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634319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2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3133614.0

申请日:

2003.07.30

公开号:

CN1580549A

公开日:

2005.02.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F03G3/00

主分类号:

F03G3/00

申请人:

张建智

发明人:

张建智

地址:

台湾省桃园县龟山乡文善街30号3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许宗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是将两组重力锤置于一油压产生装置上,油压产生装置与一转轮相固接,于油压产生装置上连接一自动转换阀,而转轮则与一油压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当其中一组重力锤受地心引力的牵引而落下时,即会驱使油压产生装置产生一高于设定值的油压,将油压经自动转换阀传送至接近开关,当接近开关触发,即会驱使自动转换阀开启,使得油压可传送至动力马达产生动力;同时接近开关并会将油压传送至逻辑板中,当逻辑板判断油压小于设定值时,会驱使油压马达带动转轮转动,使得转轮可带动另一组重力锤动作,致使另一组重力锤重复上述的动作,如此反复动作,使得动力马达可不断产生动力,以供发电机或发电厂发电动力的来源。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是将两组重 力锤相互垂直置于一油压产生装置上,该油压产生装置是与一转轮相固接, 并于油压产生装置上连接有一自动转换阀,而转轮则与一油压马达的输出 端相连接;当其中一组重力锤受地心引力的牵引而落下时,即会驱使油压 产生装置产生一高于设定值的油压,并将油压经自动转换阀传送至一接近 开关,当接近开关触发,即会驱使自动转换阀开启,使得油压可传送至动 力马达产生动力;同时接近开关会将油压传送至一逻辑板中,当逻辑板判 断油压小于设定值时,即会驱使油压马达带动转轮转动,使得转轮可带动 另一组重力锤动作,致使另一组重力锤落下,如此反复的动作,使得动力 马达可不断产生动力,以供发电机或发电厂发电动力的来源。
2: 一种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四组重力锤,每一组重力锤皆包含两重锤,该两重锤是通过一连杆相连 接; 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该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内分别设置有两 组垂直摆设的油压缸;于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上各设置有两组相互垂 直的重力锤,并将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内的两组油压缸分别通过一连 动杆与两组重力锤上的重锤相固结,使得该两组油压缸与重力锤成连动关 系; 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该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内设置有两组油体输 出管及输入管,并将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分别固设于第一、第二油压产 生装置的一侧,使得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内的两组油压缸分别与第一、 第二自动转换阀的两组油体输出管及输入管的前侧部位相连接,使其可形 成一回路,并将油体输入管的后侧部位通过油压输入管与机房上的储油箱 相互连接,而油压输出管则分别与机房外的动力输出马达及弹性胀力器的 选择阀相连接,并于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的油体输出管部位另外分支有 一油压输出口; 第一、第二转轮组,该第一、第二转轮组是分别锁固于第一、第二油压 产生装置上,并通过数个固定轴杆相互连结,该固定轴杆上并紧配合有一 传动齿轮; 