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33749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85.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21514.1

申请日:

2014.09.30

公开号:

CN104280918A

公开日:

2015.01.1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33申请日:20140930|||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3

主分类号:

G02F1/1333

申请人:

苏州圣谱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费金华

地址:

215101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珠江南路378号天隆大楼472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连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包括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方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下方设有屏蔽层,所述耐热层的上表面设有非粘接区和粘接区,所述非粘接区位于所述粘接区的四周,所述非粘接区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粘接区上设有多个粘接单元,所述多个粘接单元之间这有沟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新型背光模组背胶,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背胶不便于拆卸,且不耐热、容易漏电及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具有便于拆卸、耐热绝缘抗干扰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工作性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方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下方设有屏蔽层,所述耐热层的上表面设有非粘接区和粘接区,所述非粘接区位于所述粘接区的四周,所述非粘接区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粘接区上设有多个粘接单元,所述多个粘接单元之间这有沟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4个,其贯通所述耐热层、绝缘层及屏蔽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单元成矩阵排列。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单元成凸起状。

说明书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
背景技术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胶是背光模组的零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用来粘接背光模组中的元器件,传统的背胶仅仅设有一层粘接层,所有元器件均位于此粘接层上,其不便于拆卸,且不耐热、容易漏电及受到电磁干扰,不利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耐热绝缘抗干扰的新型背光模组背胶。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包括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方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下方设有屏蔽层,所述耐热层的上表面设有非粘接区和粘接区,所述非粘接区位于所述粘接区的四周,所述非粘接区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粘接区上设有多个粘接单元,所述多个粘接单元之间这有沟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新型背光模组背胶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新型背光模组背胶,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背胶不便于拆卸,且不耐 热、容易漏电及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具有便于拆卸、耐热绝缘抗干扰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耐热层,2、绝缘层,3、屏蔽层,11、非粘接区,12、粘接区,13、定位孔,121、粘接单元,122、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1,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包括耐热层1,所述耐热层1下方设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的下方设有屏蔽层3,绝缘层2起到绝缘作用,屏蔽层3起到屏蔽电磁辐射、抗干扰的作用,所述耐热层1的上表面设有非粘接区11和粘接区12,所述非粘接区11位于所述粘接区12的四周,所述非粘接区11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3,起定位作用,所述粘接区12上设有多个粘接单元121,所述多个粘接单元121之间这有沟槽122,所述定位孔13为4个,其贯通所述耐热层1、绝缘层2及屏蔽层3,所述粘接单元11成矩阵排列,所述粘接单元121成凸起状,当元器件比较小时之间粘接在单个粘接单元121上,当元器件比较大时,粘接在多个粘接单元121上,其与整块粘接相比,节省了粘接材料,同时由于沟槽122的作用,使得其摘取方便,便于拆卸。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80918A43申请公布日20150114CN104280918A21申请号201410521514122申请日20140930G02F1/133320060171申请人苏州圣谱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址215101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珠江南路378号天隆大楼4721室72发明人费金华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代理人连围54发明名称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57摘要本发明为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包括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方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下方设有屏蔽层,所述耐热层的上表面设有非粘接区和粘接区,所述非粘接区位于所述粘接区的四周,所述非粘。

2、接区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粘接区上设有多个粘接单元,所述多个粘接单元之间这有沟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新型背光模组背胶,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背胶不便于拆卸,且不耐热、容易漏电及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具有便于拆卸、耐热绝缘抗干扰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工作性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80918ACN104280918A1/1页21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其特征在于包括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方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下方设有屏蔽层,所述耐热层的上表面设有非粘接区和粘。

3、接区,所述非粘接区位于所述粘接区的四周,所述非粘接区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粘接区上设有多个粘接单元,所述多个粘接单元之间这有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4个,其贯通所述耐热层、绝缘层及屏蔽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单元成矩阵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单元成凸起状。权利要求书CN104280918A1/2页3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光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背景技术0002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

4、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背胶是背光模组的零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用来粘接背光模组中的元器件,传统的背胶仅仅设有一层粘接层,所有元器件均位于此粘接层上,其不便于拆卸,且不耐热、容易漏电及受到电磁干扰,不利于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工作。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耐热绝缘抗干扰的新型背光模组背胶。0004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包括耐热层,所述耐热层下方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下方设有屏蔽层,所述耐热层的上表面设有非粘接区和粘接区,所述非粘接区位于所述粘接区的四周,所述非粘接区上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粘接区上设有多个粘接单元,所述多个粘接单元之间这有。

5、沟槽。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新型背光模组背胶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新型背光模组背胶,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背胶不便于拆卸,且不耐热、容易漏电及受到电磁干扰的问题,具有便于拆卸、耐热绝缘抗干扰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工作性能。附图说明0006图1是本发明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000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耐热层,2、绝缘层,3、屏蔽层,11、非粘接区,12、粘接区,13、定位孔,121、粘接单元,122、沟槽。具体实施方式0008请参阅附图1,一种新型背光模组背胶,包括耐热层1,所述耐热层1下方设有绝缘层2,所述绝缘层2的下方设有屏蔽层3,绝缘层2起到绝缘。

6、作用,屏蔽层3起到屏蔽电磁辐射、抗干扰的作用,所述耐热层1的上表面设有非粘接区11和粘接区12,所述非粘接区11位于所述粘接区12的四周,所述非粘接区11上设有多个定位孔13,起定位作用,所述粘接区12上设有多个粘接单元121,所述多个粘接单元121之间这有沟槽122,所述定位孔13为4个,其贯通所述耐热层1、绝缘层2及屏蔽层3,所述粘接单元11成矩阵排列,所述粘接单元121成凸起状,当元器件比较小时之间粘接在单个粘接单元121上,当元器件比较大时,粘接在多个粘接单元121上,其与整块粘接相比,节省了粘接材料,同时由于沟槽122的作用,使得其摘取方便,便于拆卸。000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说明书CN104280918A2/2页4围。说明书CN104280918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8091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