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气排气管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尾气排气管。
背景技术
排气管是汽车上很常见的排气部件,其进气口接入来自发动机排出的气
体,并从排气管的出气口排出。现有的汽车尾气排气管通常包括左排气管和
右排气管,它们二者独立,通常各自具有四个进气口,分别接收来自发动机
所排出的气体。从发动机排出的气体气压通常是一致的,但经过两个排气管
时由于二者在设计上的差别,会导致气体在两个排气管中流通时产生不同的
回压,两种不同的回压造成气压不均衡,会反过来影响发动机的排气状况和
动力表现,甚至影响整个汽车的运行性能近年来。
同时,随着城市机动车辆增长的加快快,伴随而来的交通噪声污染环境
现象也日益突出,汽车对环保最大的危害是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调查表明,
机动车噪声占城市噪声的75.5%,随着汽车节能减排的发展,要求汽车降低
噪音,节约能源消耗。而汽车最主要的噪声来自汽车的排气系统,即汽车尾
气排放噪音,为了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噪音,满足汽车环保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出的气体在左、右两个排气管
中回压均衡的汽车尾气排气管,同时能更好的减少污染和降低噪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尾气排气管,包括
进气管、排气管、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分左进气管和右进气管;
所述排气管分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所述左排气管、右排气管中部设有连接
二者、使二者内的气压相通的连通管,所述左排气管、右排气管在所述连通
管下方分别依次设有过滤装置、三元催化器、消音器和过滤层;所述出气管
处于所述过滤层下方;在所述左进气管和所述连通管之间和/或在所述右进
气管和所述连通管之间设置有单向打开的金属片。
进一步,所述左进气管和所述右进气管各设有两个进气口。
进一步,所述三元催化器由壳体、进气口,出气口和具有催化涂层的载
体组成,所述载体安装在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
进一步,所述消音器包括节流管、反射管和吸声装置组成,所述节流管
依次与所述反射管和所述吸声装置连接。
进一步,所述出气管分左出气管和右出气管,分别与所述左排气管和所
述右排气管连接,且直径大于与其连接的所述左排气管和所述右排气管。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连通管的中部设置有滤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连通部使左排气管和右排气管的气体可以相
互流通,从而气压相等,且回压也均衡且互不污染,避免回压不同而影响到
发动机的运行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汽车尾气排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1、左进气管,12、右进气管,21、左排气管,22、右排气管,31、左出气
管,32、右出气管,4、连通管,5、过滤装置,6、三元催化器,61、壳体,
62、进气口,63、出气口,64、载体,7、消音器,71、节流管,72、反射
管,73、吸声装置,8、过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
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尾气排气管,
包括进气管、排气管、出气管,其特征在于:进气管分左进气管11和右进
气管12;排气管分左排气管21和右排气管22,左排气管21、右排气管22
中部设有连接二者、使二者内的气压相通的连通管4,左排气管21、右排气
管22在连通管4下方分别依次设有过滤装置5、三元催化器6、消音器7和
过滤层8;出气管处于过滤层8下方;在所述左进气管11和所述连通管4
之间和在所述右进气管12和所述连通管4之间设置有单向打开的金属片。
具体地,左进气管11和右进气管12各设有两个进气口;三元催化器6
由壳体61、进气口62,出气口63和具有催化涂层的载体64组成,载体64
安装在进气口62和出气口63之间;消音器7包括节流管71、反射管72和
吸声装置73组成,节流管71依次与反射管72和吸声装置73连接;出气管
分左出气管31和右出气管32,分别与左排气管21和右排气管22连接,且
直径大于与其连接的左排气管21和右排气管22。
汽车尾气从进气管的四个进气口分别进入左排气管21和右排气管22,
由于有连通管4的作用,使得左排气管21和右排气管22的气体可以相互流
通,从而回压相等,避免回压不同而影响到发动机的运行状;尾气进入三元
催化器6前,先经过过滤装置5,之后在三元催化器4的作用下将汽车尾气
排出的CO和HC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无害的二氧化碳、
水和氮气,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经过处理的尾气再进入消音器7,减少排
气噪声和消除废气中的火焰及火星;最后经过过滤层8后通过左出气管31
和右出气管32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
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