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33514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10163.7

申请日:

2014.08.19

公开号:

CN104298368A

公开日:

2015.01.2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G06F 3/0338申请公布日:2015012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3/0338申请日:20140819|||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338(2013.01)I; G06F3/041; G06F3/044

主分类号:

G06F3/0338

申请人:

向开元

发明人:

杨丽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城区金牛路香港街港岛3座903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连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0mm的静电触控感应区域,触控感应区域设置有10~30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感应电极连接到独立的触控IC,或是与键盘旁边的触控板共用触控IC;触控IC通过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并可根据手指停留状态,发出光标运动指令或是快捷键指令。本发明采用静电触控方式代替传统指点杆的推压改变电阻方式,操作起来不会因时间久而疲劳,并且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另外,其具有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的功能,比目前的推压式指点杆具有更丰富的操作功能。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0mm的静电触控感应区域(30),触控感应区域(30)设置有10~30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二感应电极(71),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二感应电极(71)连接到独立的第一触控IC(20),或是与键盘旁边的触控板(90)共用第二触控IC(21),第一触控IC(20)和第二触控IC(21)通过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30)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IC(20)感测到静电时,先分析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或是快速滑动等各种手势状态,据以判断使用者的指令,根据手势状态发出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移动光标等各种触控板的功能,或其它快捷键功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感应电极(71)为连接器(70)的排针顶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感应区域(30)设置有一个感应片(12),感应片(12)为软性或硬性印刷电路板,亦可为软性ITO薄膜或是ITO玻璃,第一感应电极(121)为铜箔或是氧化铟锡ITO,感应片(12)通过电路(122)或连接器(70)连接到设置有触控IC(20)的多层印刷电路板(10)。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应电极(121)为双面触控垂直排列点阵型的X电极与Y电极。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应电极(121)为单面触控的毛毛虫形或三角形的XY点阵型电极。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控IC(20)设置于底板(50)下方的多层印刷电路板(10)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控IC(20)设置于键盘旁边的一般触控板(90)上,第一感应电极(121)或第二感应电极(71)通过导线连接到触控板(90)的第二触控IC(21),使得触摸指点杆与触控板(90)共同使用第二触控IC(21)。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在电脑端运行一个控制界面,使用者可调整光标速度与自定义快捷键指令,并更改第一触控IC(20)和第二触控IC(21)并更改触控IC的软件。

