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362022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31053.7

申请日:

2014.04.03

公开号:

CN104973665A

公开日:

2015.10.1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1/48申请公布日:20151014|||公开

IPC分类号:

C02F1/48; C02F103/08(2006.01)N

主分类号:

C02F1/48

申请人:

罗国平

发明人:

罗国平

地址:

443100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山大道107号武汉铁路局宜昌车务段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极板和电极采用铜片、铝片和不锈钢片金属片材料制作;其特征是把直筒分成ab柱,内侧有一块极板的两堵板在a柱纵向两端,两电极在两直筒之间并与两直筒侧板垂直,b柱在两电极内侧平面之间,在极板间和两电极间加上交变电压;在ab柱上端相接柱管、柱管接构与进水管联接,ab柱下端相接柱管、柱管接构分别与淡管和浓管联接;海水从上端柱管进入直筒、淡化水和浓海水从下端柱管流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极板和电极采用铜片、铝片和不锈钢片金属片材料制作;其特征在于取一由两侧板和两边板构成的中空直棱柱直筒,直筒的中轴线在竖向、底面为矩形,侧板是在直筒横向两侧的筒板,边板是在直筒纵向两端的筒板,一边板由一横板和一堵板构成,侧堵横板都是矩形直面板,侧边板相互垂直;沿直筒中轴线把直筒中空部份分成a柱和b柱两个部分,ab柱界面是一平行于侧板、由与一侧板等横向距离点构成的平面;堵板是在a柱纵向两端筒板、横板是在b柱纵向两端筒板;极板是指直面矩形金属板;在两堵板的内侧分别有一块极板,两极板内侧面平行正对、极板内侧面平行于直筒中轴线、两极板内侧面中心连线垂直于直筒中轴线;使整个a柱在两极板正对空间之内,整个b柱都不在两极板正对空间之内;电极是一直面矩形金属板;取两电极和ab两直筒,使两电极内侧面平行正对、两电极相对侧面平行于直筒中轴线、两电极相对侧面中心连线垂直于直筒中轴线,使a直筒侧板平行于b直筒侧板、a直筒一侧板与b直筒一侧板相对、两相对ab直筒侧板的中心连线垂直于ab直筒侧板,使两电极在ab直筒相对两侧板内侧平面之间、ab直筒的整个b柱都在两电极内侧平面之间、电极侧面与ab直筒侧板垂直,ab直筒和两电极间共竖向中位面、共纵向中位面;a极板是指a直筒中的两极板、b极板是指b直筒中的两极板;在a极板间、b极板间和两电极间都加上交变电压,a极板间的交变电压、b极板间的交变电压和两电极间的交变电压是同频率、同时为零值、同时改变方向的正弦波;I是直筒两极板间加交变电压后在该直筒a柱非紧贴极板海水内产生的电流;B是电极两端加交变电压后在ab直筒a柱内产生的磁场及磁感强度;I和B的方向使a柱内沿I方向运动的阳离子所受洛仑兹力从a柱侧板侧指向b柱;相接是指设计制作为一整体或相接为一整体的结构;在ab柱上下端相接柱管,a柱上端柱管接构和b柱上端柱管接构分别与进水的进管联接,a柱下端柱管接构与流淡化水的淡管联接,b柱下端柱管接构与流浓海水的浓管联接;海水从上柱管进入直筒、从下柱管流出直筒,即:竖向通过直筒,流向与B磁感线和直筒中轴线平行、与I的方向垂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用acebfd六块竖置的矩形直面板顺次相接而成直筒;竖置、斜置和橫置分别是指直面板块件侧面竖向放置、倾斜放置和横向放置;竖边和端边分别是指竖置或斜置的直面板块件在竖向或倾斜的边和在横向的边,纵边和横边分别是指横置的直面板块件在纵向的边和在横向的边,宽是指横边或端边的边长、高是指竖边边长、长是指纵边边长;ab板是侧板,cdef板是边板,其中cd板是堵板、ef板是横板,ce板外侧共面、构成一边板,df板外侧共面、构成另一边板;侧板平行正对、堵板平行正对、横板平行正对,同一直筒中的筒板竖向中位线共面;侧板高宽厚=G、D、£,G≤300cm,D≤50cm,£=1~5mm;堵板宽高厚=G、?、μ,?≤8cm,μ=(1~26)×£,横板高宽厚=G、?、λ,?≤8cm,λ=μ+ψ,ψ=(1~2)×?;ab柱横向过流面积比=淡浓阀流量比;堵板由极板和极块构成,极板和极块都是竖置矩形直面板,极板高宽厚=G、?、(0.1~25)×£,极块高宽厚=G、?、μ-极板厚;极板在极块内侧、极板竖端边与极块竖端边齐平、极板紧贴极块;极板采用表面喷涂耐腐绝缘漆或表面有非单向导电性氧化膜或裸面的金属板或开孔的多孔金属板;柱管分为上柱管和下柱管,上下柱管相同;直筒上下端分别与一上柱管和一下柱管相接;acbd板上端边与上柱管abcd片下端边相接,acbd板下端边与下柱管abcd片上端边相接;电极竖置,电极高宽厚=G、θ、(1~26)×£,两电极间距=D-2μ-δ,δ=(0.8~1.2)×ψ,电极采用表面喷涂耐腐绝缘漆或裸面的金属板或开孔的多孔金属板;单构是指上述由一直筒、一上柱管和一下柱管相接而成的组合体,a单构是指有a直筒的单构,b单构是指有b直筒的单构;a直筒b板与b直筒b板平行相对、电极a竖边穿过a直筒b板与a直筒横板相接、电极b竖边穿过b直筒b板与b直筒横板相接、电极侧面与ab直筒b板相接、电极a竖边与a直筒b板内侧齐平、电极b竖边与b直筒b板内侧齐平、电极与ab直筒b板垂直、ab直筒b板纵向中位线在两电极正对空间纵向中位面内、ab直筒b板竖向中位线在两电极正对空间竖向中位面内;?1是指直筒两极板在电场分离组件中的电容值及极板;?2是两电极在电场分离组件中的电容值及两电极;?1通过下列方法取得:取一内空横截面与a柱纵向横截面相同的水槽,把两极板装在水槽的两端,使水槽盛满要淡化的海水,测量两极板的电容值,?1=所测电容值;?2通过实测两电极电容值取得;在b板和柱管c片内侧加有若干挡板,挡板由一内块和一外块组成、是一内块竖边接一外块的直面板结构,内块是矩形直面块,内块高宽=G+2£×ctgα+2~5cm、?