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633231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5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80026556.6

申请日:

2014.02.26

公开号:

CN105209817A

公开日:

2015.12.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1S 2/00申请日:20140226|||公开

IPC分类号:

F21S2/00; F21Y101/02

主分类号:

F21S2/00

申请人:

夏普株式会社

发明人:

高濑贤司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3.05.31 JP 2013-115522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代理人:

权鲜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一种能实现窄边框化,能使边框更不醒目的组装结构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对背光源单元(2)的外周部一体地装配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使卡合槽部(51)卡合于设于前机箱(3)的透镜固定爪(32)来安装透镜盖(5),用前盖(4)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来构成光源装置(1),对液晶面板单元(20)的外周部一体地装配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使卡合槽部(51)卡合于设于前机箱(3)的透镜固定爪(32)来安装透镜盖(5),用前盖(4)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来构成显示装置(1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光源装置,是对背光源单元一体地装配前机箱和前盖而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述前机箱,其能嵌合于上述背光源单元的各边,截面为コ字状,设有透镜固定爪;
透镜盖,其具有供上述透镜固定爪嵌合的卡合槽部,安装于上述背光源单元的表面;以及
上述前盖,其嵌合地安装于上述前机箱的外侧,截面为コ字状,设有与上述透镜盖的周缘部卡合的按压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是如下的装配结构:
在上述背光源单元的各边分别嵌合地安装上述前机箱,
使上述槽部卡合于上述透镜固定爪而将上述透镜盖安装于上述背光源单元的表面,
然后,将上述前盖安装于上述前机箱的外侧,用螺钉将这2个构件固定为一体,
由上述透镜固定爪和上述按压片夹持上述透镜盖。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背光源单元为矩形,在4条边分别安装有上述前机箱和上述前盖,1条边的上述前机箱被螺钉固定于上述背光源单元。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按压片以上述背光源单元表面为水平方向而斜向上倾斜。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盖为凹透镜状。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盖由聚碳酸酯树脂制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机箱由SUS金属板制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盖由SUS金属板制成。

9.
  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矩形状的四个角安装有角零件,上述角零件具备单元角部覆盖部、透镜盖覆盖部以及前盖卡合部。

10.
  一种显示装置,是对具备背光源的液晶面板单元一体地装配前机箱和前盖而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具备:
上述前机箱,其嵌合于上述液晶面板单元的各边,截面为コ字状,设有透镜固定爪;
透镜盖,其具有供上述透镜固定爪嵌合的卡合槽部,安装于上述液晶面板单元的表面;以及
上述前盖,其嵌合地安装于上述前机箱的外侧,截面为コ字状,设有与上述透镜盖的周缘部卡合的按压片。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晶面板单元为矩形,在矩形状的四个角安装有角零件,上述角零件具备单元角部覆盖部、透镜盖覆盖部以及前盖卡合部。

