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触控荧幕的电子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触控荧幕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智能型手机(SmartPhone)、平板电脑(Tablet
PC),及卫星导航(GPS)等,都朝轻、薄、短、小的方向设计,在此前提之下,
键盘及鼠标等输入装置逐渐被具有触控功能的荧幕所取代。因此,近来传统
的笔记型电脑(Laptop)的荧幕也加入了触控的功能。
参阅图1,为一种现有的笔记型电脑1,包含了一主机11、一触控荧幕
12及二个枢转单元13。
触控荧幕12通过该等枢转单元13可枢转地与主机11相连接。
每一枢转单元13包括一与主机11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座131、一与第一
连接座131相连接的中空第一枢转件132、一与触控荧幕12相连接的第二连
接座133及一枢转杆134,其由第二连接座133的一端朝第一枢转件132方
向延伸且与第一枢转件132紧配合地穿设在第一枢转件132内,使触控荧幕
12可相对于主机11在一收合位置与一展开位置之间枢转,在收合位置时,
触控荧幕12水平地邻近该主机11,在非收合位置时,触控荧幕12相对于主
机11展开一角度。
撑立触控荧幕12相对于主机11展开一角度,而不受重力的影响而向下
坠落是靠该等枢转杆134与该等第一枢转件132之间的摩擦力所提供的一扭
力。此扭力恒为一固定值,不因触控荧幕12相对主机11展开的角度的不同
而改变。然而,由于使用者必然会触碰触控荧幕12,倘若该扭力小于使用者
碰触触控荧幕12的力道,则触控荧幕12便会逐渐朝远离主机11的方向枢
转,使得使用者须手动将触控荧幕12调回适于操作的角度,而造成使用上
的不便。
而若加大该等枢转杆134与该等第一枢转件132之间的摩擦力,使该扭
力大于使用者碰触触控荧幕12的力道,如此虽可使触控荧幕12在被触碰的
过程中不相对于主机11枢转,但如此一来使用者将必须施加较大的力道才
能扳动触控荧幕12,也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过程中触控荧幕不会相对主机
枢转的具有触控荧幕的电子装置。
于是,本发明具有触控荧幕的电子装置,包含一主机、一触控荧幕、至
少一枢转单元、一止动单元及一控制单元。
该枢转单元包括分别设在该主机与该触控荧幕并相接合的一第一枢转
件及一第二枢转件,该触控荧幕通过该枢转单元可相对于该主机在一收合位
置与一展开位置之间枢转。
该止动单元设置于该第一枢转件与该第二枢转件之间,并且包括一止动
件及一驱动件,该驱动件能驱动该止动件在一顶抵该第一枢转件及该第二枢
转件其中之一的止动位置及一离开该该第一枢转件及该第二枢转件其中之
一的非止动位置之间移动。
该控制单元与该触控荧幕及该驱动件电耦接,该控制单元根据对应该触
控荧幕状态的一操作信号,控制该驱动件驱动该止动件位移于该止动位置而
限制该触控荧幕相对于该主机枢转,以及于该非止动位置而使该触控荧幕能
相对于该主机枢转。
其中,该控制单元包括一设在该主机的中央控制器,该中央控制器与该
触控荧幕及该驱动件电耦接,该中央控制器判断该触控荧幕被使用时,控制
该驱动件驱动该止动件移动至该止动位置,并于判断该触控荧幕被扳动时,
控制该驱动件驱动该止动件移动至该非止动位置。
其中,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设在该触控荧幕且与该中央控制器电耦接,
并用以监控该触控荧幕使用状态的微控制器,该微控制器在该触控荧幕被使
用时,将触控信号传送给该中央控制器。
其中,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设在该触控荧幕,且与该中央控制器电耦接
的重力感测器,该中央控制器根据该重力感测器传来的信号,判断该触控荧
幕的一转动角度大于一预设值时,即判定该触控荧幕被扳动。
其中,该控制单元还包括一设在该主机且与该中央控制器电耦接,并用
以监控该触控荧幕位置的感测器,该触控荧幕在该收合位置时,该感测器传
送一信号给予该中央控制器,该中央控制器控制该驱动件驱动该止动件位于
该非止动位置。
其中,该第一枢转件具有一与该主机及该触控荧幕其中之一相连接的第
一连接座、一与该第一连接座相连接的枢转件体,该第二枢转件具有一与该
主机及该触控荧幕其中另一相连接的第二连接座及一枢转杆,该枢转杆一端
与该第二连接座相连接,另一端套设在该枢转件体的一枢转孔中,使该枢转
件体与该枢转杆能紧配合地相对转动。