-σ,外块是等腰梯形直面块,外块大底边高=G+2£×ctgα、小底边高=G、两底边间距=σ、两底角为α,内外块等厚、挡板厚=(0.4~1)×£,内外块竖向中位线共线,外块大底边与内块相接,内块未接外块竖边与c片和b板相接,外块上下斜切口口面分别与上下柱管分片斜切口口面相接、接口上下边对齐,挡板间距=0.5~4cm,挡板间距相等、横挡板间距=挡板间距;上述筒板与筒板相接是侧板竖边与边板外侧面齐平,筒板与柱片相接是板侧面与片侧面齐平;除极板和电极外,其余的筒板用非导体非铁磁质材料制作;所有接触水流直筒柱管板片块侧面和端边的光洁度≥6;同一单构中的柱管流量及水阀设置:在上柱管a接构接进管的水管上装一直阀,上柱管b接构接进管的水管上装一折阀,下柱管a接构接淡管的水管上装一淡阀,下柱管b接构接浓管的水管上装一浓阀,下柱管b接构内浓海水含盐量≤14﹪;直阀流量=浓阀流量,折阀流量=淡阀流量,淡阀流量/浓阀流量=折阀流量/直阀流量,折直阀流量比=9:11~3:1;直折浓淡阀是调节阀或控制阀或节制阀或一芯片控制的电子控流阀;在采用水泵直接供水时,在泵接折直阀的水管上装一溢流阀;?是指所有?1并联或串联或并串混接后的电容值及?1并联或串联或并串混接后的所有两极板;?中?1的并联或串联或并串混接由电路需要的电容值确定;并串混接是指先把?1分成若干组,每组中的?1数量相等,使每组内?1全部并联、组与组之间实行串联,或使每组内?1全部串联、组与组之间实行并联;采用下列之一在ab极板间和两电极间加交变电压:(I)并联?和?2,把并联的??2接入谐振回路,并联的??2是谐振回路一谐振电容;在并联??2的电容值太大又无法用㈡减小并联??2的电容值时,可先使并联的??2与一电感串联,再使串联的两端接入谐振回路; (II)并联?和?2,把并联??2的两端与一电感串联,电感使串联的两端呈感性,把串联的两端接入谐振回路,串联的??2电感是谐振回路一谐振电感;(III)并联??2,并联的??2两端与一补偿电感并联,并联的两端接一交变电源的两端;补偿电感是指使电路功率因数达到或接近1的电感或是使有补偿电感与??2的回路谐振的电感;可采用下列方法使?或?1的电容值增大或减小:㈠增大?1值的方法是:(a)在?1采用串联或并串混接时,增加并联、减少串联;(b)在极板采用直面金属板时,改用多孔金属板;(c)极板采用多孔金属板时,改用增加厚度的多孔金属板;(d)极板表面是喷涂耐腐绝缘漆时,改用非单向导电性氧化膜或裸面;㈡减小?值的方法是:(a)在?1采用并联或并串混接时,增加串联、减少并联;(b)极板采用多孔金属板时,改用减薄厚度的多孔金属板;(c)在极板采用多孔金属板时,改用直面金属板;(d)极板表面是非单向导电性氧化膜或裸面时,改用喷涂耐腐绝缘漆;在直筒外侧安装一插座,使插座两接线端用导线分别与ab金属片连接,ab金属片分别镶嵌在下柱管c片分片纵向正中两相对区域,金属片高宽=1~1.5cm、1~1.5cm,金属片外侧与c片分片内侧面齐平、上端边与分片下斜口边齐平,金属片采用导体非铁磁质的惰性电极材料片;用下列方法确定每一单构折直淡浓阀最终流量值:使a柱内水流初始流速=(0.6~0.8)×设计时确定的a柱内水流速度,开启电场分离组件,5~10分钟后,把电导计表笔插入插座,开启电导计,在电导值不为零时,按折直淡浓阀流量比分次逐渐减小折直淡浓阀流量,直到电导值刚为零为止;在电导值为零时,按折直淡浓阀流量比分次加大折直淡浓阀流量,直到电导值刚不为零,就使折直淡浓阀流量恢复到电导值刚不为零值前为止;上述横板可作如下改动:横板改为横纵向截面是直角梯形加一矩形的五边形的直棱柱,直角梯形的大底长=λ、小底长=λ-0.5δ、直腰长=?-£、斜腰长=γ,γ2=(0.5δ)2+(?-£)2,矩形的长宽=λ、£,梯形大底边接矩形长边并与梯形大底边两端对齐、直角梯形底边与堵板垂直、直腰和大底在外侧;电场分离组件要满足:「1」T=(0.9~1.0)×?;「2」VT=1.6?;「3」ξ1?1f=5.3×102×ηV?G;「4」B≥0.5特;上式中的T(秒)是a柱内离子从a柱a板侧运动到b柱所需时间;?(秒)是水流通过a柱竖向有效距离G的时间;ξ1(伏)是两极板间的电压;η(g/cm3)是海水含盐的质量百分含量;f(赫)是极板电压变化频率;V(cm/秒)是a柱内离子从a柱向b柱运动的速度;?和G的单位是cm;「5」B=3.49×10-7×ξ2fGθ/〔(D-2λ)×(2?+2?+G+θ-£)〕,该式中的ξ2(伏)是两电极间的电压;θ、D、λ、?、?、G和£的单位是米;在设计制作中,也可用复构替换单构;复构由t只相同的单构构成,t为>1的正整数;t只单构由1到t横向紧挨并排在一起,t只单构直筒a柱的纵向中轴线在同一横纵面内、平行正对、间距相等,第p、p+1只单构直筒a柱之间是第p只单构直筒b柱,p为<t的正整数;第1只单构a板在外侧,第t只单构b板在外侧,去掉第p-1只单构b板c片,第p-1只单构横板边片与第p只单构a板a片相接、a板a片竖边与横板边片外侧齐平,两复构b板平行相对,电极两竖边与两复构平行相对b板相接,两电极与两复构b板相接的其它设置与采用单构时相同;复构中的每只单构都采用一对极板,不同单构极板采用串联或并联或并串混接,具体的形式依电路中的?值匹配需要确定;在t只单构两极板间和两电极间加交变电压,t只单构两极板间的交变电压和两电极间的交变电压是同频率、同时为零值、同时改变方向的正弦波,t只单构两极板间和两电极间加交变电压的其它设置与采用单构时相同;采用复构时,上述「5」式改为:B=3.49×10-7×ξ2fGθ/〔(D-2λ)×(2t?+2t?+G+θ-£)-(t-1)×£〕;在设计制作中,(甲)a直筒a板也可与b直筒a板平行相对,两电极与ab直筒a板相接;(乙)a直筒b板也可与b直筒a板平行相对,两电极也可与a直筒b板和b直筒a板相接;(甲)(乙)的设计制作与上述相同。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其特征在于柱管由一片柱、ab两均板和ab两导构构成;片柱由ac两侧片、bd两边片、一分片和ab两底板构成;abcd片分片是竖置的矩形直面板、同一柱管中的abcd片分片竖向中位线共面;ac片是在片柱横向两侧的柱片,bd片是在片柱纵向两端的柱片;侧片高宽厚=?、D、£,?=导构竖向高+£+均板厚+2~10cm;边片高宽厚=?、?+?、λ,分片高宽厚=?、D-2£、σ,σ=(0.2~1)×£;abcd片顺次相接而成的中空直棱柱,中空直棱柱底面为矩形、侧片竖边与边片外侧齐平,ac片平行正对、bd片平行正对、侧片和边片垂直;分片在ac片之间、与ac片平行、竖边与bd片内侧面相接,分片a柱侧侧面是ab柱界面,a片分片间距=?、c片分片间距=?