说明书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背光源单元、前机箱以及前盖一体地组装而成的光源装置和将包括背光源的液晶面板单元、前机箱以及前盖一体地组装而成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变高、发光量增加,并且寿命变长,使用该LED(发光二极管)的光源装置逐渐实用化,消耗电力变小,对环境友好。另外,以往,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背光源的光源装置的主流是CCFL(冷阴极荧光灯),但是随着近年的LED技术的进步,开始将LED用作光源部来代替CCFL。
另外,通过使用这种LED,能实现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轻型化。而且,LED也能发挥节能效果,因此用一定容量的电池、蓄电池也能长时间使用LED。
因此,使用这种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的便携式的平板终端等的应用正在发展。而且,通过对这种显示装置搭载调谐器,能得到实现节能、薄型化和轻型化的液晶电视。
为了得到实现小型轻型化、便于携带而且视听良好的便携终端,优选表面整体为视频显示画面。即,希望在将背光源单元、前机箱以及前盖一体地组装而成的光源装置、将包括背光源的液晶面板单元、前机箱以及前盖一体地组装而成的显示装置中,以表面整体成为显示画面的方式实现窄边框化的组装结构。
例如,已经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摸索在液晶电视等的显示装置中,通过将前机箱和前盖设为嵌合式来高效地进行组装,在一方设有槽部,在该槽部设有相互相对的多个爪部,在另一方设有具有与该爪部卡合的孔部的舌片部,一体嵌合来进行组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8356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组装结构中,在前机箱和前盖中的一方周缘部设有具备相互相对的多个爪部的槽部,在另一方周缘部设有具有与该爪部卡合的孔部的舌片部,一体嵌合来进行组装,因此需要设置槽部、舌片部的空间,难以实现相应的窄边框化。
因此,希望能实现进一步窄边框化的组装结构,希望得到能使边框更不醒目,发挥良好外观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窄边框化,能使边框更不醒目的组装结构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是对背光源单元一体地装配前机箱和前盖而构成的光源装置,具备:前机箱,其能嵌合于背光源单元的各边,截面为コ字状,设有透镜固定爪;透镜盖,其具有供上述透镜固定爪嵌合的卡合槽部,安装于背光源单元的表面;以及前盖,其嵌合地安装于上述前机箱的外侧,截面为コ字状,设有与上述透镜盖的周缘部卡合的按压片。
根据该构成,在背光源单元的外周部装配有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和前盖,并且使卡合槽部卡合于设于前机箱的透镜固定爪来安装透镜盖,利用设于前盖的按压片来按压透镜盖的周缘部,因此在背光源单元的外周部嵌合地安装有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和前盖的构成中,也能将透镜盖夹着而固定为一体。另外,边框部由在透镜盖的周缘部露出的前盖的按压片形成,因此能缩小到该按压片的宽度程度。因此,能实现窄边框化,能得到使边框更不醒目的组装结构的光源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是对具备背光源的液晶面板单元一体地装配前机箱和前盖而构成的显示装置,具备:前机箱,其嵌合 于液晶面板单元的各边,嵌合的截面为コ字状,设有透镜固定爪;透镜盖,其具有供上述透镜固定爪嵌合的卡合槽部,安装于液晶面板单元的表面;以及前盖,其嵌合地安装于上述前机箱的外侧,截面为コ字状,设有与上述透镜盖的周缘部卡合的按压片。
根据该构成,对液晶面板单元的外周部装配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和前盖,并且使卡合槽部卡合于设于前机箱的透镜固定爪来安装透镜盖,利用设于前盖的按压片来按压透镜盖的周缘部,因此能得到边框部能缩小到前盖的按压片的长度程度的显示装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光源装置是如下构成:在背光源单元的外周部装配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和前盖,并且使卡合槽部卡合于设于前机箱的透镜固定爪来安装透镜盖,利用设于前盖的按压片按压透镜盖的周缘部,显示装置是如下构成:在液晶面板单元的外周部装配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和前盖,并且使卡合槽部卡合于设于前机箱的透镜固定爪来安装透镜盖,利用设于前盖的按压片按压透镜盖的周缘部,因此能得到边框部能缩小到前盖的按压片的长度程度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因此,能实现窄边框化,能得到使边框更不醒目的组装结构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的构成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前机箱和前盖的组装结构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5是示出前机箱和前盖的组装结构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6是说明使前盖的按压片斜向上倾斜的效果的图。
图7是示出使透镜盖为凹透镜状的构成的概略截面图。