说明书

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计算机外设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
背景技术
许多笔记本计算机会设置指点杆(俗称小红帽)以方便操作光标而手指不必离开键盘,但小红帽传统的缺点是要用比较大的力量推动,且需要用一定的推力,使用一段时间会产生疲劳,尤其是女性与小孩;还有,反应速度并不快,远不如触控板;再则,指点杆上的橡胶套永久了会变脏须更换,造成不便。因此大部分的笔记本计算机除了指点杆之外,还设置了标准触控板,如此则造成重复投资形成浪费,故有必要另外寻找更省力,反应更快速的设计。
其实指点杆是以类似摇杆形式的操作,而触摸板亦可更改软件以摇杆的形式操作,如果能把触摸板的体积缩小,成为指点杆的形式,则可降低成本又不失使用的方便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的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省力、反应速度快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0mm的静电触控感应区域,触控感应区域设置有10~30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到独立的第一触控IC,或是与键盘旁边的触控板共用第二触控IC,第一触控IC和第二触控IC通过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触控IC感测到静电时,先分析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或是快速滑动等各种手势状态,据以判断使用者的指令,根据手势状态发出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移动光标等各种触控板的功能,或其它快捷键功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二感应电极为连接器的排针顶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触控感应区域设置有一个感应片,感应片为软性或硬性印刷电路板,亦可为软性ITO薄膜或是ITO玻璃,第一感应电极为铜箔或是氧化铟锡ITO,感应片通过电路或连接器连接到设置有触控IC的多层印刷电路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感应电极为双面触控垂直排列点阵型的X电极与Y电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感应电极为单面触控的毛毛虫形或三角形的XY点阵型电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触控IC设置于底板下方 的多层印刷电路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触控IC设置于键盘旁边的一般触控板上,第一感应电极或第二感应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到触控板的第二触控IC,使得触摸指点杆与触控板共同使用第二触控IC。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电脑端运行一个控制界面,使用者可调整光标速度与自定义快捷键指令,并更改第一触控IC和第二触控IC并更改触控IC的软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触控方式代替传统指点杆的推压改变电阻方式,操作起来不会因时间久而疲劳,并且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另外,其具有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的功能,比目前的推压式指点杆具有更丰富的操作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方便操作的指点杆的流程图:为判断使用者是否误触,程序会有初期的等待并计算手指停留是否超过第n个时 间段;若是停留,则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并且持续侦测依据各时间段所测的手指中心点位置,持续改变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当手指离开盘面侦测不到静电流,停止运算程序。若非停留,则判断为误触,不产生任何指令。
见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方便操作的指点杆流程图:该流程进行较多样化的动作判读,操作功能更丰富,具有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的功能,以发出相对应的快捷键指令。
见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便操作的指点杆由多层印刷电路板10和互电容式触控IC20以及圆柱形操作部40所组成,电路板10置于键盘底板50下方,圆柱形操作部40从键盘底板50的孔洞突出并居于键盘60之中,圆柱形操作部40上部设置有宽度为5~10mm的触控感应区域30,触控感应区域30为圆形,其下表面设置一个感应片12,感应片12为软性或硬性印刷电路板,亦可为软性ITO薄膜或是ITO玻璃,第一感应电极121为铜箔或是氧化铟锡ITO。感应片12通过电路122连接到设置有触控IC20的多层印刷电路板10,感应片12下方具有支撑件80,外部套上一个圆形塑料罩90,塑料罩90使用与按键60不同颜色的塑料。
感应片12设置有10~20条呈XY点阵分布与触控IC配合的感应电极11,XY点阵型感应电极的形状依据触控IC的需求而设计,例如一般触控板常用的X电极与Y电极垂直排列,亦可为单面触控的毛虫形状。
图4所示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感应片1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器70,连接器70具有针脚71,针脚71与下方设置有触控IC20的多层印刷电路板10焊接。
图5所示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不另设置感应片12,连接器70的顶端即作为感应电极71,排针底部与印刷电路板10焊接之处,设置有双面触控垂直排列的X电极与Y电极,或是单面触控的毛虫形或三角形的电极。
图6所示的实施例四,与例一至例三不同的是,第一触控IC20设置于键盘旁边的一般触控板90上,第二感应电极71通过导线122连接到触控板90的第二触控IC21,使得触摸指点杆与触控板90共同使用第二触控IC21。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98368A43申请公布日20150121CN104298368A21申请号201410410163722申请日20140819G06F3/0338201301G06F3/041200601G06F3/04420060171申请人向开元地址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城区金牛路香港街港岛3座90372发明人杨丽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代理人连平54发明名称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0MM的静电触控感应区域,触控感应区域设置有1。

2、030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感应电极连接到独立的触控IC,或是与键盘旁边的触控板共用触控IC;触控IC通过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并可根据手指停留状态,发出光标运动指令或是快捷键指令。本发明采用静电触控方式代替传统指点杆的推压改变电阻方式,操作起来不会因时间久而疲劳,并且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另外,其具有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的功能,比目前的推压式指点杆具有更丰富的操作功能。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

3、4298368ACN104298368A1/1页21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其特征在于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0MM的静电触控感应区域30,触控感应区域30设置有1030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二感应电极71,第一感应电极121和第二感应电极71连接到独立的第一触控IC20,或是与键盘旁边的触控板90共用第二触控IC21,第一触控IC20和第二触控IC21通过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30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IC20感测到静电时,先分。

4、析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或是快速滑动等各种手势状态,据以判断使用者的指令,根据手势状态发出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移动光标等各种触控板的功能,或其它快捷键功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感应电极71为连接器70的排针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控感应区域30设置有一个感应片12,感应片12为软性或硬性印刷电路板,亦可为软性ITO薄膜或是ITO玻璃,第一感应电极121为铜箔或是氧化铟锡ITO,感应片12通过电路122或连接器70连接到设置有触控IC20的多层印刷电路板10。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

5、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应电极121为双面触控垂直排列点阵型的X电极与Y电极。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感应电极121为单面触控的毛毛虫形或三角形的XY点阵型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控IC20设置于底板50下方的多层印刷电路板10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触控IC20设置于键盘旁边的一般触控板90上,第一感应电极121或第二感应电极71通过导线连接到触控板90的第二触控IC21,使得触摸指点杆与触控板90共同使用第二触控IC21。

6、。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其特征在于在电脑端运行一个控制界面,使用者可调整光标速度与自定义快捷键指令,并更改第一触控IC20和第二触控IC21并更改触控IC的软件。权利要求书CN104298368A1/3页3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专利涉及计算机外设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背景技术0002许多笔记本计算机会设置指点杆俗称小红帽以方便操作光标而手指不必离开键盘,但小红帽传统的缺点是要用比较大的力量推动,且需要用一定的推力,使用一段时间会产生疲劳,尤其是女性与小孩;还有,反应速度并不快,远不如触控板;再则,指点杆上的橡胶套永久。