-σ,分片没有相接底板的端边为斜切口、斜切口口面与a柱侧竖边夹角为α;底板是橫置的矩形直面板,a底板长宽厚=D-2£、?、£,b底板长宽厚=D-2£、?-σ、£,a底板横纵边与abd片分片内侧相接、b底板横纵边与cbd片分片内侧相接,上柱管a底板上侧与abd片分片上端边齐平、b底板上侧与cbd片分片上端边齐平,下柱管a底板下侧与abd片分片下端边齐平、b底板下侧与cbd片分片下端边齐平;均板是橫置的矩形直面筛板,穿孔均匀地分布在均板上,均板穿孔率≥70﹪,均底板相对、均底板平行、均底板间距=导构竖向高,a均板长宽厚=D-2£、?、Ω,Ω=(0.5~1)×£,b均板长宽厚=D-2£、?-σ、Ω;a均板横纵边与abd片分片内侧相接、b均板横纵边与bcd片分片内侧相接;导构在柱管底均板之间、bd片之间,由2n块底块、2n块斜块和n-1块均块组成;n为正整数;底斜均块为矩形直面板,底均块竖置、斜块斜置,连块是边片紧挨均板的部分;a导构:底块高宽厚=ń、?、£,ń=0.1~3cm,斜块高宽厚=ň、?、£,ň=3~30cm,均块高宽厚=?、?、£,?=0.5~8cm,连块高=?;b导构:底块高宽厚=ń、?-σ、£,斜块高宽厚=ň、?-σ、£,均块高宽厚=?、?-σ、£,连块高=?;上柱管均块下端边与均板上侧面相接、下柱管均块上端边与均板下侧面相接,均块在bd片之间,均块间距相等,边片均块间距=均块间距;上柱管底块上端边与底板下侧相接,下柱管底块下端边与底板上侧相接,底块两块一对、n组底块对中的底块间距相等、底块对中的底块间距=水口宽;n组底块对在bd片之间,底块对间距相等,边片底块间距=0.5×底块对间距;a导构是在柱管a片分片之间的导构,底斜均块两竖边分别与a片分片相接;b导构是在柱管c片分片之间的导构,底斜均块两竖边分别与c片分片相接;上柱管导构每一底块下端边与一斜块上端边相接,每一均块上端边与两斜块下端边相接,每一连块上侧与一斜块下端边相接;下柱管导构每一底块上端边与一斜块下端边相接,每一均块下端边与两斜块上端边相接,每一连块下侧与一斜块上端边相接;斜块与底块相接是斜块斜切口与底块斜切口相接、上下接口边对齐,斜块与均块相接是两斜块斜切口与一底块两口面楔端头的口面相接、上下接口边对齐;导构竖向高=(0.5~5)×上柱管均块间距,斜块与均板的夹角=450~750,相接柱管片板的块件与柱管片板垂直;水口是柱管底板上与接构连管端口相接的矩形开口,底板水口数=与底板相接的底块对组数;a组水口在柱管a片分片之间、在与a底板相接的同对两底块之间、两口边与同对两底块内侧面齐平、另两口边与a片分片内侧面齐平,口面与a均板相对,水口长宽=ζ、?,ζ=0.5~4cm;b组水口在柱管c片分片之间、在与b底板相接的同对两底块之间、两口边与同对两底块内侧面齐平、另两口边与c片分片内侧面齐平,口面与b均板相对,水口长宽=ζ、?-σ;a接构与a组水口相接,b接构与b组水口相接,接构内侧水口口边齐平;接构由一只平管、q只连管和一只变管构成,q是接构相接底板上的水口数;平管中轴线在纵向,平管轴线长=q×?,?是指接构相接底板上两相邻水口中心距;上柱管接构平管由一横管和一底片构成;横管是横截面内外圈都为矩形的直矩口管,横管的内空高宽=q×ζ、水口宽,横管壁厚=£;底片是竖置矩形直面板,底片高宽厚=q×ζ、水口宽、£,底片竖端边与横管一端口内侧相接、外侧与横管该端口齐平;下柱管接构平管为一阶管,阶管分为q段,每段阶管均是横截面内外圈都为矩形的直矩口管,每段阶管轴线长=?,Xk是指第k段阶管,k为≤q的正整数;Xk内空高宽=k×ζ、水口宽,Xk厚=£,Xk-1内空高<Xk内空高;每段阶管的一端都有一连片,连片是矩形竖置直面板,连片高宽厚=ζ、水口宽、£;连片竖边和下端边与Xk一端口竖向壁竖边下部内侧和下侧壁上侧相接、连片外侧与Xk该端口齐平,Xk-1无连片端与Xk有连片端相接:Xk-1下侧壁横边与Xk连片上端边外侧相接、Xk连片上端边与Xk-1下侧壁上侧齐平,Xk-1两竖向壁与Xk两竖向壁上部相接、Xk-1上侧壁与Xk上侧壁相接、Xk-1两竖向壁与Xk两竖向壁外侧齐平、Xk-1上侧壁与Xk上侧壁上侧齐平;横管下侧壁和阶管上侧壁上有与连管相接的q个壁口,壁口是矩形开口,壁口长宽=ζ、水口宽,相邻两壁口中心距=?;横管壁口两口边是横管两竖向壁内侧,阶管壁口两口边是阶管两竖向壁内侧;同一平管上的壁口依序为从1到q、接构相接底板上的水口依序为从1到q;横管第1壁口是一口边为底片内侧的壁口,阶管第1壁口是一口边为X1连片内侧的壁口;底板第1、q水口分别是紧挨两边片的两水口;平管第1壁口和底板第1水口的中心在一竖向直线上、第k壁口与第k水口一一正对;在单复构中,设计中同处存在两只接构的管壁时,同处存在管壁处采用合璧,合璧是指ab接构共有的同一管壁,合璧为直面板,单构中合璧厚=分片厚,复构中单构间的合璧厚=£,此时接构管壁内侧齐平;连管是横截面内外圈都为矩形的直矩口管,连管中轴线在竖向,连管内空横截面长宽=ζ、水口宽,连管壁厚=£;a接构连管轴线长=b接构连管轴线长+q×ζ+2£+1~5cm,b接构连管轴线长=1~5cm,连管数量=水口数量;连管两端口分别与柱管和平管相接;第j只连管与第j水口口边板片相接、第j只连管与第j壁口口边管壁相接,j为≤q的正整数;连管与柱管相接:两壁与底板相接、a接构连管另两壁与柱管a片分片相接、b接构连管另两壁与柱管c片分片相接、第j只连管内侧与第j水口口边齐平;连管与平管相接:上柱管连管两壁与横管两竖向壁相接、另两壁与横管下侧壁相接、第j只连管内侧与第j壁口口边齐平、相接第1壁口的连管外侧竖向壁与底片相接、竖向壁底片外侧齐平;下柱管连管两壁与阶管竖向壁相接、另两壁与阶管上侧壁相接、第j只连管内侧与第j壁口口边齐平、相接第1壁口的连管外侧竖向壁与X1连片相接、竖向壁连片外侧齐平;变管一端口内空是高宽与横管无底片端口或Xk内空高宽相等的矩形、另一端口内空是半径与直管内半径相等的圆形,变管是一从矩形端口逐渐改变内空截面尺寸和形状到圆形端口的中空变形台体,直管为圆管,直管一端与变管内空圆形端相接,另一端有与相联接水管相配锁扣纹或外螺纹,变管内空矩形端与横管无底片端口或Xk外端口相接,变管两端内空内侧分别与横管无底片端口或Xk外端口口边和直管内空相同,变管轴长=2~15cm、直管轴长=1~5cm、管片厚=(1~1.5)×£,变管和直管中轴线共线;柱片和接构用非导体非铁磁质材料制作;接构也可作如下改动:(a).平管采用圆管,可不要变管;(b).去掉b接构的连管,去掉横管下侧壁或阶管上侧壁、平管竖向壁与接构相接底板相接、平管两竖向壁分别与柱管ac片外侧齐平。