其中,该止动件穿设在该第二枢转件的枢转杆上。
其中,该止动件包含一穿设在该枢转杆的磁铁及一设置在该磁铁朝向该
枢转件体的一端面的垫片,且该驱动件是一电磁铁,其能被该控制单元控制
而对该磁铁产生吸力或斥力,且在该止动位置时,该垫片顶抵于该枢转件体,
使该枢转件体与该垫片之间的摩擦力大而难以相对该枢转杆转动。
其中,该止动单元还包括一穿设在该枢转杆并位于该止动件与该驱动件
之间的弹性元件。
其中,该弹性元件为一压缩弹簧。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通过该控制单元控制该驱动件而使该止动件在该止
动位置及该非止动位置之间移动,确保操作该触控荧幕时,该触控荧幕不相
对于该主机枢转。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
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一现有的笔记型电脑;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具有触控荧幕的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
例;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该等枢转单元与该等止动单
元的结合状态;
图4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实施例的一止动单元的一止动件在一止动
位置;
图5是一类似图4的视图,说明该止动件在一非止动位置;
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发明具有触控荧幕的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
一止动单元的一止动件在一止动位置;及
图7是一类似图6的视图,说明止动件在一非止动位置。
符号说明
2主机
3触控荧幕
4枢转单元
41第一枢转件
411第一连接座
412枢转件体
413枢转孔
42第二枢转件
421第二连接座
422枢转杆
5止动单元
51驱动件
52止动件
521磁铁
522垫片
53限位杆
54弹性元件
6控制单元
61中央控制器
62重力感测器
63微控制器
64感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之前,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
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与图3,本发明具有触控荧幕的电子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含一
主机2、一触控荧幕3、二枢转单元4、二止动单元5及一控制单元6,电子
装置可为笔记型电脑或其他具有铰链机构的掀盖式电子装置。
该等枢转单元4设置在主机2与触控荧幕3之间,且枢转单元4的数目
也可为一个。每一枢转单元4包括一第一枢转件41与一第二枢转件42。第
一枢转件41具有一与主机2相连接的第一连接座411及一与第一连接座411
相连接的枢转件体412。第二枢转件42具有一与触控荧幕3相连接的第二连
接座421及一枢转杆422。枢转杆42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421相连接,另
一端穿设在枢转件体412的一枢转孔413中,使触控荧幕3可相对于主机2
在一收合位置与一展开位置之间枢转。在收合位置时,触控荧幕3水平地邻
近主机2,在非收合位置时,触控荧幕3相对于主机2展开一角度而可供使
用者观看触控荧幕3以及对触控荧幕3进行触控操作。
每一止动单元5包括一套设在枢转杆422上且靠近第二连接座421的驱
动件51、二个分别由驱动件51的一端面朝枢转件体412方向延伸的限位杆
53,及一止动件52。驱动件51在本实施例中为一电磁铁。止动件52具有一
套设在枢转杆422及该等限位杆53的磁铁521,及一设置在磁铁521朝向枢
转件体412的一端面的垫片522。垫片522是由例如橡胶等具有高摩擦系数
的材料所制成。止动单元5也可以只有一个,亦即只有一个第二枢转件42
的枢转杆422设有止动单元5。
参阅图2、图4与图5,控制单元6包括一中央控制器61、一重力感测
器62、一微控制器63及一感测器64。
中央控制器61设置在主机2内,且与每一驱动件51电耦接,中央控制
器61用以控制驱动件51产生磁性力,对止动件52产生一吸力或一斥力,
以驱动止动件52在一止动位置及一非止动位置之间移动。当止动件52在如
