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6355702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48450.9

申请日:

2015.08.31

公开号:

CN105184135A

公开日:

2015.12.23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21/32申请公布日:20151223|||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21/32申请日:20150831|||公开

IPC分类号:

G06F21/32(2013.01)I

主分类号:

G06F21/32

申请人: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俊; 饶俊成

地址: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车公庙天安数码城创新科技广场B座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代理人:

尚志峰;汪海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其中,指纹识别方法包括:使用第一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一指纹;使用第二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二指纹;分别将采集的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执行预设操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多个指纹采集模块,从而用户在操作终端时,需要通过多个采集模块正确采集指纹后,才能够对终端进行相应地操作,从而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可靠性。同时,第二采集模块优选地位于终端外的外部设备上,因此在用户正常使用终端时,第二采集模块隐藏于外部设备中,从而当用户处于无意识状态时,他人很难利用第二采集模块通过指纹识别。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第一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一指纹;
使用第二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二指纹;
分别将采集到的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执行预设操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位于终端上,以及所述第二采集模块位于与所述终端可连接的外部设备中;
所述多个指纹样本存储在所述终端中和/或所述外部设备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具体包括:
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外部设备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
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比较结果。

4.  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比较结果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具体包括:
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传输至所述终端;
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
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 到第四比较结果;
根据所述第三比较结果和所述第四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比较结果。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指纹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二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时,所述预设操作为完全解锁所述终端并开启私密操作模式;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匹配,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所述预设操作为半解锁所述终端并开启常规操作模式;以及
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无论所述第二指纹是否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匹配,所述预设操作均为不响应任何操作。

8.  一种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多个指纹样本;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至少一个第一指纹;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至少一个第二指纹;
处理模块,与所述第一采集模块、所述第二采集模块及所述存储模块连接,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
执行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执行预设操作。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位于终端上;
所述第二采集模块位于与所述终端可连接的外部设备上;
所述多个指纹样本存储在所述终端中和/或所述外部设备中。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 块包括:
第一比较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
第二比较模块,位于所述外部设备中,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外部设备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
确定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出所述比较结果。

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以及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四比较结果;
确定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比较结果和所述第四比较结果确定出所述比较结果。

12.  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二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的所述预设操作为完全解锁所述终端并开启私密操作模式;
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匹配,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的所述预设操作为半解锁所述终端并开启常规操作模式;以及
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无论所述第二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是否匹配,所述执行模块执行的所述预设操作均为不响应任何操作。