说明书

说明书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水淡化设备,具体是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
背景技术:
海水中的盐以离子形式存在于海水中。现今用于海水淡化设备中的分离组件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蒸馏法设备可细分为多级闪化(MSF)、多级蒸馏(MED)和蒸汽压缩(VC),其中技术最成熟的多级闪化中的分离组件主要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加热区,一般用蒸气做热源,蒸气冷凝后回到锅炉。另一个为闪化区,一般为一个多级闪化与热回收区。电渗析法设备中的分离组件由膜堆、极区和夹紧装置组成。膜堆包括若干个膜对,一张阳膜、一张浓(或淡)室隔片、一张阴膜、一张淡(或浓)室隔片组成一个膜对,隔片放在阳、阴膜之间。极区包括电极、极水框和保护室,极区设在膜堆两端。盖板和螺杆把极区和膜堆连成整体。反渗透法设备中的分离组件有:板框式、管式、螺旋卷式及中空纤维式。板框式由若干块圆形多孔透水板重叠组成。透水板两面都贴有反渗透膜,膜四周用胶粘剂和透水板外环密封。透水板外环有密封团支撑。管式是把膜和支撑物制成管状,将两者装在一起,再将一定数量的管,以一定方式联成一体。螺旋卷式是把几个膜元件串联起来,装入圆筒形耐压容器中。膜元件是在两层膜中间夹一层多孔的柔性格网,将它们的三边粘合密封起来,在下面铺一层供废液体通过的多孔透水格网,将另一开放边与一根多孔集水管密封连接,以集水管为轴,将膜叶螺旋卷紧而成。中空纤维式是将成束的外径为50~100μm、内径为25~42μm的中空纤维膜弯成U字形装入耐压圆筒容器中,将纤维膜开口端固定在环氧树脂管板上。在这三种用于海水淡化设备中的分离组件中,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所用的分离原理是膜分离原理,蒸馏法所用的分离原理是蒸馏原理。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原理与现今海水淡化设备分离组件所用分离原理完全不同的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
技术方案:
主要构想:取一由两侧板和两边板构成的中空直棱柱直筒,直筒的中轴线在竖向、底面为矩形,侧板是在直筒横向两侧的筒板,边板是在直筒纵向两端的筒板,一边板由一横板和一堵板构成,侧堵横板都是矩形直面板,侧边板相互垂直;沿直筒中轴线把直筒中空部份分成a柱和b柱两个部分,ab柱界面是一平行于侧板、由与一侧板等横向距离点构成的平面;堵板是在a柱纵向两端筒板、横板是在b柱纵向两端筒板;极板是指直面矩形金属板;在两堵板的内侧分别有一块极板,两极板内侧面平行正对、极板内侧面平行于直筒中轴线、两极板内侧面中心连线垂直于直筒中轴线;使整个a柱在两极板正对空间之内,整个b柱都不在两极板正对空间之内;电极是一直面矩形金属板;取两电极和ab两直筒,使两电极内侧面平行正对、两电极相对侧面平行于直筒中轴线、两电极相对侧面中心连线垂直于直筒中轴线,使a直筒侧板平行于b直筒侧板、a直筒一侧板与b直筒一侧板相对、两相对ab直筒侧板的中心连线垂直于ab直筒侧板,使两电极在ab直筒相对两侧板内侧平面之间、ab直筒的整个b柱都在两电极内侧平面之间、电极侧面与ab直筒侧板垂直,ab直筒和两电极间共竖向中位面、共纵向中位面;a极板是指a直筒中的两极板、b极板是指b直筒中的两极板;在a极板间、b极板间和两电极间都加上交变电压,a极板间的交变电压、b极板间的交变电压和两电极间的交变电压是同频率、同时为零值、同时改变方向的正弦波;I是直筒两极板间加交变电压后在该直筒a柱非紧贴极板海水内产生的电流;B是电极两端加交变电压后在ab直筒a柱内产生的磁场及磁感强度;I和B的方向使a柱内沿I方向运动的阳离子所受洛仑兹力从a柱侧板侧指向b柱;相接是指设计制作为一整体或相接为一整体的结构;在ab柱上下端相接柱管,a柱上端柱管接构和b柱上端柱管接构分别与进水的进管联接,a柱下端柱管接构与流淡化水的淡管联接,b柱下端柱管接构与流浓海水的浓管联接;海水从上柱管进入直筒、从下柱管流出直筒,即:竖向通过直筒,流向与B磁感线和直筒中轴线平行、与I的方向垂直。
具体技术方案:极板和电极采用铜片、铝片和不锈钢片金属片材料制作;其特征是:用acebfd六块竖置的矩形直面板顺次相接而成直筒;竖置、斜置和橫置分别是指直面板块件侧面竖向放置、倾斜放置和横向放置;竖边和端边分别是指竖置或斜置的直面板块件在竖向或倾斜的边和在横向的边,纵边和横边分别是指横置的直面板块件在纵向的边和在横向的边,宽是指横边或端边的边长、高是指竖边边长、长是指纵边边长;ab板是侧板,cdef板是边板,其中cd板是堵板、ef板是横板,ce板外侧共面、构成一边板,df板外侧共面、构成另一边板;侧板平行正对、堵板平行正对、横板平行正对,同一直筒中的筒板竖向中位线共面;侧板高宽厚=G、D、£,G≤300cm,D≤50cm,£=1~5mm;堵板宽高厚=G、?、μ,?≤8cm,μ=(1~26)×£,横板高宽厚=G、?、λ,?≤8cm,λ=μ+ψ,ψ=(1~2)×?;ab柱横向过流面积比=淡浓阀流量比;堵板由极板和极块构成,极板和极块都是竖置矩形直面板,极板高宽厚=G、?、(0.1~25)×£,极块高宽厚=G、?