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链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凸轮轴。
背景技术
一般机车引擎运作,主要是通过燃油在燃烧室内燃烧,从而推动活塞往复
运作,并通过链轮转动对凸轮轴形成连动,而链轮的转动会随着活塞往复运动
所产生曲柄转动而转动,透过循环的连动使得活塞与阀门依序同步运作,从而
使得进、排气门的启闭能够与活塞配合运作。该链轮通常都是由凸轮轴的两个
凸部来固定,两凸部相交形成一个大于180°的角和一个小于180°的角,由于
两夹角都不为180°,所以凸轮轴转动时始终处于力矩失衡状态,而链轮与凸轮
轴连动,所以链轮也处于力矩失衡状态,这样的偏差长期存在将会使得转动耗
力且不顺畅,进而会影响引擎的效率。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使得凸轮轴和链轮转动时力矩平衡的
链轮。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得
凸轮轴和链轮转动时力矩平衡的链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链轮,包括链轮本体和凸轮轴,
所述链轮本体沿轴线分为链轮上部和链轮下部,所述链轮上部的重量大于链轮
下部的重量,所述链轮本体上设置有螺孔和环孔,所述链轮本体的外表面上设
置有配重片,所述配重片沿轴线分为配重片上部和配重片下部,所述配重片上
部重量大于所述配重片下部重量,所述配重片上对应螺孔处设置有穿孔,所述
配重片上对应环孔处设置有轴孔,所述螺孔和穿孔通过第一螺钉连接,所述凸
轮轴的端面中心设置有螺钉孔,第二螺钉穿过轴孔和环孔进入螺钉孔。
为了保证产生较为足够的平衡重量,所述链轮上部重量至少为链轮下部重
量的1.01倍。
为了简化配重片的加工程序,所述配重片上部和配重片下部为同一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使得链轮在带动凸轮轴旋转时,凸轮轴与链
轮均处于平衡状态,达到转动平顺、省力且顺畅的效果,从而提升引擎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配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凸轮轴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链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新型链轮,包括链轮本体1和凸轮轴2,链轮本体
1沿轴线L1分为链轮上部1a和链轮下部1b,链轮上部1a的重量大于链轮下部
1b的重量,链轮本体1上设置有螺孔1c和环孔1d,链轮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
置有配重片3,配重片3沿轴线L1分为配重片上部3a和配重片下部3b,配重
片上部3a重量大于配重片下部3b重量,配重片3上对应螺孔1c处设置有穿孔
3c,配重片3上对应环孔1d处设置有轴孔3d,螺孔1c和穿孔3c通过第一螺
钉8连接,凸轮轴2的端面中心设置有螺钉孔2a,第二螺钉9穿过轴孔3d和
环孔1d进入螺钉孔2a。
凸轮轴2的端面上设置第一固定孔4,配重片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孔5,第
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相互配合,使得配重片3能够更加稳固的与凸轮轴2
连接。
配重片上部3a的宽度大于配重片下部3b的宽度,使配重片上部3a的重量
大于配重片下部3b的重量。链轮上部1a重量至少为链轮下部1b重量的1.01
倍,保证产生较为足够的平衡重量。配重片上部3a和配重片下部3b为同一材
质,达到简化配重片3的加工程序,节约成本的效果。
当机车引擎运作时,链轮1带动凸轮轴2转动,由于链轮上部1a的重量大
于链轮下部1b的重量,因而可以对凸轮轴2形成两个凸部2b、2c而造成的偏
颇,形成三个鼎立状态予以平衡,使得链轮1与凸轮轴2在转动时受到的力矩
均处于平衡状态。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
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
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
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