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337908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79077.1

申请日:

2016.02.04

公开号:

CN105540879A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C02F 5/08申请公布日:2016050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2F 5/08申请日:20160204|||公开

IPC分类号:

C02F5/08; C02F5/10; C02F5/14

主分类号:

C02F5/08

申请人:

江苏盛世水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杜娟; 辛兰; 尹乃诚; 郑俊毅

地址:

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长乐路牵牛巷12号6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泽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7

代理人:

姚继伟;邵桂礼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N-油酰基肌氨酸盐10-18%,天然分散剂12-25%,聚磷酸盐3-5%,铜缓蚀剂3-8%,软水50-72%。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N-油酰基肌氨酸盐10-18%,天然分散剂12-25%,聚磷酸盐3-5%,铜缓蚀剂3-8%,软水50-7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N-油酰基肌氨酸盐采用N-油酰基肌氨酸钠或N-油酰基肌氨酸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分散剂采用葡萄糖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钠或单宁。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磷酸盐采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缓蚀剂采用苯并三氮唑或甲基苯并三氮唑。

说明书

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领域中的水处理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循环冷却水系统作为重要的热交换系统被广泛使用,在一些生产工艺中,存在着换热器材质特殊、热介质温度高等问题,要求循环冷却水系统水源采用软化水,并采用闭路循环的方式,以降低因结垢给系统造成的危害,软化水的钙硬度通常为0-20mg/L(以CaCO3计)。常见软水系统包括如钢铁行业的连铸结晶器的循环冷却水、氧枪的循环冷却水、核能发电系统的循环冷却水、浮法玻璃生产线的循环冷却水、中央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循环冷却水等,软化水的钙硬度通常为0-20mg/L(以CaCO3计)。软化水的显著特点是不结垢,但对金属的腐蚀性极强,属于强腐蚀性水,用于工业循环冷却水时,对碳钢的腐蚀速率可高达2.0mm/a以上。因此解决软化水对于金属腐蚀的问题成了当下的热门课题,采用何种方式处理才能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对于碳钢腐蚀率小于0.075mm/a、铜合金和不锈钢腐蚀率小于0.005mm/a的规定,也是解决方案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N-油酰基肌氨酸盐10-18%,天然分散剂12-25%,聚磷酸盐3-5%,铜缓蚀剂3-8%,软水50-72%。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特征是:

所述N-油酰基肌氨酸盐采用N-油酰基肌氨酸钠或N-油酰基肌氨酸钾。

所述天然分散剂采用葡萄糖酸钠或木质素磺酸钠或单宁。

所述聚磷酸盐采用三聚磷酸钠或六偏磷酸钠。

所述铜缓蚀剂采用苯并三氮唑或甲基苯并三氮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聚磷酸盐在水中电离产生PO43-,与Fe3+反应生成一种不溶性的γ-Fe2O3和FePO4·2H2O混合薄膜,防止金属腐蚀。其在低浓度单独使用下缓蚀作用不明显。

2、N-油酰基肌氨酸钠作用是提高金属腐蚀电位,抑制阳极腐蚀,随着浓度的不断升高,电位随之升高,腐蚀率逐步降低。

3、N-油酰基肌氨酸盐、天然分散剂和聚磷酸盐三者的复合使用后,利用N-油酰基肌氨酸钠的抑制阳极反应、天然分散剂的羟基、羧基的吸附效应,加强了混合薄膜的致密性,强化了缓蚀效果,三者起到了良好的协同作用。

4、铜缓蚀加入本发明中,用于强化对于含铜设备的缓蚀作用。

5、N-油酰基肌氨酸钠可生物降解,相对于目前使用的钼酸盐类缓蚀剂,无环境污染问题。聚磷酸盐用量低,且主要用于成膜,水体中游离磷含量少,环境危害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表1所示,按重量百分比向反应釜中加入软水55份,开启搅拌机,依次加入将N-油酰基肌氨酸盐10份,天然分散剂25份,聚磷酸盐3份,铜缓蚀剂7份,充分搅拌30分钟即可得到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

本实施例中所述N-油酰基肌氨酸盐采用N-油酰基肌氨酸钠,所述天然分散剂采用葡萄糖酸钠,所述聚磷酸盐采用三聚磷酸钠,所述铜缓蚀剂采用苯并三氮唑。

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参考表1,和前面所述实施例类似,只是实施例2中所述N-油酰基肌氨酸盐采用N-油酰基肌氨酸钾,所述天然分散剂采用木质素磺酸钠,所述聚磷酸盐采用六偏磷酸钠,所述铜缓蚀剂采用甲基苯并三氮唑;

实施例3中所述N-油酰基肌氨酸盐采用N-油酰基肌氨酸钾,所述天然分散剂采用单宁,所述聚磷酸盐采用六偏磷酸钠,所述铜缓蚀剂采用甲基苯并三氮唑;实施例4中所述N-油酰基肌氨酸盐采用N-油酰基肌氨酸钠,所述天然分散剂采用葡萄糖酸钠这种常见的天然分散剂,来源广泛,与其他阻垢剂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所述聚磷酸盐采用三聚磷酸钠,所述铜缓蚀剂采用苯并三氮唑。

取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制成的试样,以100mg/L浓度加入到1L实验水中,并按GB18175-2000-T水处理剂缓蚀性能的测定旋转挂片法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见下表。

具体试验条件

仪器与设备:RCC-Ⅱ型旋转挂片腐蚀试验仪、电子天平等。

试验温度:50℃

试验时间:72小时

试验用水:钢铁厂现场工业软水:pH7.85,电导率325μs/cm,总硬度25mg/L(以CaCO3计),钙硬度12mg/L(以CaCO3计),总碱度40mg/L,氯离子20mg/L,SO42-19.1mg/L。

试验挂片:Ⅰ型碳钢、黄铜、不锈钢。

测试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缓蚀能力出众。

虽然已经在此处描述了具体实施方式,但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的典型例子而已,其可体现为各种形式。因此,这里披露的仅仅是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以及作为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际中任何恰当的方式不同地应用本发明的代表性的基础,包括采用这里所披露的各种特征并结合这里可能没有明确披露的特征。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表1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
N-油酰基肌氨酸盐10181016天然分散剂25121222聚磷酸盐3534铜缓蚀剂7338软水55627250原料合计100100100100

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水闭路循环冷却水系统高效缓蚀分散剂,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N-油酰基肌氨酸盐10-18%,天然分散剂12-25%,聚磷酸盐3-5%,铜缓蚀剂3-8%,软水50-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废水、污水或污泥的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