说明书

说明书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指纹解锁,因其方便快捷的优点已逐渐在终端(如手机)上流行起来,但是相关技术中,终端上的指纹锁都直接设置在终端上,因而当用户处于无意识状态(睡眠、昏迷)时,有人便可恶意利用用户的指纹直接解锁用户的终端,从而使得终端上的指纹锁并不能够确保终端的安全,进而降低了指纹锁的安全级别。此外,利用指纹解锁时,终端上都预存有用户的指纹,该指纹极易被黑客窃取,从而使得终端上的指纹锁显得更加不安全。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安全级别高、用户无意识状态时不易解锁且存储的指纹不易被黑客窃取的指纹识别方法及系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安全级别高、用户无意识状态时不易解锁且存储的指纹不易被黑客窃取的指纹识别方法及系统。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使用第一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一指纹;使用第二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二指纹;分别将采集到的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执行预设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计有多个指纹采集模块,且每个采集模块还可按实际需要设定需要采集指纹的个数,从而用户在操作终端(如手机)时, 需要多次输入指纹进行指纹识别,且只有通过相应模块的指纹识别后,才能够对终端进行相应地操作,否则,便不能够对终端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可靠性。此外,该种设计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更不易解锁终端并对终端进行操作,因为,若只有一个采集模块,只需要实验十次即可通过指纹识别,但是,本发明中,采集模块有两个,两个采集模块不仅可分开设置,而且两个采集模块还均可根据预先设定需进行多次采集并通过多次验证,因此,除非是用户自愿解锁,否则,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他人很难通过试验而通过指纹识别,从而提高了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指纹识别的安全级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位于所述终端上,以及所述第二采集模块位于与所述终端可连接的外部设备中;所述多个指纹样本存储在所述终端中和/或所述外部设备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具体包括: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外部设备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比较结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比较结果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在另一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具体包括: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传输至所述终端;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四比较结果;根据所述第三比较结果和所述第四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比较结果。
具体地,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指纹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在上述多个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 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二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时,所述预设操作为完全解锁所述终端并进入私密操作模式;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匹配,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所述预设操作为半解锁所述终端并进入常规操作模式;以及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无论所述第二指纹是否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匹配,所述预设操作均为不响应任何操作。
当然,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终端的预设操作对应地工作模式设置成其它的工作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系统,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存储有多个指纹样本;第一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至少一个第一指纹;第二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至少一个第二指纹;处理模块,与所述第一采集模块、所述第二采集模块及所述存储模块连接,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执行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执行预设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计有多个指纹采集模块,且每个采集模块还可按实际需要设定需要采集指纹的个数,从而用户在操作终端时,需要多次输入指纹进行指纹识别,且只有通过相应模块的指纹识别后,才能够对终端进行相应地操作,否则,便不能够对终端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可靠性。此外,该种设计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更不易解锁终端并对终端进行操作,因为,若只有一个采集模块,只需要实验十次即可通过指纹识别,但是,本发明中,采集模块有两个,两个采集模块不仅可分开设置,而且两个采集模块还均可根据预先设定需进行多次采集并通过多次验证,因此,除非是用户自愿解锁,否则,他人很难通过试验而通过指纹识别,从而提高了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指纹识别的安全等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位于终端上;所述第二采集模块位于与所述终端可连接的外部设备上;所述多个指纹样本存储在所述终端中和/或所述外部设备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第一比较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第二比较模块,位于所述外部设 