一接近开关,该接近开关设有一控制杆,该控制杆可控制接近开关的启 闭,并于其上分别设置有一输入口及输出口;是将接近开关设置于两转轮 组间并接近传动齿轮,且其输入口与自动转换阀的油压输出口相接,而其 输出口则通过管路与逻辑板及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相接; 一逻辑板,该逻辑板是藉由弹性胀力器提供一油压,使得逻辑板内保持 一特定的油压设定值,主要是接收来自接近开关的油压信号,并将所接收 的信号作处理与判断,其上设有数个输入口及输出口,使其与接近开关、 自动转换阀、油压马达及储油箱相互连接; 一油压马达,该油压马达是通过管路与逻辑板相连接,并于其输出轴上 固结有一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是与传动齿轮相啮合;当逻辑板判断来自 接近开关的油压信号小于设定值时,使其驱动油压马达转动,进而带动传 动齿轮旋转,且同步带动两转轮组、第一及第二油压产生装置、第一及第 二自动转换阀、四组重力锤转动,此时其中一组重力锤受到地心引力的牵 引而落下时,即会驱使油压产生装置产生一高于设定值的油压,并将油压 通过自动转换阀传送至接近开关中,当固定轴杆碰触至接近开关的控制杆 时,使得控制杆向内移动,接近开关内的管路即相连通,并将油压信号传 送至自动转换阀及逻辑板内,此时储存于自动转换阀内的油压则传送至动 力马达并产生动力,同时,逻辑板判断来自接近开关的油压信号大于设定 值时,油压马达即停止转动,待重力锤完全落下,逻辑板内的油压压力降 低,使得油压马达再次转动,致使另一组重力锤重复上述的动作,使得动 力马达不断产生动力,以供发电机或发电厂发电动力的来源。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通过管路与储油箱相互连接,以提供第一、 第二油压产生装置内的油压缸所需的油体。
4: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第一、第二转轮组的四周分别设有滑轮,以利于转轮的旋转动作。
5: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第一、第二转轮组的四周可设置六个以上的滑轮,以利于转轮的转 动。
6: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弹性胀力器的输出端充填有油体,并于油体的前端设置有一选择阀, 该选择阀内设有A、B流道,并于两侧分别设有一输入口及输出口,两流道 的前端并设有一滑块,滑块的底端则设有一弹簧,使得滑块因受弹簧的推 移将输入口封闭,而输出口则与逻辑板相连接,选择阀的输入口则透过管 路与自动转换阀相连接,而输入端则与储气压筒相连接,使得储气压筒可 提供一压力设定值至弹性胀力器,进而驱使逻辑板的输出口开启。
7: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整体的构造系统上还设有一防回机构,其中该防回机构是包含有一固定座 及防回杆,该固定座是设置于机房内且置于两转轮组间,其上的一端设有 一停止销,另一端则结合防回杆,使其可与转轮间的固定轴杆相互抵持, 透过停止销的阻挡,使得转轮组只能作单向的旋转运动,可避免受重力锤 的带动反转。
8: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构造,其特征在于: 其中该逻辑板上设置有第一、第二及第三流道,并于其右侧端部及底端设 有第一、第二输入口,该第一、第二及第三流道是与第一输入口相导通, 并于第一流道的中段部位设置有第一、第二输出口,该第一、第二输出口 是通过管路与储油箱相接,并于第一流道内设置有第一、第二封闭块及传 动轴,该第一、第二封闭块是透过传动轴控制第一、第二输出口的启闭, 使其无法同时开启,该第二流道的中间处是与第二输入口相连通,并于其 中央两侧分别设有第三、第四输出口,并于第二流道内设置有一控制件, 该控制件是控制第三、第四输出口的启闭,使得第三、第四输出口无法同 时开启,第二及第三流道间并设有一控制管路,该控制管路是与第三流道 相连通,使得油压可藉由控制管路流至第一及第二流道的另一端,第三流 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及第二输入口相连接,其并于其内设有一挡块,该挡 块是可控制控制管路的启闭;且于第二输入口连接有一弹性胀力器,并于 弹性胀力器的输入端连接有一储气压桶,使得逻辑板内不断接收弹性胀力 器所设定的油压,使得第一、第二封闭块、控制件及挡块往第一输入口移 动,并透过第三输出口将油压输送油压马达中,使其不断运转。