图8是示出安装有角零件的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安装有角零件的部位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图10是示出角零件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由此而受到任何限制。另外,对相同构成构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的概略截面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是对背光源单元2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和前盖4而构成的。另外,如该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是对液晶面板单元20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和前盖4而构成的。即,光源装置1与显示装置10的截面构成是相同的。因此,首先利用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是对背光源单元2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和前盖4而构成的光源装置。另外,前机箱3的与背光源单元2的各边嵌合的截面为コ字状,前盖4与前机箱3的外侧嵌合地安装的截面为コ字状。
另外,在背光源单元2的表面侧安装有作为发光面(显示面)并且也作为保护构件的透镜盖5,由前机箱3和前盖4一体保持。例如,在前机箱3设有透镜固定爪32,在透镜盖5设有供透镜固定爪32以嵌合的方式卡合的卡合槽部51,使安装于背光源单元2的各边的前机箱3中分别设置的透镜固定爪32与卡合槽部51卡合来装配透镜盖5。
在各边的前机箱3中设有至少1个透镜固定爪32,或者优选设有多个(例如2个)。另外,在前盖4设有与透镜盖5的周缘部卡合的按压片42,用该按压片42和上述透镜固定爪32来夹持透镜盖5。
即,如图2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前机箱3具备:截面为コ字状的主体部31;以及从该主体部31的上端部向上侧突出的多个透镜固定爪32,前盖4具备:截面为コ字状的主体部41;以及从该主体部41的上端部斜向上倾斜的按压片42。
透镜盖5例如包括矩形板状的透明构件或半透明构件,沿着矩形的周缘部设有供透镜固定爪32嵌合的卡合槽部51。另外,透镜盖 5的周缘部的外形为倾斜面52,斜向上倾斜的按压片42卡合而按压该倾斜面52。另外,也可以在倾斜面52的一部分设有被卡合面52a,使按压片42卡合而按压该被卡合面52a。
如上述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是对背光源单元2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前盖4以及透镜盖5而构成的,因此即使是在背光源单元2的各边嵌合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的简单构成,也能成为将透镜盖5夹着而组装成一体的框架构成。
另外,使按压片42卡合于透镜盖5的周缘部来形成边框部,因此边框部的宽度与按压片42的宽度相同。同时,将透镜盖5的周缘部设为倾斜面52,使按压片42按压该倾斜面52,因此按压片42成为将背光源单元2表面作为水平方向而斜向上倾斜的姿势,从正面看能使边框部的宽度(目视宽度L1)变窄而使其变得不醒目。另外,利用倾斜面52的透镜效应,能使边框宽度看起来更窄。
例如,如图1所示,能使边框部变小到安装于背光源单元2的侧部的前盖4的按压片42的目视宽度L1的程度。另外,使前机箱3和前盖4直接重叠地安装在背光源单元2的侧部,因此也能将边框部的宽度抑制为该两构件的板厚程度。即,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1大致能窄边框化到安装于背光源单元2的侧部的前机箱3和前盖4的板厚的合计厚度的大小。
背光源单元2是具备LED等光源构件、电装构件以及导光板、光学片等而一体构成的单元构件,电装构件用于对该光源构件进行发光控制,导光板、光学片等将光源构件发出的光形成为规定的照明光。
对上述构成的背光源单元2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前盖4以及透镜盖5而构成的光源装置1成为在透镜盖5的周缘部配设有前盖4的按压片42的外观。
因此,在背光源单元2的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光源装置1的外观如图3所示,成为在矩形的透镜盖5的4个边配设有前盖4(4A~4D),按压片42形成边框部的构成。
因此,将前盖4(4A~4D)的按压片42视觉识别为光源装置1 的边框部。例如,光源装置1的下边部配置有前盖4A,上边部配置有前盖4B,左右的侧边部配置有前盖4C、4D。优选例如图示那样,各个按压片42的对接部43以相互倾斜的方式切割来形成视觉识别良好的角部。
如上述那样,前盖4(4A~4D)的按压片42被视觉识别为光源装置1的边框部,因此能使边框部缩小到前盖4的按压片42的宽度程度。另外,使按压片42按以单元表面为水平方向而斜向上倾斜,由此能使单元表面从正面看时的正面的边框的宽度(目视宽度L1)变窄,能使其不醒目。
另外,背光源单元2的发热通过前机箱3分散到背光源单元2的背面和前盖4两者来进行散热。因此,作为光源装置1的外装构件的前盖4的温度降低,能抑制可触部的灼伤。
接下来,同样利用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具有液晶面板单元20,这一点与上述光源装置1具有背光源单元2的情况不同。其它的构成是相同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即,显示装置10是对液晶面板单元20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前盖4以及透镜盖5而构成的。液晶面板单元20是除了上述背光源单元2以外还一体地具备液晶面板的单元构件。
