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变压及共模电感
功能的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线圈装置在设计上为了兼具有变压及滤波的功能,通常会在
一个端子座内安装数个线圈模组,每个线圈模组都包括两个绕线架,
以及四条导线,所述导线同时且相对应的绕设在所述绕线架的其中的
一个上,以产生变压的功能,而所述导线的其中两条再往所述绕线架
的另一个上绕设,以产生共模电感的功能。
然而将所述导线的其中两条同时绕设在各自的绕线架,虽然可以
产生变压及共模电感的双重功能,但是在制作时,工作人员需要将前
述导线先绕设在其中一个绕线架上,再将所述导线绕设在另一个绕线
架上,上述加工作业由于无法分别绕设再结合,故在绕线组装时速度
慢,也会影响作业的方便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绕线速度及作业方便性的
线圈装置。
本发明的线圈装置包含一个端子座,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在该端
子座内的线圈模组,该端子座包括一个壳体,以及安装在该壳体上
的两个第一端子、两个线段连接端子、一个第一接地端子、两个第
二端子,以及一个第二接地端子,而该线圈模组包括一个第一绕线
架、一个第二绕线架、两条第一导线,以及两条电性连接在所述第
二端子及该第二接地端子之间的第二导线,每条第一导线都具有一
个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上的变压线段,以及一个绕设在该第二绕线
架上的电感线段,每条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及该电感线段分别与
所述线段连接端子的其中一个电性连接,而所述第一导线的该变压
线段都与该第一接地端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该电感线段分
别与所述第一端子的其中一个电性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线圈装置,所述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是直接与
该第一接地端子电性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线圈装置,所述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是间接与
该第一接地端子电性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线圈装置,该端子座还包括一个接地连接端子,
而该线圈模组还包括至少一条绕设在该第二绕线架上的接地延伸
线,每条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都与该接地连接端子电性连接,而
该接地延伸线电性连接在该接地连接端子及该第一接地端子之间。
本发明所述的线圈装置,每条第一导线的该变压线段及该电感
线段是绞接后分别结合在所述线段连接端子上。
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前述结构的改变,可以让不同工作
人员分别做不同线段的绕线工作后再组装,以增进该线圈装置的绕
线速度及作业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圈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2是该第一实施例的一个配线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线圈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是一个类似图2的配线示意图,说明本发明线圈装置的一个
第三实施例;
图5是该第三实施例的一个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说明内
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1、2,本发明线圈装置的一个第一实施例包含一个端子座
1,以及一个安装在该端子座1内的线圈模组2,该端子座1包括一个
壳体10,该壳体10具有一个底壁101,以及一个由该底壁101突出
并共同界定出一个容室102的围绕壁103。而该端子座1还包括安装
在该壳体10上并由该围绕壁103突出的两个第一端子11、两个线段
连接端子12、一个第一接地端子13、两个第二端子14,以及一个第
二接地端子15。
本实施例该线圈模组2包括一个第一绕线架21、一个第二绕线架
22、两条同时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21及该第二绕线架22上的第一导
线23,以及两条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21上的第二导线24,该第一绕
线架21及该第二绕线架22都是中空的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导线23
都具有一个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21上的变压线段231,以及一个绕设
在该第二绕线架22上的电感线段232。
每条第一导线23的该变压线段231及该电感线段232的一端是
绞接在一起,并与所述线段连接端子12的其中一个电性连接,而所
述第一导线23的该变压线段231的另一端也是绞接在一起,并与该
第一接地端子1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23的该电感线段232的另
一端则分别与所述第一端子11的其中一个电性连接。
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导线23的所述变压线段231的一端是绞接
缠绕后一起结合在该第一接地端子13上,而每条第一导线23的该变
压线段231及该电感线段232也是绞接后分别结合在所述线段连接端
子12的其中一个上。至于所述第二导线24的其中一端绞接在一起,
并且和该第二接地端子15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24的另一端则分
别与所述第二端子14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在制造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所述第一导线23的该变压
线段231同时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21上,另一个工作人员可同时将
所述第一导线23的该电感线段232绕设在该第二绕线架22上,所述
第二导线24也是绕设在该第一绕线架21上,然后将所述第一导线23
的变压线段231的一端绞接在一起,而所述第二导线24的一端也是
绞接在一起。绕设后,将该线圈模组2摆放在该壳体10的该容室102
内,接着进行组线的加工,组线时,将每条第一导线23的该变压线
段231及该电感线段232的一端绞接在一起后分别连接在所述线段连
接端子12上,每条第一导线23的该电感线段23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
述第一端子11电性连接,而原本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一导线23的变
压线段231的绞接部位,则是和该第一接地端子13电性连接。相同
道理,所述第二导线2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端子14电性连接,而
绞接在一起的所述第二导线24的另一端则与该第二接地端子15电性
连接。最后针对该组合体进行镀锡加工,就可以完成本实施例的组装
作用。
附带说明,以往线圈装置所使用的导线表面都会设置一层塑料的
绝缘外皮,为了区分不同的导线,所述绝缘外皮也会使用不同的颜色,
举例来说,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导线23可为红色外皮及蓝色外皮,
而所述第二导线24可为绿色外皮及金色外皮,因此,本实施例在安
装时,工作人员可以轻易的辨别所述第一导线23及所述第二导线24,
在实际组装时工作人员不易混淆。
参阅图3,本发明线圈装置的一个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与该第一实
施例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该线圈装置包含两个线圈模组2,所述
线圈模组2的结构与该第一实施例相同,不再说明。而该线圈装置的
该端子座1也是包括一个壳体10,但所有端子的数量是第一实施例的
两倍,也就是说,该端子座1包括四个第一端子11、四个线段连接端
子12、两个第一接地端子13、四个第二端子14,以及两个第二接地
端子15。
参阅图4、5,本发明线圈装置的一个第三实施例的结构与该第一
实施例类似,但第一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导线23与该第一接地端子13
直接连接,而该第三实施例的所述第一导线23与该第一接地端子13
间接连接,故该第三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该线圈模组
2还包括至少一条接地延伸线25,且该端子座1还包括一个接地连接
端子16,目的在于提高接地效果。本实施例该接地延伸线25缠绕在
该第二绕线架22上,并具有两个线端251、252,该线端251与该接
地连接端子16电性连接,而该线端252与该第一接地端子13电性连
接。组装时,所述第一导线23的该电感线段232以及该接地延伸线
25同时缠绕在该第二导线架22上,而所述第一导线23的该变压线段
231及所述第二导线24是缠绕在该第一导线架21上,然后利用该端
子座1来电性连接,就可以达到兼具变压及电感等功能的目的。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发明该线圈装置将原本必需同时绕过该第一
绕线架21及该第二绕线架22的所述第一导线23一分为二的结构不
但新颖,在安装时,可以让不同工作人员分别做不同线段的绕线工作
后再加以组装,前述结构的改变确实可以增进该线圈装置的绕线速度
及作业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