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系统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丝网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卷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丝网印刷机是用丝网印版施印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在套位印刷工艺中,常
使用丝网印刷系统来实现印制。以薄膜电路板生产为例,为避免搭线、短路,需要控制套位
精度,随着薄膜电路板越来越小、越来越薄,现有的丝网印刷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套位印刷精
度的要求。现有的丝网印刷机,使用对位孔和对位针配合的方式来实现网版与待印刷料带
之间的对位,对位精度不高,产品不良率高,对位效率低,严重限制生产效率的提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对位准确、快速料带丝网印刷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卷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系统,
对位准确、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卷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系统,包括网版和用于支撑
外部料带的印刷台,还包括四轴自动对位平台,四轴自动对位平台包括底板和对位台,印刷
台设置于对位台,所述底板和对位台之间设置有四组用于驱动对位台实现XY轴平移和转动
的XYθ对位单元,所述四组XYθ对位单元呈矩形分布于底板,四组XYθ对位单元的转轴分别与
对位台可转动连接;
四轴自动对位平台还包括CCD摄像组件和电脑控制组件,所述CCD摄像组件和至少三组
XYθ对位单元分别与电脑控制组件电信号连接,所述CCD摄像组件拍摄位于印刷台的料带。
优选的,所述四组XYθ对位单元包括三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和一组随动XYθ对位单
元,位于底板同一侧的两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的动力输出方向呈相同方向布置,另一组主动
XYθ对位单元的动力输出方向与上述两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的动力输出方向相互垂直。
优选的,所述四组XYθ对位单元为四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所述四组主动XYθ对位单
元的动力输出方向依次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布置。
优选的,所述主动XYθ对位单元包括滑轨座,所述滑轨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
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轴,所述滑轨座设置有下滑轨,所述下滑轨滑动连接有下滑块,
所述下滑块与丝杆轴螺接,所述下滑块设置有与下滑轨相互垂直的上滑轨,所述上滑轨滑
动连接的上滑块,所述上滑块设置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随动XYθ对位单元包括滑轨座,所述滑轨座设置有下滑轨,所述下滑
轨滑动连接有下滑块,所述下滑块与丝杆轴螺接,所述下滑块设置有与下滑轨相互垂直的
上滑轨,所述上滑轨滑动连接的上滑块,所述上滑块设置有转轴。
优选的,所述印刷台开设有摄像窗,所述摄像窗镶设有透明板,所述CCD摄像组件
设置于底板;所述CCD摄像组件包括XY移动平台,所述XY移动平台连接有CCD摄像头,所述
CCD摄像头位于摄像窗的底部并正对透明板。
优选的,所述印刷台开设有多个吸风孔,吸风孔布置在摄像窗的周围。
优选的,还包括能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粱和用于设置刮刀的刮刀柄,刮刀
柄滑动设置于升降粱,网版设置于升降粱且布置于刮刀柄和印刷台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导料辊,导料辊设置于印刷台的两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卷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系统,CCD摄像组件拍摄
位于印刷台的待印刷的料带,电脑控制组件自动识别CCD摄像组件所拍摄料带的定位点并
计算出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并控制XYθ对位单元运动,驱动印刷台实现XY轴平移和转动,从
而实现印刷台上的料带与网版自动对位,使得套位印刷更加准确,对位效率高、准确度高。
在对位工序上无需人工干预,大大节省企业人力成本,提高印刷质量,提高印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四轴自动对位平台和印刷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一的四轴自动对位平台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一的四轴自动对位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隐藏对位台后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主动XYθ对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随动XYθ对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二的四轴自动对位平台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二的四轴自动对位平台隐藏对位台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二的四轴自动对位平台隐藏对位台后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网版2—印刷台21—摄像窗22—导料辊
3—升降粱4—刮刀柄
5—四轴自动对位平台51—底板52—对位台53—主动XYθ对位单元531—滑轨
座532—第一电机533—丝杆轴534—下滑轨535—下滑块536—上滑轨537—