备中,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外部设备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出所述比较结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发送模块,位于所述外部设备上,用于将所述第二比较结果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在另一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比较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以及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四比较结果;确定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比较结果和所述第四比较结果确定出所述比较结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发送模块,位于所述外部设备上,用于将所述第二指纹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二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的所述预设操作为完全解锁所述终端并开启私密操作模式;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匹配,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所述执行模块执行的所述预设操作为半解锁所述终端并开启常规操作模式;以及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无论所述第二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是否匹配,所述执行模块执行的所述预设操作均为不响应任何操作。
当然,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终端的预设操作对应地工作模式设置成其它的工作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系统的结构示意框 图;
图4示出了图3提供的指纹识别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图5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系统的状态示意图;
图5B示出了图5A提供的指纹识别系统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02,使用第一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一指纹;步骤104,使用第二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二指纹;步骤106,分别将采集到的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步骤108,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执行预设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计有多个指纹采集模块,且每个采集模块还可按实际需要设定需要采集指纹的个数,从而用户在操作终端(如手机)时,需要多次输入指纹进行指纹识别,且只有通过相应模块的指纹识别后,才能够对终端进行相应地操作,否则,便不能够对终端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可靠性。此外,该种设计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更不易解锁终端,因为,若只有一个采集模块,只需要实验十次即可通过指纹识别,但是,本发明中,采集模块有两个,两个采集模块不仅可分开设置,而且两个采集模块还均可根据预先设定需进行多次采集并通过多次验证,因此,除非是用户自愿解锁,否则,他人很难通过试验而通过指纹识别,从而提高了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指纹识别的安全等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采集模块位于所述终端上,以及所述第二采集模块位于与所述终端可连接的外部设备中;所述多 个指纹样本存储在所述终端中和/或所述外部设备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采集模块位于终端上,而第二采集模块位于外部设备中,因此,在用户正常使用终端时,第二采集模块隐藏于外部设备中,从而当用户处于无意识状态时,别人最多也只能够利用第一采集模块半解锁终端,而无法利用第二采集模块对终端完全解锁。因此,就算有人在用户无意识状态下通过了终端上的指纹识别,也最多只能够对终端进行一些最简单的操作,而无法窃取终端内用户的私密信息,从而可提高终端的安全性能。而当用户自己需要完全解锁终端时,只需要将终端与外部设备连接,即可快速的实现终端的完全解锁。
具体地,指纹样本即可存储在终端中又可存储在外部设备中,但优选地,与第一指纹有关的指纹样本存储在终端中,而与第二指纹有关的指纹样本存储在外部设备中。因为,将指纹样本全部存储在终端中,指纹易被黑客窃取,将指纹样本全部存储在外部设备中,则用户每次都需要将终端与外部设备连接,从而会给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带来诸多不便,而将指纹样本分开存储,一方面用户只利用终端即可实现终端的半解锁,从而便能够对终端进行简单的操作,另一方面,存储在外部设备内的指纹样本不易被黑客窃取,从而可确保终端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具体包括: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外部设备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并将所述第二比较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比较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指纹的采集、对比都只发生在终端内,而第二指纹的采集、对比都只发生在外部设备内,由此可知,在这个过程中,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不需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而仅仅只需要将外部设备内的比较结果传送到终端内即可,因此,可确保外部设备的相对独立,从而可确保外部设备的安全,一方面,外部设备内的信息数据不易被黑客通过终端窃取,另一方面,不易造成外部设备内的数据丢失。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二比较结果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部设备可直接与终端连接,进而可将外部设备内 的第二比较结果传输到终端内,具体地,比如,当终端为手机等便携式移动终端时,可以利用手机的耳机孔,即:可在外部设备上设置一个耳机插头,从而便可利用耳机插头与耳机孔的配合实现外部设备与终端的有线连接。同时,外部设备与终端之间也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可通过蓝牙、WIFI等多种无线方式实现外部设备与终端之间的连接。
在另一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具体包括: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传输至所述终端;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四比较结果;根据所述第三比较结果和所述第四比较结果确定所述比较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部设备只用于采集第二指纹并将采集的第二指纹传输到终端中,从而终端便可通过第一指纹、第二指纹与预存的指纹样本的比较结果,控制终端执行相应的预设操作。该种方案,可减少外部设备的工作量,从而可降低对外部设备的性能要求,同时,也可将外部设备设计的轻巧简便,以便于携带。