在该显示装置10中,也是如下构成的:在液晶面板单元20的外周部装配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并且使卡合槽部51卡合于设于前机箱3的透镜固定爪32来安装透镜盖5,用前盖4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因此边框部能缩小到前盖4的按压片42的宽度程度,能实现窄边框化,能得到能使边框更不醒目的组装结构的显示装置10。
〈实施例1〉
接下来,利用图4和图5说明作为实施例1的对俯视为矩形的背光源单元2装配前机箱3和前盖4时的本实施方式的组装结构。
首先,在俯视为矩形、具有规定厚度的背光源单元2的各边分别嵌合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3A~3D)。然后,以与分别设于前机箱3(3A~3D)的各边的透镜固定爪32嵌合的方式安装透镜盖 5。然后,在前机箱3(3A~3D)的外侧分别安装截面为コ字状的前盖4(4A~4D)。
此时,用在前盖4(4A~4D)中分别设置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用透镜固定爪32和按压片42夹持透镜盖5。然后,用螺钉将前机箱3(3A~3D)和前盖4(4A~4D)固定为一体。即,进行共同紧固。
共同紧固能通过在背光源单元2的相当于侧面侧、背面侧的部分设置螺钉固定部而实现。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背光源单元2的相当于背面侧的部分设置螺钉固定部,用紧定螺钉7A一体地固定。优选在各边的至少1个部位设有螺钉固定部,优选在长边方向的2个部位设有螺钉固定部。另外,优选在与螺钉固定部对应的背光源单元2中设有凹陷部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边部以外的3个边仅将前机箱3(3B~3D)和前盖4(4B~4D)彼此固定。
如图5所示,在下边部中,用紧定螺钉7B将前机箱3(3A)和前盖4(4A)彼此固定,并且用紧定螺钉7C将前机箱3(3A)拧紧固定于背光源单元2。此时,螺钉固定部也能设于背光源单元2的侧面侧、背面侧的多个部位。例如,可以在背光源单元2的相当于背面侧的部分设有将前机箱3(3A)固定于背光源单元2的螺钉固定部,在背光源单元2的相当于侧面侧的部分设有将前机箱3(3A)和前盖4(4A)彼此固定的螺钉固定部。
通过上述构成,下边部的前机箱3(3A)和前盖4(4A)被固定于背光源单元2,而剩余的3个边相对于背光源单元2是自由的。因此,例如即使透镜盖5由于热量而膨胀或收缩地变形,前机箱3和前盖4也只会随着其位移而位移,背光源单元2主体不会受到影响。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组装结构,在背光源单元2的各边分别嵌合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在其上安装透镜盖5来进行组装,因此容易组装。另外,在前机箱3的外侧安装截面为コ字状的前盖4来通过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用螺钉将前机箱3(3A~3D)和前盖4(4A~4D)固定为一体,因此能得到框架强度稳定的光源 装置1。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成为能发挥对背光源单元2一体地组装前机箱3、前盖4以及透镜盖5而成的装置单元的机械强度的框架构成。
另外,设为用前盖4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而进行保持的装置构成,由此能使边框部小到前盖4的按压片42的宽度程度。而且,在透镜盖5的周缘部设有倾斜面52,使按压片42斜向上地倾斜,由此能使按压片42的目视宽度L1变小,能进一步不使边框部醒目。
即,如图6所示,使按压片42在斜向上按角度θ倾斜,由此成为沿着用户U1的视线R1的倾斜面,能使边框宽度看起来更窄。该倾斜角度θ明显为0度以上90度以下,只要是与透镜盖5的周缘部的倾斜角度相应的适当的倾斜度即可。
〈实施例2〉
接下来,用图7说明作为实施例2的使透镜盖5为凹透镜状的实施方式。
图7所示的透镜盖5A包括使光透过的透明树脂或者半透明树脂。另外,如图所示,为中央部凹陷的凹透镜状中央部53,由此能实现透镜盖5A的轻型化,能通过凹透镜效应产生立体感。另外,能降低对前机箱3、前盖4等所要求的机械强度,能使用更薄的板厚,也能进一步实现窄边框化。
在这种情况下,周缘部的倾斜面52可以为与上述平板状的透镜盖5相同的厚度,相同的形状,依然是利用倾斜面52的透镜效应和斜向上倾斜的按压片42来实现窄边框化的边框构成。另外,透镜盖5A由聚碳酸酯树脂制成,从而机械强度良好,发挥耐冲击性。而且,能实现防止透镜盖5碎裂,还能提高阻燃性。
如上述那样,对背光源单元2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前盖4以及透镜盖5A而构成的光源装置1A是能实现窄边框化,并且能实现透镜盖5A的轻型化,能利用凹透镜效应产生立体感的光源装置1A。
另外,对液晶面板单元20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前盖4以及透镜 盖5A而构成的显示装置10A是能实现窄边框化,并且能实现透镜盖5A的轻型化,能利用凹透镜效应进行有立体感的视频显示的显示装置10A。
〈实施例3〉
接下来,利用图8~图10说明作为实施例3的在角部安装有角零件的实施方式。
在前面所示的实施例中,是用设于各边的前盖4的按压片42形成边框部的构成,但是本实施例是使按压片42的长边尺寸变短而在角部相邻的前盖4彼此之间安装有角零件6的构成。
因此,只要是具备矩形的背光源单元2的光源装置即可,如图8所示,是具有在矩形状的四个角安装有角零件6的外观的光源装置1B。另外,只要是具备矩形的液晶面板单元20的显示装置即可,如图8所示,是具有在矩形状的四个角安装有角零件6的外观的显示装置10B。
在任一情况下,只要是安装了角零件6的构成,就能通过使用适当呈圆弧形的角零件6来实现柔软的、营造出高级感的带有倒角的外观。