上滑块538—转轴54—随动XYθ对位单元55—CCD摄像组件551—XY移动平台
552—CCD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11所示,本发明的卷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系统,包括网版1和用于支撑外
部料带的印刷台2,还包括四轴自动对位平台5,四轴自动对位平台5包括底板51和对位台
52,印刷台2设置于对位台52,所述底板51和对位台52之间设置有四组用于驱动对位台52实
现XY轴平移和转动的XYθ对位单元,所述四组XYθ对位单元呈矩形分布于底板51,四组XYθ对
位单元的转轴538分别与对位台52可转动连接;
四轴自动对位平台5还包括CCD摄像组件55和电脑控制组件,所述CCD摄像组件55和至
少三组XYθ对位单元分别与电脑控制组件电信号连接,所述CCD摄像组件55拍摄位于印刷台
2的料带。
本发明的卷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系统还可设置有机架、放料辊和收料辊,机架
用于支撑本发明的卷料自动对位的丝网印刷系统的其它零部件,四轴自动对位平台5用于
驱动网版1与待印刷的料带自动对位;放料辊和收料辊设置于印刷台2的两端,驱动料带从
印刷台2和网版1之间穿过。
印刷台2设置于对位台52,便于调节网版1与印刷台2之间的距离,便于上料和下
料。
工作时,网版1向上滑动,使网版1与印刷台2之间的距离增大。待印刷的料带移动
至印刷台2和网版1之间,CCD摄像组件55拍摄位于印刷台2的料带,电脑控制组件自动识别
CCD摄像组件55所拍摄料带的定位点并计算出与基准位置的偏差,并控制XYθ对位单元运
动,驱动印刷台2实现XY轴平移和转动,从而实现印刷台2上的料带与网版1自动对位,使得
套位印刷更加准确,对位效率高、准确度高。在对位工序上无需人工干预,大大节省企业人
力成本,提高印刷质量,提高印刷效率。
优选的,所述四组XYθ对位单元包括三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53和一组随动XYθ对位
单元54,位于底板51同一侧的两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53的动力输出方向呈相同方向布置,另
一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53的动力输出方向与上述两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53的动力输出方向
相互垂直。
三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53和一组随动XYθ对位单元54实现驱动对位台52实现XY轴
方向的移动和转动,上述结构布置,可最大限度提升对位台52的转动角度,避免在运转时相
互之间的干涉现象,从而达到高速度和高精度的控制要求。
优选的,所述主动XYθ对位单元53包括滑轨座531,所述滑轨座531设置有第一电机
532,所述第一电机532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杆轴533,所述滑轨座531设置有下滑轨534,所述
下滑轨534滑动连接有下滑块535,所述下滑块535与丝杆轴533螺接,所述下滑块535设置有
与下滑轨534相互垂直的上滑轨536,所述上滑轨536滑动连接的上滑块537,所述上滑块537
设置有转轴538。第一电机532带动丝杆轴533旋转,丝杆轴533驱动下滑块535沿下滑轨534
滑动。当对位台52实现转动角度时,上滑块537适应对位台52的摆角沿上滑轨536滑动。
优选的,所述随动XYθ对位单元54包括滑轨座531,所述滑轨座531设置有下滑轨
534,所述下滑轨534滑动连接有下滑块535,所述下滑块535与丝杆轴533螺接,所述下滑块
535设置有与下滑轨534相互垂直的上滑轨536,所述上滑轨536滑动连接的上滑块537,所述
上滑块537设置有转轴538。随动XYθ对位单元54并不提供动力,配合另外三组主动XYθ对位
单元53进行跟随动作,实现对位台52实现XY轴方向的移动和转动。
优选的,所述印刷台2开设有摄像窗21,所述摄像窗21镶设有透明板,所述CCD摄像
组件55设置于底板51;所述CCD摄像组件55包括XY移动平台551,所述XY移动平台551连接有
CCD摄像头552,所述CCD摄像头552位于摄像窗21的底部并正对透明板。CCD摄像头552透过
透明板可拍摄位于透明板上方料带的定位点。同样,该XY移动平台551驱动CCD摄像头552进
行XY方向的移动,扩大CCD摄像头552捕捉定位点的捕捉范围。
优选的,所述印刷台2开设有多个吸风孔,吸风孔布置在摄像窗21的周围。吸风孔
与外部负压设备连接用于吸合固定印刷台2上的待加工料带,使得网版1与料带对位更加准
确。
优选的,还包括能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粱3和用于设置刮刀的刮刀柄4,刮
刀柄4滑动设置于升降粱3,网版1设置于升降粱3且布置于刮刀柄4和印刷台2之间。升降粱3
用于在竖直方向调整网版1和刮刀柄4的位置,具体还可包括驱动升降粱3在竖直方向往复
移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同步带组件,电动机通过驱动同步带组件来驱动
升降粱3,从而实现调整网版1和刮刀柄4的位置。刮刀柄4在水平方向滑动设置于升降粱3,
刮刀柄4在水平方向往复移动时带动外部的刮刀,实现印制。
优选的,还包括导料辊22,导料辊22设置于印刷台2的两端,导料辊22用于支撑料
带,料带绕过导料辊22时可改变方向,导料辊22便于布置料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四组XYθ对位单元为四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
53,所述四组主动XYθ对位单元53的动力输出方向依次呈顺时针或逆时针布置。四组主动XY
θ对位单元53可实现驱动对位台52实现XY轴方向的移动和转动。为提高该对位平台的工作
稳定性,上述结构为优选结构布置,可最大限度提升对位台52的转动角度,避免在运转时相
互之间的干涉现象,从而达到高速度和高精度的控制要求。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乃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得以令其在使用上,增进以往
技术中所未有的效能而具有实用性,成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
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
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