7、了会变脏须更换,造成不便。因此大部分的笔记本计算机除了指点杆之外,还设置了标准触控板,如此则造成重复投资形成浪费,故有必要另外寻找更省力,反应更快速的设计。0003其实指点杆是以类似摇杆形式的操作,而触摸板亦可更改软件以摇杆的形式操作,如果能把触摸板的体积缩小,成为指点杆的形式,则可降低成本又不失使用的方便性。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新的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它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省力、反应速度快的特点。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方便操作的指点杆,具有设置在键盘按键之中的突起的圆柱形操作部,圆柱形操作部的上方设置有直径为510MM的静电触控感应。

8、区域,触控感应区域设置有1030条对称分布的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第一感应电极和第二感应电极连接到独立的第一触控IC,或是与键盘旁边的触控板共用第二触控IC,第一触控IC和第二触控IC通过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触控IC感测到静电时,先分析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或是快速滑动等各种手势状态,据以判断使用者的指令,根据手势状态发出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移动光标等各种触控板的功能,或其它快捷键功能。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二感应电极为连接器的排针顶端。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

9、述的触控感应区域设置有一个感应片,感应片为软性或硬性印刷电路板,亦可为软性ITO薄膜或是ITO玻璃,第一感应电极为铜箔或是氧化铟锡ITO,感应片通过电路或连接器连接到设置有触控IC的多层印刷电路板。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感应电极为双面触控垂直排列点阵型的X电极与Y电极。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感应电极为单面触控的毛毛虫形或三角形的XY点阵型电极。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触控IC设置于底板下方的多层印刷电路板上。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第一触控IC设置于键盘旁边的一般触控板上,说明书CN104298368A2/3页4第一感应电。

10、极或第二感应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到触控板的第二触控IC,使得触摸指点杆与触控板共同使用第二触控IC。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在电脑端运行一个控制界面,使用者可调整光标速度与自定义快捷键指令,并更改第一触控IC和第二触控IC并更改触控IC的软件。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采用触控方式代替传统指点杆的推压改变电阻方式,操作起来不会因时间久而疲劳,并且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另外,其具有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的功能,比目前的推压式指点杆具有更丰富的操作功能。附图说明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之一;0017图2为本发明的流程图之二;0018图3为本发明实。

11、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2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方便操作的指点杆的流程图为判断使用者是否误触,程序会有初期的等待并计算手指停留是否超过第N个时间段;若是停留,则计算手指点触中心点相对于触控感应区域中心点的距离和方向,决定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并且持续侦测依据各时间段所测的手指中心点位置,持续改变光标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当手指离开盘面侦测不到静电流,停止运算程序。若非停留,则判断为误触,不产生任何指令。0023见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方便操作的指点杆流程图该流程进行。

12、较多样化的动作判读,操作功能更丰富,具有单击、双击、三击、滚轮的功能,以发出相对应的快捷键指令。0024见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便操作的指点杆由多层印刷电路板10和互电容式触控IC20以及圆柱形操作部40所组成,电路板10置于键盘底板50下方,圆柱形操作部40从键盘底板50的孔洞突出并居于键盘60之中,圆柱形操作部40上部设置有宽度为510MM的触控感应区域30,触控感应区域30为圆形,其下表面设置一个感应片12,感应片12为软性或硬性印刷电路板,亦可为软性ITO薄膜或是ITO玻璃,第一感应电极121为铜箔或是氧化铟锡ITO。感应片12通过电路122连接到设置有触控IC20的多层印刷电路板10,感。

13、应片12下方具有支撑件80,外部套上一个圆形塑料罩90,塑料罩90使用与按键60不同颜色的塑料。0025感应片12设置有1020条呈XY点阵分布与触控IC配合的感应电极11,XY点阵型感应电极的形状依据触控IC的需求而设计,例如一般触控板常用的X电极与Y电极垂直排列,亦可为单面触控的毛虫形状。0026图4所示的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感应片12的下方设置有连接器70,连接器70具有针脚71,针脚71与下方设置有触控IC20的多层印刷电路板10焊接。0027图5所示的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不另设置感应片12,连接器70的顶端说明书CN104298368A3/3页5即作为感应电极71,排针底。

14、部与印刷电路板10焊接之处,设置有双面触控垂直排列的X电极与Y电极,或是单面触控的毛虫形或三角形的电极。0028图6所示的实施例四,与例一至例三不同的是,第一触控IC20设置于键盘旁边的一般触控板90上,第二感应电极71通过导线122连接到触控板90的第二触控IC21,使得触摸指点杆与触控板90共同使用第二触控IC21。0029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说明书CN104298368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98368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98368A3/4页8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98368A4/4页9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29836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