另外,如图9所示,优选角零件6具备:透镜盖覆盖部62,其覆盖透镜盖5的角部,从正面看在角部露出;以及藏在前盖4下的前盖卡合部63。例如,如图10所示,能包括一体地具备单元角部覆盖部61、透镜盖覆盖部62以及前盖卡合部63的树脂成形品,其中,单元角部覆盖部61安装于背光源单元、液晶面板单元的单元角部侧面部。
例如,将单元角部覆盖部61与前机箱3的对接部的单元角部嵌合,以利用透镜盖覆盖部62覆盖透镜盖5的角部的方式进行安装,按压前盖卡合部63来装配前盖4,通过以上操作能将角零件6固定于规定部位。根据该构成,能提高光源装置1B、显示装置10B的角部的外观,并且能使前盖4彼此之间不产生间隙,能提高防尘性。另外,即使透镜盖57由于热量而膨胀或者收缩也能稳定保持,能减少对主体的应力。
〈实施例4〉
接下来,说明作为实施例4的对前机箱3的材质和前盖4的材质进行了研究的实施方式。
前机箱3是与背光源单元2的各边嵌合的截面为コ字状的框架构成。另外,如上所述,具备:截面为コ字状的主体部31;以及透镜固定爪32,其从该主体部31的上端部向上侧突出。
能以树脂成形品来制作这种框架构成的前机箱3。另外,也能以使用金属板的金属板构成来制作这种框架构成的前机箱3。例如,如果是树脂制品,则能实现轻型化。另外,通过使用热传导性低的树脂,不会使热传递到人所接触的部分,能抑制接触造成灼伤。
也能用树脂或金属板制成具备截面为コ字状的主体部41和从该主体部41的上端部斜向上倾斜的按压片42的构成的前盖4。例如,如果是由树脂制成,同样能实现轻型化,并且能抑制接触造成的灼伤。
另外,在树脂制成的情况下,优选PC材料(聚碳酸酯)。如果由聚碳酸酯制成,则耐冲击性、阻燃性提高,适合作为外装品。
也可以是前机箱3和前盖4中的任一方由金属板制成。另外,也可以两方均由金属板制成。例如,设为由SUS金属板制成,由此能提高刚性、机械强度,使耐老化性良好。
另外,使两方均由SUS制成而使机械强度提高,由此能使用板厚更薄的金属板来构成截面为コ字状的框架,能进一步实现窄边框化。另外,使用有光泽的金属面能呈现设计性良好的外观。
以上,举例说明了作为本发明的光源装置1的在矩形的背光源单元2的4个边隔着透镜盖5一体地组装有前机箱3和前盖4的构成,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而且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例如,背光源单元2也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以上的多边形。另外,也可以是带有倒角的形状,只要是在将背光源单元2的外周分割为多个边的各区域中分别隔着透镜盖5一体地组装前 机箱3和前盖4的构成即可。
另外,举例说明了在矩形的4个角部安装角零件6的构成,但是可以是任意外观形状,只要是将外周部分割为多个边,在各自的前机箱3的对接部安装规定形状的角零件6的构成即可。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光源装置1,在背光源单元2的外周部装配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并且使卡合槽部51卡合于设于前机箱3的透镜固定爪32来安装透镜盖5,用前盖4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因此能使边框部缩小到前盖4的按压片42的宽度程度来实现窄边框化,能得到使边框更不醒目的组装结构的光源装置1。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在液晶面板单元20的外周部装配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并且使卡合槽部51卡合于设于前机箱3的透镜固定爪32来安装透镜盖5,用前盖4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因此能使边框部缩小到前盖4的按压片42的宽度程度,能实现窄边框化,能得到使边框更不醒目的组装结构的显示装置10。
如上述那样,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对背光源单元2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和前盖4而构成的光源装置1,具备:前机箱3,其能与背光源单元2的各边嵌合,截面为コ字状,设有透镜固定爪32;透镜盖5,其具有供透镜固定爪32嵌合的卡合槽部51,安装于背光源单元2的表面;以及前盖4,其嵌合地安装于前机箱3的外侧,截面为コ字状,设有与透镜盖5的周缘部卡合的按压片42。
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设为在背光源单元2的外周部装配有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并且使卡合槽部51卡合于设于前机箱3的透镜固定爪32来安装透镜盖5,用前盖4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的装置构成,因此能得到能使边框部缩小为前盖4的按压片42的宽度程度的光源装置1。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如下装配结构:在上述构成的光源装置中,在背光源单元2的各边分别嵌合地安装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使卡合槽部51卡合于透镜固定爪32而将透镜盖5 安装于背光源单元2的表面,然后将截面为コ字状的前盖4安装于前机箱3的外侧,用螺钉将前机箱3和前盖4固定为一体,由透镜固定爪32和按压片42夹持透镜盖5。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在背光源单元2的各边分别嵌合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在其上安装透镜盖5来进行组装,因此组装变容易。另外,在前机箱3的外侧安装截面为コ字状的前盖4,通过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用螺钉将前机箱3和前盖4固定为一体,因此能得到框架强度稳定的光源装置1。