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子装置及其切换方法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有关于一种多功能电子装置及其切换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
一种结合无线充电功能及触控功能的多功能电子装置及其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子装置例如手机、笔电、平板以及相机皆通过有线连接的方
式充电,像是通过电性耦接适配器(adapter)或是电源供应器(powersupply)充电。
然而,当同一时间需要充电多个电子装置时(例如同时充两支或多支手机,又或
同时充手机以及平板),不同电子装置的电源线将占据许多空间且容易彼此缠绕
而杂乱。
因此,无线充电技术逐渐蓬勃发展,通过电磁共振或电磁感应的方式将能
量传送至电子装置,电子装置接收能量后进一步对其中的电池充电。一般来说,
无线充电装置可同时对多个电子装置充电,藉此取代了适配器、电源供应器以
及省去了许多电源线的空间。然而,目前的无线充电装置在不需充电时,并无
其他功能,而其内部的大面积天线也因此闲置。
发明内容
本揭示内容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子装置。该多功能电子装置包
含天线单元、无线收发电路、触控电路以及切换电路。切换电路耦接于天线单
元以及无线收发电路之间或耦接于天线单元以及触控电路之间。其中,当切换
电路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以及无线收发电路时,无线收发电路通过天线单元无
线充电电池单元,当切换电路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以及触控电路时,触控电路
通过天线单元侦测带电物体的触控动作。
在一实施方式中,天线单元以及无线收发电路各自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
当切换电路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以及无线收发电路时,天线单元的第一端耦接
至无线收发电路的第一端,天线单元的第二端耦接至无线收发电路的第二端。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天线单元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当切换电路切换为
耦接天线单元以及触控电路时,天线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触控电路,天线单元
的第二端浮接。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天线单元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当切换电路切换为
耦接天线单元以及触控电路时,天线单元的第一端以及天线单元的第二端短路
并耦接至触控电路。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天线单元以及触控电路各自具有第一端以及第二端,
当切换电路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以及触控电路时,天线单元的第一端耦接至触
控电路的第一端,天线单元的第二端耦接至触控电路的第二端。
在一实施方式中,天线单元与电池单元之间的距离小于感应距离,以及天
线单元与带电物体之间的距离小于感应距离。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多功能电子装置更包含功能电路,触控电路根据带
电物体的触控动作控制功能电路。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功能电路为音效电路用以输出声波,触控电路根据带
电物体的触控动作控制音效电路调整声波的音量。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功能电路为发光电路用以输出光波,触控电路根据带
电物体的触控动作控制发光电路调整光波的亮度。
在一实施方式中,功能电路为遥控电路用以遥控电子装置,触控电路根据
带电物体的触控动作通过遥控电路遥控电子装置。
本揭示内容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切换方法适用于多功能电子装置。该
多功能电子装置包含天线单元、无线收发电路、触控电路以及切换电路。其中
切换电路耦接于天线单元以及无线收发电路的间或耦接于天线单元以及触控电
路的间。切换方法包含:当切换电路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以及无线收发电路时
无线收发电路通过天线单元无线充电电池单元;以及当切换电路切换为耦接天
线单元以及触控电路时触控电路通过天线单元侦测带电物体的触控动作。
综上所述,多功能电子装置通过切换电路结合无线收发电路及触控电路,
在需要充电时天线单元提供无线收发电路使用,而在不需充电时天线单元则提
供触控电路使用,因此多功能电子装置中的天线单元可以被充分利用而不会闲
置。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
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会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
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
的主旨。
图1为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中切换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图2中多功能电子装置的等效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中切换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中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揭示提供许多不同实施例或例证用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特征。特殊例
证中的组件及配置在以下讨论中被用来简化本揭示。所讨论的任何例证只用来
作解说的用途,并不会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或其例证的范围和意义。此外,
本揭示在不同例证中可能重复引用数字符号且/或字母,这些重复皆为了简化及
阐述,其本身并未指定以下讨论中不同实施例且/或配置之间的关系。
在全篇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
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
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
术人员在有关本揭露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二或多个组件相互直接作
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而『耦接』或『连接』还
可指二或多个组件组件相互操作或动作。在本文中,使用第一、第二与第三等
词汇,是用于描述各种组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
这些组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不应该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词汇只限
于用来辨别单一组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因此,在下文中的一第一组
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也可被称为第二组件、组件、区域、层与/或区块,
而不脱离本发明的本意。如本文所用,词汇『与/或』包含了列出的关联项目中
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电子装置100的
示意图。多功能电子装置100包含天线单元110、无线收发电路120、触控电路