说明书


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特别是指一种藉由地心引力牵引重物即可带动机台运转,进而产生动能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

    背景技术

    按,目前世界上的发电方式区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自然界的力量作为发电的动力,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另一种则是透过天然资源来作为发电的动力,如:核能发电、火力发电等。

    上述的发电方式虽可达到发电的功效,但仍有以下的缺失:

    1.虽自然界的风力及水力可作为发电的动力源,但自然界所产生的力量是难以掌控的,人们无法预知何时会刮风及河川的水流何时会干,一旦无风无水时,该发电机即丧失发电的能力。

    2.以天然资源作为发电机的动力源,虽可改善上述的缺失,但天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人类大量开采下,终有耗竭一日,且以核能发电或火力发电方式需皆耗费庞大的成本及造成环境的污染,实有改善的必要。

    由此可见,上述常用物品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本案申请人鉴于上述常用动力来源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并经多年苦心孤诣潜心研究后,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地即在于提供一种藉由地心引力牵引重物,且不需藉助任何外力,即可产生动力源,以提供发电机或发电厂进行发电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较低的制作成本,即可提供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供工业使用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

    可达成上述发明目的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是包含有四组重力锤、两油压产生装置、两转轮组、一接近开关、两自动转换阀、一逻辑板及储油箱所组成;其中,该每一重力锤皆是由两重锤通过连杆相互连接所组成,且该连杆是穿置于油压产生装置上,该油压产生装置内设有与重力锤相连接的油压缸,使其与重力锤相互连动;该两转轮组是与油压产生装置相固结,其间设有一驱动齿轮及一传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传动齿轮是相互啮合,且该驱动齿轮是由一油压马达控制旋转,使得转轮可旋转动作;该自动转换阀是结合于油压产生装置的一侧,并与储油箱相连通,使油体可经由自动转换阀输送至油压产生装置内,同时,自动转换阀亦通过管路与逻辑板及接近开关相互连接;当其中一组重力锤受地心引力的牵引而落下时,同时挤压油压产生装置内的油压缸,使其产生一高于设定值的油压,并将此油压经自动转换阀传送至接近开关,当接近开关触发时,即会驱使自动转换阀开启,使得储存于自动转换阀内的油体可传送至动力马达产生动力;同时接近开关并会将油压传送至逻辑板中,当逻辑板判断油压小于设定值时,即会驱使油压马达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并同步带动传动齿轮及转轮转动,使得转轮可带动另一组重力锤动作,致使另一组重力组可重复上述的动作,致使动力马达可不断产生动力,以供发电机或发电厂发电动力的来源。

    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系统,与其它常用动力来源相互比较时,更具有下列的优点:

    1.本发明是藉由地心引力牵引重物,且不需藉助任何外力,即可产生动力源,以提供发电机或发电厂进行发电。

    2.本发明通过较低的制作成本,即可提供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供工业上使用。

    【附图说明】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及其附图,将可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及其目的功效;有关该实施例的附图为:

    图1为本发明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的重力轮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的重力锤动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的储油桶管路配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的管路配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的弹性胀力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的动作流程示意图。

    图中1为重力锤,10为第二转轮组,11为重锤,12为连杆,14为接近开关,141为控制杆,15为逻辑板,150为控制管路,151为第一流道,1511为第一封闭块,1512为第二封闭块,152为第二流道,1521为控制件,153为第三流道,1531为挡块,154为第一输入口,155为第二输入口,156为第一输出口,157为第二输出口,158为第三输出口,159为第四输出口,16为油压马达,161为驱动齿轮,17为弹性胀力器,171为选择阀,1711为A流道,1712为B流道,1713为滑块,1714为输入口,1715为输出口,18为防回机构,181为固定座,1811为停止销,182为防回杆,2为第一油压产生装置,21为油压缸,22为连动杆,3为第二油压产生装置,31为A油压缸,32为A连动杆,4为第一自动转换阀,41为油体输出管,42为油体输入管,5为第二自动转换阀,51为A油体输出管,52为B油体输入管,6为机房,7为储油箱,71为油压输入管,72为油压输出管,8为动力输出马达,9为第一转轮组,91为滑轮,92为固定轴杆,93为传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主要包括有:

    四组重力锤1,每一组重力锤1皆包含两重锤11,该两重锤11是透过一连杆12相连接;

    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2,3,该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2,3内分别设置有两组垂直摆设的一进一出的油压缸21、A油压缸31;是于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2,3上各设置有两组相互垂直的重力锤1,并将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2,3内的两组一进一出的油压缸21、A油压缸31分别透过一连动杆22,A连动杆32与两组重力锤1上的重锤11相固结,使得该两组一进一出的油压缸21,A油压缸31与重力锤1成连动关系;