、μ-极板厚;极板在极块内侧、极板竖端边与极块竖端边齐平、极板紧贴极块;极板采用表面喷涂耐腐绝缘漆或表面有非单向导电性氧化膜或裸面的金属板或开孔的多孔金属板;柱管分为上柱管和下柱管,上下柱管相同;直筒上下端分别与一上柱管和一下柱管相接;acbd板上端边与上柱管abcd片下端边相接,acbd板下端边与下柱管abcd片上端边相接;电极竖置,电极高宽厚=G、θ、(1~26)×£,两电极间距=D-2μ-δ,δ=(0.8~1.2)×ψ,电极采用表面喷涂耐腐绝缘漆或裸面的金属板或开孔的多孔金属板;单构是指上述由一直筒、一上柱管和一下柱管相接而成的组合体,a单构是指有a直筒的单构,b单构是指有b直筒的单构;a直筒b板与b直筒b板平行相对、电极a竖边穿过a直筒b板与a直筒横板相接、电极b竖边穿过b直筒b板与b直筒横板相接、电极侧面与ab直筒b板相接、电极a竖边与a直筒b板内侧齐平、电极b竖边与b直筒b板内侧齐平、电极与ab直筒b板垂直、ab直筒b板纵向中位线在两电极正对空间纵向中位面内、ab直筒b板竖向中位线在两电极正对空间竖向中位面内;?1是指直筒两极板在电场分离组件中的电容值及极板;?2是两电极在电场分离组件中的电容值及两电极;?1通过下列方法取得:取一内空横截面与a柱纵向横截面相同的水槽,把两极板装在水槽的两端,使水槽盛满要淡化的海水,测量两极板的电容值,?1=所测电容值;?2通过实测两电极电容值取得;在b板和柱管c片内侧加有若干挡板,挡板由一内块和一外块组成、是一内块竖边接一外块的直面板结构,内块是矩形直面块,内块高宽=G+2£×ctgα+2~5cm、?-σ,外块是等腰梯形直面块,外块大底边高=G+2£×ctgα、小底边高=G、两底边间距=σ、两底角为α,内外块等厚、挡板厚=(0.4~1)×£,内外块竖向中位线共线,外块大底边与内块相接,内块未接外块竖边与c片和b板相接,外块上下斜切口口面分别与上下柱管分片斜切口口面相接、接口上下边对齐,挡板间距=0.5~4cm,挡板间距相等、横挡板间距=挡板间距;上述筒板与筒板相接是侧板竖边与边板外侧面齐平,筒板与柱片相接是板侧面与片侧面齐平;除极板和电极外,其余的筒板用非导体非铁磁质材料制作;所有接触水流直筒柱管板片块侧面和端边的光洁度≥6;同一单构中的柱管流量及水阀设置:在上柱管a接构接进管的水管上装一直阀,上柱管b接构接进管的水管上装一折阀,下柱管a接构接淡管的水管上装一淡阀,下柱管b接构接浓管的水管上装一浓阀,下柱管b接构内浓海水含盐量≤14﹪;直阀流量=浓阀流量,折阀流量=淡阀流量,淡阀流量/浓阀流量=折阀流量/直阀流量,折直阀流量比=9:11~3:1;直折浓淡阀是调节阀或控制阀或节制阀或一芯片控制的电子控流阀;在采用水泵直接供水时,在泵接折直阀的水管上装一溢流阀;?是指所有?1并联或串联或并串混接后的电容值及?1并联或串联或并串混接后的所有两极板;?中?1的并联或串联或并串混接由电路需要的电容值确定;并串混接是指先把?1分成若干组,每组中的?1数量相等,使每组内?1全部并联、组与组之间实行串联,或使每组内?1全部串联、组与组之间实行并联;采用下列之一在ab极板间和两电极间加交变电压:(I)并联?和?2,把并联的??2接入谐振回路,并联的??2是谐振回路一谐振电容;在并联??2的电容值太大又无法用㈡减小并联??2的电容值时,可先使并联的??2与一电感串联,再使串联的两端接入谐振回路; (II)并联?和?2,把并联??2的两端与一电感串联,电感使串联的两端呈感性,把串联的两端接入谐振回路,串联的??2电感是谐振回路一谐振电感;(III)并联??2,并联的??2两端与一补偿电感并联,并联的两端接一交变电源的两端;补偿电感是指使电路功率因数达到或接近1的电感或是使有补偿电感与??2的回路谐振的电感;可采用下列方法使?或?1的电容值增大或减小:㈠增大?1值的方法是:(a)在?1采用串联或并串混接时,增加并联、减少串联;(b)在极板采用直面金属板时,改用多孔金属板;(c)极板采用多孔金属板时,改用增加厚度的多孔金属板;(d)极板表面是喷涂耐腐绝缘漆时,改用非单向导电性氧化膜或裸面;㈡减小?值的方法是:(a)在?1采用并联或并串混接时,增加串联、减少并联;(b)极板采用多孔金属板时,改用减薄厚度的多孔金属板;(c)在极板采用多孔金属板时,改用直面金属板;(d)极板表面是非单向导电性氧化膜或裸面时,改用喷涂耐腐绝缘漆;在直筒外侧安装一插座,使插座两接线端用导线分别与ab金属片连接,ab金属片分别镶嵌在下柱管c片分片纵向正中两相对区域,金属片高宽=1~1.5cm、1~1.5cm,金属片外侧与c片分片内侧面齐平、上端边与分片下斜口边齐平,金属片采用导体非铁磁质的惰性电极材料片;用下列方法确定每一单构折直淡浓阀最终流量值:使a柱内水流初始流速=(0.6~0.8)×设计时确定的a柱内水流速度,开启电场分离组件,5~10分钟后,把电导计表笔插入插座,开启电导计,在电导值不为零时,按折直淡浓阀流量比分次逐渐减小折直淡浓阀流量,直到电导值刚为零为止;在电导值为零时,按折直淡浓阀流量比分次加大折直淡浓阀流量,直到电导值刚不为零,就使折直淡浓阀流量恢复到电导值刚不为零值前为止;上述横板可作如下改动:横板改为横纵向截面是直角梯形加一矩形的五边形的直棱柱,直角梯形的大底长=λ、小底长=λ-0.5δ、直腰长=?-£、斜腰长=γ,γ2=(0.5δ)2+(?-£)2,矩形的长宽=λ、£,梯形大底边接矩形长边并与梯形大底边两端对齐、直角梯形底边与堵板垂直、直腰和大底在外侧;电场分离组件要满足:「1」T=(0.9~1.0)×?;「2」VT=1.6?;「3」ξ1?1f=5.3×102×ηV?G;「4」B≥0.5特;上式中的T(秒)是a柱内离子从a柱a板侧运动到b柱所需时间;?(秒)是水流通过a柱竖向有效距离G的时间;ξ1(伏)是两极板间的电压;η(g/cm3)是海水含盐的质量百分含量;f(赫)是极板电压变化频率;V(cm/秒)是a柱内离子从a柱向b柱运动的速度;?和G的单位是cm;「5」B=3.49×10-7×ξ2fGθ/〔(D-2λ)×(2?+2?+G+θ-£)〕,该式中的ξ2(伏)是两电极间的电压;θ、D、λ、?、?、G和£的单位是米;在设计制作中,也可用复构替换单构;复构由t只相同的单构构成,t为>1的正整数;t只单构由1到t横向紧挨并排在一起,t只单构直筒a柱的纵向中轴线在同一横纵面内、平行正对、间距相等,第p、p+1只单构直筒a柱之间是第p只单构直筒b柱,p为<t的正整数;第1只单构a板在外侧,第t只单构b板在外侧,去掉第p-1只单构b板c片,第p-1只单构横板边片与第p只单构a板a片相接、a板a片竖边与横板边片外侧齐平,两复构b板平行相对,电极两竖边与两复构平行相对b板相接,两电极与两复构b板相接的其它设置与采用单构时相同;复构中的每只单构都采用一对极板,不同单构极板采用串联或并联或并串混接,具体的形式依电路中的?值匹配需要确定;在t只单构两极板间和两电极间加交变电压,t只单构两极板间的交变电压和两电极间的交变电压是同频率、同时为零值、同时改变方向的正弦波,t只单构两极板间和两电极间加交变电压的其它设置与采用单构时相同;采用复构时,上述「5」式改为:B=3.49×10-7×ξ2fGθ/〔(D-2λ)×(2t?+2t?+G+θ-£)-(t-1)×£〕;在设计制作中,(甲)a直筒a板也可与b直筒a板平行相对,两电极与ab直筒a板相接;(乙)a直筒b板也可与b直筒a板平行相对,两电极也可与a直筒b板和b直筒a板相接;(甲)(乙)的设计制作与上述相同。