具体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指纹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部设备可直接与终端连接,进而可将外部设备采集的第二指纹传输到终端内,具体地,比如,当终端为手机等便携式移动终端时,可以利用手机的耳机孔,即:可在外部设备上设置一个耳机插头,从而便可利用耳机插头与耳机孔的配合实现外部设备与终端的有线连接。同时,外部设备与终端之间也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可通过蓝牙、WIFI等多种无线方式实现外部设备与终端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多个任一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二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时,所述预设操作为完全解锁所述终端并进入私密操作模式;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匹配,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所述预设操作为半解锁所述终端并进入常规操作模式;以及当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无论所述第二指纹是否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匹配,所述预设操作均为不响应任何操作。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终端设置成多个模式,从而便可根据输入指纹与预存储的指纹的匹配情况让终端开启相应的模式,比如,用户可将终端分为常规操作模式和私密操作模式,因此当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与预存储的指纹匹配,但用户输入的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指纹不匹配时,便只打开终端的常规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只可简单的对终端进行操作,比如听歌,设定闹钟、接打电话等。而当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与预存储的指纹匹配且用户输入的第二指纹也与预存储的指纹匹配时,终端便可打开私密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完全操作终端,进而便可对终端内的一些密码进行更改及使用终端内的支付软件等。但如果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与预存储的样本指纹不一致时,不管第二采集模块采集的第二指纹是否与样本指纹一致,终端均不响应任何操作。该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多重指纹验证,进而将多重验证与终端的多个模式相对应,从而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更不易解锁终端,进而提高了指纹识别方法的可靠性。
当然,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终端的预设操作对应地工作模式设置成其它的工作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系统200的结构示意框图。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系统200,包括:存储模块202、第一采集模块204、第二采集模块206、处理模块208和执行模块210。其中,所述存储模块202存储有多个指纹样本;第一采集模块204,用于采集至少一个第一指纹;第二采集模块206,用于采集至少一个第二指纹;处理模块208,与所述第一采集模块204、所述第二采集模块206及所述存储模块202连接,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执行模块210,与所述处理模块208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执行预设操作。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计有多个指纹采集模块,且每个采集模块还可按实际需要设定需要采集指纹的个数,从而用户在操作终端时,需要多次输入指纹进行指纹识别,且只有通过相应模块的指纹识别后,才能够对终端进行相应地操作,否则,便不能够对终端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指纹识别的可靠性。此外,该种设计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更不易解锁终端并对终端进行操作,因为,若只有一个采集模块,只需要实验十次即可通过指 纹识别,但是,本发明中,采集模块有两个,两个采集模块不仅可分开设置,而且两个采集模块还均可根据预先设定需进行多次采集并通过多次验证,因此,除非是用户自愿解锁,否则,他人很难通过试验而通过指纹识别,从而提高了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指纹识别的安全等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采集模块204位于终端上;所述第二采集模块206位于与所述终端可连接的外部设备上;所述多个指纹样本存储在所述终端中和/或所述外部设备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采集模块204位于终端上,而第二采集模块206位于外部设备中,因此,在用户正常使用终端时,第二采集模块206隐藏于外部设备中,因此,当用户处于无意识状态时,别人最多也只能够利用第一采集模块204半解锁终端,而无法利用第二采集模块206对终端完全解锁。因此,就算有人在用户无意识状态下通过了终端上的指纹识别,也最多只能够对终端进行一些最简单的操作,而无法窃取终端内用户的私密信息,从而可提高终端的安全性能。而当用户自己需要完全解锁终端时,只需要将终端与外部设备连接,即可快速的实现终端的完全解锁。
此外,在该技术方案中,指纹样本即可存储在终端中又可存储在外部设备中,但优选地,与第一指纹有关的指纹样本存储在终端中,而与第二指纹有关的指纹样本存储在外部设备中。因为,将指纹样本全部存储在终端中,指纹易被黑客窃取,将指纹样本全部存储在外部设备中,则用户每次都需要将终端与外部设备连接,从而会给用户进行指纹识别带来诸多不便,而将指纹样本分开存储,一方面用户只利用终端即可实现终端的半解锁,从而便能够对终端进行简单的操作,另一方面,存储在外部设备内的指纹样本不易被黑客窃取,从而可确保终端的安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208包括:第一比较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一比较结果;第二比较模块,位于所述外部设备中,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外部设备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结果和所述第二比较结果确定出所述比较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指纹的采集、对比都只发生在终端内,而第二指纹的采集、对比都只发生在外部设备内,由此可知,在这个过程中,终端与外部设备之间不需进行大量的数据传输,而仅仅只需要将外部设备内 的比较结果传送到终端内即可,因此,可确保外部设备的相对独立,从而可确保外部设备的安全,一方面,外部设备内的信息数据不易被黑客通过终端窃取,另一方面,不易造成外部设备内的数据丢失。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发送模块,位于所述外部设备上,用于将所述第二比较结果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部设备可直接与终端连接,进而可将外部设备内的第二比较结果传输到终端内,具体地,比如,当终端为手机等便携式移动终端时,可以利用手机的耳机孔,即:可在外部设备上设置一个耳机插头,从而便可利用耳机插头与耳机孔的配合实现外部设备与终端的有线连接。同时,外部设备与终端之间也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可通过蓝牙、WIFI等多种无线方式实现外部设备与终端之间的连接。