    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4,5,该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4,5内设置有两组两端开放的油体输出管41,A油体输出管51及油体输入管42,B油体输入管52,并将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4,5的前侧分别固设于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2,3的一侧,使得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2,3内的两组一进一出的油压缸21,A油压缸31分别与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4,5内的两组油体输出管41,A油体输出管51及油体输入管42,B油体输入管52的前侧部位相连接,使其可形成一回路,并将油体输入管42,B油体输入管52的后侧部位透过油压输入管71与机房6上的储油箱7相互连接,以提供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2,3内的两一进一出油压缸21,A油压缸31所需的油体,而挤压后的油体则经由自动转换阀4,5并透过油压输出管72,73分别与机房6外的动力输出马达8及弹性胀力器的选择阀171相连接,动力输出马达8则透过管路将油体排放至储油箱7,并于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4,5的油压输出管72接近顶端部位另外分支有一油压输出口(图中未标示);

    第一、第二转轮组9,10,该第一、第二转轮组9,10是分别锁固于第一、第二油压产生装置2,3的两侧,并于第一、第二转轮组9,10的四周分别设有数个滑轮91,该滑轮91是分别锁固于机房6上,以利于转轮91的旋转动作;第一、第二转轮组9,10间并透过数个固定轴杆92相互连结,该固定轴杆92上并紧配合有一传动齿轮93;

    一接近开关14,该接近开关14的顶端设有一控制杆141,该控制杆141可控制接近开关14的启闭,并于两侧处分别设置有一输入口及输出口;是将接近开关14设置于两转轮组间并接近传动齿轮93,且其输入口是过管路与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4,5的油压输出口相接并透过管路与逻辑板15的第一输入口153及第一、第二自动转换阀4,5相接;

    一逻辑板15,该逻辑板15上设置有第一、第二及第三流道151,152,153,并于其右侧端部及底端设有第一、第二输入口154,155,该第一、第二及第三流道151,152,153是与第一输入口154相导通,并于第一流道151的中段部位设置有第一、第二输出口156,157,该第一、第二输出口156,157是透过管路与储油箱7相接,并于第一流道内151设置有第一、第二封闭块1511,1512及传动轴1513,该第一、第二封闭块1511,1512是透过传动轴1513控制第一、第二输出口156,157的启闭,使其无法同时开启,该第二流道152的中间处是与第二输入口155相连通,并于其中间两侧分别设有第三、第四输出口158,159,并于第二流道152内设置有一控制件1521,该控制件1521是控制第三、第四输出口158,159的启闭,使得第三、第四输出口158,159无法同时开启,同时藉由第二输入口155所输入的油压受到控制件1521及挡块1531的阻挡,使得第二输入口155的油压与第一输入口154的油压互不导通,第二及第三流道152,153间并设有一控制管路150,该控制管路150是与第三流道153相连通,使得油压可藉由控制管路150流至第一及第二流道151,152的另一端,第三流道15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及第二输入口154,155相连接,并于其内设有一挡块1531,该挡块1531是可控制控制管路150的启闭;

    一油压马达16,该油压马达16是透过管路与逻辑板的第四输出口159连接,并于其输出轴上固结有一驱动齿轮161,该驱动齿轮161是与传动齿轮93相啮合,使得油压马达16可带动传动齿轮93旋转,进而带动两转轮组9,10、第一及第二油压产生装置2,3、第一及第二自动转换阀4,5、四组重力锤1转动;