130以及切换电路140。多功能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手持装置、遥控器、平板电
脑、无线充电器或任何具有天线模块的电子装置,本揭示并不以此为限。切换
电路140耦接于天线单元110以及无线收发电路120之间或耦接于天线单元110
以及触控电路之间130。切换电路140可以是多任务器或任何具多组开关切换的
逻辑电路,本揭示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来说,请一并参阅图2。图2绘示图1中切换电路140的示意图。如
图2左侧所示,天线单元110具有第一端A以及第二端B,无线收发电路120
具有第一端A’以及第二端B’,当切换电路140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110以及
无线收发电路120时,天线单元110的第一端A耦接至无线收发电路120的第
一端A’,天线单元110的第二端B耦接至无线收发电路的第二端B’。其中,
天线单元110可以是金属线圈、印刷电路板上的金属线或是任何具磁场感应功
能的天线模块,本揭示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当切换电路140切换为
耦接天线单元110以及无线收发电路120时,无线收发电路120可以通过天线
单元110对电池单元152进行无线充电。
如图1所示,电池单元152设置于电子装置150中,电子装置150可以是
手持装置、平板电脑、相机或任何具有电池的电子装置,本揭示并不以此为限。
电池单元152可以例如是锂离子电池、水银电池、镍镉电池或任何能够储存电
能的储电器。需注意的是,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电子装置150,在实际应用中电
子装置150可以为一个亦或是多个,也就是说无线收发电路120可以通过天线
单元110同时对一个或多个电子装置150中的电池单元152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收发电路120用以产生电流传递至天线单元110,天
线单元110再将电流转换成无线讯号传递至待充电的电子装置150,接着通过电
子装置150中的无线收发电路154接收无线讯号并再度将其转换为电能供应至
电池单元152。需补充的是,由于天线单元110发送出的无线讯号传递皆在感应
距离D以内,因此电池单元150需设置与天线单元110之间的距离小于感应距
离D。
另外,如图2右侧所示,当切换电路140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110以及触
控电路130时,天线单元110的第一端A耦接至触控电路(于端点A”),天线单
元110的第二端B浮接。此时,触控电路130可以通过天线单元110侦测带电
物体160的触控动作。触控电路130可以是例如电容式触控电路或是任何侦测
带电物体轨迹的电路,本揭示并不以此为限。带电物体160可以例如是手掌、
手指、金属球或任意可带电荷的物体。举例来说,带电物体160靠近天线单元
110并落于感应距离D以内时,带电物体160本身的电荷会影响天线单元110
中电荷的分布进而改变天线单元110的等效电容,因此触控电路130可以通过
量测天线单元110的等效电容的变化来侦测带电物体160的触控动作,在本实
施例中触控动作可以是带电物体160在感应距离D以内的任意移动、滑动,本
揭示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3,其绘示根据图2中多功能电子装置100的等效电路的示意图。
多功能电子装置100通过切换电路140结合无线收发电路120及触控电路130,
在需要充电时天线单元110提供无线收发电路120使用(如图3左侧所示),而在
不需充电时天线单元110则提供触控电路130使用(如图3右侧所示),因此多功
能电子装置100中的天线单元110可以被充分地利用而不闲置。
需补充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功能电子装置100更包含功能电路(图未示)。
功能电路可以例如是音效电路、发光电路以及遥控电路,触控电路130根据带
电物体160的触控动作控制上述功能电路。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功能电路为
音效电路用以输出声波,触控电路130根据带电物体160的触控动作控制音效
电路调整声波的音量。举例来说多功能电子装置100可以是手机,当多功能电
子装置100来电铃响时,使用者可以通过将手掌(手指)靠近多功能电子装置100
使得多功能电子装置100中的触控电路130可以通过天线单元110侦测手掌(手
指)在感应距离D内的任意移动、滑动,并进一步控制音效电路升高或降低来电
铃的音量。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功能电路为发光电路用以输出光波,触控电
路130根据带电物体160的触控动作控制发光电路调整光波的亮度,举例来说
发光电路可以是具有多组LED灯泡的发光模块,用户可以通过将手掌(手指)靠
近多功能电子装置100使得多功能电子装置100中的触控电路130可以通过天
线单元110侦测手掌(手指)在感应距离D内的任意移动、滑动,并进一步控制流
过多组LED灯泡的电流或选择性地关闭多组LED灯泡,藉此调整光波的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功能电路为遥控电路用以遥控电子装置,触控电路130
根据带电物体160的触控动作通过遥控电路遥控电子装置,举例来说多功能电
子装置100可以是遥控器用以遥控电视屏幕,用户可以通过将手掌(手指)靠近多
功能电子装置100使得多功能电子装置100中的触控电路130可以通过天线单
元110侦测手掌(手指)在感应距离D内的任意移动、滑动,并进一步控制遥控器
发送无线讯号遥控电视屏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触控电路130通过切换电路140耦接天线单元110
的方式并不限于图2中右侧所绘示的情况,在此请一并参阅图4,其绘示根据本
揭示内容之一实施例中切换电路140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左侧所
示,天线单元110具有第一端A以及第二端B,当切换电路140切换为耦接天
线单元110以及触控电路130时,天线单元110的第一端A以及天线单元110
的第二端B短路并耦接至触控电路130(于端点A”)。或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
4右侧所示,天线单元110具有第一端A以及第二端B,触控电路130具有第一
端A”以及第二端B”,切换电路140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110以及触控电路130
时,天线单元110的第一端A耦接至触控电路130的第一端A”,天线单元110
的第二端B耦接至触控电路130的第二端B”。如同上述说明,触控电路130是
通过量测天线单元110的等效电容的变化来侦测带电物体160的触控动作,因
此触控电路130仅需具有至少一端点耦接至天线单元110即可,故可将天线单
元110的两端短路(如图4左侧)耦接至触控电路130的单一端点或是当触控电路
130具有两端点亦可将两端点各自耦接至天线单元的两端点(如图4右侧)。
接着,请参阅图5,其为根据本揭示内容的一实施例中切换方法500的流程
图。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方法500可配合用于先前实施例中的多功能电子装置100
上,但不仅以此为限,亦可用于具等同性的其他电子装置上。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切换方法500首先执行步骤S510,当切换电路
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以及无线收发电路时无线收发电路通过天线单元无线充电
电池单元。
接着,执行步骤S520,当切换电路切换为耦接天线单元以及触控电路时触
控电路通过天线单元侦测带电物体的触控动作。
综上所述,本揭示文件提供一种多功能电子装置及其切换方法,且特别是
有关于一种结合无线充电功能及触控功能的多功能电子装置及其切换方法。多
功能电子装置通过切换电路结合无线收发电路及触控电路,在需要充电时天线
单元提供无线收发电路使用,而在不需充电时天线单元则提供触控电路使用,
因此多功能电子装置中的天线单元可以被充分利用而不会闲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
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
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