柱管的具体技术方案:柱管由一片柱、ab两均板和ab两导构构成;片柱由ac两侧片、bd两边片、一分片和ab两底板构成;abcd片分片是竖置的矩形直面板、同一柱管中的abcd片分片竖向中位线共面;ac片是在片柱横向两侧的柱片,bd片是在片柱纵向两端的柱片;侧片高宽厚=?、D、£,?=导构竖向高+£+均板厚+2~10cm;边片高宽厚=?、?+?、λ,分片高宽厚=?、D-2£、σ,σ=(0.2~1)×£;abcd片顺次相接而成的中空直棱柱,中空直棱柱底面为矩形、侧片竖边与边片外侧齐平,ac片平行正对、bd片平行正对、侧片和边片垂直;分片在ac片之间、与ac片平行、竖边与bd片内侧面相接,分片a柱侧侧面是ab柱界面,a片分片间距=?、c片分片间距=?-σ,分片没有相接底板的端边为斜切口、斜切口口面与a柱侧竖边夹角为α;底板是橫置的矩形直面板,a底板长宽厚=D-2£、?、£,b底板长宽厚=D-2£、?-σ、£,a底板横纵边与abd片分片内侧相接、b底板横纵边与cbd片分片内侧相接,上柱管a底板上侧与abd片分片上端边齐平、b底板上侧与cbd片分片上端边齐平,下柱管a底板下侧与abd片分片下端边齐平、b底板下侧与cbd片分片下端边齐平;均板是橫置的矩形直面筛板,穿孔均匀地分布在均板上,均板穿孔率≥70﹪,均底板相对、均底板平行、均底板间距=导构竖向高,a均板长宽厚=D-2£、?、Ω,Ω=(0.5~1)×£,b均板长宽厚=D-2£、?-σ、Ω;a均板横纵边与abd片分片内侧相接、b均板横纵边与bcd片分片内侧相接;导构在柱管底均板之间、bd片之间,由2n块底块、2n块斜块和n-1块均块组成;n为正整数;底斜均块为矩形直面板,底均块竖置、斜块斜置,连块是边片紧挨均板的部分;a导构:底块高宽厚=ń、?、£,ń=0.1~3cm,斜块高宽厚=ň、?、£,ň=3~30cm,均块高宽厚=?、?、£,?=0.5~8cm,连块高=?;b导构:底块高宽厚=ń、?-σ、£,斜块高宽厚=ň、?-σ、£,均块高宽厚=?、?-σ、£,连块高=?;上柱管均块下端边与均板上侧面相接、下柱管均块上端边与均板下侧面相接,均块在bd片之间,均块间距相等,边片均块间距=均块间距;上柱管底块上端边与底板下侧相接,下柱管底块下端边与底板上侧相接,底块两块一对、n组底块对中的底块间距相等、底块对中的底块间距=水口宽;n组底块对在bd片之间,底块对间距相等,边片底块间距=0.5×底块对间距;a导构是在柱管a片分片之间的导构,底斜均块两竖边分别与a片分片相接;b导构是在柱管c片分片之间的导构,底斜均块两竖边分别与c片分片相接;上柱管导构每一底块下端边与一斜块上端边相接,每一均块上端边与两斜块下端边相接,每一连块上侧与一斜块下端边相接;下柱管导构每一底块上端边与一斜块下端边相接,每一均块下端边与两斜块上端边相接,每一连块下侧与一斜块上端边相接;斜块与底块相接是斜块斜切口与底块斜切口相接、上下接口边对齐,斜块与均块相接是两斜块斜切口与一底块两口面楔端头的口面相接、上下接口边对齐;导构竖向高=(0.5~5)×上柱管均块间距,斜块与均板的夹角=450~750,相接柱管片板的块件与柱管片板垂直;水口是柱管底板上与接构连管端口相接的矩形开口,底板水口数=与底板相接的底块对组数;a组水口在柱管a片分片之间、在与a底板相接的同对两底块之间、两口边与同对两底块内侧面齐平、另两口边与a片分片内侧面齐平,口面与a均板相对,水口长宽=ζ、?,ζ=0.5~4cm;b组水口在柱管c片分片之间、在与b底板相接的同对两底块之间、两口边与同对两底块内侧面齐平、另两口边与c片分片内侧面齐平,口面与b均板相对,水口长宽=ζ、?-σ;a接构与a组水口相接,b接构与b组水口相接,接构内侧水口口边齐平;接构由一只平管、q只连管和一只变管构成,q是接构相接底板上的水口数;平管中轴线在纵向,平管轴线长=q×?,?是指接构相接底板上两相邻水口中心距;上柱管接构平管由一横管和一底片构成;横管是横截面内外圈都为矩形的直矩口管,横管的内空高宽=q×ζ、水口宽,横管壁厚=£;底片是竖置矩形直面板,底片高宽厚=q×ζ、水口宽、£,底片竖端边与横管一端口内侧相接、外侧与横管该端口齐平;下柱管接构平管为一阶管,阶管分为q段,每段阶管均是横截面内外圈都为矩形的直矩口管,每段阶管轴线长=?,Xk是指第k段阶管,k为≤q的正整数;Xk内空高宽=k×ζ、水口宽,Xk厚=£,Xk-1内空高<Xk内空高;每段阶管的一端都有一连片,连片是矩形竖置直面板,连片高宽厚=ζ、水口宽、£;连片竖边和下端边与Xk一端口竖向壁竖边下部内侧和下侧壁上侧相接、连片外侧与Xk该端口齐平,Xk-1无连片端与Xk有连片端相接:Xk-1下侧壁横边与Xk连片上端边外侧相接、Xk连片上端边与Xk-1下侧壁上侧齐平,Xk-1两竖向壁与Xk两竖向壁上部相接、Xk-1上侧壁与Xk上侧壁相接、Xk-1两竖向壁与Xk两竖向壁外侧齐平、Xk-1上侧壁与Xk上侧壁上侧齐平;横管下侧壁和阶管上侧壁上有与连管相接的q个壁口,壁口是矩形开口,壁口长宽=ζ、水口宽,相邻两壁口中心距=?;横管壁口两口边是横管两竖向壁内侧,阶管壁口两口边是阶管两竖向壁内侧;同一平管上的壁口依序为从1到q、接构相接底板上的水口依序为从1到q;横管第1壁口是一口边为底片内侧的壁口,阶管第1