    一弹性胀力器17,该弹性胀力器17的输出端充填有油体,并于油体的前端设有一选择阀171,该选择阀171内设有A、B流道1711,1712,并于两侧分别设有一输入口1714及输出口1715,两流道的前端并设有一滑块1713,该滑块1713的底端则设有一弹簧1716,使得滑块1713受到弹簧1716的推移,进而封闭输入口1714,选择阀的输出口1715是与逻辑板的第二输入口155相接,而输入口1714则与自动转换阀4,5相连接,弹性胀力器的输入端172则连接有一储气压桶173,该储气压桶173是设置于机房6的一侧,使得储气压筒173可提供一油压设定值至弹性胀力器17,致使弹性胀力器17可将该设定值的油压透过B流道1712输出至逻辑板的第二输入口155中,进而驱使逻辑板的第一、第二及第三流道151,152,153内的封闭块1511,1512、控制件1521及挡块1531朝第一输入口154处移动,导致第一、第三输出口156,157开启;

    一防回机构18,其是包含有一固定座181及防回杆182所组成,该固定座181是与机房6相连接并置于两转轮组9,10间,其上的一端设有一停止销1811,另一端则结合防回杆182,透过停止销1811的阻挡,使得防回杆182仅只能作单向的旋转运动,防回杆182的一端则与转轮组间的固定轴杆92相互抵持,使得转轮组9,10仅能单方向旋转;

    欲产生动力时,如图1、图4、图5及图6所示,当逻辑板的第二输入口155受到弹性胀力器17所设定的油压时,驱使逻辑板第一、第二及第三流道151,152,153内的封闭块1511,1512、控制件1521及挡块1531朝第一输入口154处移动,导致第一、第四输出口156,159开启,其设定值的油压即可透过第四输出口159传送至油压马达16上,进而驱动油压马达16带动传动转轮组9,10旋转,当转轮组9,10旋转时,其中一组重力锤1受地心引力的牵引而落下,同时挤压油压产生装置2,3内的油压缸21,31产生一高于设定值的油压,并将此油压经自动转换阀4,5传送至接近开关14,同时并将油压传送至弹性胀力器17的选择阀171中,并将选择阀171内的滑块1713向下挤压弹簧1716推移,使得A流道1711开启,以补充弹性胀力器171的油体,当转轮组9,10的固定轴杆92碰触至接近开关14的控制杆141时,致使接近开关14触发,同时防回机构18的防回杆182亦与另一固定轴杆92相抵持,此时储存于自动转换阀4,5内的油体则可传送至动力马达8内使其产生动力,同时,一高于设定值的油压则输入逻辑板15的第一输入口154中,使得逻辑板15内的第一封闭块1511、控制件1521及挡块1531朝流道的左侧移动,此时第二封闭块1512因受传动轴的推移,亦同时向左侧移动,导致第一、第四输出口156,159封闭,此时油压马达8则停止旋转,同时逻辑板15内的多余油体则可藉由第二输出口157传输至储油箱7内,待重力锤1完全落下时,逻辑板15内的油压降低,使得油压可藉由控制管路150流至第一及第二流道151,152的左侧并将第二封闭块及滑动块1521向第一输入口154移动,此时,第一、第四输出口156,159则再次开启,致使油压马达16再次驱动转轮组9,10转动,另一组重力锤1可重复上述的动作,使得动力马达8可不断产生动力,以供发电机或发电厂发电动力的来源。

    另外,本发明于产生动力的过程中,因重力锤1反复旋转动作,使得输往动力马达8的油压会产生一时间差;故于使用时,一动力马达8需搭配两重力能量系统,藉以相互弥补输往动力马达8的油压时间差,致使动力马达8可不断产生动力。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发明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利用重力能量产生动力的方法及其构造,是将两组重力锤置于一油压产生装置上,油压产生装置与一转轮相固接,于油压产生装置上连接一自动转换阀,而转轮则与一油压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当其中一组重力锤受地心引力的牵引而落下时,即会驱使油压产生装置产生一高于设定值的油压,将油压经自动转换阀传送至接近开关,当接近开关触发,即会驱使自动转换阀开启,使得油压可传送至动力马达产生动力;同时接近开关并会将油压传送至逻辑板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