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膜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膜阀,尤其是能够检测使用中的损伤状态的隔
膜阀。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隔膜阀具备设置有流体流入通路、流体流出通路及向
上开口的凹处的阀体、配置在阀体的凹处底面上的环状片材、以及通
过按压/离开片材进行流体通路开闭的可弹性变形的隔膜。
在隔膜阀中,在隔膜断裂的情况下,阀内的流体可能向外部漏出,
但是在使用毒性气体或腐蚀性气体作为流体的情况下,将伴随着危
险。
为了在隔膜断裂之前进行更换,通常事先确认隔膜的耐久次数,
并考虑偏差而设定直至断裂的次数,在到达该次数的时刻进行更换,
但通过这种方法,有时早于设定次数而发生断裂。
因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设置用于监视隔膜磨损的相关状态的
传感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0-5194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检测隔膜在使用中的损伤状态时,优选检测隔膜断裂前的初期损
伤状态。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通过监视磨损,能够在早期确认损伤
状态。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方案中,设定适当的信号参数,将其
变化量与基线测量值比较,求出隔膜磨损的相关状态,根据这种系统
结构,磨损监视系统变得复杂,存在数据处理繁琐且成本高的问题。
而且,还有难以确定将哪个时刻判断为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膜阀,其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在隔
膜断裂之前切实地检测出隔膜损伤。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隔膜阀具备设置有流体流入通路、流体流出通路及向上
开口的凹处的阀体、配置在阀体的凹处底面上的环状片材、以及通过
按压/离开片材进行流体通路开闭的可弹性变形的隔膜,其特征在于,
隔膜由多层隔膜层形成,在多层隔膜层中的至少一层上施加有配线,
通过检测该配线的切断来检测隔膜的异常。
隔膜通过其外周缘部被固定到阀体上,对设置于阀体上的向上的
凹处的开口进行密封,并且隔膜的中央部分相对于外周缘部可弹性变
形(可上下移动),伴随阀杆的上下移动而弹性变形,有助于流体通
路的开闭。隔膜可以为金属制,也可以为合成树脂制。
“多层”表示两层以上的任意皆可。“多层隔膜层中的至少一层”
指可以在所有隔膜层上施加配线,但优选仅在一层上施加配线。在层
叠结构的隔膜中,通常承受最大应力的隔膜层断裂,随之整体的强度
降低,由此导致隔膜整体断裂。这里,在一层隔膜层断裂的状态下,
阀内的流体泄露不会发生。即,通过检测出一片隔膜损伤,能够在流
体泄漏发生之前避免伴随隔膜断裂而来的危险。
为了检测一层隔膜层断裂,检测配线是否切断了。即,只要检测
有无通电即可,因此无需将连续变化的检测值与阈值比较来判定,能
够使用于检测在隔膜整体断裂之前的损伤状态的结构简单。对于检测
配线的切断,只要定期(例如1次/1日)通电,确认是否导通即可。
优选地,多层隔膜层均为金属制,在配线与隔膜层之间设置有绝
缘层,配线被保护层覆盖。
在隔膜层为金属制的情况下,必须形成有绝缘层。绝缘层及保护
层优选由具有耐久性及柔软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作为这种合成树脂,
例如玻璃环氧树脂、氟树脂(PTFE、PFA等)是适合的。
施加有配线的隔膜层的厚度有时小于其他隔膜层的厚度。
于是,施加有配线的隔膜层会切实地最先断裂,从而能够切实地
检测出仅一层隔膜层断裂的时刻。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隔膜阀,由于尚未发生流体泄漏的状态的一层隔膜
层断裂的状态被检测出,因此能够在流体泄漏发生之前检测出隔膜的
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隔膜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2为表示隔膜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最上层的隔膜层的俯视图。
图4为示意性表示隔膜层结构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隔膜阀;(2):阀体;(2a):流体流入通路;(2b):流体
流出通路;(2c):凹处;(5):隔膜;(21)(22):隔膜层;(23):最
上层的隔膜层;(24):配线;(25):绝缘层;(26):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
上下是指图1的上下。
图1表示本发明的隔膜阀的一个实施方式,隔膜阀(1)具备:
块状阀体(2),其具有流体流入通路(2a)、流体流出通路(2b)及
向上开口的凹处(2c);圆筒状阀盖(3),其下端部拧合到阀体(2)
的凹处(2c)上部,并向上方延伸;环状的片材(4),其设置在流体