壁口是一口边为X1连片内侧的壁口;底板第1、q水口分别是紧挨两边片的两水口;平管第1壁口和底板第1水口的中心在一竖向直线上、第k壁口与第k水口一一正对;在单复构中,设计中同处存在两只接构的管壁时,同处存在管壁处采用合璧,合璧是指ab接构共有的同一管壁,合璧为直面板,单构中合璧厚=分片厚,复构中单构间的合璧厚=£,此时接构管壁内侧齐平;连管是横截面内外圈都为矩形的直矩口管,连管中轴线在竖向,连管内空横截面长宽=ζ、水口宽,连管壁厚=£;a接构连管轴线长=b接构连管轴线长+q×ζ+2£+1~5cm,b接构连管轴线长=1~5cm,连管数量=水口数量;连管两端口分别与柱管和平管相接;第j只连管与第j水口口边板片相接、第j只连管与第j壁口口边管壁相接,j为≤q的正整数;连管与柱管相接:两壁与底板相接、a接构连管另两壁与柱管a片分片相接、b接构连管另两壁与柱管c片分片相接、第j只连管内侧与第j水口口边齐平;连管与平管相接:上柱管连管两壁与横管两竖向壁相接、另两壁与横管下侧壁相接、第j只连管内侧与第j壁口口边齐平、相接第1壁口的连管外侧竖向壁与底片相接、竖向壁底片外侧齐平;下柱管连管两壁与阶管竖向壁相接、另两壁与阶管上侧壁相接、第j只连管内侧与第j壁口口边齐平、相接第1壁口的连管外侧竖向壁与X1连片相接、竖向壁连片外侧齐平;变管一端口内空是高宽与横管无底片端口或Xk内空高宽相等的矩形、另一端口内空是半径与直管内半径相等的圆形,变管是一从矩形端口逐渐改变内空截面尺寸和形状到圆形端口的中空变形台体,直管为圆管,直管一端与变管内空圆形端相接,另一端有与相联接水管相配锁扣纹或外螺纹,变管内空矩形端与横管无底片端口或Xk外端口相接,变管两端内空内侧分别与横管无底片端口或Xk外端口口边和直管内空相同,变管轴长=2~15cm、直管轴长=1~5cm、管片厚=(1~1.5)×£,变管和直管中轴线共线;柱片和接构用非导体非铁磁质材料制作;接构也可作如下改动:(a).平管采用圆管,可不要变管;(b).去掉b接构的连管,去掉横管下侧壁或阶管上侧壁、平管竖向壁与接构相接底板相接、平管两竖向壁分别与柱管ac片外侧齐平。
有益效果: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今的分离组件采用膜分离原理和蒸馏原理;而本发明用与膜分离原理和蒸馏原理完全不同的电磁学原理;本发明采用把发生淡化空间分成ab柱,使海水同时进入ab柱,再利用相互垂直的I和B的共同作用,使a柱内的离子运动到b柱,a柱成为不含离子的淡化水,b柱变成富集离子的浓海水。导域是指a柱内的海水;物理教科书现成结论是:导域两紧贴两极板部份分别与两极板构成一无极性电解电容或双电层电容,导域非紧贴极板部分是连接两电容的连接导体;在开启的电场分离组件中,两电容间的连接导体存在横向沿导域中轴线方向的电流I,即:导域中的阳离子沿I的方向运动、阴离子逆I的方向运动;除此之外,电极接电源后在两电极之间有交变电场E,由麦克斯韦理论可知:a柱内存在有E产生的交变磁场B,使a柱内的离子受到磁场B的作用;B与I相互垂直,B和I是同频率、同时为零值、同时改变方向的正弦波;另外,a柱内的离子还受到竖向流动水流的作用;物理教科书现成结论是:由于海水中有带正电荷和带负电荷的两种载流子,所以在有相互垂直I和B的a柱内会发生正负离子向同一侧移动、不存在霍尔电场的霍尔效应;离子将沿着横向并排的若干条类似900摆角的摆锤轨迹线从a柱运动到b柱,轨迹线在垂直于B的平面内,上一条轨迹线终点为下一条轨迹线始点;由于竖向流动水流对a柱离子的横向运动没有影响;所以a柱会移去离子而变成淡化水,b柱会积聚离子而变成浓海水。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场分离组件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电场分离组件结构左视图
图3是图1电场分离组件结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A-A剖面图
具体实施: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t=2复构;采用(III)或(II)给极板和电极加交变电压;采用(III)时,交变电源选用中高频感应加热电源;采用(II)时,振荡电路选用电磁炉电路的振荡电路,采用电磁炉振荡电路的具体做法是:去掉电磁炉振荡电路锅底线圈盘、把??2并联后与一电感串联,接锅底线圈盘的接线端接串联的两端;极板(1)(2)和电极(3)(4)采用表面喷涂有绝缘漆的铝板;直筒和柱管用醛类塑料制作;设定D=19.6cm、?=1cm、?=1.1cm,θ=4cm、£=1mm、λ=13mm、μ=3mm,G=9cm,?=8cm;依?、λ、D得四只a柱端面面积和=68cm2,a柱横向过流面积=a柱端面面积和,四b柱横向过流面积和=74.8cm2,b柱横向过流面积=b柱端面面积和―挡板(5)横向截面积和,假定b柱横向过流面积=68cm2,得淡浓阀流量比=1:1;在设计制作中,淡浓阀流量比依实际ab柱横向过流面积比设定;假定设计的电场分离组件的日淡化能力为432m3、即:淡化量=5dm3/秒;通过D、?、?、G、λ和假定设计淡化量得到?=G/a柱内水流速度=G×a柱端面面积/设计淡化量=0.1224秒,取?=0.1224秒;依?得T=0.9×0.1224秒≈0.11016秒,取T=0.11秒,依?、T得V≈0.14545米/秒,取V=0.15米/秒,假定测得的?1=0.01F,依V和?1得:ξ1f=5.3×102×ηV?G/?1=250425伏赫,取ξ1f=2.6×105伏赫;在设计制作中,在ξ1=ξ2时,在ξ1f=2.6×105伏赫和B≥0.5特分别得出的f中选择较大的f为设定f,最后再依ξ1、ξ2、?、?2和f选定具体电源或振荡电路的元器件;在ξ1≠ξ2时,先设定ξ1和ξ2中的一个来设定f,再依f、ξ1f=2.6×105伏赫和B≥0.5特设定ξ1和ξ2中的另一个,最后依ξ1、ξ2、?