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构成的光源装置中,背光源单元2为矩形,1个边的前机箱3被螺钉固定于背光源单元2。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1个边的前机箱3被螺钉固定于背光源单元2,其它3个边的前机箱3仅嵌合于背光源单元2,因此组装容易,并且成为不会受到各构件由于热量而膨胀、收缩的影响的组装结构。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构成的光源装置中,上述按压片42以背光源单元2表面为水平方向而斜向上倾斜。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能使从正面看的边框的宽度变小,因此能使边框更不醒目,能实现窄边框化。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构成的光源装置中,上述透镜盖5为凹透镜状。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能实现透镜盖5的轻型化,利用凹透镜效应能产生立体感。另外,也能减少对前机箱3、前盖4等要求的机械强度,能实现窄边框化。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构成的光源装置中,上述透镜盖5由聚碳酸酯树脂制成。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由于用树脂制成而能实现轻型化,并且由于用聚碳酸酯制成而能提高耐冲击性、阻燃性,适合于作为外装品。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构成的光源装置中,上述前机箱3是由SUS金属板制成。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能提高刚性和机械强度,使耐老化性良好。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构成的光源装置中,上述前盖4是由SUS金属板制成。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 是:能提高刚性和机械强度,使耐老化性良好。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构成的光源装置中,在矩形状的四个角安装有具备单元角部覆盖部61、透镜盖覆盖部62以及前盖卡合部63的角零件6。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能提高角部的外观,并且在前盖4彼此之间不产生间隙而能提高防尘性。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对具备背光源的液晶面板单元20一体地装配前机箱3和前盖4而构成的显示装置10,具备:前机箱3,其嵌合于液晶面板单元20的各边,截面为コ字状,设有透镜固定爪32;透镜盖5,其具有供透镜固定爪32嵌合的卡合槽部51,安装于液晶面板单元20的表面;以及前盖4,其嵌合地安装于前机箱3的外侧,截面为コ字状,设有与透镜盖5的周缘部卡合的按压片42。
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设为在液晶面板单元20的外周部装配有截面为コ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并且使卡合槽部51卡合于设于前机箱3的透镜固定爪32来安装透镜盖5,用前盖4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的装置构成,因此能得到能使边框部缩小到前盖4的按压片42的宽度程度的显示装置10。
另外,解决本发明的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在上述构成的显示装置中,液晶面板单元20为矩形,在矩形状的四个角安装有具备单元角部覆盖部61、透镜盖覆盖部62以及前盖卡合部63的角零件6。与该技术方案对应的效果是:即使透镜盖5由于热量而膨胀或者收缩,也能良好地保持透镜盖5,提高外观,并且在前盖4彼此之间不产生间隙,能提高防尘性。
这样,根据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组装容易且能实现窄边框化,是能使边框更不醒目的组装结构。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因此,本发明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能合适地用于要求窄边框化的面发光型的光源装置、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光源装置
2:背光源单元
3(3A~3D):前机箱
4(4A~4D):前盖
5:透镜盖
6:角零件
10:显示装置
20:液晶面板单元
32:透镜固定爪
42:按压片
51:卡合槽部
52:倾斜面(周缘部)
53:凹透镜状中央部
61:单元角部覆盖部
62:透镜盖覆盖部
63:前盖卡合部。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一种能实现窄边框化,能使边框更不醒目的组装结构的光源装置和显示装置。对背光源单元(2)的外周部一体地装配截面为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使卡合槽部(51)卡合于设于前机箱(3)的透镜固定爪(32)来安装透镜盖(5),用前盖(4)的按压片(42)按压透镜盖(5)的周缘部来构成光源装置(1),对液晶面板单元(20)的外周部一体地装配截面为字状的前机箱(3)和前盖(4),使卡合槽部(51)卡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照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