流入通路(2a)的周缘上;隔膜(5),其按压或离开片材(4),从而
开闭流体流入通路(2a);隔膜压具(6),其推压隔膜(5)中央部;
阀杆(7),其上下移动自如地插入阀盖(3)内,通过隔膜压具(6)
使隔膜(5)按压/离开片材(4);压紧适配器(8),其配置在阀盖(3)
下端面与阀体(2)的凹处(2c)底面之间,将隔膜(5)的外周缘部
保持在与阀体(2)的凹处(2c)底面之间;外壳(9),其具有顶壁
(9a),并与阀盖(3)拧合;活塞(10),其与阀杆(7)一体化;压
缩螺旋弹簧(加力部件)(11),其对活塞(10)向下方加力;操作空
气导入室(12),其设置于活塞(10)下表面;操作空气导入通路(13),
其向操作空气导入室(12)内导入操作空气。
隔膜(5)为球壳状,向上凸起的圆弧状呈自然状态。如图2所
示,隔膜(5)由多层(图示为3层)隔膜层(21)(22)(23)构成。
如图3所示,多层隔膜层(21)(22)(23)中,在最上层的隔膜
层(23)上施加有配线(24)。该配线(24)与处于检测通电状态还
是非通电状态的通电检测装置(省略图示)连接。因此,若最上层的
隔膜层(23)的配线(24)有一处断裂,则由通电状态转变为非通电
状态,该变化由通电检测装置检测出,从而检测出最上层的隔膜层
(23)断裂。
最上层的隔膜层(23)在多层隔膜层(21)(22)(23)中承受最
大应力,成为最先断裂的可能性高的隔膜层。因此,在最上层的隔膜
层(23)断裂的阶段,除此以外的隔膜层(21)(22)尚未断裂。因
此,隔膜(5)整体断裂时成为问题的流体泄漏不会发生。由于最上
层隔膜层(23)是否断裂能够仅通过有无通电来检测,因此,相较于
例如将应变计等传感器安装到隔膜上,连续求出应变量,再与阈值比
较来检测有无损伤的检测系统,既简单又能切实地进行检测。
对于检测配线(24)的切断,只要定期(例如1次/1日)通电,
确认有无通电即可。在没有通电的情况下,判定为最上层的隔膜层
(23)断裂,需要更换隔膜(5)的情况通过LED或IC标签发送到
外部。
在上述中,各隔膜层(21)(22)(23)例如由镍合金薄板构成,
切出圆形,形成为使中央部向上方凸出的球壳状。各隔膜层(21)(22)
(23)可以由不锈钢薄板构成,也可以由合成树脂构成。各隔膜层(21)
(22)(23)不必均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例如由不锈钢薄板与
镍/钴合金薄板交替层叠而成。
图4表示各隔膜层(21)(22)(23)为金属制时的优选实施方式。
在该图中,配线(24)设置在最上层的隔膜层(23)的上侧,在配线
(24)与隔膜层(23)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绝缘层(25),配线(24)
被保护层(26)覆盖。
为做成这样,例如在最上层的隔膜层(23)的上表面设置有作为
绝缘层(25)的玻璃环氧树脂层,在其上施加有配线(24),并在配
线(24)及绝缘层(25)的上表面设置作为保护层(26)的PTFE(聚
四氟乙烯)层以覆盖配线(24)。可以使用PTFE等氟树脂来代替玻
璃环氧树脂层,作为氟树脂,除PTFE以外,可以使用PFA(四氟乙
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等。
在图4中,各隔膜层(21)(22)(23)的厚度当然可以全部相同,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最上层的隔膜层(23)比其他隔膜层(21)(22)
更薄。
由于施加有配线(24)的隔膜层(23)层叠有绝缘层(25)、配
线(24)及保护层(26),因此包含这些的总厚度变大。因此,隔膜
层(23)被补强,本来应该最先断裂的施加有配线(24)的隔膜层(23)
之外的隔膜层(21)(22)有可能断裂。如图4所示,通过使施加有
配线(24)的隔膜层(23)变薄,能够切实检测出最先断裂的隔膜层
(23)的断裂。
根据上述的隔膜阀(1),由于隔膜(5)为由3层隔膜层(21)
(22)(23)构成的结构,因此在最上层的隔膜层(23)断裂的状态
下,还能确保必要的密封性。因此,通过检测最上层的隔膜层(23)
的断裂状态,能够不伴有危险地更换成新品。例如在半导体制造装置
中,有可能导致半导体产品的损坏,但由此能够将半导体产品的损坏
防止于未然。
这里,通过使全部隔膜层(21)(22)(23)全部带有配线,能够
更加切实地检测一层断裂的状态,但是在层叠型的隔膜(5)中,通
常最上层的隔膜层(23)的应力最大,最先断裂的是最上层的隔膜层
(23),因此通过仅在最上层的隔膜层(23)上施加配线(24),能够
更加简化结构。
另外,在上述中,示出隔膜(5)由三层隔膜层(21)(22)(23)
构成的例子,但是隔膜层(21)(22)(23)也可以为两层,还可以为
四层以上。
此外,隔膜(5)做成了球壳状,但也可以是平板状的隔膜。并
且,除了在隔膜直接按压/离开环状片材的结构中使用以外,也可以
在不直接接触片材的结构中同样地使用。
进而,对于确认配线的切断,除了通过定期通电来确认是否导通
以外,也可以通过预先设为始终通电状态,由此能够即刻确认隔膜的
损伤。
工业实用性
在隔膜阀中,在隔膜断裂的情况下,阀内的流体可能向外部漏出,
但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在隔膜断裂之前检测出损伤状态,因此,即
使在使用毒性气体或腐蚀性气体作为流体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伴随
隔膜断裂而来的危险。因此,能够有助于提高隔膜阀的安全性。