在另一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处理模块208包括:比较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三比较结果,以及用于分别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所述终端中存储的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得到第四比较结果;确定模块,位于所述终端内,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比较结果和所述第四比较结果确定出所述比较结果。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部设备只用于采集第二指纹并将采集的第二指纹传输到终端中,从而终端便可通过第一指纹、第二指纹与预存的指纹样本的比较结果,控制终端执行相应的预设操作。该种方案,可减少外部设备的工作量,从而可降低对外部设备的性能要求,同时,也可将外部设备设计的轻巧简便,以便于携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发送模块,位于所述外部设备上,用于将所述第二指纹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传输至所述终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部设备可直接与终端连接,进而可将外部设备采集的第二指纹传输到终端内,具体地,比如,当终端为手机等便携式移动终端时,可以利用手机的耳机孔,即:可在外部设备上设置一个耳机插头,从而便可利用耳机插头与耳机孔的配合实现外部设备与终端的有线连接。同时,外部设备与终端之间也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可通过蓝牙、WIFI等多种无线方式实现外部设备与终端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且每个所述第二指纹均与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时,所述 执行模块210执行的所述预设操作为完全解锁所述终端并开启私密操作模式;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均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匹配,但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所述执行模块210执行的所述预设操作为半解锁所述终端并开启常规操作模式;以及在所述比较结果为每个所述第一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不匹配时,无论所述第二指纹中的任一指纹与存储的所述指纹样本是否匹配,所述执行模块210执行的所述预设操作均为不响应任何操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终端设置成多个模式,从而便可根据输入指纹与预存储的指纹的匹配情况让终端开启相应的模式,比如,用户可将终端分为常规操作模式和私密操作模式,因此当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与预存储的指纹匹配,但用户输入的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指纹不匹配时,便只打开终端的常规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只可简单的对终端进行操作,比如听歌,设定闹钟、接打电话等。而当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与预存储的指纹匹配且用户输入的第二指纹也与预存储的指纹匹配时,终端便可打开私密操作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可完全操作终端,进而便可对终端内的一些密码进行更改及使用终端内的支付软件等。但如果用户输入的第一指纹与预存储的样本指纹不一致时,不管第二采集模块206采集的第二指纹是否与样本指纹一致,终端均不响应任何操作。该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多重指纹验证,进而将多重验证与终端的多个模式相对应,从而用户在无意识状态下时,更不易解锁终端并对终端进行操作,进而提高了指纹识别方法的可靠性。
当然,用户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终端的预设操作对应地工作模式设置成其它的工作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具体地,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指纹识别系统300的结构示意框图。
由图3可知,指纹识别系统300包括终端310和外部设备320,其中,外部设备320包括存储指纹样本的第二存储模块322、采集第二指纹的第二采集模块324、将第二指纹与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生成第二比较结果的第二比较模326及用于将第二比较结果发送至终端310的发送模块328,终端310包括:存储指纹样本的第一存储模块312、采集第一指纹的第一采集模块314、将第一指纹与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生成第一比较结 果的第一比较模块316、及根据第一比较结果、第二比较结果确定出比较结果的确定模块318及根据比较结果执行预设操作的执行模块319。
具体地,图4示出了指纹识别系统300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使用第一采集模块采集第一指纹;
步骤402,使用第二采集模块采集第二指纹;
步骤403,第一比较模块判断第一指纹与第一存储模块内的指纹样本是否匹配,其中,若匹配,执行步骤404,若不匹配,执行步骤407;
步骤404,第二比较模块判断第二指纹与第二存储模块内的指纹样本是否匹配,其中,若不匹配,执行步骤405,若匹配,则执行步骤406;
步骤405,执行常规操作模式。
步骤406,执行私密操作模式。
步骤407,不响应任何操作。
其中,在该实施例中,若步骤403判断结果为是,但若第二采集模块未采集第二指纹,则终端直接执行步骤405。
进一步地,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指纹认证系统500,该指纹认证系统500包括手机510和外设部备520,由图5A可知,外部设备520可通过耳机插头524插入到手机的耳机孔中以实现手机510与外部设备520之间的连接。
其中,手机510上设置有采集第一指纹的第一采集模块512,外部设备上设置有采集第二指纹的第二采集模块522,因此,用户在具体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可先如图5A所示,利用耳机插头524将外设部备520插入到手机510上,然后,如图5B所示,将第一指纹通过第一采集模块512输入到手机510中,及将第二指纹利用第二采集模块522输入到外部设备520中,从而可利用手机510确定出该输入的第一指纹是否与手机510内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及确定出该输入的第二指纹是否与外部设备520内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如果第一指纹与手机510内存储的指纹样本匹配,则手机510上的指纹认证通过,从而用户可对手机进行常规模式操作,同时,若第二指纹与外部设备520内存储的指纹样本也匹配,则外部设备520上的指纹也认证通过,从而用户便可对手机进行私密模式操作,反之,若只有外部设备520上的指纹认证通过,而手机510上的指纹认证未通过,则手机510不响应任何操作,因此,手机处于自锁状态,从而可防 止手机内的文件信息被恶意窃取。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系统,其中,指纹识别方法包括:使用第一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一指纹;使用第二采集模块采集至少一个第二指纹;分别将采集的每个所述第一指纹和每个所述第二指纹与预存储的多个指纹样本进行比较并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执行预设操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设计多个指纹采集模块,从而用户在操作终端时,需要通过多个采集模块正确采集指纹后,才能够对终端进行相应地操作,从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