图4所示的止动位置时,驱动件51对止动件52产生斥力,将止动件52的
磁铁521朝远离驱动件51的方向推离,利用高摩擦系数的垫片522抵触于
枢转件体412,增加枢转杆422相对于枢转件体412转动的阻力,使触控荧
幕3被触碰或受力时不易相对于主机2枢转,而该等限位杆53也确保止动
件52不随枢转件体412转动。
而当止动件52在如图5所示的非止动位置时,驱动件51对止动件52
产生吸力,将磁铁521朝离开枢转件体412的方向吸取,使止动件52离开
枢转件体412,此时使用者仅需克服该等枢转杆422与该等枢转件体412之
间的一摩擦力便可轻松的扳动触控荧幕3。
重力感测器(G-Sensor)62设置在触控荧幕3内并与中央控制器61电耦接
(图未示),其被用以判断触控荧幕3的一转动角度,且只要侦测到触控荧幕
3被转动的角度,便会将对应此转动角度的一侦测信号传送给中央控制器61。
若中央控制器61根据侦测信号判断此转动角度大于一预设值,例如10度(可
根据使用者的设定而改变)时,中央控制器61即判定使用者欲扳动触控荧幕
3,此时若止动件52在止动位置上,中央控制器61便会控制驱动件51产生
吸力将止动件52移动回如图5所示的非止动位置,以便让使用者能轻松扳
动触控荧幕3。
微控制器63设置在触控荧幕3内并通过一通用型的输入输出(General
PurposeInput/Output,GPIO)(图未示)界面与中央控制器61电耦接(图未示),
且其执行烧录于其中的一固体以监控触控荧幕3的使用状态。当使用者以手
碰触触控荧幕3时,触控荧幕3便会将一触控信号传送给微控制器63,微控
制器63便会将此触控信号传送给中央控制器61,中央控制器61便会控制驱
动件51产生斥力使止动件52维持在如图4所示的止动位置,减少触控荧幕
3因被使用者触控而产生前后晃动的现象。此外,中央控制器61也设定为,
倘若中央控制器61在一段时间内(例如3~5秒)都无收到由微控制器63传送
来的触控信号,即表示触控荧幕3是处在闲置状态,则中央控制器61便会
控制驱动件51产生对止动件52的磁铁521吸力,使止动件52移动到非止
动位置,以便让使用者较轻易扳动触控荧幕3。一般而言此段时间的预设值
为3至5秒,但也可根据使用者的设定而改变。
本实施例的感测器64为一Holdingsensor,设置在主机2内,并与中央
控制器61电耦接(图未示),其用以感测触控荧幕3是否在收合位置,若触控
荧幕3在收合位置,则感测器64传送一信号给予中央控制器61,中央控制
器61便会控制驱动件51产生一吸力使止动件52位于非止动位置,以便让
使用者能较轻易将触控荧幕3由收合位置扳动至展开位置。
参阅图6与图7,是本发明具有触控荧幕的电子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本
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每一止动单元5还包括一套设在枢转杆422
并位于止动件52与驱动件51之间的弹性元件54。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
54为一压缩弹簧,且恒产生一弹力。当止动件52在如图6所示的止动位置
时,驱动件51不会持续产生一斥力,而是靠弹性元件54的弹力抵推止动件
52的磁铁521使止动件52的垫片522恒顶抵该枢转件体412。而当止动件
52在如图7所示的非止动位置时,驱动件51恒产生一大于弹性元件54的弹
力的吸力将磁铁521朝驱动件51的方向吸取,使止动件52远离枢转件体
412,且弹性元件54被压缩在止动件52与驱动件51之间。而本实施例其余
各部件的特征、材料特性及操作步骤与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似,故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通过重力感测器62、微控制器63及感测器64监控使用者的
操作状况,再将信号传送给中央控制器61控制驱动件51,使止动件52在止
动位置及非止动位置之间移动,确保使用者在操作触控荧幕3的过程中触控
荧幕3不相对于主机2枢转,而使用者停止使用触控荧幕3时,也能轻松扳
动触控荧幕3,故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但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
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都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