、?2和f选定具体电源或振荡电路的元器件。在设计制作中,(甲)在由ξ1f=2.6×105伏赫得出的ξ1f值小、而由B≥0.5特得出的f值大时,「a」可先减小?值或使? ?2并联后与一电感串联,串联的两端接电源两端或接入振荡电路,「b」在D、?、?和G数据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θ的宽度;(乙)由ξ1f=2.6×105伏赫得出的ξ1f值大,而由B≥0.5特得出的f值时,可先增加?值或? ?2并联后与一电容并联,再接电源两端或接入振荡电路;(丙)由ξ1f=2.6×105伏赫得出的ξ1f值与由B≥0.5特得出的f值不能达到相等或接近时,取两者中的大值。其它具体设置是:侧板(6)(7)高宽厚=9cm、19.6cm、1mm,堵板(8)(9)高宽厚=9cm、1cm、3mm,横板(10)(11)高宽厚=9cm、1.1cm、13mm;电极(3)(4)高宽厚=9cm、4cm、2mm,电极(3)(4)内侧间距=19cm,极板(1)(2)高宽厚=9cm、1cm、2mm,极块(12)(13)高宽厚=9cm、1cm、1mm,a片(14)高宽厚=8cm、19.6cm、1mm,c片(15)高宽厚=8cm、19.6cm、1mm,边片(16)(17)高宽厚=8cm、2.1cm、13mm,分片(18)高宽厚=7.9cm、17cm、1mm;a底板(19)长宽厚=17cm、2cm、1mm;b底板(20)长宽厚=17cm、1.1cm、1mm;a均板(21)长宽厚=17cm、1cm、1mm,a均板(21)a底板(19)间距=4cm,b均板(22)长宽厚=17cm、1cm、1mm,b均板(22)b底板(20)间距=4cm;其它尺寸和数据依上面表述推算得到。
本发明实施例见图1至图4;在图1、2、3、4中,复构(23)由2只相同单构(25)(26)构成,单构(25)(26)紧挨并排在一起,单构(25)a板在外侧,单构(26)b板在外侧,去掉单构(25)b板c片,单构(25)横板(10)(11)边片(16)(17)与单构(26)a板a片相接;复构(24)由2只相同单构(27)(28)构成,单构(27)(28)紧挨并排在一起,单构(27)a板在外侧,单构(28)b板在外侧,去掉单构(27)b板c片,单构(27)横板(10)(11)边片(16)(17)与单构(28)a板a片相接;单构(25)由直筒(29)和柱管(33)(34);单构(26)由直筒(30)和柱管(35)(36);单构(27)由直筒(31)和柱管(37)(38);单构(28)由直筒(32)和柱管(39)(40);电极(3)(4)两竖边穿过两直筒(30)(32)b板、两竖边分别与两直筒(30)(32)b板内侧齐平;在b板和c片内侧有八块挡板(5);上柱管(33)(35)(37)(39)和下柱管(34)(36)(38)(40)由一片柱和ab二导构构成;a导构在a片分片(18)之间;b导构在c片分片(18)之间;上柱管(33)(35)(37)(39)底块(41)上端边与底板(43)下侧相接,每一底块(41)下端边与一斜块(45)上端边相接,每一均块(47)上端边与两斜块(45)下端边相接,每一连块(49)上侧与一斜块(45)下端边相接,均块(47)下端边与均板(51)上侧面相接;下柱管(34)(36)(38)(40)导构底块(42)下端边与底板(44)上侧相接,每一底块(42)上端边与一斜块(46)下端边相接,每一均块(48)下端边与两斜块(46)上端边相接,每一连块(50)下侧与一斜块(46)上端边相接,均块(48)上端边与均板(52)下侧面相接;a组水口(61)(63)在a片分片(18)之间、在相接a底板(43)(44)(20)同对的两底块(41)或两底块(42)之间,b组水口(62)(64)在c片分片(18)之间、在相接b底板(43)(44)(19)同对的两底块(41)或两底块(42)之间;a接构与a组水口(61)(63)相接,b接构与b组水口(62)(64)相接;上柱管(33)(35)(37)(39)接构由一横管(53)、三连管(54)(55)(56)和一变管构成,横管(53)和连管(54)(55)(56)是底面为矩形的中空直棱柱矩口管,横管(53)在横向、连管(54)(55)(56)中轴线在竖向,连管(54)(55)(56)两端口与上柱管(33)(35)(37)(39)和横管(53)相接;下柱管(34)(36)(38)(40)接构由一阶管(60)、三连管(57)(58)(59)和一变管构成;阶管(60)分为三段、每段都是底面为矩形的、中轴线在纵向的中空直棱柱的矩口管;连管(57)(58)(59)是底面为矩形的、中轴线在竖向的中空直棱柱的矩口管;连管(57)(58)(59)两端口与下柱管(34)(36)(38)(40)和阶管(60)管相接。
本发明实施例装配。固定好电场分离组件;把上柱管(33)(35)(37)(39)a组水口(61)接构与进管联接、b组水口(62)接构与进管联接,下柱管(34)(36)(38)(40)a组水口(63)接构与淡管联接、b组水口(64)接构与浓管联接;上柱管(33)(35)(37)(39)a组水口(61)接构接进管的水管上装一折阀、b组水口(62)接构接进管的水管上装一直阀,下柱管(34)(36)(38)(40)a组水口(63)接构接淡管的水管上装一淡阀、b组水口(64)接构接浓管的水管上装一浓阀。

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海水淡化设备中的电场分离组件;极板和电极采用铜片、铝片和不锈钢片金属片材料制作;其特征是把直筒分成ab柱,内侧有一块极板的两堵板在a柱纵向两端,两电极在两直筒之间并与两直筒侧板垂直,b柱在两电极内侧平面之间,在极板间和两电极间加上交变电压;在ab柱上端相接柱管、柱管接构与进水管联接,ab柱下端相接柱管、柱管接构分别与淡管和浓管联接;海水从上端柱管进入直筒、淡化水和浓海水从下端柱管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