大,不仅能有效吸附、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对水体中氮磷有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